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贵州黔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慢性病情况及日常生活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在贵州黔南民族农村地区,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符合要求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日常生活功能情况等。结果贵州黔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69.13%、64.25%(P0.05),两者慢性病患病率前3位的疾病从高到低均为风湿性关节炎、颈腰椎等骨骼肌肉病、高血压。留守老年人ADL和IADL的受损率分别为20.24%、47.86%,非留守老年人ADL和IADL受损率分别为22.03%、44.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黔南民族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尤其是留守老年人;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分布大致相同,慢性病与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共患情况突出;在民族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慢性疾病防治对策和提供合理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从而预防或减缓老年人慢性病流行和日常生活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承德市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现状,并分析日常生活功能重度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623名农村留守老年人用一般人口学特征、慢性病调查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承德市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重度受损率为45.4%。年龄低(OR=0.154,95%CI:0.070~0.340)、汉族(OR=0.407,95%CI:0.178~0.934)、有医疗保险(OR=0.499,95%CI:0.307~0.810)、不吸烟(OR=0.479,95%CI:0.249~0.924)是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的重度受损保护因素,中风(OR=1.183,95%CI:0.719~1.948)、2周内患病(OR=1.762,95%CI:1.179~2.633)是其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率较高,针对影响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重度受损的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留守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黔南民族地区汉族、布依族和水族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现况及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从贵州黔南民族地区3个县抽取符合要求的汉族、布依族和水族留守老年人,共1 033人。用自制问卷调查留守老年人一般情况、慢性病情况及日常生活功能等。结果贵州黔南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97,P0.05),其中汉族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率最低(40.89%),布依族居中(49.60%),水族受损率最高(60.34%),不同民族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和就诊便利情况是共同影响因素外,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影响因素不同。结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应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根据不同民族特点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应卫生政策,加强对高龄留守老年人健康教育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以减少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伤残失能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情况及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个县抽取符合要求的1 260名留守老年人,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及日常生活功能等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 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率为10.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2.851, 95% CI:2.233~3.642)、少数民族(OR=1.486, 95% CI:1.029~2.174)、患慢性病(OR=1.246, 95% CI:1.047~1.482)、与家人关系差(OR=1.835, 95% CI:1.397~2.409)等因素是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收入高(OR=0.657, 95% CI:0.494~0.876)、文化程度高(OR=0.723, 95% CI:0.559~0.935)是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 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率高,少数民族留守老年人为高危人群,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等预防性措施,延缓或减少其日常生活功能下降或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能力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迄今对城市老年人研究较多,而对占我国老年人口70%的农村老年人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开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山西省某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12月 — 2017年1月在某贫困县7个村子调查≥50岁居民270人,使用统一问卷,入户调查农村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及生活状况,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60岁农村居民223人,平均年龄(66.39 ± 8.00)岁,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得分(16.59 ± 7.24)分,受损率为33.9 %,高龄(OR = 7.309,95 % CI = 2.033~26.277)、空巢(OR = 2.149,95 % CI = 1.035~4.462)、不工作(OR = 2.476,95 % CI = 1.101~5.567)是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因素,睡眠状况好(OR = 0.550,95 % CI = 0.351~0.862)是日常生活能力的有利因素。老年人的幸福感总均分为(7.17 ± 1.66)分,得分前三的维度依次是本村和谐程度(8.72 ± 1.45)分、与他人关系(8.36 ± 1.57)分和个人安全感(7.60 ± 2.31)分。非在婚状态(OR = 0.389,95 % CI = 0.156~0.972)、患有慢性病(OR = 0.360,95 % CI = 0.146~0.889)降低老年人幸福感,好的睡眠质量(OR = 1.473,95 % CI = 1.027~2.114)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结论 山西省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较差,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明显但幸福感得分较高,受睡眠状况及其他因素影响;加大政府补助、疾病防治、完善制度建设等可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9个地市的60岁以上老年人600例,应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和自制影响因素问卷对他们进行面对面访谈,测评其ADL现状并对可能影响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丧失率为8.8%,影响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因素包括年龄、躯体健康状况、慢性病、饮食习惯等。[结论]高龄、患有慢性病是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危险因素,躯体健康、均衡饮食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慢性病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研究贵阳市城区老年慢性病人日常生活功能(ADL和LADL)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对贵阳市我966名≥6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慢性病和日常生活功能调查。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有关慢性病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损害原作用大小。结果:慢性病患病率为57.8%,ADL损害率为9.4%,IADL损害率为23.2%。对ADL损害影响显著的疾病依次为脑血管疾病、白内障、慢性阻塞性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PS(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甘肃两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 157名进行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调查。结果 1 157名老年人中,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的受损率为18.5%,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的受损率为48.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省份、自评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病是PADL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消费性支出、省份、自评健康状况、城乡是IADL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高龄、自评健康状况差、患有慢性病是PADL的危险因素;女性、高龄、教育程度低、无配偶、经济水平低、自评健康差是IADL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黔南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黔南地区抽取1 260名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贵州黔南地区1 260名农村留守老年人中,健康自评状况为"好"者318人(25.24%),"一般"者592人(46.98%)"差"者350人(27.78%);有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慢性病和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差,家庭月均收入≥1 000元、过去1年接受健康教育活动、就诊一般便利和便利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好。结论贵州黔南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相对较差;性别、家庭月均收入、是否患慢性病、日常生活功能是否受损、过去1年是否接受健康教育活动和就诊便利程度是当地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和现场体格检查的方法对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751名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了慢性病患病现状及患病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0.5%;疾病患病顺位依次为高血压、关节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白内障等;各种慢性病危险因素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患慢性病对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结论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同时慢性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为了降低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和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开展健康促进,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安徽省某农村地区独居老年人焦虑的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安徽省某乡镇的≥60岁,并在当地居住≥1年的独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5位独居老年人中,有焦虑者153人(22.0%),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焦虑分别是123人(17.7%)、29人(4.2%)、1人(0.1%),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婚姻、自评经济水平、患慢性病种数、生病时被照顾情况及躯体生活自理能力(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PSMS)与独居老年人的焦虑有关。结论 独居者焦虑检出率较高,并与婚姻、慢性病、PSMS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以上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老年人患慢性病情况以及与其日常生活功能受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12个乡镇(街道)共计113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患慢性病状况以及日常生活功能受损情况.应用Eviews5.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①老年人患慢性病率为81.3%.②有配偶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程度低,但其自理能力相应要差些.③依据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序:风湿性关节炎(43.5%)、肺气肿及肺心病(32.0%)、高血压(28.6%)、心脏病(22.4%),糖尿病(20.8%)、椎间盘突出(18.7%)、中风后遗症(10.7%)以及动脉硬化性脑病(7.9%).④老年人患慢性病后的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程度更高.慢性病对老年人自理能力受损程度的次序为(由大到小):动脉硬化性脑病、椎间盘突出、中风后遗症、肺气肿及肺心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结论:安徽省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明显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年人患慢性病病症及种类比人口学特征对其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的影响更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可逆认知衰弱与日常生活功能受损、住院、跌倒的关联,为预防老年人发生功能残疾、住院等不良结局及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设计,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2个县(区)内12个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计算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分析可逆认知衰弱与ADL受损、住院、跌倒之间关联。结果 此次纳入老年人1 279人,可逆认知衰弱的检出率为37.8%,ADL受损率为4.3%,住院率为19.0%,半年内跌倒率为10.7%。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无可逆认知衰弱的老年人相比,有可逆认知衰弱的老年人ADL受损风险较高(OR=4.492,95%CI:2.405~8.389),与住院风险存在关联(OR=1.371,95%CI:1.020~1.841),但与跌倒风险没有关联(OR=0.897,95%CI:0.612~1.313)。进一步对慢性病分层分析发现,可逆认知衰弱与ADL受损的关联依然存在(P<0.05),可逆认知衰弱与住院风险的关联仅存在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安徽省蚌埠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现状,探讨影响老年人ADL的因素。方法 于2013年11-12月,从蚌埠市204个社区中随机整群抽取1个社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46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居家不出(housebound)调查表。结果 蚌埠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平均值为(17.45±7.30)分,211位老年人出现ADL受损,受损率为28.28%。年龄大(OR=21.66,95%CI=10.91~43.00)、从不锻炼身体(OR=3.46,95%CI=1.90~6.27)、患慢性疾病(OR=0.07,95%CI=0.03~0.16)、有housebound(OR=0.10,95%CI=0.05~0.20)是影响老年人ADL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老年人ADL的因素包括躯体、社会和环境各方面,应根据具体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老年人ADL受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长沙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多重慢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在长沙市社区共抽取≥45岁的中老年居民2 062名,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 062名调查对象中,慢性病患病率为50.24%,多重慢性病患病率为28.03%,其中患病率排名前4位为高血压(35.88%)、血脂异常(19.16%)、缺血性脑卒中(16.25%)、糖尿病(13.87%);常见的二元疾病组合为: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常见的三元疾病组合: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颈腰部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缺血性脑卒中。高龄、居住地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吸烟、食用蛋类不规律、食用糖类频繁、食用新鲜蔬菜频率低、饮水不规律是中老年人多重慢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长沙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多重慢病患病率较高,多种慢性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应针对多重慢病的患病特点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多重慢病管理及防治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4—6月对贵州省某市3所小学和3所中学2 833名学生进行早餐行为与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早餐食用频率最高的是谷薯类(71.66%),其次为新鲜蔬菜(45.89%)、奶类(35.55%)、肉/蛋/鱼类(29.33%)、豆类(19.52%)、新鲜水果(18.74%)。中小学生能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62.97%,每周吃4~6次早餐的为22.80%,≤3次的为14.23%,男生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65.07%)高于女生(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P<0.05)。早餐营养差的比例达71.87%,女生(73.68%)高于男生(69.94%)(χ2=9.2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段、是否住校、睡眠质量均是每天吃早餐的影响因素;学段、是否住校是早餐质量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贵州省某市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低,早...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群慢性病现状及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为老年人群慢性病防治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调查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1109名老年人慢性病状况及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1)慢性病患病率为67.2%,大多患2种以上,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心脏病,白内障,骨质疏松和胃肠疾病;(2)日常生活功能ADL和IADL损害率分别为8.0%和43.6%;(3)对ADL损害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精神病,白内障,泌尿系疾病和肿瘤,对IADL损害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年龄,脑血管病和肿瘤,ADL和IADL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别,而且其与患病率高低,患多少种病并无一致的对应关系。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不少疾病对日常生活功能造成明显损害,而疾病的性质可能所起作用较大,应采取适宜的策略和和措施防治慢性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六安市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六安市2个乡镇≥60岁的常住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ADL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ADL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 217份,回收1 080份,有效995份,问卷有效率为92.13%。调查男性454人,占45.63%;女性541人,占54.37%。ADL受损322例,占32.36%;其中轻度受损303例,占94.10%;中度受损13例,占4.04%;重度受损6例,占1.8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近1个月需要照顾、对生活不满意、抑郁、≥70岁、健康自我评估不满意、职业为农民是ADL受损的影响因素。结论六安市农村老年人ADL受损率为32.36%,ADL受损与生活满意度低、抑郁、年龄大、健康自我评估差和职业为农民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乡农村留守初中生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农村12~17岁中学生忽视评价常模"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调查河南某乡农村12~17岁初中生610名,其受忽视状况用忽视率和忽视度描述,并对影响忽视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留守初中生总忽视率及各维度忽视率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P0.05)。不同类型留守学生的忽视度比较:女生在身体和安全维度的忽视度低于男生(t=3.54,2.98;P0.05);九年级学生在总忽视度、情感、教育维度忽视度较低(t=3.87,4.23,4.11;P0.05);留守时间越长的学生总忽视度和6个维度的忽视度越高(P0.05);家庭孩子数量较多的总忽视度和6个维度的忽视度均高于孩子数量少的(P0.05);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组学生,在总忽视度、情感、教育、社会维度中忽视度均高于父母单方外出组学生(P0.05)。留守初中生忽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留守时间、父母外出打工情况、与父母交流的难易度、父母的关心程度。结论河南省农村初中生受忽视程度比较严重,影响儿童忽视的主要因素为留守时间、父母外出打工情况、与父母交流的难易度、父母的关心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