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俊茹 《河北医药》2010,32(23):3328-3329
目的为了更准确的产前预测胎儿体重,筛选出巨大儿,正确指导产程和选择分娩方式,从而降低难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同时对比同期分娩392例出生体重〈4000g、≥2500g,新生儿分析其母亲在孕末期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胎儿股骨长,胎儿头围及胎儿腹围等相关参数与巨大儿之间的相关性。统计数据列入表格。结果通过B超测定胎儿腹围〉头围这一参数来判断巨大儿比较准确,测定孕妇孕末期的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股骨长因受孕妇体重肥胖、胎儿入盆、家族体型遗传等因素影响,其准确性次之。结论通过B超测定胎儿腹围〉头围,再结合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及孕妇的宫高腹围来预测巨大儿,其方法简单、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孕晚期胎儿超声指标对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影响.方法 1250例分娩的孕产妇以出生后胎儿体重分组,分为巨大儿组(体重>4000 g),正常体重组(2500~4000 g),低体重儿组(<2500 g).分析3组产妇的基本情况,比较晚孕期超声检查指标,分析其预测价值.1250例产妇按照胎儿出生后Apgar评分分组,低...  相似文献   

3.
刘世兰 《哈尔滨医药》2012,32(4):269-270
目的 通过对181例巨大儿的临床分析,寻找准确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181例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纳入研究,选择相应时间分娩的181例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比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孕产次、分娩方式、合并症及新生儿有关情况.结果 巨大儿组母亲身高、孕期体重增长、分娩孕周、孕产次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儿男婴多于女婴.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为72%,高于对照组(33.0%).结论 产妇体重、身高、分娩孕周及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超声检查对估计巨大胎儿有参考价值.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4.
孕妇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及分娩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孕期体重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及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2月份和2008年1~8月份在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管理的产妇392例,其中早孕期肥胖,即体重指数(BMI)≥24有80例,分娩时肥胖者(BMI)≥27有236例,观察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体重的关系,及体重指数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在排除了早产和双胎后,392例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41.94±403.04g。早孕期肥胖者(BMI≥24)分娩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44.75±450.18g,与早孕期体重正常者比较,其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孕晚期肥胖者(BMI≥27)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09.22±430.54g,与对照组比较,其巨大儿发生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孕妇肥胖导致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剖宫产率高。  相似文献   

5.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者称巨大儿,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56例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变化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单胎头位的孕妇1934例,根据不同的出生体重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出生体重〈3000g)、B组(3000~3499g)、C组(3500~3999g)、D组(〉4000g),分析其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各组分娩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以B组为最低,其次为A组。新生儿窒息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产后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产后出血率均高于A、B两组(均P〈0.05)。结论孕前检查及时了解胎儿的体重增长,将出生体重控制在2500-3499g,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7.
实例(42)     
1实例下述资料是描述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分组情况,请你指出哪一组资料的描述方法是正确的。A:<1500g B:≤1500g C:<1500g1500~2000g1501~2000g1500g~2000~2500g2001~2500g2000g~2500~3000g2501~3000g2500g~3000~3500g3001~3500g3000g~3500~4000g3501~4000g3500g~>4000g>4000g≥4000g2参考答案实例(42)中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布的描述属于连续变量的描述,连续性变量描述最重要的一点是各变量组之间不应出现重复。按这一要点分析,A组分组方法中各组之间出现了重复,如1500~2000g与2000~2500g两组间均含有2000g。为了避免重复,B组…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6年1月至12月共分娩2348例,其中156例(占6.64%)达到出生体重≥4000g 的巨大儿诊断标准。随机抽样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4000g>体重≥2500g 200例为对照组,对巨大儿的发生相关因素,巨大儿的识别,分娩方式的选择,母儿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56例巨大儿中,体重<4500g 的141例,占90.38%;≥4500g的13例,占9.26%,其中最大体重5500gl 例。孕妇年龄19~31岁,中位数年龄29岁,其中初  相似文献   

9.
朱彩娥  卢晓男 《江苏医药》2004,30(4):314-315
我们对初产分娩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各116例,产妇的体重指数(BWI)与巨大儿发生、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孕期体重控制教育、合理营养对新生儿体重、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试产单胎头位初产妇609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产期保健检查及孕期指导;实验组进行孕期体重控制及合理营养。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结果:实验组孕13周至分娩前的体重指数增加≥6发生率、难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孕期合理营养、体重控制教育能有效控制巨大儿和难产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出生体重巨大儿分娩方式及结局。方法本院收治的头位、非瘢痕子宫、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巨大儿342例: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经阴道分娩组140例,剖宫产组202例,比较妊娠结局;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分为A组237例(4000~4249g),B组46例(4250~4499g),C组59例(≥4500g),比较三组分娩方式及结局。结果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肩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减少,肩难产发生率A、B、C三组均依次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发生率接近。出生体重≥4500g的C组剖宫产率、肩难产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结论巨大儿不是剖宫产术的绝对指征,应根据孕妇及胎儿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分娩方式;但即使是经产妇,估计胎儿体重大于4500g也宜选择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2.
金玉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54-1855
新生儿体重(NBW)≥4000g,称巨大儿,NBW≥4500g称特大儿。为了提高对巨大胎儿诊断的准确性及处理方法的正确性.现将我院分娩的186例巨大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芳  程冉  程义玲  谢婷婷 《安徽医药》2014,(8):1521-1522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初产妇巨大儿的恰当处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初产妇分娩的251例出生体重≥4 000 g的新生儿(初产妇巨大儿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初产妇分娩正常体重(2 500-3 999 g)的新生儿(初产妇正常体重儿组)比较。结果初产妇巨大儿母亲的孕末期体重、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儿腹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异常产程、会阴撕裂伤、肩难产及新生儿窒息率等均高于初产妇正常体重儿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儿显著增加了母儿并发症,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产前正确预测巨大儿,选择安全恰当的分娩方式,对预防和降低母儿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促进优生优育.我们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104例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并选择同期205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孕期和产程对母婴两方面的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资料随机选择在我院分娩的104例巨大儿,同时选择同期出生体重正常新生儿205例为对照组.巨大儿组新生儿最低体重4000g,最高体重4900g,平均为4239g;孕妇平均年龄30.4岁.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小于4000g;孕妇平均年龄29.43岁.  相似文献   

15.
王薇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11):23-24
近年来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胎儿大,母婴并发症也相应增加.为了避免分娩时婴儿受到损伤、保护母婴健康,提高巨大儿产前诊断的准确性很有必要.现对我院近两年来分娩的巨大儿1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产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进行分娩的高于标准体重的产妇7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间分娩的标准体重产妇7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并将144例产妇体重指数按中位数每周孕期体重增加进行分组,探讨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高血压以及妊娠期子痫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19.44%、1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94%、2.78%、4.17%(χ2=7.13,P〈0.05)。观察组新生儿巨大儿发生比率为20.83%,显著高于对照组1.39%(χ2=7.02,P〈0.05)。产妇在孕期随着每周体重增加第3,4个分位数,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孕前基础体重、孕期体重的增长是导致妊娠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孕前积极控制体重指数有助于获得较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时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12月巨大儿109例作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正常体重新生儿110例作对照组。结果:巨大儿的发生与胎儿双顶径、孕妇的体重指数、宫高+腹围、身高有关(P〈0.05),与孕妇年龄、产次和孕周无关(P〉0.05)。巨大儿的剖宫产率、产时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产前检查可预测分娩巨大儿的可能性,适当放宽剖宫产的指征,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巨大儿产生相关危险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我院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产妇分为巨大儿组(体重≥4000g)和非巨大儿组(体重<4000g),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巨大儿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妊娠结局。结果 80例孕妇分娩后,32例新生儿体重≥4000g,占40.00%。单因素分析得出,巨大儿组患者孕周>40周、孕前及产前超重、文化程度低、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占有比例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孕周>40周、孕前超重、文化程度低、妊娠糖尿病为影响巨大儿产生相关危险因素。剖宫产分娩组中,巨大儿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非巨大儿组(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及羊水粪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中,巨大儿组产后出血、难产、会阴裂伤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非巨大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期产、妊娠糖尿病、孕前超重、文化程度低均为巨大儿产生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合并有相关危险因素孕妇应加强教育和干预,以降低巨大儿产生率,同时对合并有巨大儿产妇应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理分娩方式,以确保分娩安全。  相似文献   

19.
陈蓓玲  任秀萍 《淮海医药》2002,20(6):452-454
目的:通过287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寻找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87例巨大胎儿(出生体重≥400g)及同期分娩的287例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儿,比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分娩方式、合并症及新生儿有关情况。结果:巨大胎儿组母亲身高、孕期体重增长、合并糖尿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儿男婴多于女婴。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53.7%,高于对照组(31.7%)。结论:产妇身高、体重及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巨大儿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0.
超声测量胎儿LL/FSTT预测胎儿体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B型超声测量胎儿肝脏长度与胎儿股骨皮下组织厚度的比值(LL/FSTT)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临床价值。方法:用B型超声对400例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肝脏长度与股骨皮下组织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分析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肝脏长度与股骨皮下组织厚度的比值和胎儿体重密切相关(r=0.901)。对正常胎儿体重、巨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88%、89%、86%,特异性分别是90%、92%、88%。结论:用胎儿肝脏长度与股骨皮下软组织厚度的比值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简单、准确,为临床掌握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提供可靠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