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通过监测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全血浓度,观察并建立他克莫司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理想治疗窗,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ELISA法测定他克莫司全血浓度,对138例患者的1190例次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他克莫司全血浓度随移植后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肝移植后1个月内、第2~3个月、第4~6个月和>6个月时,用ELISA法监测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的推荐治疗窗范围应分别为8~15、6~12、5~10、3~8μg·L-1,较为适宜。结论常规监测他克莫司全血浓度,参考推荐治疗窗范围调整给药方案,可获得满意的免疫抑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肾移植后患者他克莫司的治疗窗,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用ELISA法测定448例次他克莫司全血浓度。结果表明,肾移植后用三联免疫抑制给药方案时,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的治疗窗范围以术后1个月内8—15μg&;#183;L^-1、第2—3个月6—12μg&;#183;L^-1、第4—6个月5-10μg&;#183;L^-1、>6个月3—8μg&;#183;L^-1较为适宜。结论: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他克莫司给药方案,可获得满意的免疫抑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的治疗窗及对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MEIA法监测全血他克莫司谷浓度。对近4年来390例次肾移植患者全血他克莫司浓度,及他克莫司对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390例次全血他克莫司浓度中377例次(80.8%)在3~15μg·L^-1的范围内。移植后6个月内,全血他克莫司浓度差异较大。随着移植时间延长,全血他克莫司浓度逐步降低。在治疗剂量内,他克莫司对肾移植受者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全血他克莫司谷浓度的治疗窗:术后1~3月为5~15·L^-1,第4~6月为5~10·L^-1,〉6个月为3~10·L^-1。他克莫司对肾移植受者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ELISA法监测肾移植患者FK506切换组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监测肾移植后FK5 0 6切换组患者全血谷浓度 ,观察并建立切换组患者治疗窗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用ELISA法测定FK5 0 6全血谷浓度 ,对 4 5例患者的 4 11例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FK5 0 6全血谷浓度平均值随切换时间于移植后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切换于肾移植后 1个月内、第 2~ 3个月、第 4~ 6个月和 >6个月时 ,用ELISA法监测FK5 0 6全血谷浓度的合理治疗窗范围应分别为 :8~ 14ng/ml,7~12ng/ml,6~ 10ng/ml和 4~ 8ng/ml。结论 常规监测FK5 0 6全血谷浓度 ,按推荐治疗窗调整给药方案 ,可获得满意的免疫抑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9,(15):2105-2110
目的:研究移植患者全血、血浆与血细胞中他克莫司浓度的相关性,并分析移植类型及年龄对三者间他克莫司浓度相关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例移植术后使用他克莫司抗排异治疗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根据移植类型分为肾移植组和肺移植组(各10例),根据年龄分为20~40岁组、41~60岁组和61~80岁组(分别有4、9、7例)。收集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的残血,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全血中他克莫司谷浓度,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检测血浆及血细胞中他克莫司浓度。应用散点图矩阵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全血与血浆、全血与血细胞、血浆与血细胞中他克莫司浓度的相关性,以及移植类型、年龄对三者间他克莫司浓度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全血与血浆中他克莫司浓度相关性(r=0.623,P<0.01)略强于全血与血细胞中他克莫司浓度的相关性(r=0.591,P<0.01),血浆与血细胞中他克莫司浓度相关性相对较弱(r=0.497,P<0.05)。移植类型、年龄对全血、血浆、血细胞三者间他克莫司浓度相关性均有影响,肾移植组患者全血、血细胞、血浆三者间他克莫司浓度相关性均较弱(r均<0.5),且弱于肺移植组患者;20~40岁组患者全血、血浆、血细胞三者间他克莫司浓度相关性也均较弱(r均<0.3),且均弱于41~60岁组、61~80岁组患者。结论:移植术后患者全血、血浆与血细胞三者间他克莫司浓度的相关性均不强,尤其是肾移植患者和20~40岁年龄段患者,应加强对其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受者他克莫司治疗窗浓度的初步确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寻求适合国人肝移植受者他克莫司理想治疗窗浓度范围.方法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测定69例肝移植患者口服他克莫司后12 h的血药谷浓度,并观察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术后第1个月为(13.1±2.0)μg*L-1,第2,3个月为(9.2±1.7)μg*L-1,3个月后为(6.3±1.2)μg*L-1,比较各时期全血他克莫司谷浓度,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术后发生排斥反应64例次,不良反应73例次.结论他克莫司治疗窗浓度范围术后第1个月为10~15 μg*L-1,第2、3个月为7.0~11 μg*L-1,3个月后为5.0~8.0 μg*L-1维持,此浓度范围既能达到满意的免疫抑制效果,又能减少他克莫司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微粒子酶免疫法 (MEIA)和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的特点 ,总结其在临床他克莫司全血浓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以MEIA和ELISA平行测定高、中、低标准浓度的他克莫司血样 ,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相关性及各自特点。以他克莫司谷浓度测定结果结合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情况 ,比较MEIA法和ELISA法在心脏、肝脏、小肠和肾脏移植患者全血他克莫司谷浓度治疗窗的范围。结果 :MEIA和ELISA方法学的回收率分别为 (96 .4±1 .4) %和 (1 0 4.7± 1 .8) %,RSD分别为 (7.7± 2 .0 ) %和 (8.2± 1 .7) %,r =0 .96。与MEIA法相比 ,ELISA法灵敏度更高、测试成本更低 ,但分析速度较慢。MEIA和ELISA可采用相同的谷浓度治疗窗范围。结论 :两种方法均准确可靠 ,适用于临床他克莫司的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肝移植受者他克莫司理想治疗窗浓度范围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测定75例不同年龄、性别肝移植受者口服他克莫司后12h的血药谷浓度,并观察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术后第1个月为11.3~15.5 ngmL-1,第2、3个月为7.8~10.7 ngmL-1,3个月后为5.3~7.8 ngmL-1,比较不同时期全血他克莫司的谷浓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发生排斥反应64例次,不良反应73例次.结论:建议他克莫司治疗窗浓度范围改为:术后第1个月为10~15 ngmL-1,第2,3个月为7.0~11 ngmL-1,3月后为5.0~8.0 ngmL-1维持;此浓度范围既能达到满意的免疫抑制效果,又能减少他克莫司的不良反应,并观察到其浓度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他克莫司治疗窗浓度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监测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C0),结合受者的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对74例肝移植受者的305例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前3个月他克莫司C0为(7.0±3.6)ng/ml,3个月后为(5.5±2.3)ng/ml。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4例次,肝、肾毒性54例次。结论建议将实验室他克莫司治疗窗范围进行调整:肝移植术后前3个月为7~15ng/ml,3个月后为5~10ng/ml,以保证免疫抑制效果,减少排斥反应和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0.
微粒子酶免疫法监测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避免他克莫司的不良反应,对使用他克莫司的肝移植患者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方法: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全血他克莫司谷浓度,并对他克莫司谷浓度的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当肝移植患者被给予他克莫司、泼尼松和硫唑嘌呤时,他克莫司谷浓度与剂量之间存在正相相关。为了得到理想的效果和最小的毒性,他克莫司的全血药物浓度在肝移植后的90d内应维持在10~20μg·L~(-1),90d后在5~15μg·L~(-1)。结论:对于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的全血药物浓度监测是很必要的,而且对于减少毒性和排斥反应的危险性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王亮 《海峡药学》2007,19(1):77-78
目的通过监测器官移植术后服用FK506患者全血谷浓度,观察并建立治疗组患者治疗窗,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用ELISA法测定FK506全血谷浓度,对9例患者的48例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用ELISA法监测FK506全血谷浓度的治疗窗范围为,术后1个月内10~15ng·mL^-1,第二~三个月8~12ng·mL^-1,4~6个月6~10ng·mL^-1,大于6个月3~7ng·mL^-1。结论常规监测FK506全血谷浓度,按推荐治疗窗调整给药方案,可获得满意的免疫抑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以及用药情况,评价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于某院治疗的40例服用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定期监测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观察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肾功能等病理生理指标变化。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24h尿蛋白已明显下降,3个月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未缓解率及复发率分别为20.0%,50.0%,20.0%和10.0%;未缓解患者标准化血药浓度显著升高。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腹泻,6例患者血糖升高,2例出现手部震颤,8例出现肌酐升高。结论: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长期用药需定期评估疗效,并及时监测不良反应,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4,(30):2816-2818
目的:比较酶放大免疫(EMI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FK506)浓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MIT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122例肝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考察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IT法测定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较ELISA法高3.7ng/ml,两者相关性一般(r=0.635 9)。结论:EMIT法和ELISA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结果差异显著,两法检测结果不可替换,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中应予以关注并各自建立治疗窗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五酯胶囊(肝细胞损伤拮抗剂)与他克莫司胶囊(免疫抑制剂)合用,对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浓度及其费用的影响.方法 64名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单用他克莫司组和他克莫司+五酯胶囊合用组,连续服药6个月.以他克莫司全血浓度及肝、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作为临床评价指标;同时计算患者用他克莫司的费用.结果 与合用前比较,合用五酯胶囊3,6个月后,患者他克莫司全血浓度、他克莫司血浓度/剂量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五酯胶囊与他克莫司合用,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合用五酯胶囊后,每位患者每年可节约购买他克莫司费的40%~60%,每年节省费用约合1.4~2.5万元.结论 五酯胶囊能明显升高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浓度;五酯胶囊与他克莫司合用,可减少他克莫司用药量,明显节省他克莫司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临床合理化使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FK5 0 6 )提供理论依据 ,建立适合中国人肝脏移植受者FK5 0 6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方法 :用VISUALBASIC 6 .0开发程序 ;程序对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 (MEIA)测定全血FK5 0 6的血药浓度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肝脏移植术后 1mo内FK5 0 6理想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 7~ 14 μg·L-1。结论 :该程序是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非常实用的工具 ,按程序所推荐浓度范围调整给药方案 ,既可获得满意的免疫抑制效果 ,又能减少排斥反应和FK5 0 6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 3A5 1*3基因多态性对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的影响,探讨他克莫司在不同个体间吸收、代谢差异的基因背景。方法观察150例肝移植术后常规使用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 醋酸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成年患者,分别测定术后1、3、6个月和12月的他克莫司全血药浓度,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测定细胞色素P450 3A5 1*3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他克莫司的浓度/剂量比的差异。结果在口服相同剂量的他克莫司时,1个月内CYP3A5 1*1、CYP3A5 1*3和CYP3A5 3*3三种基因型的浓度/剂量比,差异不显著;但3个月后,差异显著;6个月和12个月的浓度/剂量比,差异非常显著。结论CYP3A5 1*3多态性与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携带等位基因1*1和1*3患者的血药浓度明显低于3*3纯合子患者。  相似文献   

17.
刘世霆  杨凌 《医药导报》2002,21(11):705-706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肾移植患者全血白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方法:对46例肾移植患者用化学发光仪测定酵母多糖刺激引起的全血白细胞呼吸爆发,微粒酶联免疫法测定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他克莫司用药组患者的全血白细胞化学发光强度显著下降(P<0.05);移植患者血清直接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化学发光强度,他克莫司浓度与全血白细胞化学发光呈负相关(P<0.05).结论:他克莫司抑制白细胞的呼吸爆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不同时期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用药量的关系,为他克莫司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35例肾移植患者进行长期血药浓度监测,统计分析术后时间、用药剂量等因素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35例肾移植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共计195次,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肾移植手术1个月后,他克莫司用药剂量、血药浓度较高,超过1个月后血药浓度控制在4~8ng/mL较为理想。结论他克莫司治疗窗较窄,建议服药期间进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9.
1例55岁男性患者肺移植术后口服他克莫司(早2.5 mg、晚2 mg)6个月用以抗排斥反应, 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维持在8.0~10.0 μg/L。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接受抗病毒治疗(奈玛特韦/利托那韦300 mg/100 mg口服、2次/d, 共用药5 d), 此间患者继续抗排斥反应治疗。接受抗病毒治疗第2天, 患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升高至>40.0 μg/L, 考虑为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与他克莫司相互作用所致, 停用他克莫司, 继续抗病毒治疗。停用他克莫司8 d且停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3 d后, 患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降至25.7 μg/L;减量服用他克莫司3 d, 该药血药谷浓度为8.3 μg/L;按原剂量和频次恢复服用他克莫司13 d, 该药血药谷浓度为9.2 μg/L。此后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未再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接受他克莫司治疗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合并抗结核(含利福平)治疗时,保证他克莫司有效全血浓度的方案。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患者治疗方案中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建议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定期随访患者,考察调整后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本案例中患者在将利福平换为利福喷丁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短暂升高后再次降低,后期加用五酯胶囊服用10 d后,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提升到有效范围。结论自身免疫病患者应用包含利福平的抗结核方案时,为控制自身免疫病,可适度上调他克莫司的剂量,但考虑他克莫司治疗剂量范围窄,因此可换用肝药酶诱导作用弱于利福平的其他利福霉素类药物,或加用五酯胶囊来提高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保证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兼顾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