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倍他乐克佐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4年 3月~ 1998年 11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16 9例 (对照组 )及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11月加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178例 (治疗组 )。对照组给予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倍他乐克 2 0 0mg/d。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住院及出院后随访 6个月 ,猝死、总死亡率、再梗死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倍他乐克佐治急性心肌梗死 ,可减少猝死、总死亡率及再梗死率。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静脉溶栓疗法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实践证明早期应用静脉溶栓疗法疗效确切 ,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我院自 1994年至今 ,采用了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2 3例 ,成功 1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 3例透壁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男 16例 ,女 7例 ;年龄 5 0~ 70岁 ,平均 61.8岁。梗死部位前壁 7例 ,前间壁 11例 ,下壁 6例 ,并均符合下列条件 :( 1)剧烈持续性心前区疼痛 3 0min以上 ,含化硝酸酯类药物症状不缓解。 ( 2 )相邻两个或多个导联S T段抬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对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的比较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态特征。方法 :实验分 2组 ,急性心肌梗死组 :5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男 4 3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6 0± 9岁 ;稳定性心绞痛组 :5 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男 3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6 2± 10岁。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 ,通过血管内超声评价斑块的偏心性、线状夹层、低回声血栓、无回声暗区及斑点状回声物质等形态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斑块偏心性及钙化无显著性差异 ,但低回声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组 15 %vs稳定性心绞痛组 0 % ) ,线状夹层 (37%vs 4 % ) ,无回声暗区 (31%vs 0 % ) ,斑点状回声物质(90 %vs 0 % )急性心肌梗死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低回声血栓 ,线状夹层 ,无回声暗区 ,斑点状回声物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斑块的形态特征 ,可以证实斑块破裂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谢对兰  向小平 《河北医药》2000,22(5):351-351
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室速(颤)及心源性休克。早期迅速有效地预防或终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了临床研究,其目的为观察潘南金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60例为1997年3月~1999年8月的住院患者,男44例,女16例;年龄(64±27)岁,均符合世界心脏病协会和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其MI定位诊断是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两组临床资料情况比较 (例)梗死部位治疗组对照组 前壁712 下壁87…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在老年病人中有较高病死率。有学者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前发生心绞痛者较未发生者梗死范围小 ,预后好[1 ,2 ] 。本文通过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梗死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资料与方法 选择近 5年来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共 80例。男性 5 6例 ,女性 2 4例 ,平均年龄(64 5± 2 3 )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前 1周发生过心绞痛患者 40例为观察组 ;急性心肌梗死前 1周未发生过心绞痛患者 40例为对照组。入选病人必须具备以下两条…  相似文献   

6.
李清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1):1052-1052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常出现梗死部位的心电图变化 ,反映梗死区域尚有存活的心肌和心肌缺血发作。本文研究比索洛尔对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 1992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住院病人 ,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10 2例 ,符合梗死后心绞痛诊断标准条件 :①心肌梗死后 1个月内发生胸痛 ;②胸痛持续时间短<2 0min,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缓解 ;③胸痛发作时伴有ST段及T波改变 ;④排除反应性心包炎、心肌梗死延展、梗死后综合征引起。…  相似文献   

7.
不同性别病人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的重症之一,通过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因性别不同临床表现亦有许多不同,因而护理工作也就相应有了特殊之处。现就我院5年来131例AMI住院病人的临床表现作一分析,着重探讨不同性别病人的护理差异。1 临床资料病例选自我院1997~2 0 0 2年住院的AMI病人,分为男、女两组。全部AMI均根据症状、心电图及(或)血清酶变化而确诊。2 结果2 1 性别、年龄 本组131例AMI中男88例,女4 3例,男女之比为2 0 5∶1;平均年龄男5 4 1岁,女6 5 7岁(P <0 0 1)。<6 4岁的男72例(82 % ) ,女19例(4 4 % ) (P <0 0 1) ;>6…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影响 ,对 88例 AMI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在我院 1998- 2 0 0 2年经临床、心电图检查证实的住院 AMI病人中入选 88例 ,其中男 60例 ,女 2 8例 ,年龄 40~ 82岁 ,平均年龄 5 2岁。以下情况者排除 :哮喘或支气管炎 ;心动过缓 (心率 <5 0次 / min) ;低血压 (收缩压<90 mm Hg) ; 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心力衰竭。1.2 治疗分组 :入选者随机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44例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梗死部位与范围及发病到入院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 1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收住我院的 15 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资料。就其老年性AMI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 1979年WHO分布的AMI诊断标准[1] 。本组病例男 97例 (6 5 % ) ,女 5 3例 (35 % )。年龄 6 0~ 86岁 ,平均 6 6岁 ,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 5~ 8年。梗死部位以前壁最多 ,其次为下壁。有典型症状者 96例 (6 4 % ) ,非典型症状及无症状者 5 4例 (36 % )。有吸烟史 82例 (5 4 7% ) ,高血压 6 2例 (4 1 3% ) ,高脂血症 6 4例 (4 2 7% ) ,有冠心病家族史者 32例 (2 1 3% ) ,糖尿病 18例…  相似文献   

10.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4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早期常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1] ,心率过慢使每分心输出量下降 ,可引起低血压、心功能恶化 ,提高心室率是治疗的关键。以往多用阿托品、多巴胺等治疗 ,虽有效 ,但不良反应大。本试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治疗组 4 4例选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男 2 6例 ,女 18例 ,年龄 4 6~ 81岁 ,平均(6 2 3± 7 6 1)岁。梗死部位 :下壁 16例 ,下壁 +右室 10例 ,下壁 +正后壁 10例 ,下壁 +右室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治疗,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观察2组患者梗死部位和抢救情况。结果 2组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急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潘南金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 :将我科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治的 79名AMI病员分为潘南金组 (39例 )和对照组 (40例 ) ,两组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溶栓率相似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潘南金组每日静滴潘南金 5 0 0mL ,从入院d1起连续静滴 10d ;对照组不用潘南金 ,其它治疗与潘南金组相同。结果 :潘南金组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2 0 5 9%。明显低于对照组 (47 5 % ,P <0 0 1) ,但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潘南金用于AMI治疗可明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后壁心肌梗死 (心梗 )指左室的后基底部 ,即左室游离壁位于外侧壁与下壁之间左房室沟下部分的梗死。后壁心肌梗死时 ,面对梗死区的心电图V8、V9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 ,弓背向上的S -T段及T波的改变。本文通过对 10 0例后壁心肌梗死病人的分析 ,发现其“镜中映像”V1、V2 有特征性的改变 ,可用于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心电图来源于天津市第一人民医院 1986年 7月~ 2 0 0 1年 9月冠心病监护病房经临床确诊的后壁心梗病人。在 179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 ,后壁心肌梗死10 0例 ,占 5 5 7%。男 76例 ,女 2 4例 …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1月用丁咯地尔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 5 0例 ,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5 0例 )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 0例 ,男 30例 ,女 2 0例 ;年龄 5 0~ 6 9岁 ,平均 5 8± 7岁 ;其中基底节梗死 2 7例 ,脑叶梗死 10例 ,多发性梗死 13例 ;伴高血压病者 36例 ,伴糖尿病者 12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 2 71± 10 5 2。对照组 5 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4 8~70岁 ,平均 5 6± 8岁 ;其中基底节梗死 2 4例 ,脑叶梗死 14例 ,多发性梗死 12例 …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死 (MI)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 ,并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如何使病人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去除危险因素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做好健康教育是关键。现将我科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的健康宣教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3例 ;年龄 58~ 75岁。按随机方法将病人分为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各 1 5例。AMI的诊断符合WHO的诊断标准。1 2 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我院对健康教育组的 1 5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按健康教育计划 ,实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心肌缺血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Birnbaum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缺血分级,将患者分为:3级缺血组和2级缺血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梗死部位、心肌酶及Killip分级;两组入院时ST段抬高的幅度(ΣST)、心肌梗死面积、CK-MB及LVEF。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梗死部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Killip分级比较有差异(P<0.05);3级缺血组与2级缺血组入院时ΣST、心肌梗死面积、CK-MB及LVEF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随着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缺血分级的提高,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增大,通过测定ST抬高心肌梗死缺血分级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患者预后,避免错过治疗时间窗,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与梗死面积部位及预后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 AMI)发病危险性高 ,预后差。AMI出现高血糖时 ,可持续数天至半个月左右 ,大多恢复正常。我们收集了我院 1995— 2 0 0 1年血糖资料较为完整96例 AMI者 ,观察其血糖情况 ,按其梗死部位、面积大小 ,各种并发症病死率进行分类比较 ,从而探讨血糖水平与AMI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6例 AMI患者 ,其中男 64例 ,女 3 2例 ,年龄 3 6~ 76岁 ,平均 5 8岁 ,全部病例经临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1.2 观察方法 :血糖取入院后翌日清晨空腹血糖测定结果 ,分成血糖正常组和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梗死周围阻滞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总结 12 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院病例 ,根据心电图分为梗死周围阻滞组 (4 1例 )与无梗死周围阻滞组 (83例 ) ,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周围阻滞发生率为 33.1% ,梗死周围阻滞组室性心律发生率为 4 3.9% ,较无梗死周围阻滞组 19.3%高 (P<0 .0 0 1)。结论 心电图存在梗死周围阻滞可作为鉴别梗死后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标志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有梗死周围阻滞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高 ,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倍他乐克佐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3月-1998年11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69例(对照组)及1998年12月-2001年11月加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78例(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倍他乐克200mg/d。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住院及出院后随访6个月,猝死、总死亡率、再梗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倍他乐克佐治急性心肌梗死,可减少猝死、总死亡率及再梗死率。  相似文献   

20.
125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前处理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我院急救中心2年来所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 125例均为我院急救中心接诊病人,其中男81例,女44例;年龄40~81岁,平均约60岁,均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AMI。以病人发病至入院是否超过6小时划分为早期组、晚期组。早期组60例,晚期组65例,统计分析入院时间与梗死面积、病死率之间的关系,见表1。按入院前病人是否给予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