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8):116-118
目的探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常规护理组42例。观察组采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别评价治疗后护理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其持续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程度较轻(P<0.05),产生副作用的例数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能够有效地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防治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确诊鼻咽癌患者62例,全部患者均行首程放射治疗,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其中33例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不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还特殊给予口腔黏膜反应相关护理措施(实验组);另外29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分别在放疗期间第4周末以及放疗结束后第1周对所有患者口腔黏膜进行评估。结果放疗第4周末时,两组均以1、2级反应为主,其中实验组1级反应24例,对照组2级反应14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CP〈0.05)。放疗结束后1周口腔黏膜反应情况,观察组以0-1级黏膜反应为主,对照组以1-3级为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腔的特殊护理措施是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的主要因素,对于提高患者的放疗中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五倍子水煎剂对于减轻鼻咽癌放射治疗所导致的口腔黏膜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接受鼻咽癌放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观察组用五倍子水煎剂每日口腔含漱7次,时间点分别为3餐的餐前、餐后和睡前,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混合剂于3餐的餐前、餐后和睡前7个时间进行口腔含漱。如果两组有疼痛严重的患者,需进行抗炎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放疗第4周末、第8周末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放疗后的第4周末和第8周末检查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和疼痛程度,发现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和疼痛程度都远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五倍子水煎剂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损伤,可以减少损伤程度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7,(9):81-8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共筛选出8篇文献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43例,常规护理组42例,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有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其持续时间较短,反应较轻,产生副作用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和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康复新液防治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由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放疗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08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放疗的同时予康复新液5~10 m l含漱,ti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漱口,常规口腔护理。结果治疗组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较对照组明显轻(P<0.01)。结论康复新液对口腔黏膜急性放疗反应疗效好,使用方便,是良好的放疗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6.
马姗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282-1283
目的评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配合口腔护理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鼻咽癌放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使用rhEGF喷于口腔溃疡区域的黏膜,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分别观察两组口腔溃疡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7%,试验组有效率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EGF配合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鼻咽癌放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减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咽癌放疗期间急性放疗反应口腔黏膜炎和慢性放疗反应张口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鼻咽癌首次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轻于对照组,比较第4周、第6周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1);随着放射剂量的累加,观察组张口困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程度轻于对照组,比较第4周、第6周两组张口困难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功华  汪晓灵 《中国药业》2011,20(21):87-88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1含漱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联合爱必妥所致口腔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鼻咽癌联合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含漱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维生素B12含漱液和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降低疼痛持续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白细胞介素11含漱液对治疗鼻咽癌患者联合治疗的口腔黏膜反应有显著疗效,可减轻口腔黏膜损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鼻咽癌、口腔癌术后放疗出现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以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洗必泰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标准记录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程度。结果西帕依固龈液治疗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17、14、4、5例;对照组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2、5、20、1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108例早期综合护理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副作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对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副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临床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等份组,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鼻咽癌放射治疗和放疗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放射治疗引起的皮肤反应、黏膜反应、腮腺反应、全身放疗反应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过程患者精神面貌较好,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能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皮肤反应、黏膜反应、腮腺反应、全身放疗反应、情绪变化等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赵建国  张凌  项晓军  余锋  熊建萍 《中国药房》2010,(48):4547-4549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洗口腔后,rhG-CSF漱口液含漱;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洗口腔。结果:治疗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8.6%和7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较晚,放射治疗20Gy时,治疗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为9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CSF局部预防用药能推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并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吲哚美辛栓剂对放疗相关性口咽部黏膜炎所致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接受放疗过程中出现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引起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VAS(直观模拟标度尺评分法)≥4分给予吲哚美辛栓剂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常规治疗。结果疼痛缓解有效率治疗组为89.7%,对照组为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变化,治疗组体重稳定率在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分别为69.0%、37.9%,在对照组仅为34.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肛门部不适,均为轻度反应,未见中重度不良反应。结论吲哚美辛栓剂可控制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所致疼痛,其作用强、不良反应轻,能够使患者放疗顺利完成,有利于提高放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防治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放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放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预防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中药调理和心理辅导等措施.观察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病率及其治疗效果,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 预防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治愈时间平均为(3.98±1.26)d,痊愈8例,治愈率100.00%;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平均为(4.04±1.37)d,痊愈9例,治愈率64.29%.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放疗后并发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护理口腔,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中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的控制作用,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102例经病理确诊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放疗过程中出现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炙所致中、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芬太尼透皮贴剂+常规治疗)52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50倒。观察两组患者放疗中及结束后镇痛作用、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疼痛缓解有效率治疗组为90%,而对照组为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嗜睡,发生率低,均能耐受,用药结束后未见药物依赖。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控制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的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便于放疗顺利完成,从而有利于提高放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观察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清热解毒法在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用自拟清热解毒法治疗。对照组46例用常规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在出现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时的放射治疗剂量及粘膜炎的程度等两个方面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出现时的放射治疗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试验组IV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解毒法可以延缓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出现的时间,同时还降低了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咽拭子培养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1月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17例,因药物过敏中途退出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2组均采用同样的放化疗方案,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时,观察组治疗前行咽拭子检查,然后再根据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治疗前不行咽拭子培养检查,2组治疗后均再行咽拭子培养,对比2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口腔黏膜炎症变化等情况,观察咽拭子培养的作用。结果2组咽拭子培养阳性45例(39.13%),观察组58例,咽拭子阳性29例(50.00%),此29例按药敏试验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对照组57例,咽拭子培养阳性16例(28.07%),57例均按经验予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后,观察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疼痛的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用药后咽拭子培养阳性16例,产生耐药7例,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使用抗生素后的咽拭子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100%,合并感染者常见,使用抗生素治疗前行咽拭子培养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且对感染控制效果优于经验性用药,操作简单,适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徐海帆  谭风波  陈华兵 《中国药房》2012,(23):2185-2187
目的:观察自拟方剂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5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8例,2组均采用常规三野照射,接受6mV-X射线直线加速器照射,每次200cGy,每周5次,3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治疗组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加服自拟方剂,每天1剂,3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统计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53例,无缓解19例,总有效率75.64%;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61例,无缓解10例,总有效率87.1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放疗后出现骨髓抑制45例,放射性食管炎22例,放射性气管炎26例,胃肠道反应15例;治疗组患者放疗后出现骨髓抑制21例,放射性食管炎15例,放射性气管炎19例,胃肠道反应8例;2组毒副作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拟方剂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放射治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光子治疗仪Carnation-11红光疗法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首次住院治疗头颈部肿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放疗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日常护理(健康宣教、皮肤自我护理、皮肤防护剂等),实验组在放疗治疗期间除常规日常护理,增加光子治疗仪红光疗法,2次/d,10 min/次,持续至放疗结束.每天评估患者疼痛及皮肤情况,两组皮肤疼痛及皮炎分度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放疗,实验组与对照组放射性皮肤炎反应程度比较,统计量U=4.7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要以0~2级放射性皮肤炎为主,对照组主要以2~3级放射性皮炎为主.用卡方检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口腔疼痛情况进行组间差异比较显示,第2、3、4周的疼痛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腔疼痛情况经组内比较,其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65.083、27.09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各组内随着时间延长,疼痛发生情况有所加重.结论 光子治疗仪在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能明显改善患者放射性皮炎,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19.
向莉  何丽佳  任培蓉  范娟 《中国药业》2010,19(17):67-69
目的观察多瑞吉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将45例经病理学诊断明确为鼻咽癌并在放疗或化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口腔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患者,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瑞吉,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的镇痛作用、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为31.82%;研究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均能耐受。结论多瑞吉用于鼻咽癌放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便于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