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成功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以自体足趾为供体,急诊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8例9指,围手术期间实施系统、严谨的整体护理。结果本组8例9指急诊移植再造手术全部存活,再造手指外形佳,具有伸屈及捏握功能,能恢复原感觉功能,效果满意。结论自体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手术一期完成,围手术期实施系统科学的整体护理是再造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拇手指毁损伤急诊修复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15指拇手指末节毁损伤,予急诊清创,移植踇趾末节及足2、3趾中末节再造。其中移植踇趾末节7例,第2趾5例,第3趾3例。结果 12例15指再造手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0.5~5年,再造拇指手指末节红润,外形满意,指腹两点辨别觉为6~8mm。自指间关节以远再造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屈伸正常,供区无不适感,负重行走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9例、良5例、可1例。结论急诊一期移植足趾再造毁损的拇手指末节,是此类损伤一种较为满意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断指再植、手指再造的特点,探讨提高断指再植、手指再造成活率及改善再植、再造手指功能的方法。方法 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指体血运观察,使用抗凝、解痉药,基础护理,手指功能康复锻炼等。结果 对146例病人进行有效的精心护理,手指功能康复锻炼,手指成活率93.4%。结论 断指再植、手指再造术应充分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使病人理解并积极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指体血运,及时药物应用,主动配合指体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指再造的方法 及术后再造指的外观和功能.方法 采用足拇甲瓣、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趾等方式治疗手指缺失65例,其中再造拇指42例、示指12例、拇示指联合再造11例,共76指.结果 65例再造指全部成活,按上肢功能标准评定[1]:再造拇指优62指、良8指、可6指,结论 足趾移植再造是治疗手指缺损较为的理想方法 .可获得相当满意疗效,且供区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经验,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外伤性拇手指缺损患者122例,清创后急诊再造者98例,择期再造者24例,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02例,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同时再造拇食指20例。结果再造拇手指122例中119例成活,无一例感染,经0.5—2年随访,所有再造拇手指血运丰富,感觉恢复良好,对指和对掌灵活。结论对于外伤性拇手指缺损,经过彻底清创,精细设计,采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可以获得满意的再造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与研究足趾组织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了70例拇手指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足趾组织再造拇手指手术,首先切取患者足趾,与此同时,游离并且将趾腓侧切取八角或者是四角形的带翼状组织瓣,再在足趾跖侧嵌入趾腓侧皮瓣,在足趾跖腹侧相应的位置上嵌入多角形的趾腓侧皮瓣,而带翼状组织瓣则嵌入到两角间的皮肤之下.结果 本文选择的这70例71指以及进行嵌入手术的趾腓侧皮瓣都得以存活,在手术结束后的3~12个月进行随访,接受手指、拇指再造手术的患者,其外形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并且与健侧的手指以及拇指非常接近.结论 足趾组织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简单、效果可靠,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足趾的狭细外形.可以保证患者对拇手指美观以及功能的两重要求.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2例拇手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独第2趾移植的患者13例,第2、3趾同时移植的患者8例,第2趾伴各种皮瓣移植的患者10例,第2、3趾近节趾骨移植3例,拇甲瓣伴2、3趾移植的患者8例,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再造趾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40例患者移植成活,2例失败,有效率为95.24%,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静脉危象3例,动脉危象3例,均进行及时处理,未造成不良预后。随访1年后,患者足部功能满足率为84.21%~91.30%,再造趾感觉功能优良率为100%,再造趾运动功能优良率为90.48%。结论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游离趾腹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游离第一趾腹腓侧皮瓣修复拇、手指全指腹缺损67例。结果 6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拇、手指外形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达6~10mm,手指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趾腹腓侧皮瓣移植术是修复指腹缺损外形及功能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分析组合游离组织组合移植手再造的临床应用及术后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行游离组织组合进行手部再造的患者21例,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 再造指,移植各皮瓣均成活,再造手外观良好,手指屈伸,手掌功能等功能均得到较全面的恢复,患者对手术及护理有较高的满意度.结论 组合游离组织组合移植对手部再造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护理对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再造拇指的成活率近年来明显提高,拇指功能占全手功能的50%以上,手术的意义不仅是恢复手的完整性,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恢复拇指功能Ⅲ。我科于2008年3月收治1例左拇指Ⅱ度缺损患者,成功行左拇趾甲皮瓣游离再造拇指术。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58-159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98例(127指)断指再植的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包括心理护理、环境要求、药物治疗、对症处理、严密观察血液循环、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成活率为96.06%。结论:再植成功的关键取决于高超的显微外科手术,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术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指血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及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促进早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断肢再植患者围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术前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中稳定情绪;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处理血管危象。结果:50例断肢再植患者43例手术成功,4例出现血管危象,通过及时处理,最终救治成功,3例出现血管危象,处理无效导致指端坏死。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断肢再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妇科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111-1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措施,以更有效地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以往病例,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要点,总结一系列腹腔镜手术护理操作程序。结果:35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该护理程序有利于配合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实施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何华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07-100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童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颅内动脉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例,分别采取传统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两组患儿心率、血压、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相比患儿心率、血压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天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加强儿童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儿恐惧感,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儿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部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德阳市人民医院17例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1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患者进行心理、基础和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等相关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7例切口感染创面全部治愈。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封闭式负压引流耐受良好,无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切口感染效果确切,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袁霏  晋云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398-3400
目的:探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对44例OSAHS患者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密的围术期监护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4例手术患者术后鼾声明显变小或消失,AHI由术前的重度降为轻度或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是解决重度OSAHS的有效方法。充分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及相应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5例患者术前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疑虑和恐惧心里,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切口情况,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全部病例手术经过顺利,无切口感染病例。平均住院7天。术后并发尿潴留8例,切口血肿、阴囊积液、尿路感染各l例。并发症发生率9.56%。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高频圈套电切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17例良性气管肿瘤患者,行支气管镜下腔内高频圈套电切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良性肿瘤17例,治疗14次,临床症状缓解,纤支镜下见新生物均完全脱落,追踪0.5~2年未见复发。结论:经支气管镜高频圈套电切良性肿瘤疗效显著,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冬  甘建玲  蔡伟良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95-2296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断指再植术并接受全程康复护理的患者42例为观察组,未接受全程康复护理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成活率及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44指均存活,存活率为100%,对照组44指存活43指、存活率为97.7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7.73%,对照组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能显著地促进患者再植断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55例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80%,并发症20%,包括尿瘘6例,切口感染3例,尿道狭窄1例,术后出血1例。结论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切口感染,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