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课题组设计的问卷,按照行业、性别进行配额抽样,对抽取的440例外来务工人口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知较少,仅4.2%的调查对象全面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最高的项目为健康教育(78.3%),其次为0~6岁儿童健康管理(11.8%),其余项目利用率均在10%以下。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是影响流动人口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OR=1.465,95%CI:1.160~1.851)、家庭人口数越多(OR=1.551,95%CI:1.061~2.269)、家庭年收入越高(OR=1.454,95%CI:1.048~2.017),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的利用率越高。结论应针对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宣传策略;应加大对单独外出的流动人口、家庭年收入较低的流动人口的关注,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服务的认知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流出地监测调查(2014)"数据,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偏低,其在流出地和流入地均有卫生服务需求;对于全人群适用的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服务项目的利用,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存在差异;在同一调查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存在组内聚集性,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流出地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这两个宏观因素和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流动范围及就业单位性质等个体微观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的主要因素;不同服务项目的影响因素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结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应强化健康教育和引导干预;不同服务项目利用水平存在差异,应重点关注全人群适用项目和慢性非传染病管理;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个体因素对服务可及性均存在影响,因此在增加服务供给的同时还应从流动人口特征着手,提高其主动性和参与意愿;不同性质就业单位中的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不同,应考虑单位及职业特征对服务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流动人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2种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9 272例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应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中国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中国2017年流动人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2种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45 %,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76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23 %;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仅为36.4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和年龄 ≥ 55周岁同时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非农业户口、居住在东北地区、未建立或不清楚是否建立健康档案、未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 ≥ 15 min同时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年龄 ≥ 55周岁、少数民族、居住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未建立或不清楚是否建立健康档案和未接受或不清楚是否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的高血压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居住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未建立或不清楚是否建立健康档案和未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  结论   中国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类型、居住地区、建立健康档案情况、接受慢性病健康教育情况和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是中国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江省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按经济发展水平选取浙江省8个县(市、区),从中各抽取2个乡镇(街道),再从每个乡镇(街道)中各抽取1个社区(自然村、居委会),对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98份,回收有效率为99.87%。被调查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体知晓率为84.05%;其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知晓率最高,为87.5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5.26%和43.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户籍、医保类型和家庭年收入是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体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浙江省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水平有所提高,但流动人口知晓率普遍偏低,中医药健康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知晓率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和不同家庭收入的农村居民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政策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选择北京市昌平区和怀柔区作为调查地区。根据经济水平好、中、差,随机抽取农村居民898户307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涉及的7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总体利用率高于80%的项目有4项,占总项目的18.18%,低于60%的项目有6项(占27.27%);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服务利用率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11项(占50%);近郊农村中不同家庭收入组居民的服务利用率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9项(占40.91%);远郊农村中不同家庭收入组居民的服务利用率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服务项目有6项(占27.27%)。结论:北京市农村居民对不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农村居民对部分服务项目的利用;建议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并弥补经济因素导致的部分服务利用不均等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一项关于12个市(区)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持续改善。但是,与户籍人口相比,外来常住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还是相对较低,居住半年以下流动人口利用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及2013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总体水平较低,最近一年内接受过体检的比例为33.02%,只有23.84%的流动人口在当地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5.15%的流动人口了解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55.00%的流动人口没有接受过职业安全与健康防护培训.0~6岁儿童免疫接种和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较好,但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复建卡和重复管理情况.“不知道”和“没有时间”是其未接受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每天工作时间、流动范围及流入时间.结论: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健康意识薄弱和服务可及性差是影响该群体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原因.应该提高该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认识,并探索适宜的服务机制,促进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全省2017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情况和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抽样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和省直管县的社区和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有效问卷2 680份。采用均数和百分比分析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39%,农村建档率97.62%;城市居民健康教育项目利用率98.16%,农村居民96.19%;城市居民免费预防接种利用率94.06%,农村居民98.45%;城市居民儿童健康管理免费服务利用率94.31%,农村居民95.35%;城市居民免费接受孕产妇健康管理占比95.37%,农村居民94.49%;城市居民免费接受高血压健康管理占比96.85%,农村居民占93.56%;城市居民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占比98.06%,农村占比93.09%。城乡地区、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性别因素的关联性较大,女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满意度普遍高于男性;年龄因素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值有负向相关,年龄越大,居民对基本公卫服务满意度越低;城市的居民满意度值...  相似文献   

9.
严琼  童连 《中国公共卫生》2019,34(6):680-684
目的 了解青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年流动人口健康保障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中的29 281名15~24岁青年人群资料,用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对青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青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总体水平较低,15~24岁的青年流动人口中只有18.0 %的人建立健康档案;28.5 %的人接受过职业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分别有43.0 %、22.6 %的人接受过艾滋病防治和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分别有38.4 %和31.6 %的人接受过生殖与避孕和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多因素分析显示,青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为性别(OR = 1.101)、年龄(OR = 1.153)、文化程度(OR = 0.937)、婚姻状况(OR = 1.300)、单位性质(国企OR = 1.666、外企OR = 1.494;私企及其他等OR < 1)、流动地区(OR = 2.132、2.716、2.248)、是否有长期居住打算(否、没想好OR < 1)、是否有医疗保险(OR = 1.704)。 结论 青年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差,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重视青年流动人口的职业病防治、性别防治、生殖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深度访谈,对影响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人群特征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偏低并在群体内存在差异;户籍类型、居住时长、流动范围是影响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经费拨付与工作量不一致、数据不清、工作不被理解等方面的困难。结论: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健康意识薄弱,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对农村户籍、居住时间短和流动跨度大的老人给予重点关注;卫生部门应加强针对流动老人的数据统计,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方式,优化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促进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江苏省政府从2006年起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的主要内容,政府投入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人民币8元的标准设立,实行政府购买,向广大农村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直接面向农村居民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等三大类8个项目^[1]。江都市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模式,使全市78万农村居民及时获得满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湖北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7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流入湖北省的5 000名被调查流动人口中,2周患病率为6.2%,建档率为46.0%,81.9%的流动人口接受过健康教育,35岁及以上患有慢性病的流动人口中49.1%接受过慢性病管理服务。与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相比,农业户口流动人口建档率较高(OR=1.218,95%CI:1.023~1.450);与行业为建筑业的流动人口相比,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流动人口建档率较高(OR=1.053,95%CI:0.778~1.425;OR=1.413,95%CI:1.066~1.873;OR=1.502,95%CI:1.106~2.041;OR=1.621,95%CI:1.199~2.190;OR=1.418,95%CI:0.934~2.151;OR=1.635,95%CI:1.189~2.249);与就医距离30 min的流动人口相比,就医距离≤15min、15~30 min的流动人口建档率较高(OR=2.373,95%CI:0.925~6.085;OR=1.843,95%CI:0.707~4.804);与流动范围为跨省的流动人口相比,省内跨市的流动人口建档率较低(OR=0.951,95%CI:0.811~1.117),市内跨县的流动人口建档率较高(OR=1.261,95%CI:1.070~1.485);与自评不健康的流动人口相比,自评健康和基本健康的流动人口建档率较高(OR=1.783,95%CI:1.123~2.831;OR=1.264,95%CI:0.783~2.039)。结论湖北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均衡,不同户籍、不同行业、不同就医距离、不同流动范围会影响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情况,需关注重点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探究社会融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为改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提出建议。 方法 收集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中流入时间≥6个月的99 494名流动人口的相关数据,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使用分层logistic回归探究社会融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在99 494名流动人口中,有36 837人已在流入地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为37.0%; 75 540人在流入地接受过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接受率为75.9%; 社会融合的四个维度中,家庭平均月收入(β= -0.108、-0.085,P<0.001)、家庭平均月支出(β= -0.061、-0.126,P<0.001)、是否有医保(β= 0.349、0.294,P<0.001)、是否在本地参加过工会等组织活动(β= 0.956、0.489,P<0.001)等变量会影响流动人口利用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服务。 结论 流动人口的健康档案建立率较低,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情况较好但仍需提升;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情况会影响其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国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累计分析154 586例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接受控制吸烟(51.5%)、妇幼保健/优生优育(51.2%)、生殖健康与避孕(50.5%)健康教育服务的比例较高,接受职业病防治(33.4%)、结核病防治(33.7%)以及心理健康(35.8%)的比例较低。女性、年龄较低、文化程度较高、在婚、省内流动、流动时间较短、收入较低、中西部地区、城市、自我评价健康、已建立健康档案、未患慢性疾病的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水平更高(P 0.05)。结论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水平较低,应将年龄较大者、文化程度较低者、跨省流动者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同时强化对东部、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密集区域及农村社区健康教育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范子娜      尹文强      唐晓朦      张晗      范成鑫      张晓林      胡金伟< 《现代预防医学》2022,(10):1818-1822
目的 通过分析农村流入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探究影响其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为改进农村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提出建议。 方法 筛选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流入农村的流动人口39 578例,分析农村流入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流入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 结果 18 922例最近一年有患病或身体不适的流入农村人口中,10 705例曾就诊,就诊率为56.6%;首诊机构为本地社区卫生站和本地个体诊所的分别占24.5%和18.8%;听说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OR = 1.127,95%CI:1.055~1.204)、已建立健康档案(OR = 1.240,95%CI:1.148~1.340)、接受过健康教育(OR = 1.224,95%CI:1.146~1.308)、有医保(OR = 1.128,95%CI:1.003~1.268)的农村流入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高;而有工作的(OR = 0.803,95%CI:0.733~0.880)、随家属迁移的(OR = 0.851,95%CI:0.729~0.994)、自评健康状况健康(OR = 0.514,95%CI:0.444~0.595)的农村流入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 结论 流入农村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较差;患病后首诊机构多为本地社区卫生站和本地个体诊所;流动原因、就业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健康教育接受情况、是否听说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是否有医保均会影响农村流入人口利用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认知与服务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均数、百分比进行描述,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居民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知晓程度较低,其中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了解程度为53.6%;对于具体服务项目的实际利用率较高。结论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认知方面还存在问题;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与利用情况好于城市居民;特定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与利用率较高;应增强媒体传播能力,提升居民关注度,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偏远农牧区藏族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状况。方法:利用2009年在青海省玉树县及囊谦县大、小苏莽乡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农牧区藏族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与经济、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仅12.4%的妇女受过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最近一次生孩子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低,产前检查率为49.1%,新法接生率为11.2%,住院分娩率为9.5%,产后访视率为6.5%,均低于同类地区;怀孕期间发生紧急情况,60.4%的妇女会求助村医或乡医;生孩子后身体出现不适,68.6%的妇女会求助村医或乡医。受过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者服务利用率高于未受过教育者;家庭年收入较高的妇女,在怀孕期间出现紧急情况和分娩后身体不适时,求医率高于家庭年收入较低的妇女。服务利用率与到医疗机构采用的不同交通方式和所需时间长短没有明显关系。调查地区67.3%的妇女生孩子无医药费用;有费用者,其自付医药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在60%~100%者占5.7%,有2.9%的妇女生孩子自付医药费用超过了过去一年的家庭总收入。受访者报告了在过去2年内有4例亲属在孕产期死亡。结论:偏远农牧区藏族妇女在孕产期保健教育、服务等方面可及性不足。应进一步促进偏远农牧区的经济发展,倡导先进的生育文化,普及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加强乡村医生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情况,分析评价受益人群和受益程度。方法受益程度采用Kakwani指数测算;服务利用公平性程度采用集中指数进行测算。结果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服务利用率(99.1%)最高,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率(40.3%)最低。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与II型糖尿病健康管理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004、0.01、0.47、-0.03、-0.02、-0.01。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与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与糖尿病健康管理项目的 Kakwani指数分别为-0.3929、-0.265、-0.2024、-0.4842、-0.478、-0.4464。结论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情况各异,其中传统项目受益程度高;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受益情况存在差异;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各项服务项目均为收入水平低的居民受益,但受益程度不同,其中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居民受益程度最高,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受益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卫生工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11名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孕产妇基本情况、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和实际利用情况等信息,并与出生信息和病案首页信息匹配。结果 60.89%的孕产妇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平均产检次数为(6.02±2.53)次,产检次数≥5次者占70.84%;影响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有是否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人均月收入、子女数、支付产检费用和认为产检费用是否合理。结论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宣教,落实保健保障政策,提高服务的可及性,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珠三角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升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提供参考建议,助力健康湾区塑造和健康中国建设。方法 利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对珠三角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流入珠三角6个月及以上2 970名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有407人(13.7%)在本地社区签约过家庭医生,有886人(29.8%)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有2 479人(83.3%)接受过≥1种的健康教育,教育形式主要为宣传资料、宣传栏。影响本地家庭医生的签约情况的因素有:是否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OR=0.626,95%CI:0.425~0.921)和今明两年是否有生育打算(OR=0.806,95%CI:0.668~0.972);影响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的因素有:是否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OR=0.626,95%CI:0.425~0.921)和今明两年是否有生育打算(OR=0.813,95%CI:0.675~0.981);影响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