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矫正近视散光的精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SMILE矫正近视散光患者34例67只眼,按照散光度数分为两组,低度散光组:散光度≤-1.00 D,53只眼;高度散光组:散光度>-1.0 D,14只眼。比较术后6个月各组实际切削中央角膜厚度(actual ablation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A-CCT)与预计切削中央角膜厚度(predicted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P-CCT)的差异,和两组间切削中央角膜厚度误差的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低度散光组:A-CCT为(93.2±22.0)μm,P-CCT为(110.1±22.2)μm,A-CCT与P-C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散光组:A-CCT为(102.0±18.1)μm,P-CCT为(120.9±17.0)μm,A-CCT与P-C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削中央角膜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186眼)行飞秒激光SMILE的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结果、眼内压、角膜上皮厚度、非球面参数Q值、角膜后表面高度、角膜曲率及前房深度。结果 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1.0比例随着时间增加而升高。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内压、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及顶点、2 mm环、6 mm环的角膜后表面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3、6个月的中央区、旁中央区、周边区角膜上皮厚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非球面参数Q值均高于术前,前表面曲率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3、6个月的4 mm环角膜后表面高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SMI...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是采用飞秒激光在密闭的角膜基质内制作一个基质透镜,并通过飞秒激光在角膜周边扫描的一个小切口将透镜完整取出,达到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切口长度的SMILE患者术后的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分析SMILE的切口长度对患者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近视患者19例30只眼,采用SMILE矫正,记录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屈光参差程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0只眼术后裸眼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后1天、1周、1个月裸眼视力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而术后1、3、6个月裸眼视力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按近视程度较高眼及近视程度较低眼分别统计,术后1天,1周,1、3、6个月的双眼裸眼视力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只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未出现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屈光参差均得到有效矫正,术后1天,1周,1、3、6个月同一患者的近视程度较高眼与近视程度较低眼的屈光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双眼屈光度差值平均为(0.40±0.27)D。结论 SMILE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视力好、屈光状态稳定、不受术前双眼近视程度差异的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性好的屈光参差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目的: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干眼发病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38例76只眼,其中行SMILE术21例42只眼和行FS-LASIK术17例34只眼。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1、3及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对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角膜上皮细胞、上皮下神经、基质及内皮细胞的影响;分析不同年龄角膜基质代谢通路的变化。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行SMILE手术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四组:Ⅰ组10例,年龄18~20岁;Ⅱ组22例,年龄21~30岁;Ⅲ组20例,年龄31~40岁;Ⅳ组8例,年龄41~50岁。四组患者双眼均接受手术者随机选取1只眼纳入统计分析。术前患者均无明显的干眼症状,无长期隐形眼镜佩戴史及其他眼病史。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6和12个月,利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基质细胞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观察角膜上方切口、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的上皮下神经密度;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分析SMILE手术取出透镜的代谢物。通过最小偏二乘法(PLS-DA)分析代谢标志物,通过KEGG分析变化代谢网络。结果:术前及术后四组角膜上皮翼状细胞、基底细胞、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密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四组角膜上皮下神经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1、3和6个月四组中央角膜上皮下神经密度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Ⅰ组角膜中央上皮下神经密度较术前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术后角膜上方切口神经逐渐增长,术后1周、1和3个月组间无明显差异,然而术后6月及术后1年,Ⅰ组和Ⅱ组较其它两组均明显增多。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SMILE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修复速度变慢;术后1年,18~20岁患者角膜上皮下及角膜切口神经密度达到术前水平;虽然角膜基质细胞密度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能量代谢紊乱及嘌呤代谢异常是影响术后角膜神经及基质修复差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深入了解SMILE术后视觉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前弹力层微皱褶对不同背景亮度下对比度视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理对照研究。入选符合SMILE手术适应症的患者16例32眼(男:女=1:3),平均年龄为(29.54±4.0)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为(-6.93±1.53)D。应用眼前节OCT测量术后20 d、3个月和远期6~12个月前弹力层出现的微皱褶个数(total peaks)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SMILE治疗近视和散光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对比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符合入选标准,行SMILE术的46例91只眼和SBK术的52例103只眼,随访6个月。  相似文献   

9.
正目的:评估和比较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患者干眼相关参数和角膜生物力学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的患者65例128只眼,其中35例69只眼行SMILE,30例59只眼行FSLASIK。观察术前及术后1 d,1周,1、3和6个月时视力、主观验光、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 test,ST)、角膜知觉敏感度、眼表疾病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治疗近视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近视眼治疗中心2012-01-08使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治疗42例近视眼患者(82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良好的沟通,术中术后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和长期的随访教育。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裸眼平均视力为0.81±0.24,裸眼视力≥1.0有78只眼,占95.12%。术后1月对患者的手术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为100%。结论:围术期全面周到的护理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SMILE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及不适症状。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对比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符合入选标准,行SMILE术的46例91只眼和SBK术的52例103只眼,随访6个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透镜切除术(femtosecond lenticule extraction,FLEx)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0例(60只眼),按照非随机自愿原则分为两组:FS-LASIK组患者30只眼,采用飞秒手术系统制作角膜板层瓣联合准分子激光仪进行屈光治疗。FLEx组患者30只眼,采用飞秒手术系统制作角膜板层瓣并同时完成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前测量中央角膜厚度≥500μm,计划治疗后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300μm。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记录术后1周,1、3和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客观验光值、眼的高阶像差值、对比敏感度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术前屈光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全部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术中和术后均无危害视力的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时,FLEx组30只眼,96.7%的欲矫正屈光度与实际矫正的屈光度值相差在±0.75 D以内,93.3%的裸眼logMAR视力在4.9及4.9以上(平均4.99±0.13),80.0%的最佳矫正视力未变,13.3%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3.3%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3.3%的BSCVA下降一行。FS-LASIK组30只眼,90.0%的欲矫正屈光度与实际矫正的屈光度值相差在±0.75 D以内,86.7%的裸眼logMAR视力在4.9及4.9以上(平均4.98±0.12),83.3%的最佳矫正视力未变,6.7%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6.7%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3.3%的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一行。两组中均未出现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两行及两行以上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屈光度的变化:FLEx组的平均屈光度术后1周时为(+0.25±0.79)D,术后半年时为(-0.05±0.56)D,半年内平均屈光度数变化0.30 D。FS-LASIK组的平均屈光度术后1周时为(+0.72±0.92)D,术后6个月时为(-0.15±0.65)D,半年内平均屈光度数变化0.87 D,向近视方向漂移,表明FLEx组术后屈光度比FS-LASIK组更稳定。在6 mm瞳孔直径下检查术后眼的高阶像差值,无论是总高阶像差值还是球差值,FLEx组均明显小于FS-LASIK组(P〈0.01)。在暗光5 mm瞳孔直径状态下,FLEx组术后6个月时各空间频率(1.5、3、6、12、18 c/d)下的对比敏感度值均高于FS-LASIK组(P〈0.01)。结论 FLEx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在术后屈光度的稳定性、避免术后高阶像差增加、以及提高术后对比敏感度方面,FLEx术比FS-LASIK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ECCE)在眼科临床已广泛采用 ,寻求简单安全的治疗白内障方法是眼科工作者探索的目标。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术 (Phaco)治疗白内障取得满意疗效。由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的切口有较高的稳定性 ,将缩短白内障手术住院的时间 ,便于门诊白内障手术开展和普及 ,使白内障者迅速恢复视功能[1] 。经实践验证 ,此法具有被眼科医师、患者及家属共同认可的诸多优点。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至 5月白内障患者 16 0例 ,均满足下列条件 :健康无其他病症 ;年龄 :4 5~75岁 ,平均年龄 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出现角膜上皮病变及对角膜知觉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LASIK术后伴角膜上皮病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0例,LASIK组,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采用角膜板层刀对角膜制瓣;飞秒激光LASIK组,行飞秒激光治疗,采用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厚度。观察两种制瓣方法对角膜上皮糜烂消失时间、手术前后角膜知觉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角膜上皮糜烂消失时间,LASIK组(7. 65±7. 4)d;飞秒激光组(2. 91±1. 5)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的术后角膜知觉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的下降(P0. 05),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逐渐恢复,两组患者角膜知觉恢复至术后时间,飞秒LASIK组6个月;LASIK组术后12个月(P0. 05)。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敏感性的恢复更快,对角膜知觉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飞秒LASI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术前检查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行飞秒LASI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000例(7963眼),分析术前临床检查及术后1年随访情况。结果 68例角膜中央陡峭屈光力值超过46.00 D;100例角膜中央陡峭屈光力值低于40.00 D;750例为薄角膜,其中央厚度检查低于470 μm;16例眼压>21 mmHg,但视神经纤维层早期分析正常;870例眼底检查中发现病变,其中826例为视网膜变性,40例存在视网膜裂孔,14例为视网膜浅脱离。1450例为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6.00 D)。术后1年随访,未发现新的视网膜病变、圆锥角膜和青光眼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飞秒LASIK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术前检查极为重要,可避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屈光手术安全性,改善术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SMILE矫正高度近视散光术后1年的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评价SMILE矫正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接受SMILE手术的高度近视散光(散光度数≥-1.0 D)患者38只眼,跟踪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3、6和12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最佳矫正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屈光度、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总高阶像差(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球差Z(4,0)、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3,1)、角膜不规则指数(corneal irregularity measurement,CIM)和形状因子(shape factor,SF)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前的等效球镜度数为(-7.16±1.28)D,散光为(-2.24±0.72)D;术后1、3、6、12个月的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16±0.35)D、(-0.25±0.41)D、(-0.31±0.47)D、(-0.38±0.57)D。统计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时等效球镜度数有(0.41±0.39)D回退改变,与术后1个月时的等效球镜度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后等效球镜度数稳定(P0.05)。术后1、3、6、12个月残余散光分别为(-0.26±0.18)D、(-0.27±0.21)D、(-0.28±0.31)D、(-0.29±0.38)D,术后不同观察时间点的残余散光度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恒定(P0.05);术后1个月时88%和95%的患者目标屈光度在±0.5 D和±1.0 D;术后12个月时82%和91%的目标屈光度在±0.5 D和±1.0 D;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总高阶像差、球差和彗差均较术前增大(P0.05),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有逐渐恢复的趋势,然而彗差基本变化不大(P0.05);术后角膜不规则指数(CIM)和形状因子(SF)均较术前增加(P0.05),且切削的角膜基质透镜厚度越大增加的越明显。术后对比敏感度(CS)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MILE矫正高度近视散光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术后残余散光度恒定;术后屈光和视觉效果稳定;极小的等效球镜度数的回退对患者主观视力没有影响;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对患者主观对比敏感度(CS)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散光病人的配镜时机。方法:采用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通过观察术后角膜曲率差的变化确定配镜时机。结果:测得患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角膜曲率差为1.60±0.98、1.37±0.85、1.03±0.70、1.02±0.56;经方差分析比较,显示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角膜曲率差相近,与术后1周和1个月时比较,均显著减小,P<0.05。结论:术后3个月时的角膜曲率差显著减小,到术后6个月时角膜曲率差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可见术后3个月时为最佳配镜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astigmatic refractive keratectomy,PARK)矫治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预测性.方法 采用Compak-20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34例46眼复性近视散光行角膜椭圆形切削,根据散光度大小分为两组:A组(-1.75~-2.75)D,B组(-3.00~-5.25)D,并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散光轴夹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0.8者95.7%,屈光度在±1 D内者占84.8%,散光及角膜散光矫正比例分别为44.2%和46.2%,散光及角膜散光轴变化分别为11.61°±9.97°和12.78°±9.15°,A组及B组的矫正比例分别为52.8%和30.4%.结论 PARK矫正复性近视散光效果明显,但散光度越高,欠矫及回退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9.
李昕  高晓明 《武警医学》1999,10(9):523-524
眼部异物停留的位置,按一般统计,晶状体内异物占8%[1]。作者1995~1997年共收治此类患者8例,通过小切口下进行晶体异物取出、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手术损伤小、创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小,提早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8只眼,异物性质均为铁性磁性异物。男7例,女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28岁。钳工5人,电工1人,汽车修理工2人。有典型敲击史。最早就诊时间为伤后3个月,最晚为伤后13个月。术前视力:5例为眼前1m光感,3例为眼前1m指数。光定位、辨色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正目的:探讨FS200全个性化飞秒激光程序制作个性化角膜瓣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厚度范围及操作要点。方法:采用搭载个性化眼前节扫描诊断设备的FS200飞秒激光系统制作个性化角膜瓣162例321只眼,术中根据瞳孔中心及角膜白到白数值和散光轴向调整飞秒激光制瓣的区域及隧道位置和长度,A超测量角膜瓣厚度,观察总结术中及术后角膜瓣的并发症。结果:术后1 d,1周达到或超过最佳矫正视力分别占总数98.16%和100%;术后1 d,1周等效球镜度数在±0.5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