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开胸手麻醉术中已广泛使用,管端正确定位一方面是为获得满意的肺隔离效果,另一方面可保证单肺通气(OLV)时的有效肺泡通气面积,防止缺氧。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DLT定位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使管端正确定位率达100%。本研究通过肺部听诊法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法进行DLT定位,然后分别用FOB进行定位来评估上述两种方法定位的准确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羿鹤  马光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19-1119
目的了解肺空洞型肺结核病人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实施肺隔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0例空洞型肺结核病人应用DLT时导管型号选择、管端定位的方法进行讨论,并对健侧肺交叉感染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无一例发生健侧肺交叉感染,发生DLT管端错位3例,占本组病例的10%。结论选择合适的DLT并定位准确,对实施肺隔离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吸气峰压(Ppeak)、肺顺应性数值(Cdyn)变化的量化指标和肺顺应性环的改变评估老年患者无隆突钩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96例行胸科手术老年患者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的插管深度插入Mallinckrodt 右DLT,在单肺通气(OLV)时出现Ppeak超过双肺通气(TLV)的1.5倍, Cdyn低于TLV的0.5倍,且Ppeak超过22 cmH2O共22例.在TLV 15 min后(S1),右侧OLV 5 min(S2),以纤维支气管镜(FOB)观察并调整管端至正确位置,右侧OLV 15min(S3).结果 FOB发现19例DLT管端位于右中间支气管,3例管端进入右下肺支气管,需退出0.5~1.9 cm.S2 OLV后124±39 s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开始下降.S2的Ppeak比S1增加91.0%,S3比S1仅增加43.4%;S2 的Cdyn比S1减少62.7%,S3比S1仅减少33.6%.S2的压力-容量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流速-容量环体面积减少.结论 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采用上述量化指标,在SpO2下降前以FOB观察调整DLT管端位置,使FOB的应用时机提前.  相似文献   

4.
王建荣  刘明娣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25-3826
肺隔离术是现代胸科手术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双腔支气管插管(DLT)是最常用的方法,此法操作简单,对双测气道的可控性强,DLT行肺隔离能为胸科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将健肺与患肺隔离,可选择性进行单肺通气,确保健肺有效通气和免受患肺分泌物污染。我院近年来在胸科各类手术中使用DLT,所有患者术前全:身状况良好、各重要脏器功能正常。麻醉前先开放上肢静脉通路,连续监测BP、ECG、SpO2、CVP,麻醉方法采用气管内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诱导用药:异丙酚1mg/kg-2mg/kg体重,芬太尼2μg/kg~3μg/kg体重,琥珀胆碱1mg/kg体重,快速气管内插入无隆突钩双腔导管(Robertshaw)。麻醉维持: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长短调节给药。  相似文献   

5.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纤维支气管镜行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总结双腔管在国人中应用的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胸部肿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由一位麻醉医师选择并插入一次性PVC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先用听诊法确定导管的位置,再由另一位麻醉医师用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记录结果.当病人由平卧位改为侧卧位时,再进行听诊和FOB检查,记录结果.当导管位置偏离正确位置0.5cm以上时认为是导管错位.同时记录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w)、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FOB检查时有71.3%和45.0%的导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平卧位导管错位时,插入过深和插入过浅发生率相似,侧卧位以插入过浅为主.右侧双腔管较左侧双腔管更易出现错位.结论:使用Robertshaw导管行肺隔离时,在病人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导管定位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要行单肺通气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完成双腔管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管插管位置进行调整:将双腔管管端分别调整至正确位置(T1)、过深位置(T2管端位于左下支气管内)、过浅位置(T3管端位于左支气管开口处)。每个阶段行IPPV通气15min,并观察及记录吸气峰压(Ppeak)、SpO2、MAP、容量-阻力曲线(P-V环)。结果:T2与T1相比Ppeak值及SpO2值有显著差异(P〈0.01)。以管端位置正确时(T1)P-V环为参照,T3时P-V环的特征无明显变化。T2时P-V环环体显著变形延长,曲线斜率明显右偏移位。结论:正确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改变,提示麻醉医生正确的判断导管位置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胸腔手术中双腔气管导管(DLT)麻醉技术及管理。方法择期胸腔手术患者247例,麻醉诱导后插入DLT,先用听诊法定位,不能确定者经纤支镜(FOB)定位引导。观察DLT到位成功例数,术中需调整DLT位置的例数及原因,单肺通气时间。结果 206例插管后经调整顺利到位,41例经FOB定位引导气管导管到位。术中46例(18.6%)欠满意,需采取间断双肺通气,其中15例有明显痰液,31例需要调整气管导管深度,经FOB重新定位或吸痰处理症状改善。术中单肺通气时间为(112±23)min。结论 DLT麻醉技术为胸腔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操作条件,能减轻对肺实质的损伤,防止患肺对健肺的污染,但术中应密切观察,单肺通气经调整仍不能满意后应及时双肺通气,以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正确定位,是将左右总支气管分别通气,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吸入麻醉气体实行单肺麻醉和通气。SMITH等认为^[1],仅靠听诊法判断导管管端正确位置主观性强,盲目性强,准确性低.但尽管通过仔细听诊确认双腔管已正确到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仍发现有48%的导管管端是错位的。为防止双腔支气管导管错位引起单肺通气导致有效肺泡面积的缺氧,麻醉意外的发生,我们选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方法:选择200例开胸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均以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并管端定位。普通组100例以Robertshaw双管支气管导管并以手法提转结全胸部听诊定位。结果及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能正确定位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管端位置,正确率达100%,提高一次插管率,减少气道粘膜的损伤,确保手术过程导管位置最佳。克服普通组置管过深、置管过浅、导管发生旋转、左支气管管端进入右支气管、改变体位和手术牵拉引起管端错位。给临床麻醉制定了正确合理操作方法和麻醉安全,有效提供了循证医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朴龙哲  桂俊杰 《吉林医学》2005,26(8):867-868
选择单肺通气(OLV)、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是否就位是胸科麻醉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将我科遇到的病肺气道大出血麻醉,采用OLV处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DLT和Arndt管,熟悉各自的特点,合理的选择应用它们.方法38名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术中需单肺通气,随机分为两组:DLT组(double lumen tube,n=20)和Arndt(arndtwire guided cndobronchial blocker,n=18)组.DLT组患者用双腔管插管,Arndt组用Arndt管插管.记录插管失败次数、翻身后气管导管移位次数、需纤支镜检查的次数、置管时间、肺萎陷时间、肺隔离的质量、气道峰压等.结果翻身后气管导管移位次数、需纤支镜检查的次数、插管失败次数、肺隔离的质量无统计学意义.而置管时间、肺萎陷时间、气道峰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ndt管是达到单肺通气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普通的气管导管达到单肺通气,术后带管病人不需要换管,在纤支镜的引导下Arndt管能快速准确的定位置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重新评价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下单腔气管导管(Sing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SLT)在食道癌根治术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在107例实施开胸食道癌根治手术的全麻单肺通气(OLV)患者中选择实施SLT行OLV的患者12例为A组,计算机随机抽取同期另一组麻醉医生实施的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管理下的患者12例为B组,分析并统计以下指标:①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A组使用SLT行OLV原因,术前肺功能指标。②气管导管指标:导管型号,置入深度。③OLV时间,OLV期(稳定后10min)通气肺Ppeak&PETCO2,术后入ICU血气指标。④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口齿损伤,气管及导管染血(插管后FOB观察),咽喉疼。结果 A组3例超过3次试插DLT失败后,改为SLT置入右侧支气管,余9例皆一开始即置入SLT,或者调整体位右侧卧位后置入。OLV期指标及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ICU血气指标皆在正常范围。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进行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对于无严重并存疾患的食道癌根治术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型号与左主支气管内径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胸外科手术需行左侧DLT插管的成年病人100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螺旋CT扫描,利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测定病人隆突水平与左主支气管纵轴垂直平面的左主支气管内径值,根据左主支气管内径值插入左DLT,以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或引导插管、采用“气泡溢出法”和“主支气管套囊压力测定法”判断DLT型号的合适性和插管的准确性。结果合适的左DLT型号与左主支气管内径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46。结论临床上,可根据左主支气管内径测量值指导选择左DL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型号与左主支气管内径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胸外科手术需行左侧DLT插管的成年病人100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螺旋CT扫描,利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测定病人隆突水平与左主支气管纵轴垂直平面的左主支气管内径值,根据左主支气管内径值插入左DLT,以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或引导插管、采用“气泡溢出法”和“主支气管套囊压力测定法”判断DLT型号的合适性和插管的准确性。结果 合适的左DLT型号与左主支气管内径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46。结论 临床上,可根据左主支气管内径测量值指导选择左DLT。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将导管气管腔开口分别置于塑形后导管远端弯曲的凸面和凹面,比较这两种不同塑形方法在插管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行择期胸外科手术并需进行左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根据气管导管塑形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U组和T组,患者使用的双腔气管导管均沿视可尼喉镜镜杆塑形,T组塑性后导管的气管腔开口置于导管远端弯曲的凸面, U组气管腔开口置于导管远端弯曲的凹面。全麻诱导后,采用塑形后的导管在视可尼喉镜引导下插管,记录患者视可尼喉镜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次数、支气管插管错位、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插管总时间及是否有口唇和牙齿损伤,评估术后1 h及24 h患者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每组68例。U组患者视可尼插管操作时间少于T组[(35.1±6.1) s vs. 39.6±11.8) s, P=0.007],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2.6% vs. 88.2%, P=0.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插管阻力评分更低;T组支气管插管错位的例数少于U组(4 vs. 13, P=0.020),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更短[(44.1±20.9) s vs. (53.6±29.2) s, P=0.032];两组患者插管总时间以及两组口唇、牙齿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声音嘶哑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评估,术后1 h时U组均低于T组;而在咽喉疼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面,术后1 h和24 h时U组均低于T组。结论: 使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左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时,将导管沿视可尼镜杆塑形,使其气管腔开口位于塑形后导管远端弯曲的凹面能够节省视可尼喉镜插管操作时间,并减少术后咽喉疼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这种塑形方法会增加支气管插管错位的发生率以及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导管位置所花费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10例择期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监测和单肺通气管理的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平稳,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顺利,左右肺分隔满意。麻醉期间血流动力指标稳定。手术时间100~240min〔平均(162±46)min〕,单肺通气时间60~200min〔平均(102±42)min〕,超过2h有3例,超过3h者1例。单肺通气期间绝大多数患者SpO2维持在98%~100%。术毕均顺利苏醒拔管,无苏醒延迟、复张性肺水肿及其他麻醉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管理应着重强调麻醉平稳、防治张力性气胸、正确定位双腔气管导管、加强单肺通气的呼吸管理和防治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超前肺复张策略提高开胸单肺通气期间的氧合。方法40例择期肺叶切除左支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超前肺复张(PARS)组单肺通气(OLV)前先给累计10次使气道峰压缓慢达到40cm H2O的手工通气,对照组(C组)不采用PARS策略。记录OLV后15、30、45、60min及OLV结束前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动脉氧分压(PaO2),计算肺胸的动态与静态顺应性。结果PARS组较C组PaO2均有增加,尤以OLV 15min及OLV结束差异显著(P〈0.01),另外A—aDO2减少,尤以OLV 15min及OLV结束时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OLV前PARS加PEEP策略提高单肺通气期间的氧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次侧听诊法在右双腔支气管导管(R-DLT)快速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全麻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150~178cm,29~7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E组),每组各20例。前者采用传统听诊法,后者采用次侧听诊法,即右DLT插入气管后,听诊左肺,边予肺通气边推进导管,当左侧呼吸音突然减弱时视为导管刚进入右主支气管,继续推进3.5/3.4cm(即导管前端至支气管套囊近端边缘的距离),两组定位后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并调整。该实验中,需记录:①两组DLT插管及定位良好时所需时间;②两组定位好及改变体位后FOB检查导管移位并调整的次数;③两组单、双肺通气后10 min时动脉血气值;④术后喉部水肿、气道黏膜损伤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插管时间、PaO2、PaCO2、pH、术中调整DLT次数及操作损伤人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E组DLT定位时间(154.5s)及一次性定位成功率(95%)明显优于C组(216.7s,10%)(P<0.05)。结论次侧听诊法操作简单,定位快速准确,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且不增加插管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Univent Tube在双腔管插管困难病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Univent Tube用于双腔管插管困难开胸手术的价值。方法 利用Univent Tube插管容易,管径较细,可用光导引导插管等特点,对8例气管造瘘后、病人气管细小、小下颌等病例,采用Univent Tube进行开胸手术的单通气。结果 8例困难病例中,Univent Tube均能很好解决开胸手术单肺通气问题,无一例出现与Univent Tube相关的合并症。结论 Univent Tube操作简单,效果确切,能很好解决传统双腔管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由于Univent Tube自身存在一些缺陷,如价格昂贵、吸引不畅、对位困难等,所以Univent Tube不能全部替代传统双腔管用于开胸手术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