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淑霞  戴丽荣 《中国性科学》2007,16(11):17-18,23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爱宝疗治疗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有不良妊娠史的连续2次和/或2次以上的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43例,采用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爱宝疗浓缩液宫颈局部上药治疗,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的第10天和35天进行宫颈拭子解脲脲原体培养,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10天病原体转阴率为92.7%;35天病原体转阴率为90.2%。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爱宝疗治疗难治性解脲脲原体生殖道感染疗效较好,本结果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解脲脲原体(UU)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变化,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取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培养,同时检测其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敏感性;分离对上述两种药物耐药的UU菌株,采用PCR试剂盒检测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结果2003~2005年间共培养检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2845例,UU阳性1213例,3年间UU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耐药性没有明显变化,2003年耐药率为5.6%和7.7%,2004年为5.4%和5.5%,2005年为8.2%和7.6%。同时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耐药的20株UU中均检出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结论四环素类药物仍然是治疗UU感染的敏感药物;TetM耐药基因是导致UU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1026份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解脲支原体对多西环素94.2%、米诺环素92.4%、克拉霉素81.9%敏感。结论: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是治疗解脲支原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体外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IST2支原体试剂盒做解脲脲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脲脲原体体外敏感药物前三位是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耐药前二位是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在医院周边地区解脲脲原体耐药普遍。治疗其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疾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如条件不许可时,首选交沙霉素或强力霉素。  相似文献   

5.
对4060例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体外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4060例标本中阳性1876例,总阳性率为46.21%。UU单独感染为1454例,MH单独感染为22例,UU和MH混合感染为400例。女性培养阳性率为53.09%,男性阳性率为37.56%。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UU对克拉霉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敏感,MH对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米诺环素敏感。UU和MH对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耐药性高。克拉霉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是本地区治疗泌尿生殖道UU和MH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本地区2001~2004年解脲脲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有效选择抗菌药物,我们对泌尿生殖道分离的127例解脲脲原体进行了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酵母菌对解脲脲原体液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对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通过镜检发现有芽生孢子的进行沙氏培养、念珠菌显色培养和尿素培养。结果从758例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中分离出酵母菌227株,占29.94%,其中能分解尿素的55例,占解脲脲原体阳性比24.2%。结论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实验以及脲素酶试验有助于解脲脲原体液体培养结果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8.
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分析及其耐氟喹诺酮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128株临床分离解脲脲原体(UU)对9种药物的敏感性,并检测喹诺酮类耐药UU对5种喹诺酮药物的MIC以及gyrA和parC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检测UU对9种药物的敏感性,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UU菌株对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MIC,用PCR和DNA测序及序列比较检测基因突变。结果UU对多西环素最敏感,其次为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司帕沙星及克林霉素,对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高度耐药。而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MIC范围在0.25~8μg/mL,抑制UU活性强于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10株喹诺酮类耐药UU中有3株只有parC基因第80位TCA→TTA的突变,氨基酸由丝氨酸→亮氨酸,1株GyrA基因第95位密码子GAC→GAA的突变,氨基酸由天冬氨酸→谷氨酸。6株两者同时存在。结论在UU治疗中可首选多西环素,其次为米诺环素和交沙霉素。gyrA基因95位密码子和parC基因80位的突变密码子与UU耐喹诺酮类药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大蒜素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尤其是解脲脲原体(UU)所致NGU的治疗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一个课题。为了寻找对其较有效的药物,我们进行了大蒜素体外抗UU实验,并试用其治疗UU感染的32例NGU患者。同时,以米诺环素治疗30例UU所致的NGU患者为对照组。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临床资料:受试者为2001年2~5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随诊的病例。62例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19~55岁,平均32.5岁,病程1d至2年,近2周内未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控制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蔓延,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为期4年(2000年1月~2003年12月)的连续观察。对每年分离的UU进行10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检测,测定其对以上药物的敏感度及耐药率。结果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物敏感度无明显改变;交沙霉素的耐药率显著上升,耐药率从2000年的7.6%上升至2003年的21.0%。结论UU的耐药趋势正逐渐增强;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该类药物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方面要严格控制和选择;对于UU感染的患者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解脲脲原体分群与分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脲脲原体在疾病中的致病作用仍有争议 ,现已假设仅有某个或某些血清型与疾病有关联。在研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性方面 ,需要一种标准化的分群或分型方法。介绍抗解脲脲原体血清型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及其在临床血清分型上的应用 ,基于基因扩增的解脲脲原体分群或分型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 ,并综述了细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解脲脲原体(Uu)培养方法的特异性,了解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方法用A7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分离鉴定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2 230例临床标本.结果 2230例临床标本,固体培养阳性448例,液体培养阳性593例.两者比较(χ2=128.8,P<0.001)差异有显著性.药敏试验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联合应用可提高解脲脲原体检验的特异性,并能了解其药物敏感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脲脲原体分群与分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脲脲原体在疾病中的致病作用仍有争议,现已假设仅有某个或某些血清型与疾病有关联。在研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性方面,需要一种标准化的分群或分型方法。介绍抗解脲脲原体血清型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及其在临床血清分型上的应用,基于基因扩增的解脲脲原体分群或分型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并综述了细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解脲脲原体124株对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UU对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阿齐霉素、洛美沙星的M IC50值分别为0.25,2.00,4.00,4.00和64.00μg/mL;耐药率依次升高,分别是4.84%,16.13%,35.48%,45.16%和59.68%。结论UU对多西环素等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下降,耐药性上升。本地区在治疗UU感染时,建议首选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中的多西环素。  相似文献   

15.
白头翁制剂胶体溶液对耐药解脲脲原体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头翁制剂胶体溶液对耐药解脲脲原体的抑菌作用。方法制备白头翁制剂胶体溶液,选用20株耐四环素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对解脲脲原体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白头翁制剂胶体溶液(1.0mg/mL)最低抑菌浓度为(0.08±0.07)mg/mL,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头翁制剂胶体溶液对耐药解脲脲原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是解脲脲原体致病性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不少学者分别以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本文就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解脲脲原体检测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脲原体(Uu)是主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可引发尿道炎、宫颈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及输卵管炎等疾病,近年来不合理使用药物,致使其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导致多种抗生素对其治疗效果不佳.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愈率,2002年3月-2004年5月我科对35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别进行检测,其中检测出110例解脲脲原体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药敏试验,观察其耐药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分型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反相斑点杂交技术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基因分型,揭示正常携带状态及感染状态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型,并建立一个能用于临床标本直接分型的简单、实用、可靠性好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对有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病例组和正常体检人群进行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采用FQ-PCR做解脲脲原体检测。设计分型引物,对FQ-PCR阳性标本用反相斑点杂交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总检出率为89.1%。对照组中解脲脲原体以parvum群(微小脲原体)为主(79.3%),其检出率较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高(P=0.018),而且以其中的1,3,6基因型的单型别为主(82.6%)。病例组解脲脲原体两群感染(16.2%)较对照组高(6.9%),差异有显著性(P=0.033),其中以T960群与Parvum群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高(P=0.009);在多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26),而单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在对照组高(P=0.000)。结论parvum群,尤其是1,3,6的单型别在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而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的两群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尤以T960群与parvum群中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提示T960群有可能和1型起协同作用或独自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广州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Uu)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为期4年的连续观察,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每年分离的解脲支原体进行10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检测,测定解脲支原体对以上药物的敏感率及耐药率.结果: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的药物敏感率无明显改变;交沙霉素的耐药率显著上升,耐药率从2005年的4.7%上升至2008年的23.2%.结论:解脲支原体的耐药趋势正逐渐增强;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该类药物在解脲支原体治疗方面要严格控制和选择;对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盐酸米诺环素(Minocycline Hydrochlocide,二甲胺四环素)是第二代合成的四环素类药物,自2000年6月至11月,我院皮肤科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解脲支原体性尿道(宫颈)炎60例,并应用克拉霉素作为对照;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