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防治其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2000年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病人76例。结果 76例中首次手术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8例,甲状腺腺瘤样改变18例。行单纯结节切除16例,腺叶部分切除34例,一侧次全切除加对侧结节摘除18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8例。再次手术均行双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再次术后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随访2~10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与病变性质,手术适应证的掌握以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选择手术方式以及术后系统的服用甲状腺素,可以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再手术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1999-2007年期间,共收治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病人112例,其中73例行再手术治疗,39例甲状腺癌病人未纳入本研究.本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式选择和再手术的关系及需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残留与复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96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情况、再手术方式及疗效。术后均予以TSH抑制剂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初发单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47例,同侧复发20例,对侧复发13例,双侧复发14例;初发双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21例,术后单侧复发14例,双侧复发7例;既往手术史不详2例,均为双侧复发。单侧腺体复发行侧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双侧腺体复发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一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及全切除术。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高,与其病理特点、手术方法、术后TSH抑制剂治疗不规范有关。规范手术方式、术后规律服用TSH抑制剂治疗可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为10%~30%。如何做到手术的安全有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和避免再手术的副损伤,应引起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8年2月对33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施行再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相关的因素 ,探讨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引起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因素 ,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术后服药情况和手术方式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有显著性影响 (B值分别为 - 1 6 5 2 6和 1 0 70 7,P <0 0 1)。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方式以及系统的术后服药可以减低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回顾性分析术后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手术后病理检查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8例,甲状腺腺瘤样改变l8例。首次手术行单纯结节切除l6例,腺叶部分切除34例,一侧次全切除加对侧结节摘除l8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8例。再次手术均行双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再次术后病理检查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术后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随访2-10年,无l例复发。提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与病变性质、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及手术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照 《浙江创伤外科》2011,16(2):215-216
目的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时的安全性,探讨如何降低再次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5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有3例出现轻度喉返神经损伤,分别治疗2~5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四肢麻木症状;2例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服用甲状腺片(40mg/d)4个月恢复。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至3年不等,3例再次复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应尽量完善术前准备,不断探索并谨慎仔细操作,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手术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我院采用术后口服L-T4(左旋甲状腺素片)预防复发,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和应对策略,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率。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8年术后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45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与病变类型、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无规律TSH抑制治疗等密切相关。45例患者给予再次手术加甲状腺激素治疗后无一例复发。 结论: 首次手术应重视术前检查和术中探查、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及规范化术后辅助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L-T4)在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作用。方法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分服药组(口服L-T4)和未服药组,经3~7年随访,使用B超、CT等检查手段,分析口服L-T4及持续服药时间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服药组较未服药组复发率低,术后服药1年以上组较服药1年以内组复发率低。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服药1~2年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次手术治疗的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60例,首次手术行单侧腺叶手术的39例(65%),再手术时29例行对侧腺叶部分切除,5例行患侧腺叶全切加对侧腺叶部分切除,5例行双侧腺叶大部分切除。首次手术行双侧腺叶手术21例,再手术时16例行一侧腺叶全切加对侧腺叶部分切除,5例行双侧腺叶大部分切除。结果60例患者中,再手术后发现甲状腺癌10例(16.7%),15例(25%)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永久性低钙血症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例。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5%,高于首次手术(6%)(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手术者应遵循手术原则与手术方式,小心细致,尽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治疗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再次手术治疗的48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再次手术行甲状腺全切除术33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15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32例(61条),均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未能显露喉返神经16例,其中有2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损伤率为12.5%,高于显露喉返神经者(P〈0.05)。术后均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17例(35.4%)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术后均获访0.5-8.0年,平均4.3年,无复发。结论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是熟悉甲状腺解剖和精细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胆管残余或复发结石的再手术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58例,左肝外叶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2例,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探查+(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8例,左半肝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例,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肝右叶部分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口重建术2例。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胆漏4例,胆道出血1例,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除1例腹腔出血行开腹止血外,余均经非手术治愈。86例获随访,平均10月(6月~3年),优良率占89.5%,9例(10.5%)结石再次复发,仍需进一步手术。结论肝胆管结石病人视病灶部位决定术式,以胆总管探查经胆道镜取石为主,联合肝叶切除,适当进行(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8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胸骨后甲状腺肿86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颈低领式切口83例,颈部切口+胸骨部分劈开3例。结果均获治愈,术后声嘶4例,除1例为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外,余3例在术后1月内恢复;发生一过性手足抽搐3例,均在2月内恢复。86例均获随访,平均13(6-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经颈部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适合绝大多数患者,术前CT扫描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探讨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的33例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初次手术行Miles12例,Dixon17例:Hartmann3例,局部切除1例,手术后平均26.5个月复发。再次手术方式包括:Miles9例,Dixon6例,Hartmann 4例,阴道子宫或双附件切除12例,局部切除2例;其中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18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损伤输尿管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伤口感染6例,吻合口漏1例,均痊愈出院。根治性手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2和8.5个月。结论对适宜的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病人行再次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7例常规髓核摘除术后症状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再手术治疗。结果再手术原因:神经根管狭窄22例,腰椎不稳6例,手术失误8例(间隙错误3例,术侧错误3例,间隙遗漏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37例均顺利完成再手术,术后脑脊液漏2例,经头低脚高位及拔管后腹带加压治愈。37例均获随访,平均3.2(2~6)年。采用侯树勋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9例,可7例。结论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手术后复发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 2 0 0 3年手术治疗 38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次手术切除 32例 ,姑息性手术 6例 ,手术后平均生存期超过 14个月。结论 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是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 ,选择有适应证的病例再次手术切除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0年9月对4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在局部麻醉下行超声引导下RFA治疗,在颈部皮肤取1 m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射频针穿刺在结节的中心部位开启射频,应用能量为4~6 W,其中心温度可达95℃。结果均成功行RFA,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穿刺部位感染。RFA术后6个月47.8%(22/46)患者结节全部吸收,26.1%(12/46)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50%,26.1%(12/26)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25%~50%。结论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好、微创优势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Intrahepatic recurrence is a major problem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owever,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recurrence still remain unclear. In addition, the selection of various treatment modalities such as repeat resection, local ablation therapy, an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s only applicable to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nodular recurrence. Methods Of 35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urative resection, 97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nodular recurrence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Th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vival after recurrence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were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control group and a progress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response to initial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tumors. Results The 1-, 3-, 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after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nodular recurrence were 91.0%, 71.0%, and 37.5%, respectively.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arly recurrence (≤12 months), Child-Pugh class B or C at diagnosis of recurrence, and serum albumin level of ≤3.5 g/dL at diagnosis of recurrence were poor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vival after recurrence. With regard to the response to the initial treatment, time to recurrence of ≤12 months was found to be the on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progression of disease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nclusions Time to recurrence, which usually corresponds with the cellular origin of recurrence, seems to be more important when determin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disease and treatment response than treatment modality. Therefor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to recurrence of intrahepatic nodular recur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