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9~22岁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纳入中小学生共计1 450人,开展2018年学生视力检测及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丰台区1 450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人数为1 056人,检出率为72.8%,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7,P0.01)。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最低(53.8%),高中生最高(87.7%)。单因素分析显示,做作业时间、家长限制电视和电脑使用时间、读写姿势及老师提醒读写姿势、日常用眼习惯(天黑后、走路及乘车看书看屏幕习惯,看电视、电脑时眼离屏幕距离,近距离用眼休息频率)、每天看电脑及移动电子设备时间、睡眠时间、父母近视情况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学段、做作业时间、家长是否限制看电视或玩电脑/电子游戏的时间、每天看电脑时间、每天使用电子移动设备时间、每天睡眠时间、父母近视情况均是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学生在家近距离用眼时间、睡眠时间及家长是否限制看电视电脑等电子屏幕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家长要对学生在家用眼情况加强监管,学生自身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以减少室内用眼过度情况。  相似文献   

2.
李潮  洪忻  王志勇  梁亚琼  徐斐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21-1323
目的了解南京市城区成年居民的业余时间体力活动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 2007年7—9月对南京市主城区中2个区内的6个居民小区30岁以上居民应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进行体力活动相关的现况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与充足体力活动之间的关联。结果实际调查3 376人,应答率为91.6%。城区成年居民中业余时间从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为10.3%,达到充足体力活动标准者为8.2%。从事中等强度业余时间体力活动者的平均每天的活动时间为(47.6±33.7)min。性别与年龄对从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者有显著影响,女性、年长者参与中等强度业余体力活动的可能性显著小于男性和年轻者。结论南京城区成年居民的中等强度业余体力活动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设计不同的体力活动促进项目。  相似文献   

3.
陶然  王政和  董彬  马军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9):1369-1372
分析观看电视与电脑屏幕对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影响,为中国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合理选择电子产品提供依据.方法 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纳入21385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5 m标准视力表检查研究对象的裸眼视力,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及观看不同屏幕时间的资料.结果 中国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随着完成作业时间以及看电脑时间的增加而增加(χ2值分别为3748.99,949.39,P值均<0.01),随着看电视时间的增加有所降低(χ2=2725.08,P<0.01).在相同完成作业时间的情况下,看电视时间较长的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率较低(61.81%),其次为看电视与看电脑时间相同的学生(70.62%),看电脑时间较长的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最高(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4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与看电视时间较长的学生相比,看电视和看电脑时间相同及看电脑时间较长的学生更容易发生视力不良(OR值分别为1.17,1.21,P值均<0.01).结论 完成作业时间越长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越高,相同作业时间下看电视较看电脑时间长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低.当使用电子产品时,优先选择观看较大的电子屏幕有利于减少视屏行为对学生视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成年人身体活动和静态行为状况并进行分析,为改善居民不良生活习惯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6—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黑龙江省10个县(市、区)作为国家级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点,对监测点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身体活动和静态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经常锻炼率为15.70%,从不锻炼率为77.70%,日平均总静态行为时间为(4.60±2.69) h,日平均看电视、使用电脑、玩电子游戏、使用手机的屏幕时间为(2.82±2.02) h,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14±1.63) h。结论:黑龙江省成年人经常锻炼率较低,身体活动不足普遍存在,业余静态行为时间较长。相关部门应关注居民身体锻炼情况,由体育指导员引领居民开展适合的体育活动;应通过提高人群的经常锻炼率和缩短屏幕时间防控慢性病;应加强健康宣传与促进,使居民意识到身体活动的益处,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在防治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中的利用现状及可及性,为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血防健康教育大众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省阳新县不同流行区的5个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抽样调查739人,其中,本地成年男子157人,本地成年妇女145人,流动人口113人,中小学生324人。结果高年级学生读报比例较高,本地成年妇女读报的比例明显低于本地成年男性和流动人口;学生最喜爱的报纸内容是漫画、笑话,而成人则是新闻;电视机普及率高,可接收频道数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有差异;工作日学生与成人日均看电视1~3小时的比例较高,周六、周日看电视时间明显增加;学生最喜爱的电视内容是卡通片、动画片,成人则是影视类和新闻类;90.0%以上的家庭没有电脑和收音机,初中生上网和看电影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结论电视媒体资源没有被充分使用;报纸是农村有待开发的大众传播途径之一;广播、网络的使用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6.
《药物与人》2013,(10):7
发短信、用手机上网时,人们会下意识地凑近手机屏幕,时间一长,眼睛发酸发胀,有时抬头看其他东西时还会出现视物不清的现象。英国眼科医师指出,手机屏幕对眼睛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基因改变。英国聚焦诊所创办人、眼科雷射手术医师阿兰比指出,智能手机的风行使得近视的年轻人越来越普遍。智能手机1997年问世以来,近视人数已经上升了35%,未来10年,近视的问题会继续恶化,近视人数可能会增加50%。人们平均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再加上使用电脑和看电视,视力可能严重受损。并且,人们在使用手机时,眼睛距屏幕的平均距离在30厘米左右,远低于看报纸及看书的平均距离40厘米,这也给  相似文献   

7.
李培红  吕燕  王梅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476-1479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现状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健康行为干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文修订版“学龄儿童健康行为”问卷对北京市6个区县5 876名11,13,15岁儿童青少年的静坐行为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青少年上学日和周末静坐行为总时间分别为3.75和8.03 h,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做作业是上学日静坐行为的主要来源,占64.9%;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所占比例仅为21.0%,8.5%和5.3%.周末做作业时间所占比例下降至39.0%,视屏时间比例增加.11,13,15岁儿童青少年上学日视屏时间>2h的比例分别为37.9%,29.3%和19.8%,而周末视屏时间>2 h的比例分别为79.9%,85.1%,87.0%.结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做作业时间过长.教育与卫生部门应该针对青少年静坐行为特点开展健康行为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看电视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看电视的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我国6岁及以上居民66601人(男性32254人,女性34347人)的看电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2.1%的居民看电视,城市居民(94.3%)看电视的比例高于农村(91.2%),男性(93.0%)高于女性(91.2%),18~59.9岁居民高于其他年龄组居民。居民平均每星期看电视的时间是2.1小时,其中城市(2.3小时)高于农村(2.0小时),18岁及以上居民高于18岁以下居民,男女间差别不大。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小于1小时、1~2小时、2~3小时、3小时及以上的居民所占比例依次为13.9%、25.5%、34.6%和26.0%。结论我国6岁以上居民绝大多数看电视,看电视时间2小时及以上的居民所占比例比较高,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居民看电视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日前主持的一项睡眠研究发现,70.3%的受调查婴幼儿存在看电视的情况,"屏幕暴露"会影响婴幼儿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其健康发育有不良影响。"屏幕暴露"是指有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接触史。江帆主持的这项睡眠研究覆盖了我国8个省(区)的1400多名0~3岁婴幼儿。结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中国老年人业余锻炼及静态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中国≥60岁老年人业余锻炼及静态行为。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及新疆生产建没兵团农二师,利用包含全球身体活动问卷(GPAQ)的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调查收集≥18岁成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业余时间中、高强度休闲性身体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身体活动信息。本研究利用其中15193名>60岁调鱼对象的信息,对老年人业余锻炼及静态行为进行分析。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计算从不锻炼率、每周参与至少3 d且每天至少30 min中等强度或相当量活动比例(经常锻炼率)和每周参与至少5 d且每天至少30 min中等强度或相当量活动比例(积极锻炼率)以及总静态行为时间等指标。结果中国≥60岁老年人从不锻炼率为85.4%(95%CI:83.5%~87.3%),经常锻炼率为12.o%(95%CI:10.o%~1 3.1%),积极锻炼率为9.9%(95%CI:8.5%~11.3%)。其中城市人群经常锻炼率(23.8%,95%ci:20.7%.26.9%)和积极锻炼率(20.5%,95%ci:17.9%一23.1%)均明显高于农村。随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收入增加,老年人经常锻炼率和积极锻炼率均上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入平均每日总静态行为时间为42(95%Cl:4.1~4.4)h,平均每日看电视时间为105.1(95%CI:100.6~109.6)min。城市地区、教育水平及家庭经济收入均较高的老年人,每日总静态行为和电视时间均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老年人业余时间参与锻炼的水平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老年人的锻炼情况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城区和山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密云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普查。结果该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区男性所占比例(21.6%)低于山区(36.1%);城区各年龄段人员较均衡,山区年轻人较多;城区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9.6%)高于山区(4.9%);城区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40.8%)高于山区(12.9%)。结论城区人员结构均衡,山区年轻人较多,城区执业水平高于山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研究电磁辐射暴露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非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120名临床确诊为自然流产且孕周≤12周的孕妇(病例组)及363名妊娠12周经临床确诊为正常妊娠的孕妇(对照组)就家居环境及电磁辐射暴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抽取有代表性的家庭进行室内、室外家居环境及家用电器的电磁场检测.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病例组看电视时间>15h/周、使用电脑时间>10 h/周、电磁炉、手机使用时间>20 min/d、居住地周围有电磁辐射设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多因素分析中,使用电脑时间>10h/周、使用电磁炉、手机时间>20 min/d、年龄>30岁、有不良孕产史及被动吸烟是自然流产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妊娠期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电磁炉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联.  相似文献   

13.
近日,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看屏幕时间过长,可能让儿童在语言和自我调节方面的能力下降。研究人员招募了47名3~5岁的健康儿童接受测试。研究人员发现,每天独自使用电脑、电视和手机超过1小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和睡眠情况,探讨二者的关系,为促进儿童睡眠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20年10—12月选取广州市3所幼儿园的166名在园幼儿为研究对象,利用父母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等。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时间与睡眠时间的关联性,并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户外活动时间的调节作用。结果 共调查学龄前儿童166例,其中有138例(83.1%)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不足10 h, 86例(51.8%)每日总视屏时间≥1 h。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移动电子(手机/平板电脑)屏幕暴露时间与睡眠时间显著相关(β=-0.298,95%CI:-0.603~-0.021);而看电视时间与睡眠时间无显著关联(β=-0.144, 95%CI:-0.382~0.089)。调节效应模型显示户外活动时间对不同类型屏幕暴露时间与睡眠时间的关系均无显著调节效应(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尤其是移动电子视屏时间可能会影响其睡眠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能并不降低屏幕暴露对睡眠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城区学龄前儿童电子产品使用现状,探讨不同家庭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电子产品使用的影响,为正确指导使用电子设备,促进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4—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取7所幼儿园共2 531名在园儿童,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电子产品使用情况。结果98.00%的儿童每天使用1种以上电子产品,时间>1 h/d的占63.53%。触屏电子产品每天使用总频率为67.05%,>1 h/d的为15.21%。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总时间为(1.68±1.45)h,最主要的是电视机,其次为手机和平板电脑,且周末较工作日使用时间更长。单因素分析发现,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主要与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主要带养者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亲文化程度低(OR=6.45)及祖辈及其他人带养(OR=1.63)为其危险因素。结论扬州城区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频率较高,尤其是父母文化程度低、祖辈及其他人带养的人群,家长应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与教育,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城区学龄前儿童园外身体活动现状并探究相关社区家庭运动环境,为园外儿童身体活动评估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5—6月在北京东城区招募3所幼儿园527名学龄前儿童,采用自编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问卷,调查儿童身体活动、电子屏幕、睡眠时间及社区家庭运动环境。同时参照《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对各类身体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间达标率进行分析。结果 上学日和周末儿童园外每天总活动时间分别为(86.39±59.75)min、(155.67±81.56)min。中高强度活动时间分别为(57.58±55.16)min、(83.14±61.22)min;户外活动时间分别为(67.77±46.26)min、(181.31±96.11)min;屏幕时间分别为(30.42±23.52)min、(51.06±41.25)min;睡眠时间分别为(10.94±0.83)h、(10.47±1.05)h。周末总活动时间、中高强度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屏幕时间及睡眠时间达标率分别为30.9%、65.1%、81.7%、83.5%、80.2%。家庭运动养育环境得分与儿童睡眠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10~0.270,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存在园外身体活动普遍缺乏,中高强度活动不足、屏幕时间过多的问题。改善社区及家庭运动环境可能对儿童户外活动及睡眠时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城区成年居民饮用水暴露参数,为兰州市城区居民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于2017年7—8月和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和安宁区4个城区抽取1 236名≥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饮水量和涉水活动皮肤暴露参数调查。结果兰州市城区成年居民直接饮水量、间接饮水量和总饮水量中位数分别为1 650、394和2 142 mL/d,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城区成年居民直接饮水量、间接饮水量和总饮水量不同,不同职业城区成年居民间接饮水量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兰州市城区成年居民皮肤表面积为1.746 m2,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846和1.646 m2,18~44、45~64岁和≥65岁者分别为1.731、1.783和1.709 m2;兰州市城区成年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皮肤总涉水时间为76.51 min/d,其中洗脸、洗手、洗头、洗脚、洗澡、洗碗、洗菜、洗衣服的皮肤涉水时间分别为5.67、6.26、6.24、12.75、14.34、13.18、11.97、6.10 min/d,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成年居民部分日常生活活动的皮肤涉水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BMI和职业对兰州市城区成年居民饮水暴露参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高中生的视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1—5月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1 398名高中生进行现场视力检测并当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看电脑、电视与屏幕的距离、看电视时间、看书姿势、每天睡眠时间、每天学习时间、学习中是否主动休息。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中生近视患病率为68.60%。高中生近视患病率看电脑与屏幕距离>66 cm的为60.63%,≤66 cm的为74.07%;看电视与屏幕距离>2 m的为62.75%,≤2 m的为73.64%;看电脑、电视时间>2 h的为71.31%,≤2 h的为55.60%;看书姿势正确的为57.28%,不正确的为75.20%;每天睡眠时间充足的为50.44%,不足的为74.46%;每天学习时间<8 h的为58.02%,≥8 h的为72.11%;学习中主动休息的为50.52%,不主动休息的为75.4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262、19.114、22.833、48.474、69.033、23.888、80.916,均P<0.05)。结论高中生近视患病率较高,学校、家庭及学生等应全方位多举措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9.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温州市小学生居家上网课及用眼卫生相关情况,为开展用眼健康教育及制定近视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3月6-9日,方便抽取温州市6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共1127名,采用自编调查表通过在线方式调查疫情期间上课和用眼卫生相关情况.结果 温州市小学生疫情期间的上课方式主要为网络上课(936名,83.1%),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391名,34.7%)和手机(344名,30.5%),平均每天的上课总时间、完成作业和课外阅读的时间中位数为3.00,2.00,1.00 h;除学习之外,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计算机、电视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0,0.50,1.00 h.受疫情限制,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中位数为0.81 h,其中户外活动为0.00 h;每天睡眠时间为9.00 h.疫情期间学生报告眼部不适的有553人次(49.1%),其中最多见为眼睛干涩(379人次,4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阅读距离>30 cm、每天锻炼时间>0.5 h和户外活动时间>0.5 h与发生眼部不适症状负性相关;完成作业时间>2 h、学习之外使用电脑>0.5 h与发生眼部不适症状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网课形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学生视近时间和用眼负担.应严格控制网课之外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关注视疲劳的出现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与规律。[方法]对昌平区2004~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布描述。[结果]昌平区2004~2007年共发生食物中毒33起,中毒人数474人,无死亡病例;中毒人群中男性296人,占62.45%,女性178人,占37.55%,从年龄构成看,中毒人群中20~40岁年龄段居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9.58%,从职业构成上看,中毒人群中工地民工所占比例较高,占33.76%,其次为企事业单位职员,占28.69%;致病因素主要为植物毒素,占总起数的60.61%;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及饮食服务单位为主,其中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所占比例最高,占57.17%;从发生时间上看,夏秋季食物中毒多发,2004~2007年一、四季度食物中毒的发生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在三季度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结论]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大对集体食堂特别是工地食堂的监督力度,并开展针对性的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