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67-3068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52例,根据其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等。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可有效提高手术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713-2714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52例,根据其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等。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可有效提高手术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的效果。随机抽取收治的111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采取3孔法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胆囊内出血、胆囊功能减退、再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瘘、急性腹膜炎、切口感染、术后结石残留、胆总管继发性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效果较好,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胆囊内出血、胆囊功能减退、再手术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胆道缝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93例,均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取石,按手术方式分为一期胆道缝合组43例和T管引流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一期胆道缝合组住院时间短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随访6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T管引流并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一期胆道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且避免留置T管时间较长的困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联合电子胆道镜胆道治疗胆道多发结石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道多发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多发胆道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联合电子胆道镜组(L组)67例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组(O组)39例。L组患者施行经腹腔镜辅助的电子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手术,O组患者施行常规的开腹探查胆道取石手术,术中辅助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胆道并发症[术中及术后出血、胰腺炎、术后胆道感染、结石残留和(或)复发]发生率。结果:L组与O组的手术均成功,L组无中转手术,2组无死亡病例。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人民币(135.8±12.7)min、(118.8±10.9)min;住院费用分别为人民币(1.36±0.22)万元、(1.18±0.17)万元,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7.6±0.7)d、(13.7±1.2)d;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8.5±2.3)h、(50.6±4.8)h;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17.9%,均P〈0.05。结论:胆道多发结石的患者仍可一次性施行经腹腔镜辅助的电子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且较常规开腹手术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合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行胆道镜探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更具微创疗法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03-3004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6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并根据取石满意度、胆总管直径及下段通畅情况、肝内胆汁淤积程度,选择留置T管引流或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 9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其中,留置T管引流63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1例;手术时间为135±34min,术中出血量为65±1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5±1.5d,术后住院时间为7±3d,术后复查均无结石残留,术后随访均无结石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2例分别因腹腔粘连严重和腹腔镜下出血难以控制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腹腔镜治疗老年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将96例胆道结石患者分为开腹手术治疗组24例和腹腔镜治疗组72例。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等情况。术后记录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情况、残余结石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腹腔镜治疗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治疗组。腹腔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术后的排气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老年患者胆道结石疾病具有安全、高效、人性化、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优点突出,不失为临床治疗胆道结石患者的首选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62-4664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T管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采取胆管切开取石方法治疗的10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一期缝合组(n=64)和T管引流组(n=4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留置腹腔引流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等情况。结果一期缝合组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优于T管引流组;在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均优于T管引流组。两组在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2例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两组患者中存在胰腺炎的患者先行控制腹膜炎,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观察组患者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术后3 d行L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费用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耗材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控制腹膜炎后行EST+LC治疗较LC+LCBDE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所需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和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及胆管一期缝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以评价各种腹腔镜胆道探查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0年1月 ̄2003年6月根据4项筛选标准,对符合条件的61例病人按胆道探查途径不同分为经胆囊管组(n=14)和胆总管切开组,后者又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n=23)和T管引流组(n=24)。比较观察3组病例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经胆囊管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P<0.05),T管引流组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明显长于或高于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P<0.05),而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胆囊管组出现手术并发症1例(7.1%),一期缝合组出现手术并发症3例(13.0%),均为胆道并发症;T管引流组出现手术并发症7例(29.2%),其中胆道并发症5例(20.8%)。3组患者随访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胆囊管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适合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优于胆管切开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而后者中胆管一期缝合的疗效又明显优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3D腹腔镜和2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的临床疗效,总结LRP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4月于该科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34例,观察组11例行3D LRP,对照组23例行2D LRP。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术后1个月控尿率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术后1个月控尿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53.52±30.47)min,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50.0%,术后出现4例尿失禁(36.4%),1例尿漏(9.1%),无切缘阳性和尿道狭窄,术后1个月控尿率为72.7%。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64.73±28.65)min,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38.9%,术后出现13例尿失禁(56.5%),4例尿漏(17.4%),1例尿道狭窄(4.3%),2例切缘阳性(8.7%),术后1个月控尿率为60.9%。结论 LRP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3D LRP和2D LRP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新型的3D腹腔镜系统在立体空间感和精细化操作方面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上部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7例行全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的中上部AG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组(LATG)(n=57)和开腹全胃切除术组(OTG)(n=110),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术中、术后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两组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LATG组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明显低于OT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比例、上切缘距离癌灶的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ATG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3天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明显低于OT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所有患者在术后30天内均未出现死亡,全部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8.2个月(1~58个月)。LATG组和OTG组患者术后1和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7.7%与83.6%、71.9%与64.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上部AGC患者而言,LATG+D2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短、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安全有效,近、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在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前瞻性收集低位直肠癌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采用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32.32±14.92)vs(154.73±17.65)min,P=0.000];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299.93±56.49)vs(365.24±68.94)ml,P=0.000)];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57.42±5.84)vs(61.85±7.40)h,P=0.002];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54±2.76)vs(14.75±2.10)d,P=0.000]。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肺炎、下肢动静脉血管血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2年复发率和死亡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灌注的二氧化碳CO_2气体适度的加温和加湿,以评估其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 Pubmed和万方等数据库中搜索跟妇科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温度湿度相关的关键字,分析术后疼痛、镇痛药物使用、患者核心温度、术中情况和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搜索出114篇跟妇科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温度湿度相关的文献,经过筛选后共17篇纳入Meta分析中。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室温干燥气体相比,加热和加湿CO_2气腹可减轻术后当天疼痛和防止术中低体温出现,在术后吗啡每日用量、术后身体核心温度、麻醉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内镜镜头起雾和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热加湿后的CO_2气腹只在术后当天疼痛和术中核心温度上获益。有关加热加湿CO_2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实际影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胆道支架和鼻胆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一期缝合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1年1月在该院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失败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支架引流组(n = 38)和鼻胆管引流组(n = 36)。支架引流组ERCP取石失败后放置胆道支架引流,鼻胆管引流组ERCP取石失败后放置鼻胆管引流,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胆管缝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鼻胆管引流组术后胆瘘发生率明显低于支架引流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支架引流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支架引流组,术后总补液量多于支架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RCP取石失败后放置鼻胆管引流,可降低LCBDE术后一期缝合的胆瘘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放置胆道支架引流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更快,补液量更少。因此,在临床操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个体化引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在上尿路疾病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上尿路疾病患者300例,其中后腹腔镜组150例(A组),开放手术组150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就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等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均较成功,与开放手术组相比,后腹腔镜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疾病,与开放手术具有相同的效果,且具有出血少、损伤小、痛苦少、康复快等优点,临床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胃部胃肠间质瘤(GIST)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肿瘤局限且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6例胃部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12)与开腹手术组(n=14)。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时间、临床症状、肿瘤发生部位和病变大小等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流质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R0根治性切除;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进流质时间均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部GIST能给肿瘤局限的患者带来更好的近期疗效,使患者受益,值得在这一部分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六针缝合法腹腔镜下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9月16例腹腔镜下6(4+2)针缝合法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手术视频、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输尿管反流、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6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60~125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32 ml。术后引流量60~400 ml,平均106 ml。引流管拔除时间3~6 d,平均4.2 d。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5 d。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吻合口狭窄病例,1例有轻度反流,随访18个月未见加重。结论六针缝合法腹腔镜下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安全、有效。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没有增加吻合口狭窄及输尿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可能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