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东  吴玉梅  周清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04-3406
目的:探讨成人肾活检患者各种肾脏病理构成比例及其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参照WHO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回顾性分析359例肾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26±14)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首位(55.99%),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44.0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中最多见者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9.25%),其次为IgA肾病(29.85%)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8.9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34.18%)占首位,其次为紫癜性肾炎(21.52%)和乙肝相关性肾炎(17.09%)。结论:以原发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乙肝相关性肾炎居3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480例肾组织活检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驻地肾脏病病理类型。方法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对2005-01~2009-07的480例肾脏活检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光镜、免疫病理、电镜的改变特点,结合临床确定诊断,回顾性总结480例肾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结果患者年龄3~78岁,平均(34.1±15.2)岁,男女之比1.16: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首位为72.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16.6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中最多见者为IgA肾病37.36%,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4.2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占首位28.75%,其次为紫癜性肾炎21.25%。结论 150医院所驻地区肾脏疾病多见于青中年,以原发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其中IgA肾病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多见。  相似文献   

3.
王雅  徐城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8):1135-1136
目的:分析我市成人肾活检患者各种肾脏病理构成比例及其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对316例肾病患者肾组织病理活检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IgA肾病最多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和肥胖相关性肾炎最常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其次为IgA肾病。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以IgA肾病最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最常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29例已接受肾活检的患者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驻马店地区629例肾活检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小球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年龄11-81岁,平均年龄(40.2±14.7)岁。病因分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30例(84.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94例(14.9%),小管间质性疾病5例(0.8%)。病理类型分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男性多见,以膜性肾病为主,共218例(41.1%);肾小球轻微病变122例(23.0%);Ig A肾病84例(15.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5例(8.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为主,共46例(48.9%),并以女性多见;紫癜性肾炎12例(12.8%);糖尿病肾病9例(9.6%)。结论驻马店地区的肾脏疾病患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最常见,其中又以膜性肾病占多数,其次为微小病变肾小球肾炎和Ig A肾病,而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占主要地位,青年女性多发。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及遗传性肾病较少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成人肾小球疾病11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肾活检确诊为肾小球疾病,分析其肾脏病理类型,以及病理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116例成人肾小球疾病患者中84例患者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2.4%;32例患者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27.6%。其中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占39.8%。对于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的患者,不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患者与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患者相比,两组间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小球疾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中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而狼疮性肾炎是成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不同的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在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7月~2010年5月的肾活检原发性和继发性的395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分型之间的关系。病理分型依据WHO1982年和1995年改良的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结果:395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81例,占71.1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14例,占28.86%。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中,IgA肾病119例,占30.1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1例,占17.97%;膜性肾病50例,占12.66%;微小病变28例,占7.09%;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例,占1.01%。其中IgA肾病仍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LN)多见,共75例,占18.99%。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者253例,占64.05%;肾炎综合征者128例,占32.41%;急性肾衰竭者14例,占3.81%。结论:本组肾脏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最常见的,其中病理分型以IgA肾病占首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占首位;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了解肾脏疾病患者肾组织病理类型的分布。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肾脏疾病患者150例肾活检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50例肾脏疾病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04例,占69.3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1例,占20.67%。②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中最常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7.12%),其次为IgA肾病(17.31%)及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12.50%),微小病变占10.58%。③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居于首位(45.16%),其次为紫癜性肾炎(22.5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最常见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32.26%),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炎(22.57%)。结论目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仍为最常见及主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最常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炎。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与病变程度往往不相一致,因此肾活检病理对临床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案及评估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构成比例,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总结2011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的肾活检穿刺病例,参照WHO肾小球疾病的组织学分型,通过光镜、免疫荧光、电镜检测明确病理诊断。结果59例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4例,占57.6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5例,占42.3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类型中最多的是IgA肾病(32.36%),其次是膜性肾病(29.41%)和微小病变肾病(20.59%)。继发性肾损害中狼疮性肾炎占首位(28.00%),其次为糖尿病肾病(24.00%)。结论肾小球疾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尤以IgA肾病最为常见;继发性肾损害中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随着肾活检技术的广泛开展,其他少见的肾脏疾病也有检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儿童肾小球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病理类型分布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983年1月~1997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并经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的患儿。结果 在本文1361例确诊为肾小球疾病患儿中,男性917例,女性444例,男∶女=2∶1;平均年龄9.8±4岁(4月~17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占84.6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5.14%,遗传性肾病占0.22%。在1152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发病率最高者为系膜增生性肾炎,占34.6%,其次为微小病变和轻微病变,占17.8%。在206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紫癜性肾炎发病率最高,占85.4%,其次是狼疮性肾炎,占11.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发年龄段在7~12岁,占32.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在12~17岁,占43.2%,遗传性肾病多在3岁以后发病而就医。各年龄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P<0.01),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性别无显著差异。但在狼疮性肾炎,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1)。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男性多发,高发年龄在7~12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微小病变和轻微病变;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无性别差异,高发年龄在12~17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云南高原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本院肾活检诊断610例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型的关系分析。结果610例病理类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MsPGN最常见,占274例(66.02%),其次是IgAN,占72例(17.3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V型膜增生性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占52例(83.87%),其次为紫癜性肾炎21例,占20.19%。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占412例(67.54%),其次是下肢浮肿、尿检异常和慢性肾炎,分别占97例(15.90%)和76例(12.45%)。结论云南高原地区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并具有一定特点,临床表现最常见为包括呈肾病范围蛋白尿在内的肾病综合征,病理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是MsPGN的病变类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V型膜增生性狼疮性肾炎最常见。  相似文献   

11.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儿童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病程呈良性经过,预后良好.近年来,随着对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发现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导致误诊.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致肾炎的链球菌抗原被发现.本文主要综述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小儿肾小球疾病病理与临床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353例肾活检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3例患儿中诊断为紫癜性肾炎117例(33.1%),孤立性血尿94例(26.6%),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7例(24.6%),急性肾炎综合征23例(6.5%),其次还有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孤立性蛋白尿、慢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206例,占58.4%),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66例,占32.0%; IgA肾病(IgA N)54例,占26.2%;轻微病变37例,占18.0%;其他还包括微小病变(MC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膜性肾病(MN)、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结论 肾小球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临床诊断以孤立性血尿最常见,继发性肾炎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  相似文献   

13.
肾小球肾炎低补体血症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剑辉  王艳侠 《天津医药》1995,23(8):463-466
对1540例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低补体(C3、C4)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临床与病理分析。本组病人低C3和C4血症的发生率为7.7%和17.5%,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的低补血症发生率相差很大。按人数计,狼疮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和内皮系膜性肾炎占低C3血症患者的64.2%,占低C4血症患者的78.2%,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低补体血症的第一位。低补体血症与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病程、高丙球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可诱导炎性反应,还可刺激系膜细胞产生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他炎性介质,从而导致肾脏免疫损害。白细胞介素-6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炎等疾病有相关性,本文主要是对白细胞介素-6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 全国肾小球疾病专题学术会议及小儿肾脏病第4次学术会议,于1987年10月6—1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重点介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肾小球疾病的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小管-间质性肾脏疾病;心钠素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庆大霉素的肾毒作用;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血和尿β_2  相似文献   

16.
狼疮性肾炎是一种典型的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按不同作者报告,它的发生率达50~100%。它的出现对 SLE 预后发生重要影响。自60年代后期以来,SLE 累及肾脏对肾小管-间质的影响,逐渐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在肾小管-间质可存在原发性或其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不易见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出现广泛、多样性的组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而SLE患者大多数伴有肾脏损害 ,引起狼疮性肾炎(LN)。所以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直接影响SLE的预后。近年来 ,我们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 ,观察其肾功能及活动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7B间经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10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81例,占77.1%,男:女=1: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24例,二者高发年龄段均为15~44岁.结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绵阳地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女性多发,这种性别分布特点可能与入院患者的性别分布有关.MCD和IgAN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N和HSPN是最常见的成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女性占绝对优势;青壮年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组织活检在肾脏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因肾脏疾病行肾活检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51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2.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7.6%,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最多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常见。结论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肾活检十分必要,特别是在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更具有指导意义。肾活检的适应证可以扩大。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取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34例共穿刺76针,取出组织条76条,长度0.5~2cm,穿刺成功率100%,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2例,Ⅱ型狼疮性肾炎3例,Ⅲ型狼疮性肾炎1例,Ⅳ型狼疮性肾炎4例,新月体肾炎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局限性肾小球硬化3例,1例术后出现肾周血肿。结论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具有安全、准确、并发症少及痛苦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