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病情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仅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多元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10 d后进行哮喘认知水平测试;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患儿治疗依从性;出院后1个月复诊时使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问卷、儿科哮喘生命质量问卷(PAQLQ)评估病情控制情况。结果健康教育10 d后,观察组患儿对疾病知识、药物应用、吸入器使用方法、降低哮喘发作频率的方法、胸闷气喘时处理方法的认知率分别为77.50%、61.25%、85.00%、70.00%、65.00%,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儿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使用吸入器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依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个月,对照组患儿C-ACT评分、PAQLQ总分、PAQLQ症状评分和情感评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ACT评分、PAQLQ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学龄前哮喘患儿的疾病控制,可有效增强患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提升哮喘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联合玉屏风散对风痰内蕴、肺脾气虚证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功能及恢复的影响,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医院诊治的1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风痰内蕴、肺脾气虚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2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六君子汤联合玉屏风散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及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为(4.57±0.7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9.43±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ACT评分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患儿C-ACT评分为(24.13±4.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0.24±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出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患儿PEF、FEV_1、FVC及FEV_1/FVC分别为(4.72±0.38)L/s、(2.20±0.19)L、(2.50±0.22)L及(87.51±14.8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0.31)L/s、(1.73±0.16)L、(2.06±0.18)L及(82.26±1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联合玉屏风散对支气管哮喘风痰内蕴、肺脾气虚证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儿中医证候的有效改善,提高患儿哮喘控制程度,并有效促进其肺功能的快速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家长及患儿全面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于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6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3月-2016年5月)和观察组(2016年6月-2017年8月)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家长及患儿全面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的支气管哮喘知识掌握情况与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表(C-ACT)评分、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评分,并统计出院3个月内两组患儿的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家长的支气管哮喘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儿的总体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儿的症状(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出院3个月内观察组患儿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 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儿PAQLQ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护理中行家长及患儿全面健康教育能明显增强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与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学龄期哮喘患儿自我管理行为和病情防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儿科就诊的慢性持续性哮喘患儿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用药、饮食、居家环境指导,研究组患儿接受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的自我管理行为健康教育。分别于首次就诊时、随访6个月时进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哮喘控制测试(TRACK)评分、用药依从性指数(CI)评分,检测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记录随访6个月期间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结果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儿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慢性病医学管理得分、日常生活管理得分、社会心理管理得分均明显高于首次就诊时,其中研究组患儿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时研究组患儿FEV1、PEF、哮喘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就诊时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期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哮喘发作急诊次数分别为(2.50±1.30)次、(5.30±1.50)次,研究组患儿哮喘发作急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研究组患儿用药依从性好的比例明显高于首次就诊时和同期对照组,依从性差和不依从的比例明显低于首次就诊时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知信行理论对学龄期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儿自我管理行为和用药依从性,改善肺功能,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和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的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病患儿11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患儿。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抗哮喘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指导,治疗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为期1年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2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回访效果、C-ACT评分、依从性及控制率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经过个体化健康教育6个月和12个月后的C-ACT评分分别为(22.31±3.53)分和(25.25±3.2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危险事件发生率(15.25%)明显优于对照组(81.36%);实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为(50.25±3.2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配合抗哮喘药物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治疗后,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陈杨俊 《现代养生》2014,(22):116-116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万托林与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哮喘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氧气驱动万托林与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25±1.25)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4±2.16)d(P<0.05)。结论:氧气驱动万托林与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治疗时间,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儿生活质量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哮喘对患儿生活质量、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关系,并分析患儿不服从规范吸入治疗的原因。方法对具有应用ICS治疗指征并能完成填写儿科哮喘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AQLQ)和平行测量肺功能的83例患儿的资料作回顾分析,评估其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结果急性发作期,治疗组的FEV1(1秒钟用力呼气量)和PAQLQ评分均值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坚持治疗时间越长,改善越明显。对照组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FEV1无改善(p>0.05),PAQLQ评分更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EV1、PAQLQ评分均值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急性发作期,两组治疗前后的FEV1、PAQLQ评分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坚持规范使用ICS治疗的哮喘患儿,其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比治疗不依从的患儿明显提高,发作时严重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开展"儿童哮喘健康之家"健康教育活动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6例学龄期哮喘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延迟干预组)各33例,干预组患儿于2011.3.12-2011.6.12参加为期3个月的"儿童哮喘健康之家"健康教育活动,对照组患儿延迟到3个月后参加。采用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测定患儿的肺功能;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测评患儿自我概念水平;儿科哮喘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AQLQ)测评患儿生存质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组内和组间各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3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FEV1和PEF值有所提高(P<0.05),患儿的肺功能得到改善;干预前后,干预组患儿PHCSS得分和PAQLQ得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患儿得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干预组患儿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得分(P<0.01),干预组患儿的自我概念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 "儿童哮喘健康之家"健康教育活动适合学龄期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状态,提高自我概念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地控制哮喘发作,利于患儿的成长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入可必特与普米克令舒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自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共计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应用可必特与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研究组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5.3±2.2)d、气喘消失(3.2±0.7)d、哮鸣音消失(3.2±1.2)d、湿啰音消失(2.7±1.3)d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可必特与普米克令舒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起效快速,疗效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贾理博  张春侠  唐龙 《中国校医》2022,36(11):851-854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在某专科医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门诊随访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对患儿进行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结果 干预前2组患儿焦虑、抑郁评分和PAQLQ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6.04±1.44)分,低于对照组的(9.11±2.55)分(t=6.630,P<0.001),观察组抑郁评分(5.85±1.78)分,低于对照组(9.06±2.28)分(t=7.019,P<0.001)。观察组PAQLQ的症状(54.16±11.09)分、活动(28.62±5.14)分、情感功能(46.26±7.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3.88±10.06)分、(20.82±4.46)分、(33.7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万托林与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哮喘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氧气驱动万托林与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25±1.25)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4±2.16)d(P<0.05)。结论:氧气驱动万托林与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治疗时间,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及哮喘易感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内科门诊自2019年1-1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纳入研究,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初始治疗1个月复诊时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分为控制不佳组(C-ACT评分22分)、部分控制组(C-ACT评分22~25)、完全控制组(C-ACT评分25分);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呼吸道感染情况及哮喘易感基因多态性,分析呼吸道感染情况及哮喘易感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部分控制组、控制不佳组中混合细胞型显著高于完全控制组(P0.05);不同哮喘控制水平的哮喘患儿呼吸道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部分控制组、控制不佳组中病毒+肺炎支原体病毒(MP)+细菌感染、病毒+MP比例高于完全控制组(P0.05);不同哮喘控制水平的哮喘患儿ADRβ2 R16G、IL-13 A 2044G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部分控制组、控制不佳组中FcEεR1 E237G AG分布频率高于完全控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毒+MP+细菌、病毒+MP、FcEεR1 E237G AG均是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儿后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儿可有效控制哮喘,但其控制水平不仅受气道炎症表型影响,呼吸道感染类型、哮喘基因FcEεR1 E237G多态性也与哮喘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2月来本院治疗的8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氨溴特罗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疗程为14 d,评价两组患儿的疗效,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分和肺功能(PEF变异率)检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42例,95.45%)高于对照组(33例,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C-ACT评分明显升高,为(23.02±2.93)分;PEF变异率明显降低,为(15.16±2.56)%,同时治疗组患儿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19.62±3.12)分、(20.93±3.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可有效降低患儿呼吸道高反应性并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及对依从性、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肺炎患儿均予以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依从性、临床表现缓解时间、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发热、憋喘、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4.61±0.57)d vs.(5.30±0.66)d、(4.58±0.54)d vs.(5.21±0.62)d、(3.90±0.45)d vs.(4.87±0.60)d、(4.66±0.54)d vs.(5.18±0.6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41.52±5.11)U/ml vs.(68.33±8.53)U/ml、(140.85±17.50)ng/L vs.(189.31±23.67)ng/L、(0.63±0.07)μg/L vs.(0.89±0.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肯定,能够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可利于炎症反应的改善,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伸护理服务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90例CVA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延伸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儿的年发病次数、医疗费用、住院时长、年住院次数、家长请假时长及干预前、干预1年后儿童哮喘生命质量问卷(PAQLQ)评分,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研究组患儿年发病次数、医疗费用、年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长、家属请假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FEV1及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2组患儿FEV1及FVC大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儿FEV1及FVC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PAQLQ中情感维度、活动维度、症状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2组患儿PAQLQ中情感维度、活动维度、症状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CVA患儿,有助于减少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轻患儿家庭负担,改善患儿肺功能,全面提升患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龄期慢性病患儿同伴交往与同伴冲突的特征。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唐山市4家三级医院就诊的140例8~12岁哮喘等慢性病患儿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140例正常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修订的《中小学生同伴交往问卷》和《中小学生同伴冲突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的同伴交往总分(64.62±10.21)、社交主动性(11.27±5.33)、社交障碍(12.87±6.98)和亲社会行为(11.27±4.55)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伴冲突总分(27.11±4.27)、物品空间(7.28±1.21)及故意挑衅(6.18±2.43)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的同伴交往总分、社交障碍、亲社会行为评分与同伴冲突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社交主动性、语言与非语言交往能力评分与同伴冲突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学龄期慢性病患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低于正常儿童,同伴冲突高于正常儿童,应提高慢性病患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减少同伴冲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住院接受治疗的喘息性患儿110例,并按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均55例患儿。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患儿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对2组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组对喘息性疾病病理(78.18%)、患儿致病原因(83.63%)、疾病发作原因(89.09%)、疾病预防原则(90.91%)、预防喘息家庭护理(96.36%)、发作处理方式(94.55%)、疾病相关药物了解(89.09%)、儿童服用药物方式及剂量(98.18%)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后对照组和健康教育前自身;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儿的精神良好率(63.64%)优于对照组(38.18%);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5.03±1.34)d]、住院费用[(3789.07±700.25)元]和护理满意度(83.64%)均优于对照组;出院后研究组儿童药物吸入方法评分[(7.02±1.99)分]、急性发作次数[(3.11±0.95)次]、再次住院次[(1.51±0.79)次]数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高喘息性患儿对护理及治疗的积极性与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基于健康教育的预见性护理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162例做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接受相同治疗干预,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8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81例接受基于健康教育的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C-ACT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1月、3月,观察组C-ACT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与本组护理前比较,观察组患儿C-ACT量表评分护理后1月、3月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C-ACT量表对比,无意义(P0.05);同对照组比较显示,护理前两组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本组护理前对比,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实施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的预见性护理,可促使疾病快速康复,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96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而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一般护理。采取护理措施治疗1年后,应用Morisky问卷,评价两组患儿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并比较两组患儿哮喘复发情况。结果采取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85.71%,对照组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65.31%,研究组患儿哮喘复发率为6.12%,对照组患儿哮喘复发率为23.4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11.04、1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护理是很好的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哮喘患儿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地控制哮喘,降低哮喘复发率,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哮喘患儿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学龄期儿童哮喘家庭控制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规律随访的118例学龄期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72例,女性46例。使用家庭功能量表(FAD)、家庭环境量表(FFES)及中文修订版Morisli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分别对患儿的家庭功能、家庭环境及药物使用依从性进行评估。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明确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结果纳入的118例哮喘儿童中有44例哮喘未控制,33例哮喘部分控制,41例哮喘完全控制。3组间患儿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控制组哮喘患儿FAD分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部分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20.50±1.97 vs.16.36±1.11 vs.14.05±1.38,P<0.001),而FES总分显著低于部分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46.80±4.51 vs.52.64±4.85 vs.57.83±3.19,P<0.001)。完全控制组患儿依从性高比例显著高于未控制组和部分控制组(6.82%vs.3.03%vs.31.71%,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提示,FAD总分、FES总分和MMAS-8得分是影响患儿哮喘控制水平的因素(均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哮喘家庭控制情况仍不乐观。患儿家庭功能、家庭环境和药物依从性是影响其家庭控制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