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科手术一般多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 ,近年来联合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阻滞 (CombinedSpinalandEpidural,CSE)技术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1] 。我们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全子宫切除时的镇痛效果、诱导至手术开始所用时间及局麻药总剂量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择期全子宫切除术患者 4 0例 ,年龄 35~ 6 5岁 ,无手术麻醉禁忌症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即连续硬膜外阻滞组 (E组 ) ,脊麻硬膜外阻滞复合阻滞组 (CSE组 ) ,每组 2 0例。1 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 ,L…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PCEA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井延 《广西医学》2001,23(6):1555-1556
本文拟通过等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中下腹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临床观察 ,探讨其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可能原因。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0例ASAⅠ~Ⅱ级全宫切除术病人 ,随机将其分为三组每组 2 0例。各组病人年龄 30~ 6 2岁 ,体重 4 5~ 6 5kg ,手术时间 1 5~ 3 5h ,其差异均无显著意义。1 2 麻醉方法 :全部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 ,硬膜外导管留置于L1~ 2 椎间隙 ,0 75 %罗哌卡因维持术中麻醉 ,根据需要加用氟 /芬合剂。 6 0例病人的麻醉效果均属满意。1 3 镇痛方法 :A组病人…  相似文献   

3.
氟哌利多具有良好的镇静、镇吐作用 ,所以PCA(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镇痛液中常伍用氟哌利多 ,我院自 2 0 0 0年9月~ 2 0 0 1年 1 2月用镇痛泵作术后镇痛治疗 1 0 0 0余例 ,共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6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术前ASA均为Ⅰ级 ,5例年龄为 6~1 0岁男性 ,1例为 2 0岁女性 ,术前均无癫痫、癔病及精神病发作史。其中 2例为下肢手术 ,4例为腹部手术。1 .2 麻醉方法  4例硬膜外阻滞麻醉 ,2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1 .3 术后镇痛方法 均采用镇痛泵 ,4例硬膜外P…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7月 ,我科应用连续性硬膜外腔置管连接止痛泵 ,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进行镇痛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增生病人40例 ,年龄 5 4~ 78岁 ,既往无慢性疼痛史 ,无长期服用镇静、镇痛、催眠药物史。 40例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手术 ,穿刺间隙L2~ 3,术中麻醉效果良好 ,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将 4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例。1.2 镇痛方法观察组病人术后均保留硬膜外腔导管 ,外端连接止痛泵 ,止痛泵中药物为布比卡因 15 …  相似文献   

5.
有研究证实咪唑安定 (MIZ)鞘内或硬膜外注射 ,具有明显的节段性镇痛作用。我们从硬膜外腔注入MIZ ,探讨其镇痛作用及术后的不良反应。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 ,年龄 2 2~ 6 5岁 ,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行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 80例 ,依手术麻醉需要 ,确定相应的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给 1 6 %利多卡因和 0 2 %丁卡因 4~ 5ml作试验剂量。 5分钟后追加 7~ 10ml,然后酌情间断给初量 1/ 2~ 2 / 3容量的上述混合液 ,以维持术中满意的麻醉效果。1 2 方法 :80例患者分成 4组 ,每组 2 0例 ,将不同药物用 0 …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1 ,2〕,咪唑安定 (又名咪达唑仑 )能明显增强局麻药硬膜外腔的镇痛效果。作者用国产咪唑安定联合布比卡因应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 (PCEA)。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 ,男 2 5例、女15例 ,年龄 45~ 6 5岁 ;胃大部分切除术 34例 ,胆囊切除术 6例。随机分为2组 ,每组 2 0例。1.2 麻醉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 ,苯巴比妥钠0 .1g。入室后先行硬膜外穿刺 ,取胸 8~胸 10 (T8~T1 0 )椎间隙 ,头向置管…  相似文献   

7.
子宫全切除术由于盆腔深部和阴道操作 ,常要求麻醉充分的镇痛和肌肉松弛 ,虽常规采用两点硬膜外阻滞 ,仍存在骶丛神经阻滞不全 ,牵拉反应大 ,须辅以镇痛、镇静剂。本文用两点穿刺法行硬膜外联合腰麻阻滞麻醉 ,在起效时间、阻滞效果、局麻药用量及术中循环功能变化等方面与硬膜外麻醉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1  资料 择期子宫全切除术 40例 ,分两组 ,A组行硬膜外两点麻醉 ,B组行硬膜外联合腰麻 ,两组在身高 /体重等方面无大的差异 ,年龄 3 8岁~ 5 5岁。2  麻醉方法 A组 :行双点连续硬膜外麻醉 ,一点为T12 ~L1向头侧 ,另一点为L3~ 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18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其中男127例,女62例,年龄19~45岁,平均(33.6±11.5)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人,手术麻醉前即接受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留管镇痛,并进行有效护理,对照组93人,不接受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术后常规镇痛药物口服或肌注镇痛,并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平均带泵时间4.7天(2~6天)。观察标准是将镇痛效果分成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级。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对病情的细致观察、积极宣教、合理的管道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有长 《重庆医学》2000,29(4):314-314
蛛网膜下腔阻滞 (SA)和硬膜外阻滞 (EA)相结合成为椎管内联合穿刺麻醉 (CSE)。结果是麻醉显效快 ,阻滞完善 ,任意延长麻醉时间 ,提供术后镇痛。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1 1 1 选择 5 5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CSE ,年龄 14~ 6 0岁 ,体重 36~ 72kg,身高 142~ 172cm ,无SA和EA禁忌症 ,手术种类见表 1。表 1  CSE手术种类手术种类n手术种类n剖宫产 2阴道成形术 1子宫切除 40盆腔肿块切除 1卵巢肿瘤切除 6曼氏术 2宫外孕 2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切除 11 1 2 以CSE中 2 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为观察组 (CSE组 ) ,再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杨少平 《中原医刊》2003,30(7):30-30
我院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于腹部术后镇痛 2 5 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硬外阻滞下共施行腹部手术 60 5例 ,年龄14~ 74岁 ,ASAⅠ~Ⅱ级。术前均常规给予鲁米那 0 1g ,阿托品 0 5mg肌肉注射。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2 74例 ,B组为术后PCEA镇痛组 2 5 8例。两组年龄和体重无显著差异。1 2 麻醉方法 :硬膜外阻滞穿刺点L1~L2 或L2 ~L3 。阻滞液为 1 5 %利多卡因与 0 2 5 %布比混合液。术中给予哌替啶 5 0mg、异丙嗪 2 5mg。手术结束后A组拔出硬外导管 ,术后肌肉注射哌替啶…  相似文献   

11.
84 6年Pickford首先提出乙醚吸入无痛分娩后 ,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于产科镇痛 ,但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院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 (CSEA)分娩镇痛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 5 0例进入活跃期的产妇为观察组 ,自愿接受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 ,且无重要脏器病变及严重产科并发症 ,胎儿情况正常 ,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ASAⅠ~Ⅱ级。另选同期 5 0例产妇作对照组 (产妇或家属不愿接受无痛分娩 )。二组孕妇年龄 2 0~ 34…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切口疼痛及膀胱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而口服及肌注镇痛药物效果不佳[1] 。我院采用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入吗啡及镇痛泵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收住 6 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年龄 5 2~ 84岁 ,ASAⅠ~Ⅱ级 ,无服用镇痛药物史。其中 2 2例有心肺疾患 ,2例糖尿病。全部病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 ,穿刺间隙L1~ 2 或L2~ 3 ,术中麻醉效果较好 ,术毕随机将患者分成一次性给药组、镇痛泵组和对照组。1.2. 方法 术毕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肥胖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与功能康复的效果,并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XEA)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肥胖患者60例(BMI>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股神经阻滞组(FA组,n=30)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组(EA组,n=30),所有患者均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FA组患者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前,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放置股神经阻滞导管,并妥善固定,术后将股神经阻滞导管与术后镇痛泵连接,连续输注0.18%罗哌卡因(术毕单次15 mL,背景量5 mL/h,锁定时间30 min,自控量5 mL)行术后镇痛与功能康复,EA组患者术后给予硬膜外0.18%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自控镇痛(背景量5mL/h,锁定时间30min,自控量2mL),两组患者均维持术后镇痛72 h.记录术后2、6、24、48及72 h静息、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镇静程度、肌力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6、24、48及72 h静息、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镇静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肌力评分明显高于EA组(P<0.05);与EA组相比,F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10% vs 66.7%,P<0.01).结论 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下肢肌力影响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老年肥胖患者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与功能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麻醉为我国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麻醉方法之一 ,硬膜外术后镇痛以其维持时间较长 ,效果确切、安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硬膜外腹部手术后 ,病人常有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近年来 ,笔者将胃复安运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和镇吐与吗啡组、安慰组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住院 ,ASAⅠ Ⅱ级 ,腹部手术病人共 6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5岁 ,体重 4 6~ 82kg。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2 0例。三组均用 2 %利多卡因+1∶2 0万付肾 ,按比例混合液行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5.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是将一带摄像头的电切套管经尿道插入膀胱 ,外与电视监视器相连 ,在电视监视下进行手术。TU RP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方法 ,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程序简化、无手术切口、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共完成了 2 5例 ,手术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年龄 5 3~ 72岁 ,平均 6 2岁 ,术前诊断明确 ,均为前列腺增生症 ,其中 度 15例 , 度 9例 , 度 1例。1.2 麻醉方法 :本组持续硬膜外麻醉 2 1例 ,硬膜外麻醉加股神组阻滞 4例。1.…  相似文献   

16.
陆建柳 《广西医学》2001,23(3):665-666
1999年 1 1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科将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 PCEA)应用于妇科手术后病人的镇痛 ,获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妇科手术后病人 1 60例 ,其中研究组 1 0 0例用 PCEA法镇痛 ,对照组 60例 ,未采用 PCEA镇痛。研究组年龄 2 3~ 40岁 ,平均 31 .5岁 ,对照组年龄 2 2~ 2 8岁 ,平均 30岁。两组病人手术历时约为 ( 2 .8± 1 .57) h,且两组病人无镇静药成瘾史及明显心、肺、肝、肾等疾患。1 .2 镇痛方法 :妇科手术麻醉方法选取 L1~L2 为穿刺点 ,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 ,术毕采用电子泵经保留的硬…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镇痛效果确切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但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吗啡 2 .5mg ,镇痛时间较短 ,辅以芬太尼透皮贴剂可以延缓镇痛时间。我们对 6 0例妇科病人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作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择期子宫切除、输卵管切除、卵巢囊肿剥出术等 6 0例。年龄 31~ 5 1岁 ,ASAⅠ~Ⅱ级 ,无心肺肾及神经系统疾病。1.2 分组 术后 6 0例分成两组 ,A、B两组于关腹前由硬膜外腔注入吗啡 2 .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6ml) ,同时静脉滴入枢丹 8mg。A组在手术时向手臂内侧贴入芬太尼透皮贴…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麻醉术后吗啡镇痛 ,方法简便 ,效果确切 ,但存在着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我们采用恩旦西酮(安美舒 )术中及硬膜外注射吗啡后静脉滴注预防恶心、呕吐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病人 4 0例 ,男2 5例 ,女 15例 ,年龄 2 0~ 50岁。ASA均为Ⅰ~Ⅱ级 ,近期无恶心、呕吐史。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0 5mg ,苯巴比妥 0 1g。1 2 方法 随机分恩旦西酮组 ( 2 0例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 2 0例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构成均无显著差异。常规硬膜外神经阻滞术 ,术中 2 %利多卡因维持麻醉 ,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2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42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观察组(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每组21例.2组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硬膜外穿刺成功推注2%利多卡因试验量测出平面后,经股神经鞘放置导管并固定好导管,术毕对照组采用0.2%罗哌卡因持续泵注6 ml/h;观察组采用盐酸氢吗啡酮2 mg +0.3%罗哌卡因持续泵注2 ml/h.记录术后静息状态下6、12、24、36、48 h的疼痛评分和术后24、36、48 h功能锻炼时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在功能锻炼时均比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股神经穿刺点局部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可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和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行全息关节置换手术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观察组采用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分别于术后6、12、24 h进行疼痛VA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术区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