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ELISA法检测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同时使用药物治疗,病情完全控制后停用药物,对实验组中查出食物不耐受的患者进行饮食调节治疗,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食物全部忌食;对照组则不进行饮食调整.结果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的检测阳性率为89.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9%,对照组为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可作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寻找过敏原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提供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2.
采用ELISA法检测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同时使用药物治疗,病情完全控制后停用药物,对实验组中查出食物不耐受的患者进行饮食调节治疗,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食物全部忌食;对照组则不进行饮食调整。结果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的血清特异性IgG的检测阳性率为89.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9%,对照组为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可作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寻找过敏原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提供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评价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和IgG抗体联合检测在常见皮肤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的104例皮肤病患者(其中,荨麻疹72例,湿疹20例,银屑病12例)以及30例同期健康人对照。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含量、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含量、总IgE抗体含量、补体C3、补体C4及C反应蛋白(CRP),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皮肤病组食物IgE抗体、IgG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32.69%、67.31%,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荨麻疹组食物IgG总阳性率为92%,与其他皮肤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IgE和食物IgG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牛奶、小麦、鸡蛋,鸡蛋、牛奶、虾。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组的总IgE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病组鸡蛋IgG和牛奶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IgG阴、阳性组间补体C3、C4含量和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湿疹、荨麻疹、银屑病患者进行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和IgG抗体的联合检测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可协助指导患者饮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FA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FAD疑似患者血清中的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81例患者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蛋清/蛋黄、牛奶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蘑菇和猪肉过敏原IgG抗体阳性率很低;不同性别患者间玉米、牛奶及大米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鳕鱼、玉米、蟹、蛋清/蛋黄、牛奶与小麦过敏原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蛋清/蛋黄、牛奶、鳕鱼、甲壳类是FAD主要过敏原.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对食物过敏原可逐渐形成免疫耐受.FAD的防治重点在于婴幼儿与学龄期人群,应对蛋清/蛋黄、牛奶等主要食品进行饮食干预以降低FAD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过敏性特异性IgE抗体,筛选相关过敏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AS1公司生产的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10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食物性过敏原阳性35例(阳性率35%),以虾、蟹,鱼,蛋白、蛋黄为主,阳性率分别为16%、10%、8%.吸入物过敏原阳性70例(阳性率70%),吸入物过敏原除白桦等阳性稍低外,其余过敏原差异不大.在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三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35.8%、14.3%、16.6%,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89.5%、42.8%、50%,荨麻疹患者两组过敏原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种疾病.结论IVT法检测过敏原,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患者痛苦少且安全,过敏原的筛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患者饮食忌口,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特异性IgG4用于食物过敏原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异性IgG4检测在食物过敏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51例慢性湿疹患者血清中10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4、特异性IgE。结果51名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4阳性35例(68.6%),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45例(88.2%),两者差异显著(P<0.05)。10组过敏原中,虾、鱼类过敏原特异性IgE检出率显著高于特异性IgG4(P<0.05)。蛋、牛奶、大豆、猪牛羊肉特异性IgG4检出率明显高于特异性IgE(P<0.05)。西红柿、杏仁、花生、菠萝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4检出率无差异。结论特异性IgG4不能取代特异性IgE检测食物过敏原,但可作为一补充检查,为临床提供更多、更真实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7.
10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检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过敏性特异性IgE抗体,筛选相关过敏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AS1公司生产的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食物性过敏原阳性35例(阳性率35%),以虾、蟹,鱼,蛋白、蛋黄为主,阳性率分别为16%、10%、8%.吸入物过敏原阳性70例(阳性率70%),吸入物过敏原除白桦等阳性稍低外,其余过敏原差异不大.在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三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35.8%、14.3%、16.6%,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89.5%、42.8%、50%,荨麻疹患者两组过敏原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种疾病.结论 IVT法检测过敏原,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患者痛苦少且安全,过敏原的筛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患者饮食忌口,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了解荨麻疹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88例荨麻疹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288例荨麻疹患者中有212例.73.6%)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4%(P<0.01)。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占28.1%,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占47.9%,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尘(粉)螨阳性率最高,食入性过敏原则以螃蟹、虾、龙虾最敏感。少儿组对屋尘和尘(粉)螨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荨麻疹与接触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人体血清中不同过敏原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方法 选择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9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结果 结果 表明,慢件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总的阳性率达98.95%.其中特异性IgE阳性率为92.63%,以螨类和屋尘为主;特异性IgG阳性率为78.95%,以牛奶、鸡蛋、虾、蟹为主.结论 通过检测分析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能从不同的方面了解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及患者的过敏状态.指导医生诊断与治疗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20种食物特异性IgG(sIgG)、特异性IgG4(sIgG4)的水平,分析sIgG、sIgG4水平与荨麻疹严重程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并观察患者在阳性食物回避6个月后荨麻疹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患者组)和51名正常者(对照组)血清中20种食物sIgG和sIgG4水平,通过问卷调查其中65例患者(随机抽取)的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皮肤科生活质量评分(DLQI)、抗组胺药用量,并对26例进行了阳性食物回避6个月的患者再次评估。结果患者组食物sIgG、s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74.4%和69.3%,对照组食物sIgG、s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13.7%和5.9%,对照组食物sIgG、sIgG4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患者组(P0.01)。患者组阳性率较高的食物为鸡蛋、花生、牛奶、大豆、蟹。6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UAS7、DLQI、抗组胺药用量与sIgG、sIgG4水平无相关性。患者食物回避前后UAS7、DLQI、抗组胺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物sIgG和sIgG4水平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新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46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171例、对照组Ⅰ149例和对照组Ⅱ149例;观察组采用磁珠耳穴贴压加有氧运动和饮食疗法;对照组Ⅰ采用有氧运动加饮食疗法;对照组Ⅱ采用药物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和心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Ⅰ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Ⅱ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磁珠耳穴贴压加有氧运动和饮食疗法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且成本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采用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MHD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综合干预方法.采用SCL-90量表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于治疗前、治疗6、12个月时进行SCL-90评估,干预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全程治疗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慢性乙肝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接受α-干扰素治疗所致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其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使用干扰素和/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实验组45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69.23%,对照组21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48.84%,两组遵医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7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出院后随访内容为督促戒烟、长期氧疗、呼吸锻炼、营养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吸入舒利迭遵医情况的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及12个月对两组肺功能测定指标值6、min行走距离测定(6-MWD)值、生命质量测评值进行观察。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医嘱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6-MW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联合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COPD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营养饮食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血压控制、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社区本地居民的高血压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实施系统的营养饮食干预,对照组不施加任何教育.6个月后观察其体重指数、血压控制、血脂的变化.结果 6个月后,营养饮食干预组在控制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体重指数、血压、甘油三酯的降低程度尤为明显(P<0.01).结论 营养饮食干预更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血压,降低血脂,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膳食干预对改善肿瘤病人便秘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8例肿瘤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8例,进行常规饮食宜教;观察组60例,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对病人每日膳食进行具体指导.按照排便困难程度分级标准,对2组病人膳食干预前后便秘症状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常规护理后排便困难Ⅲ级以上者49例,便秘发生率为72.01%;观察组饮食干预后排便困难Ⅲ级以上者20例,便秘发生率为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化疗病人进行膳食干预,可有效改善肿瘤病人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90例,其中43例行PCI术,术后分为两组:A组23例,B组20例;未行PCI术47例,分为两组:C组25例,D组22例。A组、C组曲美他嗪口服,20mg,3次/d;B组、D组不服用曲美他嗪。4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跟踪观察12个月,其中A、B、C组各有1例、D组有2例死亡,剔除。比较4组治疗12个月前后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A、B和C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各组心功能超声学参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心功能较B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A组治疗后心功能超声学参数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进一步改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进行系统化健康指导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HBV-DNA阴转率为47.92%,对照组为25.71%;干预组ALT恢复较对照组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配合系统化健康指导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遵医嘱的依从性,提高疗效,促进康复,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谈锦艳  杜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8):1385-1386,1391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可调节绑带胃减容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后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行LAGB手术的单纯性肥胖患者17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按围术期护理常规在患者术后对其进行饮食品种、量、方法、时间的宣教及随访;干预组在围术期的3个阶段对患者进行术后饮食重要性和依从性的强化宣教,并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提供特异性饮食干预方案。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术期的强化护理干预对LAGB术后患者饮食依从性有正性影响,可在同类患者中应用,并使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