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PIE)的临床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IE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结果]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Lsffler综合征)3例,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CEP)1例,肺变应性肉芽肿与血管炎(css)2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喘息、等症状为主,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均增高,X线示肺部多发性斑片阴影,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提高对PIE临床特点的认识,对及时正确诊断PIE、减少误诊、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楠  崔德健  文仲光  魏晓阳 《上海医学》2005,28(12):1010-1013,F0003
目的介绍1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CEP)并复习近10年17篇文献共125例,以期提高对这一少见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胸壁肺活检病理确诊为CEP患者的临床及随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结果CE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其特点为患者多有过敏性疾病史;临床表现除咳嗽、咳痰外,常有呼吸困难及喘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胸部x线片呈肺外周非肺段分布性进展性高密度浸润影,常有“肺水肿反向征”;痰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抗感染治疗无效而对口服糖皮质激素(OCST)反应良好,OSCT治疗后阴影迅速吸收,但同一部位可多次复发。病理显示肺间质、支气管黏膜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肺泡腔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渗出。CEP虽易复发,但总的预后良好。结论对具有以上特征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肺炎患者,应疑及CEP,及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或肺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大部分患者需长期维持量OCST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分析3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复习有关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文献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有咳、痰、喘症状和肺部哮鸣音,其中2例既往有明确的支气管哮喘病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总IgE升高.3例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有肺部渗出性病灶,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征象.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论 临床上ABPA极易误诊,若患者有咳喘表现,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胸片示肺部浸润影呈游走性,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可进一步查总IgE、烟曲菌特异性IgE、烟曲菌过敏原皮试以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总结11例ABPA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1例ABPA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4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3例,肺结核2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例,肺炎1例。比较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00.0%)、咳痰(90.9%)、喘息(72.7%)、发热(54.5%)、咳痰栓(9%)、咯血(45.4%)。胸部影像学检查示:斑片状渗出影(100.0%),中心型支气管扩张(54.5%)。结论 AB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早期应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烟曲霉菌抗原皮内试验、烟曲霉菌特异性IgE等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ABPA的认识。方法:收集医院20例ABPA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相关病史及诊断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家族遗传病史、过敏体质者是ABPA的多发人群;20例患者初诊均未作出准确诊断,误诊为哮喘11例,误诊为肺结核5例,误诊为肺炎4例;咳嗽、咳痰、喘息为其主要症状表现,部分患者合并咯血、胸闷、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症状;CT检查85.00%患者可见斑片状渗出影,30.00%患者可见游走性肺内斑点及斑片状浸润;20例患者中1例肺通气功能基本正常,19例患者伴有不同类型通气功能障碍,治疗后FEV1/FVC、FEV1、PaO2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该病早期误诊及漏诊率高,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指标、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等实验室指标可提升ABPA早...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chronic eosinophilic pneumonia,CEP)是一种慢性变异性的嗜酸粒细胞肺疾病;主要特点为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伴或不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CEP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30~40岁的女性,但CEP在我国不常见,由于其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往往容易导致误诊、误治。2015年7月吉林大学第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21例ABPA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查、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ABPA患者入院时均以发作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及血清总IgE升高;影像学检查初期为肺部浸润影,高分辨率CT示中心支气管扩张;细菌培养检出曲霉菌;其中纤支镜吸取物涂片见烟曲霉茵丝13例。所有患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缓解急性期症状,继而采用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方案给予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疗程为6个月。21例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胸部CT示病变吸收。结论:对可疑病例及早考虑到ABPA,进行总IgE及胸部高清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5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男2例,女3例。合并过敏性鼻炎1例,合并支气管哮喘2例,具有过敏史者2例,合并变应性皮疹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和胸痛,常伴乏力、纳差和体重下降。主要体征为两肺湿啰音、散在哮鸣音,亦可闻及爆裂音。5例均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主要影像表现为两肺浸润影,斑片实变影和磨玻璃影。5例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中病情复发1例。结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合并哮喘及变应性皮炎,多数患者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典型影像表现为周边和胸膜下分布为主的肺浸润影。  相似文献   

9.
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ABPA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结果 4例患者长期被误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可以听到湿性啰音,胸部CT显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总IgE高,血清IgE-Af及IgG-Af均升高,烟曲菌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反应阳性.2例患者用激素及依曲康唑口服治疗以后,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掌握ABPA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0.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ǒffler syndrome),是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PIE)中的一种,临床表现特点为症状较轻,实验室检查有一过性肺部阴影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程一般少于3~4周,极易被误诊或漏诊.笔者分析199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11例单纯性PI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指导临床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ABPA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喘息史,咳棕色痰栓1例,总IgE均增高>200kU/L,血清IgE-Af升高为3~4级,烟曲霉皮试阳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2例,肺功能检查5例均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例.肺CT:中心性支气管扩张5例,合并肺部渗出影2例、结节1例、树芽征1例、阻塞性病变1例.5例在院外或之前几次就诊,多诊断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症状控制不理想.造成误诊、漏诊.5例诊断ABPA后,应用激素和抗曲菌口服治疗,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ABPA临床上易误诊、漏诊,对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不理想者,应综合其发病及影像特点,完善血清总IgE、曲霉菌抗原测试,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近期我科诊断的1例ABP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特点、肺功能变化及治疗情况。结果 ABPA常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咳痰栓、发热等,血嗜酸粒细胞、总Ig E、烟曲霉特异性Ig E升高,典型胸部CT表现包括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和游走性浸润影等,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快,肺功能明显改善,但中心型支气管扩张不易恢复。结论 ABPA临床症状不典型,晚期病例具有相对典型影像改变,对"难治性哮喘"等患者早期筛查有助于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我科2009年至2014年确诊的4例ABPA的临床病例。结果 ABPA常发生于支气管哮喘和囊性肺纤维化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发作、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快速烟曲霉皮试阳性,总血清Ig E水平和曲霉特异的Ig E和Ig G水平上升,以及嗜酸粒细胞增加等;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反复的肺部游走性浸润影和中心性支气管扩张等。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和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结论临床上ABPA容易误诊误治,对于未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或哮喘患者伴有急性肺浸润,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减少ABPA造成的肺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合并诺卡菌感染的认识。方法 回顾我科诊断的1例ABPA合并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ABPA和诺卡菌病的宿主特征、临床表现、影像特点等。结果 患者男,79岁,退休工人,咳嗽、咳痰、喘息、胸闷20余年,有影像资料记录至少漏诊ABPA 6年。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升高,血清总IgE升高,胸部CT表现为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和浸润影,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肺泡灌洗液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灌洗液mNGS、灌洗液和痰培养证实有诺卡菌和烟曲霉。给予糖皮质激素、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短期内临床症状减轻,血嗜酸性粒细胞下降,肺部影像有所好转,但血清总IgE无明显下降。复习文献,有3例个案报道。其中,2例ABPA治疗中继发诺卡菌感染,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免疫抑制有关,1例确诊ABPA前应用多种抗生素引起诺卡菌“二重感染”。结论 ABPA和诺卡菌病的免疫状态不同,前者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可能是合并诺卡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两种类型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诊治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07-2012年住院的16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种不同类型ABPA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ABPA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咯血、发热,胸部CT可见多种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纤支镜检查经常可见特征性痰栓,肺泡灌洗液培养或病理学检查有时可见曲霉菌;两种不同类型ABPA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诊断ABPA应综合分析多方面临床资料,血清IgE升高型的ABPA可能是疾病早期或侵袭性较弱的一种形式,口服糖皮质激素+伊曲康唑的方案可以降低ABPA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报告国内首例嗜酸性脂膜炎。患者男,21岁,双下肢反复出现结节性红斑样皮疹5个月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3.8×10~9/L),组织病理检查示病变为混合型脂膜炎,脂膜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本病的分类、鉴别诊断、治疗及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bergamo)对哮喘模型小鼠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用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10g/kg)对哮喘小鼠进行干预,并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比较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同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组和地塞米松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或P〈0.01),而地塞米松组、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改变: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可见支气管及伴行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肺间质及肺泡腔也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气道上皮可见粘液分泌;而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气道上皮未见粘液分泌。结论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能抑制哮喘模型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ABPA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和喘息症状,肺CT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治疗后20例治愈,8例症状好转.结论 掌握ABPA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可有效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9.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以曲霉诱发变态反应为主要特征,最常见致病菌为烟曲霉,通常发生在哮喘或囊性纤维化的患者中。ABPA临床特点包括哮喘的急性发作,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总IgE水平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肺浸润、支气管扩张等。早期识别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有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控制,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抗真菌药物治疗ABPA。本文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诊断、分期和治疗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0.
刘锦霞  陈恒伟  吴庆荣 《河北医学》2011,17(8):1093-1094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IgE的检测在婴幼儿喘息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诊治的婴幼儿喘息52例(观察组)及支气管炎(无喘息症状)婴幼儿40例(对照组)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IgE的检测.结果:观察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血清IgE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