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的临床手术时机,及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盘状半月板的住院惠者共60例.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的患者45例,行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5例.术前术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价,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前Lysholm评分与术后Lyshol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疗效良好,总优良率为88.33%.年轻患者术后疗效好于成年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最大限度保留半月板的组织,为半月板损伤的极好的治疗方法 .盘状半月板患者应早期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半月板缝合修补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研究组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相应手术方案,两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前Lysholm量表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Lysholm量表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手术前(P <0.05),且研究组Lysholm量表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9.928,P <0.05)。结论 应用关节镜下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月板囊肿的临床、MRI、关节镜手术治疗。方法:2004年~2008年我院共完成18例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手术,3例行单纯囊肿切除,13例行囊肿切除及半月板部分切除、全切,2例行囊肿切除半月板缝合。术前、术后均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前Lysholm的评分(70.5±8.6),术后提高到(93.2±4.7),术前、术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半月板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膝关节疾患,MRI检查是主要诊断依据,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创伤小、疗效佳,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69-2270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整取抽样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半月板损伤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39例,采取传统开放性切除术,双号为观察组39例,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优良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对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下修复半月板损伤69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半月板快速缝合装置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NRI检查确认半月板撕裂患者69例.术中应用Fast-Fix缝合半月板撕裂.术后根据MRI随访.并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JOY疗效评分.结果 Fast-Fix半月板缝合系统适用于大多数类型半月板撕裂.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3个月MRI复查,半月板愈合率92%.术后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IOY疗效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1),疗效优良卒为88%.结论 应用半月板快速缝合装置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撕裂缝合,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牢靠,术后半月板愈合率高,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完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装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并与半月板成形术、保守治疗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该院9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37例)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半月板成形术组(30例)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保守治疗组(28例)拒绝手术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治疗后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后6个月和2年采用L-ROM测定评估膝关节活动度,发放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发放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3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结果半月板部分切除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和半月板成形术组的86.68%均高于保守治疗的53.57%(P0.05),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与半月板成形术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6个月、2年后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明显上升,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半月板成形术组治疗6个月、2年后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但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组治疗6个月、2年后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半月板成形术组、保守治疗组(P0.05),半月板成形术组、保守治疗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效果确切,且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在改善膝关节功能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5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完全型151例,不完全型24例。行部分切除成形79例,次全切除14例,完全切除54例,成形缝合28例。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术前平均58.3分(45~80分),术后平均91分(70~100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囊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该院2004年6月~2007年11月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14例膝关节半月板囊肿,6例行单纯囊肿切除,2例行囊肿切除同时行半月板全切术,6例行囊肿切除同时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随访时间3~36个月,所有患者在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囊肿前后均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术前Lysholm评分为(74.3&#177;23.5)分,术后提高至(95.3&#177;21.6)分,经t检验分析,P&lt;0.01,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度恢复正常,无囊肿复发,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囊肿,手术创伤小,能较好地保留半月板功能和减少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是治疗半月板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或缝合及囊肿内减压术治疗半月板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0年7月采用膝关节镜治疗的23例外侧半月板囊肿患者.术中行半月板部分或全部切除及缝合处理半月板撕裂,使用射频及刨削刀扩大囊肿内口使其与关节腔相通,清理囊肿内容物及分隔.术后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门诊随访.术前术后进行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见半月板不同程度撕裂.全部病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2个月.术后膝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关节交锁和弹响症状消失,随访期内无囊肿复发病例.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为(59.3±12.2)分,术后为(81.4±10.4)分,差异有显著性(t=-10.342,P =0.002).结论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或缝合加内减压术治疗半月板囊创伤小、康复快,可获得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均于关节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采取次全切除、全切除及部分切除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变化;术后进行随访,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半年的随访。本组患者疗效优25例(50.0%),良18例(36.0%),可5例(10.0%),差2例(4.0%),优良率为86.0%(43/50)。患者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3.55±3.34)分,明显优于术前的(68.1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值得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双平面截骨结合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内翻性骨性关节炎(OA)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8年9月30例进行内侧胫骨近端撑开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内翻畸形OA患者,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股胫角(FTA)等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 2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6个月,X线片复查示所有患者的膝内翻畸形得到纠正,截骨均愈合,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3.5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末次随访术后KSS评分(88.42±3.27)分、FTA(176.88±3.36)°和VAS评分(1.48±0.8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近端双平面截骨结合关节镜技术能有效纠正力线,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关节镜下清理术作为一种微创、可重复的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但作为关节镜清理术标准步骤之一的滑膜刨削术,其作用近来遭到质疑。目的:探讨骨关节炎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中滑膜刨削术的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对照分析。单位:抚顺市中心医院骨科。对象:于1997-02/2000-12抚顺市中心医院骨科行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时行滑膜刨削术65例,资料完整并且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32例,为滑膜刨削术组;2001-01/2003-11抚顺市中心医院骨科行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时未行滑膜刨削术48例,资料完整并且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方法:手术以滑膜刨削术作为干预因素进行分组,采用关节冲洗,游离体摘除,骨赘清除,半月板修整,软骨刨削,滑膜刨削术与不进行滑膜刨削术或局部滑膜刨削术对照行疗效分析。两组病例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膝关节骨关节炎评定标准于术前及术后1年进行评定,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7d视觉模拟评分,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主要观察指标:术前及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7d视觉模拟评分。结果:纳入患者6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前两组病例具可比性,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27,P=0.899)。滑膜刨削术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显著(t=9.547,P<0.001),术后引流量多。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滑膜刨削术组、对照组分别为(4.6±1.1),(2.8±1.4)分,t=6.206,P<0.001],随访1年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滑膜刨削术组、对照组分别为(77.6±11.9),(79.0±10.3)分,t=0.562,P=0.576]。结论:滑膜刨削术不能增加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的近期疗效,相反其施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术后反应重,不应在关节清理术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对中老年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RA)标准,选取89例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40~72岁,A组:43例,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膝关节物理治疗。B组:46例,单纯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物理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年行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结果治疗后两年,2组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中老年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联合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没有未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对青年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9例ACL合并半月板损伤的青年患者,均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不同O'annr FLF分类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膝部文件委员会(IKDC)主观膝部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并比较不同分类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总结其短期预后.[结果]12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恢复良好,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有效随访.不同O'annr FLF分类患者术后3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范围,未见疼痛、肿胀、交锁症状,O'annrFLF分类为纵裂者,其临床优良率高于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不同分类ACL合并半月板损伤均可取得较好的短期预后,且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98例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住院患者共126膝,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保守治疗62膝,其中早中期组40膝、晚期组22膝;手术治疗64膝,其中早中期组46膝、晚期组18膝。比较关节清理和保守治疗早中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本组中135膝,其中126膝者获得随访,随访率93.3%,随访时间为6~12个月。随访98例患者均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随访,其中保守治疗早中期组患者与手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两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晚期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尤其在随访12个月时效果显著下降,与手术治疗患者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早中期组、晚期组手术治疗患者疗效均满意,但评分前者高于后者。【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达到满意效果,早中期组患者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瑞昔布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B组(60例)及C组(60例),均行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其中A组术后采用艾瑞昔布治疗,B组术后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C组术后采用艾瑞昔布+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骨性关节炎(WOMAC)量表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S)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LI-74)量表评分;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C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A组、B组(P<0.05);C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及、LKSS评分及GQOLI-74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B组和治疗前(P<0.05);C组治疗后关节液MMP-2、MMP-13及TIMP-1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B组和治疗前(P<0.05);同时C组治疗后血清IL-1、IL-1β及NO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B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艾瑞昔布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并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而这一疗效优势形成与其对于炎性细胞因子、MMP-2、MMP-13及TIMP-1更佳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腓骨截骨联合关节镜微骨折术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入院的6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单用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研究组(n=33)联...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研究表明,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例中远期出现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但很少有研究者报道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中远期效果。目的:关节镜下经皮植骨或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1年及4年后的效果及放射学评价。方法:收集2007年3月和2009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经关节镜辅助下植骨或螺钉内固定病例的资料,记录骨折Schatzker分型、术中平台侧软骨缺损、股骨侧软骨损伤、关节内软组织损伤、复位不足及术后外侧平台骨折沉降资料。评估植骨或螺钉内固定后1年和4年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Ahlback骨性关节炎分级以及Rasmussen功能评分和放射性评分。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植骨或螺钉内固定后1,4年平均Lysholm评分分别为90分和87分(P=0.23),Rasmussen功能评分平均为26分和24分(P〈0.30)。术后4年有11例(47.8%)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从术后初期17.4分下降至术后4年的13.6分(P=0.01)。各型骨折与预后无相关性;老年病例、软骨损伤或,和缺损、关节内软组织损伤以及术后外侧平台沉降影响术后中期功能和影像学结果;但统计中发现,胫骨侧软骨缺损对于中期发生关节炎的作用远低于股骨侧的软骨损伤。结果提示:术后早期的影像学结果并不能完全与术后4年的结果相匹配,但中期随访的临床和功能结果仍然满意。患者年龄、合并关节内软骨和软组织损伤以及术后胫骨平台沉降均是影响治疗后患膝出现骨性关节炎的消极因素。胫骨侧软骨缺损对于中期发生关节炎的消极作用远低于股骨侧的软骨损伤,可能与完好的外侧半月板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肌骨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PRP)技术联合康复训练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在某院行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的患者3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入院后术前床边健康与康复宣教,对照组予以关节镜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早期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与康复的基础上术后予以在肌骨超声引导下的PRP注射并早期进入康复科训练,PRP注射于术后2周开始,1次/周,连续4次。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术后6周、术后12周的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两组患者膝功能恢复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6周、术后12周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观察组(55.7±16.2)分、(95.7±3.6)分、(96.4±3.3)分;对照组(52.3±14.1)分、(72.3±4.1)分、(74.5±6.8)分。VAS评分分别为观察组(5.4±1.7)分、(2.4±1.9)分、(1.6±0.5)分;对照组(5.6±2.8)分、(3.6±2.8)分、(3.2±1.6)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在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PRP定位更加准确,对半月板病变的愈合效果更加明显,且结合早期的正规康复训练,更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其操作安全,无并发症,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