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106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估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出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肝外胆道结石术后带有T管引流的患者在拔掉T管之后,经T管窦道常规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并取净残石。结果 106例病人一次取净结石103例,两次取净结石3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后经T管窦道取出胆总管残石的方法,安全,可靠,痛苦小。现已成为处理有T管窦道的胆总管残石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处理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结石分布广、位置深、形成铸型及胆管狭窄等因素,术后残石难以避免。残石是目前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困难和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已广泛开展,其成功率在50%~99%之间。自1993年6月至2002年6月期间,我们采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646例胆道残石病人,其中329例为肝内胆管残石。我们重点讨论肝内胆管残石的胆道镜治疗及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和具体方法。方法:对2004~2005年应用纤维胆道镜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肝外胆管结石55例,一次性取净率100%;4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净率57%。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0例,经“T”管窦道取石,一次性取净率50%;多次取石10例;1例胆管下段肿瘤活检获得诊断。结论:纤维胆道镜具有安全、准确、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纤维胆道镜的应用是诊治胆管残石和降低胆管残石发生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后胆管残石的纤维胆道镜取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89例术后胆管残石非手术治疗病例资料。结果89例均经过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治疗,其中82例胆道取石术后经影像检查肝内、外胆管无残石;5例肝右叶前支胆管少量泥沙样残石,经T管反复冲洗后恢复正常,2例肝右叶前支、后支胆管,左叶胆管膜状狭窄部内有残石胆道镜无法进入,经注入溶石剂后恢复正常。结论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胆道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2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术中及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效果。方法:(1)术中应用:常规探查胆总管及取石后,胆道镜通过胆总管切口进行检查,取石。(2)术后应用:经T管造影证实有残余结石后,拔除T管、腹部常规消毒铺巾、经窦道插入胆道镜探查取石。结果: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183例,其中174例一次性取净。结石取净率为95.1%。术后经窦道取石17例,取净者13例,结石取尽率76.5%。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术中术后探查并取石、可使残余结石率大大降低,减少了残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及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30例腹腔镜胆道手术中经胆囊管残端、胆总管切开及术后经"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液电脉冲碎石的临床资料。结果:346例一次性取净胆总管内结石,占47.4%;31例一次性取净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占19.5%。术后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液电碎石治疗后全部治愈。术后胆漏3例,出血17例,无死亡病例及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符合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原则,腹腔镜下纤维胆道镜操作技术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肝内胆管残石中的困难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228例肝内残石的经验,探讨纤胆镜在治疗肝内结石中的困难和对策。 临床资料 男103例,女125例;年龄17~81岁。经T管窦道进镜取石208例,经左肝管引流窦道进镜取石5例,经胆肠吻合皮下盲拌造口瘘道进镜取石15例。疗效以经纤眼镜、T管造影证实无结石为取净。残余结石在肝内Ⅰ~Ⅳ级肝管分市和治疗效果如下:Ⅰ级肝管残石13例  相似文献   

8.
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应用价值探讨(附216例报告)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38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16例胆道探查手术病人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102例同时使用术中和术后胆道镜,结果:9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技术,术后残石率由46.7%(42/90)降为23.3%(21/90),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结石取净率为95.2%(20/21),结论:强调胆道探查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肝胆管结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在电子胆道镜下行胆道残石取出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选择电子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残石70例,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并对仪器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器械的清洁保养等环节进行总结。结果7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经“T”管瘘道取石,取净率100%,未出现与电子胆道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是一种理想的术式,而手术中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3例在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胆总管扩张合并黄疸且术前未见结石的患者,其中19例术中胆道镜发现结石并于术中取净结石,2例炎性狭窄,1例胆管癌,1例未见异常。5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胆道镜取净结石。3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中胆道镜取净结石21例;2例胆道镜发现结石集中于肝左外叶合并肝内胆管狭窄,行肝左外叶切除;其余9例患者的结石术中未取净,于术后6~8周再经胆道镜T管窦道取净结石。113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获随访98例(86.7%),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2例复发,其余96例未见结石复发。结论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可明确胆管内病变,降低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率;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是治疗胆管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可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的方法及技巧,评价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3月至2011年9月术后胆道镜取石1226例,结石取净后常规行T管造影。结果共取石2685次,平均2.2次,取石最多次数者为12次。取净1182例,取净率96.4%。除1例为了重新放置T管而扩张窦道时引起出血、2例取石过程中引起窦道破裂外,未发生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胆道镜取石,作为胆道结石特别是肝胆管结石治疗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胆道结石治疗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术中及术后的操作技巧,提高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愈率。方法 总结分析180例肝胆管结石病例,在纤维胆道镜下观察,使用取石篮取石、钳咬、抓取、冲洗,行术中、术后经T管窦道取出结石。结果 本组180例中158例行术中取石,结石取净率为94.3%(149/158);余22例系术后再次经T管窦道取石,结石取净率为86.4%(19/22)。术中、术后取净结石共168例,结石取净率93.3%(168/180)。结论 纤维胆道镜能有效治疗肝胆管结石,降低术中、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纤维胆道镜220例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总结分析自1993年9月至2002年2月期间应用纤维胆道镜经术后“T”管窦道取石治疗220例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20例患者共取石治疗572例次,201例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为91.4%。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共84例次,无死亡病例。结论:纤维胆道镜经术后“T”管窦道取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结石取净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纤维胆道镜治疗了62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病人。57例病人结石取净,取净率91.94%。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残石率高是目前胆道外科难题之一,术后通过胆道镜从T管窦道取石是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T管的放置直接影响术后胆道镜取石的顺利进行。为方便术后取石应选择较粗的T管,T管的放置以“短、直、宽”为原则。术后要注意T管的保护,T管造影、B超、CT等的检查使胆道镜取石前有一个初步的定位诊断,减少漏诊。胆道镜操作技巧的熟练和取石器械的进步是提高结石取净率的有效保证。随着纤维胆道镜技术的发展必能促进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纤维胆道镜在小切口胆道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小切口胆道手术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纤维胆道镜术中经胆总管切口入路、经胆囊管口入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者570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不置T管者695例,经胆囊管口途径取石后直接结扎胆囊管者120例,肝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者或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者71例. 结果 术中结石取净率达96%,术后残石率为3.6%,结石复发率为1.4%.胆总管直接缝合病例中5例术后引流管内引出胆汁样液体,最多者每日达100 ml,经持续负压引流5~12 d后自愈,考虑为针眼漏胆. 结论 应用纤维胆道镜明显提高了小切口胆道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术后残石率和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院2003年3月~2005年4月近2年来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来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及经“T”管窦道取石中的应用。结果手术全部成功,一期结石取净率94.5%,全组无胆汁渗漏、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者,可减少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有效地避免放置“T”管存在的弊端。结论纤维胆道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了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疗效,并且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纤维胆道镜经术后“T”管窦道进行取石治疗,避免了患者因结石残余所致的复发、再手术,并且可以经窦道反复取石,减少了结石残余率。  相似文献   

17.
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困难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困难的原因,进一步寻求减少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可能.方法:回顾2000年9月至2003年12月间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426例中较困难者的43例临床资料,并分析取石困难的原因.结果:取石难度较大的原因包括:T管窦道因素、结石因素及胆管因素;其中T管窦道因素10例,结石因素17例,胆道因素16例.43例中除1例因失去耐心,患者自行拔除T管外,其余42例患者均应用纤维胆道镜或ERCP+EST将结石全部取出,无残留结石发生.结论:术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困难原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ERCP+EST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46例,其中开腹术中取石13例,联合腹腔镜术中取石25例,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8例。结果:本组46例用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效果满意,术后造影正常,无残余结石。结论: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可降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经T管窦道取石是治疗术后残余结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避免了再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结石的胆道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的胆道镜治疗方法。方法62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行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术,术后6周行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625例患者中619例结石取净,取石成功率为99.04%。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顺行球囊推石技术治疗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后肝外胆管残留结石的经验。方法 1例72岁男性病人,门诊以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后21天,上腹剧痛10小时为主诉收住入院,完善胆道磁共振检查提示T管在位,胆总管下段多发结石。诊断为胆道取石T管引流术后,肝外胆道残留结石。经多学科诊疗讨论,急诊行局麻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T管窦道顺行球囊推石手术治疗。术中将肝外胆管残留结石全部推入十二指肠内,并经导丝重新留置T管引流。结果 病人手术后第3天出院,第7天拔除T管引流,窦道自愈,随访1个月无不适症状。结论 顺行球囊推石技术治疗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后窦道未完全成熟时肝外胆管残留结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作为再次手术、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取石的替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