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为评价接触非稳态噪声与听力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和探索非稳态噪声接触剂量的描述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用个人噪声剂量计记录噪声接触水平,并对调查对象进行纯音听力测试。结果204名机械作业工人接触噪声符合非稳态特征,LAeq.8h为80.6~112.3dB(A);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17.2%,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59.3%。接触非稳态噪声与高频、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均呈现剂量-反应关系(趋势卡方检验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Aeq.2s、RLAeq.2s、四分位数间距LAeq.2s与高频损伤,SLAeq.2s指标存在统计学关联(P<0.01),而RLAeq.2s、四分位数间距LAeq.2s与高频听力损伤无关联(P>0.01)。结论接触非稳态噪声较稳态噪声对语频听力损伤更为敏感;累计噪声接触量指标同样适用于非稳态噪声,用于评价噪声接触、预测听力损伤水平;今后研究中可以尝试采用SLAeq.2s作为描述不同性质的非稳态噪声波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听力损伤的累积噪声暴露阈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根据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与工人语频听力损伤发生率间的关系,探讨和评价引起职业性听力损失的临界累积噪声暴露阈值.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 435名不同累积噪声暴露强度的听阈数据.结果语频损伤和高频损失发生率随暴露水平而增高;累积噪声暴露量与语频损伤发生率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阈水平随累积噪声暴露量增高而上升并有明显相关性;预测模型显示语频损伤的临界累积噪声暴露阈值为100dB(A).结论听力损伤的临界累积噪声暴露阈值100dB(A)与我国现执行的噪声卫生标准具有一致性,可探讨作为对个体职业噪声暴露危害程度警告的阈值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环境噪声水平、个体噪声暴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评价稳 态噪声所致听力损伤剂量-反应关系的优劣。方法 用个体计量仪采集8小时工作期间挡车工的噪声暴露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微机存储和分析。选择细砂、布机车间使用不同类型机器的4组工人作为观察对象,每组选择3-5人,分别在早、中、晚班各测量1个班次的个体噪声暴露数据;用网格法和普通声级计测量每组工人工作环境的噪声水平,同时对该纺织厂接触稳态噪声的163名工人进行了问卷和听力检查。结果 经年龄、性别校正后的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64.4%;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2.5%,其中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随噪声暴露的剂量增大而升高,呈现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经趋势卡方检验和和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累积噪声暴露量评价剂量-反应关系的效果优于噪声级,个体噪声暴露的效果优于环境噪声水平。结论 个体噪声暴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是评价稳态噪声暴露与高频听力损伤剂量-反应关系最好的暴露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职业性听力损伤及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损伤,其发病特点是噪声暴露与听力损伤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一般为双耳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一例双耳慢性中耳炎接触职业噪声者耳聋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性听力损伤及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损伤[1],其发病特点是噪声暴露与听力损伤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一般为双耳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噪声暴露对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广州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噪声暴露工人进行作业场所噪声测定以及工人纯音听力测定.结果 作业场所现场中噪声合格率为49.25%;听力损失检出率随着接触噪声强度和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以及高强度的噪声暴露,会加大听力损伤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脉冲与稳态噪声引起工人听力损伤的差异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对接触脉冲噪声和稳态噪声的771名工人调查发现,年龄性别校正后的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60.4%、语频为5.4%。听力损伤患病率随噪声暴露的剂量增大而升高,有剂量—反应关系。接触脉冲噪声工人的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62.4%,345/553)高于稳态噪声(55.5%,121/218),但无显著差异;而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6.7%,37/553)明显高于稳态噪声(2.3%,5/218)。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曲线出现左移,表明它对听觉系统的危险性高于稳态噪声。  相似文献   

8.
中低剂量稳态噪声对工人高频听力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120名接触中低剂量稳态噪声、未出现语频听力损伤的工人中发现高频听力损伤42人(经年龄性别较正,患病率35.0%),累积噪声暴露量由<75dB(A)增加至>95dB(A)时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由6.3%上升至53.3%。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观察到累积噪声暴露量增加1dB(A)时调整后的OddsRatio为1.136(P=0.001),证实中低剂量稳态噪声暴露与高频听力损伤之间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这一规律与过去在中高剂量噪声暴露的人群中观察到高频听力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互相衔接。作者认为长期接触中低剂量稳态噪声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高频听力损伤,对这一部分人群的防护也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男性飞机维修人员噪声暴露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患病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飞机维修人员按工作性质、地点、工种和班次分为不同亚组。每组选择3-5人,用SH126个体计量仪测定工作班次噪声暴露。同时对290名男性飞机维修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听力检查。结果 飞机维修男工8h连续等效A声级(LAcq.8h)平均值为89.1dB(A)。经年龄、性别校正的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48.6%,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6.6%。按噪声级分组,NIHL患病率未表现出随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按噪声级与工龄合并后的累积噪声暴露量分组,高频、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均随噪声暴露增加而升高,经卡方趋势检验发现,CNELAcq-8h评价剂量一反应关系优于CNELAcq.10min。结论 飞机维修人员噪声暴露与NIHL患病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CNELAcq.8h是评价噪声暴露的良好指标,在非稳态噪声评价中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
电厂噪声作业工人累积接噪量与听力损害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电厂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发生状况以及与噪声累积暴露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参加噪声作业一年以上的无耳疾患史的 35 6名工人 ,调查年龄、性别、噪声作业的工龄、听力损失情况和作业场所噪声强度。结果 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 31.74%(按人数计 )。听力损失发生率在男、女性别上的分布差别无显著意义。听力损失发生率随累积接触量的增加而增加 ,存在典型的剂量 -反应关系 ,呈明显正相关 (r =0 .9916 ,P <0 .0 5 )。结论 累积接噪量能较全面反映噪声作业工人噪声接触水平 ,是评价噪声暴露与听力损害剂量 -反应关系最好的暴露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