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P)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新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流行地区位于胶东半岛地区,病人均为农民,年龄中位数为57岁,其中2例在起病前1周有明确蜱咬史。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泻、恶心等,并发症有出血、中毒性脑病、急性肾衰竭等,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尿蛋白、尿潜血,9例行人粒细胞无形体套式PCR检测均为阴性。经过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治疗痊愈11例,死亡1例。结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种蜱传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可累及多脏器,高龄及有并发症病人易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何益新  赵武  王勇 《疾病监测》2010,25(9):752-753
2009年5月,安徽省铜陵市报告发现了1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发病前是否被蜱叮咬史不详;具有高热、肌肉酸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周身不适,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尿常规和肝功能异常等典型临床特点,急性期血清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IgG抗体为呈4倍抗体增高。该病例被确诊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通过采取现场流行病调查、隔离治疗、个人防护、消毒等措施,患者得到救治且未出现二代感染与传播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毛莲  盛友爱  童斌 《家庭护士》2008,6(4):1084-1085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人嗜粒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新发自然疫源性疾病,所致疾病称为人嗜粒细胞埃立克体病[1],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人类对此疾病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病人有恐惧、忧虑、孤独、无助、愤怒等心理反应,影响治疗和康复.所以,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促进病人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FQ-PCR)方法, 用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检测。 方法 根据无形体特异外膜蛋白 Msp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以及TaqMan MGB探针, 建立FQ-PCR方法,并对湖北省随州和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蜱标本进行了检测。 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TaqMan MGB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建立的FQ-PCR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灵敏性评估发现每个20 μl PCR反应管中只要有35个拷贝的目的基因即可被检测到,即最低检出浓度为2拷贝/μl,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共检测蜱标本426只,其中豪猪血蜱253只,共49组,阳性7份。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FQ-PCR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用于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的快速检测。进一步证实了豪猪血蜱可能是粒细胞无形体的媒介宿主。  相似文献   

6.
张丽娟 《疾病监测》2011,26(1):81-84
蜱传立克次体病(tickborn rickettsial diseises,TBRD)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成年人及儿童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TBRD主要包括落基山斑点热(RMSF)、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ME)、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以前称之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GE)病]、埃文氏埃立克体(E.ewingii)感染及其他新发TBRD.  相似文献   

7.
管青  张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3):1071-1072,107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原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以高热同时伴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2006年中国报道了第一例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确诊病例,此后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出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疫情。我省咸宁、随州、黄冈、  相似文献   

8.
张丽娟 《疾病监测》2008,23(12):737-738
2008年美国医学会著名杂志JAMA第300期第19卷发表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国内外7家专业机构共同发表的研究论文,题目为“中国人粒细胞无形体院内传播感染”。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报告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事件,也是中国第一次报道的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确诊病例。同期,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3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护理.对3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积极进行病原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护隔离.2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医务人员无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沂源县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山东省沂源县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感染途径。方法对2002-2006年报告的34例可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对部分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选择年龄相近、未患过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同性别、同村居民为对照组,进行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经常从事林间劳动(IOR/I=4.4901,95%ICI/I: 1.4348~14.0518,IP/I0.05)、每日平均劳动时间是否超过1 h (IOR/I=4.0408,95%ICI/I: 1.3083~12.4806,IP/I0.05)、居住院内是否有牲畜圈(IOR/I=3.3707,95%ICI/I: 1.2883~8.8191,IP/I0.05)为沂源县感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暴露危险因素。结论根据病例临床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例对照研究,与牲畜(尤其是羊)接触、林间劳动、接触草地等危险因素为该疾病可能的感染途径。对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有待于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和实验室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疾病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对20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人进行调查,包括发病时间、地点、病情特点、治疗方法、护理与消毒隔离方法、疾病预后等.[结果]治愈12例(60%),好转3例(15%),死亡5例(25%).[结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可防可治,加强对病人隔离管理及早期治疗,大多数病人症状可以很快改善并治愈.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月上旬,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4例可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进行病原学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4例病例为山东省2010年疫情网络直报的首起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查菲埃立克体符合感染病例,并经实验室检测确诊,符合卫生部下发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病例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张丽娟 《疾病监测》2014,29(5):409-414
无形体病是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新发蜱传人兽共患病。2006年,我国某医院发生无形体病院内感染事件,引起卫生部、临床及疾病监测组织的高度重视。2008年和2009年,卫生部先后下发文件要求认真做好无形体病的防治工作。本研究就近年我国无形体病的监测、临床防治及基础研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并报道了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因多器官功能损害,救治无效死亡。部分病例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但大多数病例不能检测到人粒细胞无形体的核酸和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5.
张莉  宋宇虹 《护理研究》2010,(3):706-707
[目的]探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疾病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对20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人进行调查,包括发病时间、地点、病情特点、治疗方法、护理与消毒隔离方法、疾病预后等。[结果]治愈12例(60%),好转3例(15%),死亡5例(25%)。[结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可防可治,加强对病人隔离管理及早期治疗,大多数病人症状可以很快改善并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临床表现进行记录分析。确诊患者应用多西环素联合喹诺酮类或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并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24例患者经治疗临床痊愈出院;4例分别并发肺部曲霉菌、克雷白杆菌感染、大叶性肺炎,2例并发病毒感染,经积极抗感染等治疗后,临床痊愈出院;3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要求转当地治疗,后随访临床痊愈;2例并发肺部曲霉菌、结核杆菌双重感染,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经随访现已治愈;2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8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后均死亡。结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类新发的传染疾病,可有多方面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但早就诊,早治疗,加强防护措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森林脑炎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由蜱 (俗称草爬子 )叮咬人体后 ,森脑病毒进入脑及神经组织内所引起 ,表现为毒血症和脑、脊髓、脑膜的炎性病变 ,呼吸衰竭是患者的主要死因。适时施行气管切开术来改善呼吸 ,效果较好。 1990年 5月~ 2 0 0 1年 8月共收治森林脑炎患者 6 0 0多例 ,其中 6 0例施行气管切开手术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中男 5 2例 ,女 8例 ,年龄 17~5 9岁。均生活在林区 ,5~ 8月发病 ,6、7月居多 ,有明确的蜱叮咬史 ,多数人被蜱叮咬多次 ,有 3人被蜱叮咬 1次 ,叮咬部位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浙江省衢州市城区公园蜱类的种群分布和病原体携带情况,评估衢州市城区公园蜱传疾病的传播风险。  方法  2017 — 2019年每年3 — 11月,选择衢州市6个县(市、区)共18家城区公园,利用人工布旗法和动物体表采集法采集游离蜱和寄生蜱,进行蜱种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微小巴贝西虫、无形体/埃立克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结果  共捕获蜱168只,春、夏、秋季分别采集蜱标本41、70、57只,季节间无明显差异;168只蜱均为成蜱,隶属于1科5属7种,以革蜱为主,其次为长角血蜱、中华硬蜱,分别占36.90%(62/168)、26.79%(45/168)、占14.29%(24/168);游离蜱39只(23.21%),寄生蜱129只(76.79%),其中宿主为鼠类的有96只(74.42%),远高于其他宿主;其中47只检测5类病原体阳性,总阳性率为27.98%;以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率最高(13.10%),无形体/埃立克体阳性率最低(1.79%)。  结论  衢州市城区公园捕获蜱类以革蜱和长角血蜱为主,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TSV等病原体。 市民存在被蜱叮咬及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陆苗  覃新程 《疾病监测》2021,36(3):276-279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蜱携带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无形体属细菌的流行情况与种类.方法 在阿龙山林区采集蜱并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运用PCR方法扩增17 kDa与16S rRNA基因分别对2010年捕获蜱中的两类病原体进行检测,同时扩增阳性样本中立克次体的全长16S rRNA和gltA基因,将扩增产...  相似文献   

20.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P)主要引起人类经蜱叮咬传播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快速、准确的针对HGA的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爆发,减少死亡病例。目前AP感染的诊断方法有临床诊断、血清学诊断、形态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等。其中AP分子检测技术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快速,是目前对AP感染诊断的常用方法。针对AP分子检测主要方法包括巢式PCR(nested PCR)、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e 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等。三类分子检测技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检测手段,提高AP感染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