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外周血血清瘦素及瘦素受体(LEPR)基因Gln223 Arg多态性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GERD症状诊断问卷联合胃镜检查确诊GERD,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GERD患者62例,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RE组)、非糜烂性反流病组(NERD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3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瘦素;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结果 RE组、NERD组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E组炎症的严重程度与瘦素水平呈正相关.RE组、NERD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 Arg的GA+ 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ERD患者中GA+ AA基因型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GG基因型(P<0.05).结论 GERD的发生与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及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多态性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留取185例哮喘患者和207例健康人的空腹外周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瘦素浓度,提取白细胞DNA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哮喘组与健康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等位基因A和G频率分布具有差异性,哮喘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组(2=6.173,P=0.013,OR=1.697,95%CI 1.115~2.585);哮喘组与健康组基因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其中GG基因型患哮喘的风险较高,为GA+AA基因型的1.895倍(2=7.283,P=0.007,OR=1.895,95%CI 1.187~3.024);GG基因型血浆瘦素[(2.56±1.47)ng/m L]显著高于GA+AA基因型[(2.16±1.66)ng/m L]。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多态性和哮喘的发病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通过高瘦素血症诱导哮喘的发病,是哮喘的遗传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汉人瘦素受体基因G1n223Arg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与肥胖的关系。方法359例无亲缘关系的上海地区汉人及66例白种人运用PCR-RFLP方法(MspI限制性内切酶)检测瘦素受体基因Gin223Arg变异的基因型。结果中国人中GG、GA及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9,0.200及0.011;G及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89及0.111,与本研究组中白种人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2.98×10-16,3.46×10-18)。在中国人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间该基因变异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P=0.369,0.344)。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在中国人肥胖的发病中可能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C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瘦素受体第223位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瘦素水平及HCV感染的关系。方法慢性HCV感染者66例,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4例,HCV相关肝硬化10例,HCV相关肝癌2例;正常对照85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确定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分析HC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血清瘦素水平及临床资料的关联性。结果慢性HCV感染者与正常对照组的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差异未见显著性(χ2检验,χ2=0.451,P=0.796)。慢性丙型肝炎组、HCV相关肝硬化组、HCV相关肝癌与正常对照组的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差异未见显著性(χ2检验,χ2=1.881,P=0.930)。慢性HCV感染组(χ2检验,χ2=0.846,P=0.655)和对照组(χ2检验,χ2=1.595,P=0.451)不同性别间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差异未见显著性。病例组瘦素受体基因的第223位密码子的AG基因型(4.067±3.687)ng/mL和GG基因型(5.667±3.641)ng/mL等位基因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和感染后的结局无相关性。HC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的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可能不影响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RCC1Arg399Gln与老年性年龄相关白内障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60例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和276例年龄相匹配正常对照者的XRCC1基因Arg399Gln。结果病例组XRCC1Arg399Gln A等位基因频率和GA+A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明显升高于对照组,G等位基因频率和GG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XRCC1Arg399Gln与宁夏人群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瘦素受体基因Lysl09Arg和Pro1019Pro变异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相关性.方法 对390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北方汉族居民(OSAHS组195例,健康对照组195例)进行了多导睡眠图监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瘦素受体基因Lysl09Arg和Pro1019Pro的基因型.结果 Lysl09Arg和Pro1019Pro基因的AA、GA、GG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OSAHS组与对照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各基因型个体比较,颈围、腹围、PSG等各项监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OSAHS与对照组相比,Lysl09Arg和Pro1019Pro基因不同基因型组合间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瘦素受体基因Lys 109Arg和Pro1019Pro单一基因的变异及两者的联合效应与我国北方汉族居民发生OSAH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第6外显子Gln223Arg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了相互间无亲缘关系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28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基因型(其中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的T2DM患者333例,非糖尿病健康对照395例)。结果 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行年龄、性别、BMI和腰围等因素调整后,GG基因型的携带仍然能够增加T2DM的患病风险。结论 Lepr基因第6外显子Gln223Arg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T2DM的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和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95例脑梗死病人和256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根据腹围标准将两组均分成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分析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及腹型肥胖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和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31.779,P<0.01),等位基因差异亦有显著性(OR=1.956,95%CI1.527~2.506,χ2=28.51,P<0.01)。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75,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脑梗死发病风险,而与腹型肥胖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18例武汉地区汉人的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的基因型(包括160例正常对照者及肥胖合并糖尿病254例,非肥胖糖尿病患者182例,单纯肥胖者122例).结果 比较肥胖合并糖尿病不同性别,不同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的频率发现, 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与男性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相关,A等位基因与男性BMI(P=0.031)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该基因变异是肥胖男性合并糖尿病的独立风险因子(P=0.036).携带"A"等位基因的男性肥胖合并糖尿病发生的比数比(OR)为2.711(95%可信限为1.216、5.129).结论 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与肥胖男性合并糖尿病及BMI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TP13A2基因Arg294Gln多态性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0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222例帕金森病患者和230例年龄、民族、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ATP13A2基因Arg294Gln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帕金森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未检测到ATP13A2基因Arg294Gln位点杂合突变GA基因型和纯合突变AA基因型,其变异频率为0;病例组和对照组ATP13A2基因Arg294Gln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13A2基因Arg294Gln位点突变在不同族别(维吾尔族/汉族)、年龄(≤50岁/50岁)、性别(男/女)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ATP13A2基因Arg294Gln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间无明显差异,ATP13A2基因Arg294Gln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该院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67例,健康体检者216例,均进行血压、动态血压、生化指标、胰岛素检查。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行DNA多态性分析,电泳并测序判断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基因型。结果检测到AA、GG、AG 3种基因型。代谢综合征组携带A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携带A等位基因发生代谢综合征和发生血压节律呈非杓型的风险分别是携带G等位基因的3.302倍( P=0.000;95% C I:2.432~4.483)和2.506倍( P=0.000;95% C I:1.566~4.008)。A A基因型患者具有较高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压、空腹胰岛素水平,血脂紊乱更严重,腰围更大,胰岛素抵抗指数更高。携带 A等位基因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各项动态血压指标较高。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大,动态血压指标较高,并且更倾向于非杓型的血压节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第20位外显子3057位Pro1019Pro变异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法,测定360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北方汉族居民瘦素受体基因Pro1019Pro的基因型(其中OSAHS组180例,健康对照180例),并分析差异性。结果 AA、GA、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OSAHS组与对照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OSAHS组中各基因型个体比较,颈围、腹围、PSG等各项监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Pro1019Pro的单一变异在北方汉族居民OSAHS的发生中可能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和Pro1019Pro多态性位点(SN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HTN)的关系。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经WTO诊断标准诊断的310例T2DM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T2DM无HTN组(150例)和T2DM合并HTN组(160例),应用PCR检测Gln223Arg和Pro1019Pro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状况,了解T2DM合并HTN与Gln223Arg、Pro1019Pro位点基因型的相关性,并测定Hb A1c、血脂等生化指标,监测血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HTN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在BMI、年龄、性别、LDL-C、TC、TGPro1019Pro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n223Arg在T2DM合并HTN组A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A显著高于T2DM合并(AA基因频率31.3%比16.7%,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是50.6%比38.3%,均P0.05);Pro1019Pro位点上AA、GA和GG基因型在HTN组和NHTN组之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3%、43.8%、40.0%和15.3%、50.7%、34%,等位基因A、G在两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是40.7%、59.3%和38.1%、61.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1n223Arg基因AA型,糖化血红蛋白、吸烟、冠心病、是T2DM合并HT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 A1c、冠心病、吸烟是T2DM患者合并HTN危险因素;T2DM患者合并HTN与LEPR基因Gln223Arg位点的变异有明显的相关性;T2DM患者合并高血压病与LEPR基因Pro1019Pro位点的变异与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汉族老年人高血压与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方法检测267例汉族高血压老年人和255例健康老年人的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状况,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血浆瘦素和胰岛素,分析各SNP位点基因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s,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瘦素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rs1137100和rs1137101位点GG、GA和AA基因型以及A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的分布相似;rs1137100位点GG、GA基因型的TC和LDL-C显著低于AA基因型;rs1137101位点GG、GA基因型的TC和LDL-C显著低于AA基因型,GA+AA组的TC和LDL-C显著高于GG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GG型研究对象相比,rs1137100位点GA型、AA型研究对象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相似,OR值分别为0.88(95%CI:0.59~1.28)和1.15(95%CI:0.78~1.70);在rs1137101位点上,与GG型研究对象相比,GA型、AA型研究对象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相似,OR值分别为0.90(95%CI:0.59~1.38)和1.11(95%CI:0.72~1.71)。结论未发现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位点的变异与汉族老年人高血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国青岛地区汉族人群瘦素基因启动子区G-2548A多态性与腹型肥胖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216例脑梗死病人和18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瘦素基因启动子区G-2548A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根据腹围将两组均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结果所有受检者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脑梗死组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574,P〈0.001),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9.173,P〈0.001)。GG基因型人群患脑梗死的风险是GA+AA基因型的2.494倍(OR=2.494,95%CI=1.344-4.631),GG基因型人群空腹血浆瘦素水平高于GA+AA基因型(t=6.924,P〈0.001)。腹型肥胖者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非腹型肥胖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瘦素基因启动子区G-2548A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的易感性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因素,瘦素基因启动子区G-2548A的多态性与腹型肥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SLC12A3)基因Arg913Gin(D→A)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 上海地区258例汉族T2DM患者(T2DM组)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未合并肾病组(DN0组,n=95)和合并肾病组(DN组,n=163),后者又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亚组(DN1组,n=95)和显性蛋白尿肾病亚组(DN2组,n=68);以无糖尿病和肾病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82).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多态基因型;比较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 检出多态基因型GG、GA和AA.T2DM组的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各亚组间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GA+AA基因型患者的三酰甘油(TG)、AER、空腹血胰岛素(FINS)和HOMA-IR值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均P<0.05).结论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SLC12A3基因Arg913Gin(G→A)多态与T2DM和DN无显著相关性;GA+AA基因型携带者的AER显著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提示Arg913Gln多态(G→A)可能是中国上海地区汉族T2DM患者蛋白尿显著增加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 上海地区258例汉族T2DM患者(T2DM组)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未合并肾病组(DN0组,n=95)和合并肾病组(DN组,n=163),后者又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亚组(DN1组,n=95)和显性蛋白尿肾病亚组(DN2组,n=68);以无糖尿病和肾病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82)。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多态基因型;比较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 检出多态基因型GG、GA和AA。T2DM组的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各亚组间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GA+AA基因型患者的三酰甘油(TG)、AER、空腹血胰岛素(FINS)和HOMA IR值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均P<0.05)。结论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T2DM和DN无显著相关性;GA+AA基因型携带者的AER显著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提示Arg913Gln多态(G→A)可能是中国上海地区汉族T2DM患者蛋白尿显著增加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汉族老年人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及其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和特征。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73老年人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计算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该人群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分布:AA型30.6%、AG型53.8%、GG型15.6%;男性:AA型12%、AG型65.3%、GG型22.7%;女性:AA型44.9%、AG型44.9%、GG型10.2%。男女之间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显著。A型和G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8和0.42;男女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显著。而且该人群三种基因型分布与荷兰人和日本人均有差异。结论:沈阳地区汉族老年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中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男女间基因型分布有差异,而且与其他种族和地区的人群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泰国人群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惠  戴穹  韦叶生 《广东医学》2006,27(11):1661-1663
目的 获得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ARG399Gln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在中国汉族及泰国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合核苷酸序列分析检测150例中国汉族及140例泰国人群XRCClArg399Gln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 基因型Arg/Arg,Arg/Gln,Gln/Gln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50.00%,44.67%,5.30%;在泰国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62.86%,31.43%,5.71%,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中国汉族人群基因型频率分布和泰国、日本、韩国、瑞典人群相近(P〉0.05),与美国白人、美国黑人、葡萄牙、印度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XRCCl Arg399Gln基因型在中国汉族和泰国人群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该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和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汉族人群瘦素受体(LEPR)Pro1019Pro基因型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的381例温州地区汉族人群的LEPR基因Pro1019Pro多态性(正常对照组111例,高血压病合并肥胖148例,高血压病非肥胖122例)。结果:高血压合并肥胖组LEPR基因Pro1019Pro的AA、GA和GG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770、0.196和0.034,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132和0.868;高血压合并非肥胖组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590、0.352和0.058,基因型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34和0.766;正常对照组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514、0.405和0.081,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84和0.716;Pro1019Pro位点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中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LEPR基因Pro1019Pro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高血压合并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