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36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资料用SPSS11.5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SAS得分是38.72±3.04,SDS得分是47.36±3.67,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分别为t=5.783,t=7.445,P均<0.01);SSS总分是29.69±1.80,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5.301,P<0.01)。性别、婚姻状况、配偶HIV感染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是负面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应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AIDS)高发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4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支持各领域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为(32.93±5.74)分,低于HIV感染者的(35.90±7.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未婚、离婚和丧偶(t=-3.513,P=0.002)、AIDS患者(t=-3.516,P=0.001),抑郁状况较重(t=-4.184,P=0.000)是社会支持的不利因素,不受歧视(t=4.279,P=0.000)、家庭经济收入>10 000元(t=4.918,P=0.000)、身体状况好(t=3.006,P=0.003)是社会支持的有利因素。结论河南省AIDS高发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低于健康人群,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包括婚姻状况、疾病阶段、抑郁状况、歧视状况、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女性HIV/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社会支持现状,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社会支持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3例女性HIV/AIDS患者进行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总得分(t=-8.649,P0.001)、客观支持(t=-9.352,P0.001)和主观支持得分(t=-9.777,P0.001)均低于国内常模相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的社会支持总得分(t=3.902,P=0.002)、客观支持得分(t=4.031,P=0.002)、主观支持得分(t=4.016,P=0.002)、对支持利用度得分(t=2.763,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职业有无的社会支持总得分(t=2.471,P=0.017)、主观支持得分(t=2.243,P=0.029)、对支持利用度得分(t=6.02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得分(t=0.355,P=0.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低的社会支持总得分(t=-2.024,P=0.048)、对支持利用度得分(t=-4.83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得分(t=-0.203,P=0.840)、主观支持得分(t=-1.900,P=0.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婚有配偶/同居者(t=-7.188,P0.001)、有工作者(t=-2.798,P=0.007)社会支持得分较高。结论女性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弱于普通人群,婚姻状况及是否有工作是影响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行设计问卷,定量调查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通过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选取四川省汉族地区艾滋病高、中、低流行县(区)各1个,共调查180名HIV/AIDS,其社会支持总分为(29.28±8.45)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参与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社会支持总分(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HIV流行水平、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被检测报告时间、感染途径及是否被他人知晓感染状况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流行水平(β=0.530)、收入水平正常(β=0.214)是保护因素,较远的被检测报告时间(β=-0.158)是风险因素。结论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程度不高,影响因素众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高流行区以及低收入HIV/AIDS的关怀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高发地区长期接受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使用万崇华教授研制的"HIV/AIDS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及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HIV/AIDS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分为生理功能(PHD)、心理功能(PSD)、社会功能(SOD)和特异模块(HIV)4个维度。结果不同性别的SOD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间HIV得分不一致(P0.05),婚姻状况影响病人HIV得分(P0.05),不同感染途径病人的SOD得分不同(P0.05),在HIV、PHD、SOD和PSD维度,临床1期、2期得分均优于3~4期(P0.05),病人病毒载量分组间的PHD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分组病人在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临床分级和病毒载量是影响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命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中青年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压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确诊感染HIV的中青年MSM,采用HIV/AIDS压力评量表对感染者压力水平进行测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Berger艾滋病感知歧视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收集可能影响中青年MSM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压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并利用多元回归方程等探讨这些因素与HIV/AIDS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新确诊HIV阳性的中青年MSM压力得分为24.00(13.00~35.00)分,社会压力为其主要的压力源;影响新确诊HIV阳性中青年MSM压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有饮酒频率(t=2.102,P=0.036)、HIV相关临床症状(t=2.889,P=0.004)、屈服(t=10.717,P=0.000)和回避(t=2.900,P=0.004)、自我效能(t=-3.233,P=0.001)及社会支持(t=-2.889,P=0.004)。结论新确诊感染HIV的中青年MSM普遍面临着HIV相关压力,社会组织及医务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缓解其压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对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11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72.00±10.10)分;HIV感染者/AIDS患者得分除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高于中国常模外(P<0.05),其他领域得分及总评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抑郁状况(t=-6.31,P=0.00)、相关症状数(t=-2.32,P=0.02)、家庭支持度(t=3.66,P=0.00)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医疗救助的同时进行心理咨询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死亡年龄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政策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成都市HIV/AIDS死亡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8个因素对HIV/AIDS死亡年龄有影响(Beta值);分别是死亡年代(0.205)感染途径(0.158)性别(0.136)地区(0.067)接受CD4检测(0.062)接受抗病毒治疗(0.056)发现至死亡时间(0.038)死亡时病程阶段(0.027)。成都市HIV/AIDS平均死亡年龄为(51.94±16.10)岁,死亡年龄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年龄显著高于女性(t=5.60,P0.05);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的死亡年龄显著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组(t=2.37,P0.05)。结论死亡年代、感染途径、性别、地区、接受CD4检测等是影响成都市HIV/AIDS死亡年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运城市≥50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流行特点,分析感染途径,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运城市2018~2019年新报告的≥50岁HIV感染者/AIDS病人共170例进行现况调查,并对病例的地区分布、人口学基本情况、传播途径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运城市2018~2019年新报告的≥50岁HIV感染者/AIDS病人共170例,以男性(68.82%)、年龄为50~59岁(53.53%)、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5.88%)、农民(68.82%)、年收入≥3 000元者(66.47%)为主。在固定性伴和非固定性伴中性别(P0.01)、年龄(P0.05),不同职业(P0.05)、不同年收入(P0.01)HIV感染者/AIDS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城市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AIDS病人,以男性、文化程度低、农民、高收入人群为主,性传播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为该类患者社会支持程度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云南省7个县TB/HIV双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公认的SSRS量表回顾性调查这些TB/HIV双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采用到的统计学方法有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5例TB/HIV双感患者,他们的社会支持平均分为(30.78±7.28)分,影响社会支持状况的因素有性别(t=-2.035,P=0.043)、户籍(t=-38.565,P=0.001)、结核病治疗分类(t=2.625,P=0.009)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t=0.179,P=0.004)。结论云南省双感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不理想,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主动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主动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存活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随访检测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下载的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应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现住址为广西南宁市存活的HIV/AIDS病人10 478例,2015年内完成随访检测率为81.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病程阶段、感染途径、样本来源、地区类别、是否参加抗病毒治疗等因素,与HIV/AIDS病人是否完成随访检测有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性性接触感染(OR=1.960,95%CI:1.541~2.492)、母婴传播(OR=2.713,95%CI:1.959~3.758)、病程阶段为艾滋病(OR=1.614,95%CI:1.426~1.826)、已接受抗病毒治疗(OR=7.831,95%CI:6.953~8.819)是随访检测的保护因素(P0.001);地区类别为本省其它地市和外省(OR=0.661,95%CI:0.588~0.744,P0.001)是随访检测的危险因素(OR1)。结论广西南宁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随访检测率较低。地区类别为本省其它地市和外省是随访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感染途径为同性性接触感染、母婴传播、病程阶段为艾滋病、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有较好的随访检测依从性。应进一步加强对随访检测率低的人群尤其是流动病例的沟通与管理。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随访管理工作的质量,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23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社会支持情况,为艾滋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34例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社会支持来源、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 HIV/AIDS的社会支持评定得分平均为(27.70±7.13)分,来源于父母的支持多于配偶/恋人、儿女、兄弟姐妹等其他家庭成员;已婚、异性性行为、有家人知晓、有公开HIV感染意愿者的社会支持评定得分相对较高(P0.05)。结论上海市HIV/AIDS现有的社会支持较弱,家庭支持来源比较单一。持较开放态度的HIV/AIDS可获得更多社会支持;应鼓励社会组织和社区机构参与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HIV/AIDS病例(HIV/AIDS)在艾滋病相关健康信息、情感支持和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状况,为制定艾滋病关怀支持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8—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可追踪随访到的居住在珠海的所有年龄≥18岁的HIV/AIDS病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感染途径、检测和治疗、艾滋病相关健康信息需求、情感支持需求以及医疗保障需求等。结果共有480例HIV/AIDS病例符合要求,最终共调查HIV/AIDS病例436例,病例平均年龄(36.9±10.7)岁,75.0%病例为男性,以初中文化程度(36.7%)、月均总收入≤3 000元(68.8%)、在职者(74.8%)为主。436例调查对象的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感染为主,占44.0%。已接受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者占75.7%。40.1%调查对象比较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20.4%比较了解心理减压知识,19.3%比较了解艾滋病治疗及药物相关知识,15.8%比较了解营养保健知识,13.1%比较了解社会医疗保障政策。49.5%、38.1%病例分别通过咨询医生、浏览网络获取相关信息。不同感染途径和居住地的HIV/AIDS病例在信息获取主要途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9.9%的病例最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不同感染途径病例得到家人支持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8.6%的病例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参加医保病例自述生活质量受到负面影响的比例[36.5%(109/299)]低于未参保患者[48.2%(66/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珠海市被调查的HIV/AIDS病例对艾滋病相关健康信息掌握较少,情感支持和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关怀服务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结合需求评估的结果,有针对性地为HIV/AIDS病例提供关怀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绵阳城区男男性行为者(MSM)社会支持现状。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使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绵阳城区402例MSM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各维度及总分平均得分分别为:客观支持(6.68±2.10)分、主观支持(17.21±4.30)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7.23±1.71)分、总分(31.12±5.86)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均P0.01)。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HIV感染,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梅毒感染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分别r=0.099、0.307、0.219,均P0.05),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r=-0.142,P0.05)。婚姻状况、职业、性取向与客观支持,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性取向与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婚姻状况与对支持的利用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绵阳城区MSM社会支持普遍较低,具一定社群特性,与HIV/梅毒感染和人口学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皖北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典型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感染史本底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331名HIV/AIDS及其家属148名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乡镇、不同文化程度的HIV/AIDS及其家属的GQOLI-74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乡镇HIV/AIDS的S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年龄、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HIV/ AIDS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不利因素,而高文化程度、好的邻里关系、烦恼诉说是影响HIV/AIDS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有利因素。结论诸多因素在不同层面影响皖北农村地区HIV/AIDS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农村现有的艾滋病社区关爱、社会支持工作还亟需加大力度,以家庭、邻里为依托的社区关爱模式有待建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云南省HIV/AIDS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云南省昆明市和陇川县的HIV/AIDS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测定其抑郁和焦虑情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定其社会支持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HIV/AIDS病人410例,其社会支持总得分为(28.05±7.23)分;HIV/AIDS病人的抑郁率为81.5%,其中男性为79.7%,女性为85.7%;焦虑率为68.1%,其中男性为68.0%,女性为77.3%;35~44岁的HIV/AIDS病人的抑郁率和焦虑率最高(P<0.05);未接受过治疗和感染期间症状或体征数越多的HIV/AIDS病人出现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越大;主观支持得分越低的HIV/AIDS病人出现焦虑的可能性也越大。结论云南省HIV/AIDS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较严重,加强对HIV/AIDS病人的早期抗病毒治疗和社会支持与关怀,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6月湖州市新报告且HIV分子网络传播簇聚集性强(成簇)的HIV/AIDS病例为病例组,按照1∶4匹配同期、同社区、性别相同、年龄相近(±3岁)且HIV抗体检测阴性的居民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艾滋病相关行为等。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100例,对照组400人,两组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户籍地和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HR=0.145,95%CI:0.059~0.352)是发生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保护因素;男男性行为者(HR=9.614,95%CI:4.645~19.901)、曾经通过网络认识同性性伴(HR=16.321,95%CI:7.016~32.968)和现患梅毒(HR=3.314,95%CI:1.073~10.232)是发生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男男性行为者、通过网络认识同性性伴和现患梅毒是发生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广州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州市选取4所院校,每院校每年级随机选取20名学生,采用统一调查问卷,采取自填式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AIDS相关知识总的知晓率为88.0%。AIDS知识得分为(10.59±2.06),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态度得分为(2.43±2.52);知识与态度的分值呈正相关(r=0.121,P=0.024),态度分值与年级呈负相关(r=-0.145,P=0.006)。AIDS一般知识得分医学院校学生高于非医学院校学生(t=2.037,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5,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年级学生的态度得分随年级的上升明显下降(未加权F=9.229,加权F=9.770,P值均<0.01);85.2%大学生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抱支持或同情态度。结论高校AIDS知识教育仍需全面普及,加强、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进一步改善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是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病例进行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研究,旨在为探讨社会性别视角下艾滋病防治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收集玉溪市历年来的艾滋病流动病例资料,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分析,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5.0。[结果]玉溪市累计艾滋病流动病例450例,流入184例,流出266例。男性258例,女性192例,流入流出病例性别分布基本一致(P﹥0.05)。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静脉注射毒品次之,感染途径存在性别之间、流入与流出之间的差异(P﹤0.05);流动后从事的职业以农民或农民工为主,服务行业比重也较大,而且从事职业不同感染途径不同;社会性别的差异性催生不同的职业背景,进而导致HIV感染途径的差异性。[结论]社会性别是影响HIV/AIDS流行和控制的因素之一,建议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HIV/AIDS预防控制的考虑中。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阻断传播途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访谈法调查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汁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的安全套使用率为41.6%,高于对照人群(χ2=220.62,P<0.05).每次性生活均使用安全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对HIV性传播途径、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认知好于性交时非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1.504;95%CI=1.128~2.007)、文化水平(OR=6.234;95%CI=3.860~10.069)、健康状况(OR=0.744;95%CI=0.615~0.900)、接受上门健康教育(OR=1.461;95%GI=1.107~1.927)、年龄(OR=0.337;95%CI=0.244~0.465).结论 河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避孕意识较高,但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尚未达到国家的控制目标;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是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