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腮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诊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7年~2010年间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36例腮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117例(86%),恶性肿瘤19例(14%),所有病历均行手术治疗,4例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放疗.术后有暂时性面瘫16例、涎瘘及皮下积液1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永久性面瘫1例、恶性肿瘤复发1例.结论 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为首选治疗方式,术式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决定,小的腮腺良性肿瘤实施瘤周正常腺体切除术,不增加复发率,并能减少腮腺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腮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提高诊疗水平和临床治愈率。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外科2013年至2014年经手术治疗的217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175例,恶性肿瘤42例;男113例,女104例,多形性腺瘤109例,占50.2%,黏液表皮样癌19例,占8.7%。CT+超声及MRI+超声检查的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7%、86.4%。术后暂时性面瘫23例,永久性面瘫8例,涎瘘27例,Frey综合征21例,3例多形性腺瘤及5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2例术后同侧颈淋巴结转移。结论腮腺肿瘤的发病状况是良性高于恶性,男性略高于女性,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为主,恶性肿瘤以黏液表样癌为主。术前联合辅助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腮腺肿瘤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方式,术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腮腺肿瘤手术3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解剖面神经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28例,术后并发涎漏2例,暂时性面瘫3例;解剖面神经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6例,并发颊支永久性面瘫1例,术后2年复发2例。结论腮腺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良性肿瘤的治疗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或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次全切除术;腮腺恶性肿瘤在未侵及面神经时行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同时应注重快速冷冻切片病检在手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1979年~2005年收治的273例腮腺肿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病理学分类,其中良性肿瘤214例,恶性肿瘤59例,所有肿瘤均行手术治疗,对恶性肿瘤术后酌情放疗。结果:273例腮腺肿瘤经手术治疗,5例良性肿瘤及17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暂时性面瘫75例,涎瘘12例,耳颞综合症59例,1例出现角膜干燥症。结论:腮腺肿瘤的首次治疗方式很重要,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张胜  马壮  余志刚  朱郁文 《中外医疗》2013,32(16):65-65,67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手术均获成功,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良性肿瘤138例(79.77%),恶性肿瘤35例(20.23%)。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5年,其中复发5例,均为恶性肿瘤患者。除9例面瘫患者术后仍遗留有不同程度的面神经麻痹外,其余面神经功能均正常;2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患者经予以营养神经药物及物理治疗后均于术后2周~10周恢复。结论 B超是腮腺肿瘤的简单有效地检查方法,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腮腺肿瘤最为有效的手段,临床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良恶性质确定手术术式和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科1999年至2006年间进行的腮腺肿瘤手术3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解剖面神经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28例,术后并发涎漏2例,暂时性面瘫3例;解剖面神经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6例,并发颊支永久性面瘫1例,术后2a复发2例。结论:腮腺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良性肿瘤的治疗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或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次全切除术;腮腺恶性肿瘤在未侵及面神经时行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同时应注重快速冰冻病理在手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升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水平的方法,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本院进行腮腺肿瘤手术的4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病历资料、病例分类、临床治疗的效果、术后恢复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数据的统计以及处理,分析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48例腮腺肿瘤手术患者中,有43例是良性肿瘤,有5例是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在手术后暂时性面瘫的患者有2例,涎瘘的有1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的有1例,永久性面瘫的有1例。结论现阶段腮腺肿瘤的治疗方式中,手术治疗是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治疗方式,而且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较大的灵活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腮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病情况,为腮腺肿瘤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61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了腮腺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组织学分类构成.结果:261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性147例(56.32%),女性114例(43.68%),男女之比为1.30∶1;20~29、30~39、40~49、50~59、60~69岁腮腺肿瘤患者分别占15.71%、22.22%、17.62%、16.48%、16.09%;组织学表现:腮腺良性肿瘤212例中多形性腺瘤占54.02%,沃辛瘤占11.49%;恶性肿瘤49例中腺样囊性癌占4.60%,粘液表皮样癌占3.45%.结论: 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居多,术中快速冰冻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手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腮腺良性肿瘤5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肿瘤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987~1997年55例腮腺良性肿瘤手术病人进行随访资料分析。手术方法:(1)局部肿瘤切除20例,(2)腮腺浅叶切除28例,(3)全腮腺切除7例,(4)术中解剖和保护面神经35例。结果:肿瘤复发8例(145%),术后可恢复面瘫6例(109%),不能恢复面瘫2例(36%),腮腺瘘4例(73%),Frey综合征4例(73%)。结论:腮腺良性肿瘤应施行腮腺浅叶切除或全腮腺切除,术中解剖和保护面神经,可减少肿瘤复发和持久性面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并发症。材料和方法 回顾2005年9月至2011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因腮腺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190例患者,统计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吸烟史、手术并发症等资料。结果 190例腮腺肿瘤中,良性159例(83.7%),恶性26例(13.7%),5例(2.6%)为慢性炎症性疾病。腮腺肿瘤的男女发病比为1.6:1,其中良性肿瘤为1.6:1,恶性肿瘤为2.3:1。混合瘤是最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占所有良性肿瘤的56.6%(90/159)。Warthin瘤是第二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男性、年龄较大及吸烟的人群。粘液表皮样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腮腺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暂时性面瘫(17.3%)和永久性面瘫(5.4%)。结论 本研究中腮腺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研究相似。还需进一步研究以区分不同组织学特征的腮腺肿瘤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腮腺混合瘤不同声像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追踪观察46例(46个)腮腺混合瘤声像图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46例声像图表现:实质均匀低回声14个占30.4%,实质非均匀低回声21个占45.7%,混合回声7个占15.2%,囊性回声4个占8.7%,根据肿瘤形态是否规则,包膜是否完整,边缘是否整齐与恶性混合瘤发生率做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46例腮腺混合瘤中12例为恶性,总诊断符合率78.3%.结论:腮腺混合瘤声像图具有某些显著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声像图的多样性.超声主要以二维图像特点做综合分析,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能在声像图上提供病灶的血管分布和血流信息.  相似文献   

12.
李伟  袁小伟 《海南医学》2008,19(9):46-4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CDU)对腮腺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49例患者腮腺肿瘤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病变内有无钙化灶进行观察,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肿瘤的血流信号强度并分级,同时测量病变内血流频谱的RI值和Vmax,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HCDU对腮腺区肿块的检出率达到了100%,肿块的物理性质(囊实性)符合率87.50%,良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1.00%,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1.25%.HCDU对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25%、91.00%、81.25%,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为83.33%.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块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腮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是腮腺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经病理学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62例(66个病灶)和多形性腺瘤47例(49个病灶)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DCE)检查。比较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患者临床特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DCE-MRI参数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和DCE-MRI参数值在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中的鉴别价值。结果: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病灶最大截面积、部位、形状、边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腮腺Warthin瘤病灶囊变数明显少于多形性腺瘤患者(P<0.001);腮腺Warthin瘤病灶ADC值明显低于多形性腺瘤(P<0.001)。两组患者速率常数(Kep)、对比剂浓度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Warthin瘤容...  相似文献   

14.
腮腺沃辛瘤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敢峰  雷磊  王强平  秦裕东  何淑俊 《吉林医学》2009,30(23):2957-2958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腮腺沃辛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就年龄、性别、吸烟史、病变部位、诊断及治疗方法予以总结。结果:腮腺沃辛瘤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多有明显长期吸烟史,病变部位多见于腮腺后下极,手术多采用瘤体及腺体区域性切除术。结论:腮腺沃辛瘤特点显著,明确诊断不困难,应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腮腺结核的CT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腮腺结核的CT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病灶部位:23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1例弥漫性病灶,10例为单发病灶,15例为多发病灶;累及浅叶8例,同时累及浅叶和深叶18例。(2)病灶的数量和形态:共56个病灶,10个单发病灶中结节型6个、肿块型4个;45个多发病灶结节型32个、肿块型13个。(3)病灶的密度和强化方式:均未见钙化灶,18例病灶密度均匀,8例病灶密度不均匀。均匀强化病灶6例,环形强化病灶19例,弥漫性强化1例。(4)周围皮肤改变及颈部淋巴结情况:18例出现腮腺周围皮肤增厚。23例患者只有同侧颈动脉鞘周围肿大,3例肺结核患者表现为双侧颈动脉鞘周围淋巴结肿大。结论腮腺结核的CT表现多样性,与其病理表现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在腮腺结核CT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但最终诊断仍依赖于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作用。方法:用二维声像图(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等超声方法检查腮腺肿瘤90例,按肿块的2DUS特征和血流特点判定为良性和恶性,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将同一肿块的CDFI与血流显示情况及其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FI显示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检出率高,良、恶性肿物的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34.62%(18/52)、81.58%(31/38)。CDE显示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更丰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中EB病毒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组织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s)、潜伏感染膜蛋白(LMPl)、溶解感染期立即早期基因编码蛋白ZEBRA、早期基因编码蛋白EA-D、晚期基因编码蛋白VCA和MA。结果EBERs阳性率为100%(20/20),LMPl阳性率为85%(17/20),ZE-BRA均为阴性,EA-D阳性率85%(17/20),VCA阳性率60%(12/20),MA阳性率为0.5%(1/20)。阳性信号限于癌细胞。癌周正常组织和间质细胞均阴性。说明在我国南方鼻咽癌高发区,腮腺LELC的发生发展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本文还对EB病毒基因的腮腺LELC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直径≤20 mm的体积微小的腮腺肿瘤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20年4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收集术前CT检查肿瘤直径≤20 mm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分为直径11~20 mm组与直径≤10 mm组,对两组进行临床随访,比较一般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 共收集原发性上皮性腮腺肿瘤患者2 067例,其中肿瘤直径≤20 mm者有685例(33.1%),男女性别比例为1 ∶1.93,平均年龄(45.3±13.8)岁(12~83岁),中位病程12个月(1周至30年)。685例中良性肿瘤635例(92.7%), 恶性肿瘤50例(7.3%),良恶性比例为12.7 ∶1;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多形性腺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黏液表皮样癌。肿瘤直径≤10 mm的患者有74例,占肿瘤直径≤20 mm患者的10.8%(74/685)。肿瘤直径11~20 mm组(n=611)和≤10 mm组(n=74)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理学分型比较提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11~20 mm组患者良性肿瘤占92.8%(567/611), 恶性肿瘤占7.2%(44/611), 良恶性比例为12.9 ∶1;直径≤10 mm组良性肿瘤占91.9%(68/74), 恶性肿瘤占8.1%(6/74),良恶性比例为11.3 ∶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9.5个月(1~91个月),有2例患者局部复发,其中1例死亡,总体2年生存率为93.7%, 5年生存率为89.3%。结论: 直径≤20 mm的体积微小的腮腺肿瘤以良性多见,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其中的腮腺恶性肿瘤预后良好,应积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6例腮腺Warthin瘤。男性40例,女性6例,男女比例为6.7:1。肿瘤全部发生在腮腺,占全部腮腺肿瘤的128%。患者年龄74%在50~70岁,其中54%在50~59岁。11例为多发性肿瘤,表现为:1)双侧腮腺发生;2)同侧腮腺多个发生,且见于脱腺后下极;3)与其他类型肿瘤相伴发生。在治疗上,采用腮腺浅叶或大部切除术,或肿瘤连同部份腺体及淋巴结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杨义军  翟跃杰  王志芳 《当代医学》2010,16(20):105-10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肿瘤形状、边界、密度的均匀性、增强效果等形态学征象,总结腮腺肿瘤的MSCT表现,探讨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4例腮腺肿瘤的MSCT资料,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MSCT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腮腺肿瘤大多位于腮腺浅叶(14/24),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居多(13/19),MSCT表现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肿块。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较多(4/5),MSCT多显示为境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转移癌以鼻咽部来源多见(1/5)。结论腮腺肿瘤在MSCT表现上有其各自特点,对绝大多数病例进行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