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628-3629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69例新生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高于对照组的77.1%;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也较对照组短(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肯定,其治疗后血清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改善,且黄疸消退较快,可作为新生儿黄疸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 d内新生儿发生的黄疸,对于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早期的暂时生理现象[1]。本研究应用茵栀黄颗粒、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36例,足月儿65例,早产儿1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蓝光与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76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蓝光与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及治疗后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与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胆红素水平,促使疾病早日转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茵栀黄口服液服用,对照组给予蓝光持续照射,观察组给予蓝光间歇照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TBiL)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与对照组的87.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两组血清TBi 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间歇照射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与持续蓝光照射比较,临床疗效、患儿血清TBiL下降水平相当,且不良反应相对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董建敏 《临床医学》2023,(1):114-116
目的 探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PJON)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JON患儿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1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栀黄颗粒,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心肌酶谱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78/81)高于对照组(86.42%,7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4,P=0.025<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4%,7/81)与观察组(4.94%,4/8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878,P=0.349)。结论 PJON患儿采用蓝光联...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60例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并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退黄时间、经皮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治疗新生儿黄疸时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方案,不仅能明显改善患儿疾病情况,还能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82-1283
将在我院治疗的8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连续16h以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42例患儿给予每次8h的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和9.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72h后再次进行比较,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黄疸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和连续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相当,其中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安全性高,在临床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8.
李桂平 《临床医学》2016,(4):118+127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黄疸通过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2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改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通过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能够成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0例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退黄时间、经皮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明显改善患儿病情,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2组患儿均接受基础疾病和酶诱导剂等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蓝光治疗,12h.d-1,连续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注射液1~2mL.kg-1.d-1,静脉滴注,连续5d。对2组患儿的疗效、皮肤黄疸消退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TBiL)、未结合胆红素浓度(IBil)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胆红素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确切,黄疸恢复正常的时间短,是值得在基层单位推荐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儿10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蓝光照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A组和B组分别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茵栀黄颗粒,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失时间和光照治疗时间、临床疗效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低于治疗A组(P0.05)。治疗A组和治疗B组患儿的黄疸消失时间和光照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B组短于治疗A组(P0.05)。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4.29%、77.17%和94.29%,治疗B组高于对照组和治疗A组(P0.05)。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11.43%、14.2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能有效降低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失时间和光照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茵栀黄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科采用口服菌栀黄注射液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1年 12月~2 0 0 2年 4月 ,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人 160例 ,2 5kg≤出生体重 <4kg ,表 1 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值的比较 ( x±s)组别第 1天第 2天第 3  相似文献   

14.
王雨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111-8111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用茵栀黄口服液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5d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2%,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1972~1980年应用中药口服或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共37例,其中新生儿血型不合的溶血症11例,新生儿败血症24例,新生儿肝炎1例,新生儿肺炎合并黄疸1例。37例中22例应用茵栀黄注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口服妈咪爱和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收集山西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新生儿黄疸病例共388例,其中200例作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妈咪爱和茵栀黄口服,进行临床观察;188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从新生儿大便次数、大便转黄天数、黄疸消退时间及由生理性黄疸转为病理性黄疸比例等几方面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方法能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缩短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时间,明显减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引起神经系统及智力、听力和肾脏损害,严重影响新生儿身心健康。故对新生儿黄疸应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治疗。蓝光照射疗法是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方案建议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院目前使用的毯式光纤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793-795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蓝光治疗基础上予以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7d的总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7d观察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可有快速降低新生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9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BIL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颇佳,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缩短疗程,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44-4445
探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黄疸新生儿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蓝光照射方法治疗(连续≥16h),观察组50例则给予多次短时蓝光照射治疗(8h/次),均照射6d。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多次短时蓝光照射治疗能取得与传统连续蓝光照射治疗相似的效果,但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胆红素浓度,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