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血管生成抑制剂SU6668对SCID鼠胃癌生长和转移抑制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SU6668对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完整组织块SCID鼠胃壁原位种植,建立类似于临床的胃癌转移模型。将裸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移植后第7天开始,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氟尿嘧啶(5-FU组)、SU6668制剂(SU6668组)、5-FU和SU6668制剂联合应用(5-FU加SU6668组),每日1次。共6周。种植后第8周末处死动物。原位肿瘤切除称重,计算抑瘤率、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指数(AI),并检查转移情况,计算转移抑制率。结果对照组、5-FU组、SU6668组和5-FU加SU6668组的抑瘤率分别为0、47.5%、64.1%和69.2%;MVD分别为13.4±5.4、11.6±5.1、6.6±3.1和4.8±2.9;AI分别为3.67±2.93、6.52±4.19、9.25±5.11和14.83±7.95;肝转移抑制率分别为0、25%、62.5%和74.9%;腹膜转移抑制率分别为0、19.9%、69.9%和90%。SU6668组和5-FU加SU6668组胃癌生长和转移受到明显抑制,以5-FU加SU6668联用组效果最明显。结论SU6668对胃癌生长和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与5-FU联用可起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SU6668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SU6 6 6 8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鼠 4 8只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12只。种植 1周后开始 ,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 )、5 氟脲嘧啶 (5 Fu组 )、SU6 6 6 8制剂 (SU6 6 6 8组 )、5 Fu与SU6 6 6 8联合应用(5 Fu +SU6 6 6 8组 ) ,每天 1次 ,共用 5周。种植后第 6周末处死动物 ,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结肠癌细胞凋亡指数 (AI) ,观察癌细胞转移及腹水出现情况。结果对照组、5 Fu组、SU6 6 6 8组、5 Fu +SU6 6 6 8组抑瘤率分别为 0、4 2 6 %、80 9%、87 2 % ;MVD分别为 (13 8± 5 2 )、(12 3± 4 5 )、(2 4± 1 5 )、(0 9± 0 5 ) ;AI分别为 (3 6± 2 4 ) %、(7 1± 5 7) %、(11 9± 3 9) %、(19 9±8 6 ) % ;腹膜转移率分别为 10 0 %、4 5 5 %、16 7%、0 ;肝转移率分别为 75 0 %、36 4 %、16 7%、0。故SU6 6 6 8组、5 Fu +SU6 6 6 8组结肠癌生长和转移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 ,尤以 5 Fu +SU6 6 6 8组最明显(P <0 0 5 )。结论SU6 6 6 8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与传统腹腔化疗药物联用可起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SU5416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因子SU5416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1116完整组织块裸鼠原位种植,建立类似于临床的结肠癌转移裸鼠模型.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氟尿嘧啶(5Fu组)、SU5416制剂(SU5416组)、5Fu与SU5416联合应用(联用组),共用7周.种植后第8周处死动物,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观察肿瘤细胞腹膜、肝、其他脏器转移及腹水情况.结果对照组、5Fu组、SU5416组、联用组的原位肿瘤瘤重分别为(138±0.42)g、(0.71±0.26)g、(0.25±0.13)g、(0.16±0.09)g;抑瘤率分别为0、48.6%、81.9%、88.4%;MVD分别为134±4.9、11.7±4.2、2.6±1.4、0.94±0.5;AI分别为(3.59±2.46)%、(6.81±5.97)%、(12.83±4.56)%、(20.18±8.91)%;腹膜转移率分别为90.9%、46.5%、25.0%、0;肝转移率分别为72.7%、33.3%、16.7%、0.5Fu组、SU5416组、联用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组间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肠癌的生长和腹膜、肝转移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SU5416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对体内结肠癌生长和转移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且与传统化疗药物联用可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氟尿嘧啶免疫聚乳酸纳米微粒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载氟尿嘧啶(5-FU)免疫聚乳酸(PEA)纳米微粒(NPs),观察其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鼠人胃癌移植模型的治疗效应。方法超声乳化法合成的载5-FU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建立SCID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观察药物对高表达VEGF胃癌移植肿瘤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其不良反应。结果空白对照组、未载药空纳米微粒组、5-FU组(20mg/kg)、抗VEGF单克隆抗体-未载药空纳米微粒组、抗VEGF单克隆抗体组、载5-FU纳米微粒组、5-FU(20mg/kg)加抗VEGF单克隆抗体组及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20mg/kg)的抑瘤率分别为0、6.61%、24.26%、27.94%、35.29%、37.50%、39.71%和52.21%,且载5-FU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组和未载药纳米微粒组的血白细胞数量及肝肾功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含5-FU原药组血白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和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下降34.43%和37.38%(P〈0.05):而肝转氨酶升高93.17%和66.56%。治疗组与对照组癌细胞凋亡指数相比,以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抗VEGF抗体的实验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含5-FU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载5-FU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可提高5-FU的抑瘤率,并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疗效,有效降低5-FU的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作用.是一种安全的新型药物纳米级靶向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方法测定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5-FU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IC50;建立小鼠肝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YH-16组(又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YH-16加5-FU),术后2周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瘤数目、原发灶大小和毒性反应。并检测肝转移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YH-16对结肠癌细胞的IC50是血管内皮细胞的3.38倍,而5-Fu对两种细胞的IC50差别不大。高剂量YH-16组、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联合治疗组又低于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均P〈0.05)。YH-16各剂量组的脾原发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5-FU组和联合治疗组则小于对照组(均P〈0.05)。YH-16的毒性明显低于5-FU(P〈0.05),且两者联合使用其毒性与单用5-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中、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的MVD计数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明显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YH-16与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苏拉明 (Suramin)对裸鼠原位种植人胃癌生长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原位种植胃癌生长与转移裸鼠模型。随机分为 4组。种植后第 1周开始 ,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 )、5 -氟脲嘧啶 (30mg/kg·d ,5 -FU组 )、Suramin制剂 (15mg/kg·d ,Suramin组 )、5 -FU与Suramin联合应用 (5 -FU30mg/kg·d ,Suramin 15mg/kg·d ,5 -FU加Suramin组 ) ,每天一次 ,共用 6周。种植后第7周处死动物 ,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胃癌细胞凋亡指数 (AI) ,观察肿瘤细胞肝转移情况。结果 :对照组、5 -FU组、Suramin组和 5 -FU加Suramin组的原位肿瘤瘤重分别为 1.32 g± 0 .37g、0 .71g±0 .34g、0 .36 g± 0 .15 g和 0 .18g± 0 .11g ;抑瘤率分别为 0 %、46 .2 %、72 .7%和 85 .6 %;肝转移率分别为 91.7%、33.3%、16 .7%和 0 %。MVD分别为 13.7± 5 .6、11.8± 4.2、4.1± 2 .3和 1.8± 1.2 ;AI分别为 3.14%± 1.95 %、7.2 3%± 3.87%、10 .15 %± 3.94%和 18.13%± 9.75 %。与对照组相比 ,5 -FU组、Suramin组加 5 -FU加Suramin组胃癌生长和肝转移受到明显抑制 (P  相似文献   

7.
骨肉瘤中血管生成素-2与受体Tie-2 mRNA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在骨肉瘤血管生成中作用及其对骨肉瘤恶性演进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5例正常骨组织中Ang-2、Tie-2mRNA表达及骨肉瘤中VEGF、CD34蛋白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并与骨肉瘤主要病理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Ang-2、Tie-2mRNA在正常骨组织无表达,少量表达于骨软骨瘤及骨肉瘤瘤旁组织,明显表达于骨肉瘤中(69.6%、73.9%);Ang-2、Tie-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分型无关,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高MVD组高于低MVD组(P〈0.01),Ang-2与VEGF表达相关,Ang-2与Tie-2表达正相关(r=0.445,P〈0.01)。结论 Ang-2及其受体Tie-2参与了骨肉瘤血管生成调控,与骨肉瘤浸润性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体动物实验,探讨Caveolin-1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分别用pGC—FU-caveolin-1过表达质粒慢病毒(过表达组)和空载体慢病毒(对照组)感染人肝细胞癌株SMMC7721,建立肝细胞癌裸鼠模型,在体观察成瘤、转移瘤的大小和数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成瘤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过表达组成瘤最大体积和转移瘤数量均大于对照组,[(1018.3±231.6)mm3VS(611.7±149.5)mm3,P〈0.01;(5.8±1.3)VS(1.3±1.6),P〈0.01];过表达组VEGF和MVD水平均超过对照组,[(5.2±2.5)VS(2.74±8),P〈0.01;(31.9±21.3)VS(18.2±15.6),P〈0.01]。结论:Caveolin-1过表达能促进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血管生成抑制剂SU5416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SU5 4 16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苯丙葱直接置入大鼠胰腺 ,建立临床类似胰腺癌的大鼠模型。将 6 0只胰腺癌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 )、5氟脲嘧啶 (5 Fu组 )、SU5 4 16制剂 (SU5 4 16组 )和5 Fu SU5 4 16联合用药 (联合组 ) ,隔日 1次。连续 13周后处死大鼠 ,剖腹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胰腺癌细胞凋亡指数 ,同时观察腹膜、肝脏及毗邻脏器转移和腹水情况。结果对照组、5 Fu组、SU5 4 16组和 5 Fu SU5 4 16联合组诱发肿瘤瘤重分别为 (1 15± 0 2 1)g、(0 6 8±0 4 2 ) g、(0 31± 0 11)g、(0 19± 0 0 6 ) g ;抑瘤率分别为 0、4 8%、80 %、85 % ;肿瘤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2 3± 3 2、11 4± 3 8、2 1± 1 5、1 8± 1 1;凋亡指数分别为 (2 6± 1 9) %、(5 7± 3 1) %、(13 2±4 3) %、(2 1 1± 7 2 ) % ;腹膜转移率分别为 83%、4 6 %、2 5 %、0 ;肝转移率分别为 6 7%、2 7%、17%、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SU5 4 16因能抑制依赖于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血管表皮细胞增殖而抑制胰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六氧化四砷(As4O6)对小鼠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完整组织块SCID鼠胃壁原位种植,建立胃癌转移模型。将裸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移植后第7天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组)、As4O6组、5-Fu和As4O6联合应用(5-Fu+As4O6组),每日1次,共6周。种植后第8周末处死动物,原位肿瘤切除称重,计算抑瘤率、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指数(AI),并检查转移情况,计算转移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Fu组、As4O6组和5-Fu+As4O6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6.3%、52.2%和67.9%(均P〈0.05),MVD分别为(12.2±5.2)、(7.1±3.5)(P〈0.05)和(5.6±3.3)(P〈0.05),A1分别为(6.82±4.27)、(10.51±6.19)(P〈0.05)和(14.66±7.54)(P〈0.05),肝转移抑制率分别为25%、55%(P〈0.05)和70%(P〈0.05),腹膜转移抑制率分别为22.9%、61.4%(P〈0.05)和87.1%(P〈0.05)。As4O6组和5-Fu+As4O6组胃癌生长和转移受到明显抑制,以5-Fu和As4O6联用组效果最明显。结论As4O6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对胃癌生长和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与5-Fu联用可起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皮抑素对胃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ang G  Wang Y  Zhang M  Wang Q  Luo Y  Han C  Lu Y  R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59-61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对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胃腺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将 72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 4组 ,对照组 3 6只 ,治疗各组每组 12只。种植后第 1周开始皮下注射内皮抑素 ,隔天 1次 ,剂量为 0mg/kg(对照组 )、2 5mg/kg、10 0mg/kg、2 0 0mg/kg(治疗组 ) ,共用 7周。种植后第 8周处死动物 ,测量原位肿瘤体积、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AI) ,观察肿瘤细胞腹膜、肝、其他脏器转移及腹水情况。结果 内皮抑素剂量为 0mg/kg、2 5mg/kg、10 0mg/kg、2 0 0mg/kg时 ,原位肿瘤体积分别为 ( 15 83±5 76)mm3、( 5 91± 3 84 )mm3、( 65 7± 4 3 1)mm3、( 1 89± 1 0 2 )mm3;抑瘤率分别为 0、62 7%、95 8%、99 9% ;MVD分别为 ( 13 70± 3 90 )、( 5 73± 2 3 6)、( 2 17± 1 2 8)、( 0 66± 0 2 5 ) ;AI分别为 ( 3 91±2 5 8) %、( 6 76± 5 0 3 ) %、( 18 92± 6 75 ) %、( 2 8 5 7± 10 3 4 ) % ;腹膜转移率分别为 87 1%、5 4 5 %、16 7%、0 ;肝转移率分别为 83 9%、2 7 3 %、8 3 %、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组间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 1 77,P <0 0 5 ) ,且抑制作用与内皮抑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对原位移植瘤手术切除后复发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人高转移肝癌HCC-LM3原位移植瘤建立后14 d,手术切除原位瘤,分别使用槐耳清膏和生理盐水灌胃28 d后,比较肝脏复发肿瘤的大小和肺转移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肿瘤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结果 槐耳清膏可显著延缓移植瘤手术切除后复发肿瘤生长、抑制肺转移,降低肿瘤MVD,降低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结论 槐耳清膏显著抑制人肝癌HCC-LM3原位移植瘤手术切除后复发肿瘤的生长以及肺转移,抗血管生成作用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反应停对人肝细胞癌生长侵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反应停对人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侵袭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成4组。各组模型自建立次日起分别经腹腔注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反应停(200mg/kg体重)、紫杉醇(13mg/kg体重)、反应停(200mg/kg体重)+紫杉醇(13mg/d)。给药第30天处死裸小鼠,观察肿瘤生长、转移情况,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癌组织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并记录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反应停组肿瘤重量、体积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处理组肺转移灶计数、MVD和VEGF均低于对照组,以联合用药组最为显著。结论 反应停对HCC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降低肺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FN-α)对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HCC-LM3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模型LCI-D20,种植后第2天开始分别使用IFN-α 1.5×104 U/(kg·d)(治疗组,n=12)或生理盐水(对照组,n=12)皮下注射,28 d后处死裸鼠,比较肝脏肿瘤的大小和肝内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肿瘤HGF和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肝内肿瘤大小分别为(0.11±0.03)cm3、(0.99±0.37)cm3(P<0.05);肝内转移率分别为33.3%(4/12)、83.3%(10/12)(P<0.05);肝内转移数目分别为0.67±0.31个比1.91±0.43个(P<0.05);肿瘤内MVD分别为3.19±0.52、4.85±0.72(P<0.05);肿瘤VEGF mRNA表达(-△CT)分别为-8.16±0.54、-6.95±0.86(P<0.05);HGF mRNA表达分别为-11.62±0.63、-10.56±0.48(P<0.05).结论 IFN-α对HGF及VEGF表达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合用阿伐斯汀(avastin)与索拉非尼(sorafenib)对人肝癌裸鼠模型的抑制效果.方法 采用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LCI-D20,分为对照组、serafenib单用组(30mg/kg灌胃,1 d1次)、sorafenib与avastin合用组、avastin单用组(5 mg/kg腹腔注射,1周2次),治疗4周后观察肿瘤体积、肺转移、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定量比较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指数,观察各组荷瘤鼠生存期.结果 对照组、sorafenib治疗组、mrafemb与avastin合用组、avastin治疗组肿瘤体积分别为(5.70±0.17)、(1.10±0.18)、(0.60±0.12)和(2.10±0.28)mm~3;肺转移灶数目分别为(191±23)、(98±18)、(31±19)和(98±20)个;血浆VEGF分别为(1689±612)、(3762±1195)、(1844±746)和(420±161)ng/L;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0、87、112、80 d.4组肿瘤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77±0.44)%、(1.28±0.15)%、(0.56±0.08)%、(1.32±0.18)%;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2.6±1.8)%、(32.6±8.7)%、(54.3±11.9)%、(26.8±6.5)%;与sorafenib治疗组比较,avastin与sorafenib合用明显抑制血浆VEGF(P<0.05)、降低肿瘤体积(P<0.05)、抑制肺转移灶数目(P<0.01),延长荷瘤鼠生存期(P<0.05),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P<0.05)和促进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P<0.05).结论 sorafenib在肝癌裸鼠模型中上调血浆VEGF导致耐药,avastin下调VEGF,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进一步增强sorafenib对肝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延长荷瘤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观察增殖诱导配体(APRIL)siRNA(pGC-shAPRIL重组干扰质粒)对裸鼠SW480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人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待皮下瘤块长到一定体积,全部裸鼠分为APRIL siRNA组、空载体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分别进行瘤块内注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瘤APRIL mRNA水平;瘤块和裸鼠肝肺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PRIL、核增殖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蛋白表达.结果 APRIL siRNA组,与空载体组和PBS组比较,APRIL mRNA[(1.36±0.03)×10~7、(1.05±0.02)×10~8、(1.04±0.01)×10~8 copy/ml]和蛋白表达得分(2.00±0.40、7.00±0.45、8.00±0.40)明显降低(P<0.05);瘤块体积显著减小[(0.78±0.04)、(1.60±0.07)、(1.66±0.06)cm~3](P<0.05);与之相应Ki-67(2.00±0.45、8.00±0.54、7.00±0.44)和MMP-2(3.00±0.44、7.00±0.45、7.00±0.55)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5).结论 RNAi敲低APRIL基因表达,抑制了裸鼠SW480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打靶APRIL基因的RNAi技术有望成为人结直肠癌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种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中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120例MCF-7乳腺癌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生理盐水组、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每组30只;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及移植瘤的牛长变化,28 d后统一脱颈椎处死裸鼠,切取移植瘤标本进行常规镜检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 实验4周后,低分子肝素组、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不仅在移植瘤体积、胸壁浸润及淋巴转移等方面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其VEGF、MVD的表达亦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尤以低分子肝素组中VEGF、MVD的表达更低,但与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间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裸鼠MCF-7移植瘤模型中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强力霉素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裸鼠肝癌HepG2 Tet-on-HIF-1α 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裸鼠口服强力霉素(Dox)后,观察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荷瘤裸鼠口服强力霉素可以上调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肿瘤体积Dox(+)组vs.Dox(-)组为(513.545±276.229)mm 3 vs.(166.506±110.142)mm 3 (P<0.05),肿瘤重量(1.251±0.438)g vs.(0.640±0.296)g(P<0.05),肿瘤生长速度Dox(+)组明显超过Dox(-)组,肿瘤内面积坏死率明显小于Dox(-)组(31.360%±2.728%)vs.(36.640±3.804%)(P<0.05);同Dox(-)组相比,Dox(+)组裸鼠体重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荷瘤鼠均无肝、肺转移发生.结论 强力霉素可以诱导裸鼠肝癌HepG2 Tet-on-HIF-1α 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促进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