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文艳  刘宝欣  孙白云 《临床荟萃》2007,22(18):1349-135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而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控制这种气道慢性炎症最有效的一线药物。目前随着吸入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问世,使大部分中重度哮喘患者得到长期的控制。但是仍有部分哮喘患者由于药物价格较高等原因不能坚持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哮喘患者气道中表达增高,它通过刺激气道平滑肌增殖、诱导气道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而参与气道重建,同时也直接参与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3.
抗哮喘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为气道炎症 ,其治疗包括两方面 :一是应用支气管舒张剂以缓解急性期的喘息症状 ,二是应用糖皮质激素 (主要指吸入激素 )、抗白三烯药物等控制气道炎症 ,以控制气道炎症治疗更为主动和更为重要。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简称激素 )治疗哮喘已经 4 0余年 ,但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炎症反应过程。以往在治疗上一直认为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和预防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但其众多的不良反应使患者难于接受。寻求一种疗效确切且容易让患者接受的哮喘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指出,吸人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哮喘患者,可以使其达到临床控制。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舒利迭)和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以及肺功能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1〕。这种区别于一般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为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可引起气道缩窄,出现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的本质是慢性变应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引发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既往以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为主的原则已被摒弃,预防、治疗气道炎症是治疗的首要措施,药物疗法仍是治疗哮喘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最有效地控制气道炎症,是哮喘长期治疗的一线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单纯吸入激素或吸入激素联合长效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可使大多数哮喘患者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等症状。抑制气道炎症是哮喘治疗的重点,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阻滞炎症递质的释放和反应,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有效抑制气道的慢性炎症,被认为是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自2004-01-2009—12笔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6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13-1314
探讨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临床治疗情况。选择接受治疗的410例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喘可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和主要碱性蛋白含量、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导致上下气道产生炎症的主要因素,也是支气管哮喘临床病症之一,对诊断和治疗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鑫  沈唯薇 《华西医学》2011,(9):1428-143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少数患者通过充分的哮喘治疗包括使用全身性激素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通常称为“难治性哮喘”。免疫反应在难治性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Thl/Th2失衡贯穿于难治性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现就难治性哮喘中Thl/Th2失衡机制,以及影响因子(干扰素-y、白介素-12、白介素-4、白介素-17,白介素-33和转化生长因子-β 等)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深入探讨难治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炎性细胞通过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而诱发哮喘发作.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到复杂的生物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目前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有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茶碱、M胆碱受体阻滞剂、白三烯调节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类别,现就这些药物的合理使用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叶燕湘 《现代康复》1997,1(1):51-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存在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而吸入药物(包括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作用于气道中的受体或平滑肌,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及血管渗出,抑制炎症或效应细胞活性,从而减轻非特异性炎症,使支气管痉挛及水肿得以缓解。吸入药物对哮喘的疗效已被公认,但是对COPD的报告较少,本着重介绍吸入药物对COPD的疗效及其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荣 《临床荟萃》1998,13(10):433-434
支气管哮喘的牲征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嗜酸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微血管渗漏、粘膜水肿,上皮细胞损伤、脱落、粘液分泌增加.气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从抗炎和扩张支气管着手。巳证实一氧化氧(NO)有抑制气道粘液分泌及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外源性NO吸入在支气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已有报道。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NO的适应证、禁忌证、浓度、时间、疗效、副作用的综述,旨在探讨NO吸入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主要有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茶碱、M胆碱受体阻滞剂、白三烯调节剂等,现就这些药物的合理使用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2]。尽管抗炎治疗是首要的,但β2-肾上腺  相似文献   

15.
高凤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51-835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以气道高反应为特征,重症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呼吸困难突然加重或在原有哮喘的基础上进行性加重,危及生命,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必要的抢救手段,但因病情恶化迅速,气管插管相对滞后或插管时间过长易导致治疗的延误。我科2009—01—2010—03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2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利用非创伤性方法研究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方法 4%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利用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及对照者血清、诱导痰中TGF-β1的浓度,并检测各种炎症细胞的数量。结果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TGF-β1含量明显增加(P〈0.01)。痰中嗜酸细胞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诱导痰中TGF-β1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 用诱导痰的方法检测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嗜酸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哮喘发作中均有重要意义,中重度哮喘患者TGF-β1含量明显增加,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说明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中的TGF-β1可作为气道重塑指示剂。  相似文献   

17.
临床用于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监测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它们不能直接反应气道炎症:诱导痰分析虽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但较难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很多研究发现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研究发现呼出气一氧化氮对于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简便、快捷、安全。本文就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监测方面的应用作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唐英春 《新医学》1999,30(9):504-504
1引言支气管哮喘是慢性炎症,常反复发作迁延多年,其结果造成气道不可逆性狭窄.气管平滑肌肥厚,上皮细胞下纤维化,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或慢性呼吸衰竭。一般情况下如不发生感染治疗只需控制哮喘发作,而一旦合并感染常使治疗复杂化。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广泛的损伤特别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又常常是哮喘发作加重的病因。在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时抗感染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合理与否将影响其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2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①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困哮喘发作入院治疗,在医院内可因医院病房环境污染较重,医护人…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基础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慢性气道炎症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道痉挛狭窄而发病。哮喘病治疗的重点已由过去的解痉平喘治疗转变为抗炎治疗。如何阻断炎性介质的形成和拮抗其炎症效应、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方法。已有研究发现白三烯  相似文献   

20.
张松 《临床医学》2010,30(8):105-106
支气管哮喘是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在外源性和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为联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2006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指出,吸入糖皮质激素为哮喘的基本用药,同时突出了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在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