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树枝状角膜炎一例张凤云患者,男,25岁,1996年4月8日在本院行双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术前双眼视力均为0.2,戴—7.00D镜矫正视力1.2。术后d5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为1.2。给予氯霉素、地塞米松液点眼。术后5个月右眼突然畏光、...  相似文献   

2.
经前房后顶法取非磁性角膜深层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眼科2000年3月~2000年11月应用经前房后顶法取非磁性角膜深层异物15例(15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5例(15眼)右眼9例,左眼6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为36岁。玻璃异物10例,木屑异物3例,石屑2例,平均异物大小为1.4mm2,异物最大者为2mm2,最小者为0.8mm2,异物均深达角膜后弹力层。 方法:用0.4%倍诺喜滴患眼3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结膜囊,在手术显微镜下,选择离异物最近操作方便的角膜缘方位,固定眼位,用一次性B针刺入前房…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20岁,右眼视力0.12,-5.0 DS=1.2,左眼视力0.1,-3.75 DS  -1.0 DC×5°=1.2。角膜中央厚度:右574 μm,左眼585 μm,按常规行LASIK手术,角膜瓣厚度160 μm,直径为8.5 mm。术中不慎损伤右眼角膜瓣下方5∶00~7∶00位角膜瓣缘的上皮。术后左眼无异常,右眼疼痛流泪。第2天复查,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0.12,试镜无提高。损伤的角膜上皮未完全愈合,角膜瓣略向鼻侧移位,当日在表麻下行角膜瓣复位术。第3天右眼角膜上皮愈合,对位良好,…  相似文献   

4.
X光显影的眼内玻璃异物1例中国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贾友志,贾广学吴××男8岁于1993年9月24日将爆竹放入白炽灯泡芯管内,总燃爆竹崩伤左眼。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光感,混合充血(+),左角膜1点30分方位有一3mm长穿通伤口,已闭合,角膜后...  相似文献   

5.
局部滴用丝裂霉素致严重眼并发症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部滴用丝裂霉素致严重眼并发症一例施爱群,孙心铨患者男,42岁,因左眼复发性翼状胬肉于1991年3月18日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1.0。左眼鼻侧复发性翼状胬肉充血、肥厚,头部伸入角膜缘内2mm~3mm,其余均正常。右眼正常。19...  相似文献   

6.
Rieger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6岁,出生后即发现右眼视物不见,曾诊为“先天性青光眼”。近2年来,左眼虹视,鼻根发酸,视力逐渐下降,眼压波动在4.77~7.88 kPa,于 1998年5月 11日入院。眼部检查:眶距 106mm,内眦间距为40mm,双眼睑裂长约26 mm。右眼无光感,角膜白斑,带状变性,内眼窥视不清。左眼视力:0.04,矫正:-8.00DS→0.2,近视力J_r3,球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KP(-),直径为8mm大小,周边前房深度为CT,虹膜纹理不清,轻度萎缩,10点位虹膜前粘连,虹膜菲薄,…  相似文献   

7.
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切口趋势为3─6mm的小切口,它以损伤小、愈合快、术后散光度低而为人们所称道。本文报道20例(32眼),经随访3个月结果表明:1.术后一周视力>0.5者23眼(71.9%),1月视力>0.5者28眼(87.6%)。2.术后散光:与大切口术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炎性反应:刺激症状明显较大切口轻。作者体会:1.切口长度需根据人工晶体镜盘及晶体核大小而定;切口选在12:00点方位便于操作。2.选择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可减少或避免角膜内皮混浊。3.应使用足够量的粘弹剂。4.切口宜缝合1─2针。  相似文献   

8.
急进型圆锥角膜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蔡某男19岁汉族高中学生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6月,右眼异物感、畏光、视物不清6天收入院。6个月前,双眼视力均为1.0,6天前突感右眼异物感、畏光、视物不清。视力右眼0.05,矫正不应,左眼0.3,-2.75DS=1.0。右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中央隆...  相似文献   

9.
前房异物摘出方法众多,本文用玻璃酸钠注入前房,维持前房深度,手术操作方便,不易损伤组织,实用价值高,国内报告甚少,作者报告2例。例1,金某,男,9岁,学生。爆竹放入小玻璃瓶内,爆炸时碎玻璃击中左眼,1995年2月5日于伤后18小时收住院。眼科检查:右眼1.0,余无殊。左眼0.6,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5点处见3mm伤口,6点处见2mm伤口,均为全层穿过。前房闪光(++),瞳孔圆,对光反应灵敏,瞳孔缘虹膜表面9点可见约1.2mm,12点处可见2约0.5mm不规则细玻璃,并有渗出膜粘连,晶体透明…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感染一例汤明芳患者男,25岁,1996年1月8日在外院行右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前双眼视力均为0.05,戴-10.00D镜矫正视力1.0。术后第1天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05(未行手术)。自觉右眼轻微胀痛、畏光、...  相似文献   

11.
李某,女,72岁,农民,1995年10月20日,右眼剧痛、头疼、呕吐来诊。检查右眼视力光感,结膜充血,角膜雾状混浊。前房浅,瞳孔散大(直径8mm),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眼压13.2kPa(1kPa=7.5mmHg)。门诊按青光眼急性发作治疗,静滴20%甘露醇500ml,口服醋氮酰受0.25、SB0.6,2次/日。1%匹卡品,0.5%噻马心安眼液滴眼2次/日。用药1小明后病人自觉症状好转,视力指数/1m。角膜透明,瞳孔缩小,眼压6.23kPa。患者恐惧手术要求药物治疗。1996年1月…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2岁,工人,于2000年8月9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小时工作中不慎将1条硬塑钩针刺入右眼。当即自己将钩针拔出,后感右眼疼痛、流血不止、视物不清。查右眼视力0.5(不能矫正),左眼1.2。右眼睑痉挛,球结膜混合充血(+++),自12点至3点距角膜缘约5mm处球结膜不规则裂开,并见一条索状肌胞样组织从内上方球结膜裂口脱出,脱出的肌组织长约20mm,角膜水肿(+),眼位无明显异常,眼球运动*-2θ*。入院诊断右眼上斜肌断裂伤?治疗:庆大霉素盐水冲洗伤口、结膜囊。清洗干净脱出的肌腱组织,…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4岁,右眼患翼状胬肉10多年,要求手术。术前检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3.3/9.31kPa,双视力1.0。右眼内侧翼状胬肉长入角膜缘约3mm,胬肉体肥厚,表面血管充血扩张,冲洗泪道通畅。按常规术前点1%地卡因表麻,用2%利多卡因少许于胬...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0岁。1998年8月17日发现右眼内侧角、巩缘外1mm处有一大米粒大小淡黄色小疱,伴轻度不适。曾经当地给予局部揉、搓及按摩后小疱破溃,继而畏光、流泪、局部出现溃烂及少许淡黄色分泌物、视力模糊。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性遗传疾病、眼病及传染病史。于1998年9月7日入院。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04。右眼结膜混合充血(+++),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3点钟角、巩缘处可见直径6mm×4mm圆形灰白色溃疡面(图1),内界位于角膜内05mm,角膜周围可见15mm宽作者单位:510010广…  相似文献   

15.
潘晓晶  张海平 《眼科研究》2001,19(4):307-307
患者男,51岁,农民,因双眼球突出10余年,左眼红痛、流泪、畏光、视力下降1月,于1999年10月2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有“甲亢”病史20余年,未规律服药,无眼部外伤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 1.2,眼压 Tn;左眼视力手动/10 mm(上方),眼压Tn+l,突眼度: 22 mm>──< 23mm,右眼无异常,左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下方3/4呈黄白色溃疡,达角巩膜缘,微隆起,表面粗糙,上附牙膏样分泌物及菌丝苔被,分界沟上方角膜弥漫性浸润,水肿呈雾状,侧卧位时见黄白色黏稠之前房积脓约 2 mm,…  相似文献   

16.
例1男,52岁,双眼疼痛、畏光、流泪、头痛4个月就诊,以双眼蚕蚀性角膜溃疡于95年3月28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眼疼痛、畏光、流泪、轻度头痛,在当地医院治疗2月后,左眼又出现类似症状,治疗无效转来本院。入院后查:双眼视力0.6,刺激征(+),混合性充血,上方角膜缘处均见一浅沟样溃疡,右7mm×2mm,左长约5mm×1mm,距上方角膜缘约5~6mm处球结膜溃烂,相应巩膜溃疡,右长约6mm,左长约4mm,经青霉素、氟美松、维生素类药物治疗15天无效,患者仍头痛、眼痛厉害,溃疡继续进展,转…  相似文献   

17.
晶状体异位型白内障较少见,我院1997年收治2例4眼晶状体异位型先天性白内障,并成功实施超声乳化并1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例1:男,14岁。自幼双眼视力不佳。父母非近亲结婚,查体全身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2,左眼数指/30cm,左眼外斜45°,外眼正常,角膜透明,前房(-)。右眼虹膜3:30~5:00处缺损。左眼虹膜6:00~9:00处缺损,散瞳后,双眼晶状体中央后极部呈不均匀乳白色混浊,晶状体3:30~8:30处赤道部可见,悬韧带清晰,无断裂,即晶状体向上异位,诊断:双眼先天性单…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治疗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欠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共15人(23眼)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因欠矫而实施二次切削。术前平均屈光度为-9.86D(-5.00—-20.00D),其中2眼为中度近视(-3.25—-6.00D),6眼为高度近视(-6.25—-9.00D),15眼为超高度近视(≥-9.25D)。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采用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和光学性角膜切削术(PRK)相结合的方法。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91%的裸眼视力≥0.5,70%的裸眼视力≥1.0,70%的屈光度在±1.00D,角膜无明显混浊。由此证明: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治疗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欠矫及角膜混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两对双生子闭角型青光眼白俊业例1女,20岁,因右眼胀痛、视力下降3天,于1991年11月24日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0.05,不能矫正;左0.3,戴+3.00DS=1.0。右眼角膜水肿,前房极浅,虹膜膨隆,瞳孔散大约6mm,晶体尚清晰,眼底窥不清。...  相似文献   

20.
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远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对高度远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日本大耳兔12 只,根据左右眼将其分为两组。应用吸引环和微型角膜刀在兔角膜上做一带蒂角膜瓣,用Keratom Ⅱ准分子激光仪对左眼角膜基质床行预期矫正度数为+5.00D、右眼+8.00D的激光切削,分别于术前、术后3 天、2 周、1 月、2 月、3 月对术眼进行了角膜地形图和裂隙灯检查和记录,同期随机处死一只兔子,取角膜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裂隙灯检查所有术眼无严重并发症,+ 5.00D组和+8.00D组术后3 个月时的平均角膜中央屈折力变化分别是+4 .52±1.03D和+8.64±0.84D,散光较术前增加0.36D 和0 .84D。两组都在术后2 周~1 个月时出现回退( P< 0.01) 。术后1 月~3 月的平均角膜屈折力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与预期的光学区直径5.5mm 相比,两组实际得到的平均光学区直径只有3.91mm 和3 .93mm 。实验表明双区域切削方式同样可以应用于LASIK治疗高度近视。病理学观察表明病理损伤后的愈合过程与LASIK 治疗近视相近。结论:LASIK治疗中、高度远视有明显疗效且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