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象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96例 ,男 75例 ,女 2 1例 ,年龄 1 2~ 5 8岁 ,平均 3 6岁。根据1 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标准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42例 ,中度 3 6例 ,重度 1 8例。随机分 2组 ,治疗组 5 8例 ,男42例 ,女 1 6例 ;年龄 1 2~ 5 1岁 ,平均 3 8岁 ;其中轻度2 7例 ,中度 1 8例 ,重度 1 3例 ;血清胆红素 2 1 .2~ 3 1 0μmol.L- 1 ,平均 1 95 .2 μmol.L- 1。对照组 3 8例 ,男 3 3例 ,女 5例 ,年龄 1 6~ 5 8岁 ,平均 42岁 ;其中轻度 1 5例 ,中度 1 8例 ,重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对76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对照组38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89.5%),有效3例(7.9%),无效1例(2.6%),总有效率97.4%。而对照组显效21例(55.3%),有效11例(28.9%),无效6例(15.8%),总有效率84.2%。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退黄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西药和蓝光照射治疗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筛选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和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治疗3 d后及治疗7 d后的外周静脉血总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5%(117/124),高于对照组的79.03%(98/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8,P<0.01);观察组患儿在治疗3 d、7 d后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西药和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及患儿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收治的96例黄疸患儿分成A、B两组,各48例。A组给予其常规西医治疗+蓝光治疗;B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蓝光治疗+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儿治疗后TBIL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且黄疸消退时间也明显早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B组为9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与蓝光治疗基础上,给予黄疸患儿茵栀黄口服液,可更好地缓解患儿症状,整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第3、6、8d治疗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对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胆红素水平并随访.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91.33%高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内,2组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均逐渐下降;其中在治疗3~5d,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2组患儿皮肤、巩膜黄染状况、血清胆红素变化和智力发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胆红素水平并随访。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1.33%高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内,2组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均逐渐下降;其中在治疗3~5d,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2组患儿皮肤、巩膜黄染状况、血清胆红素变化和智力发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茵栀黄口服液是由茵陈蒿、栀子、黄芩、金银花等中药组成,是根据过去的茵陈蒿汤结合茵栀黄注射液的有效成分改剂型而成的中成药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幼菌,味苦性寒,为治疗黄疸之要药,主要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的黄疸,所含有的茵陈酮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胆、对抗肝损伤和抗病毒作用,可抑制多种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减轻相关代谢物对肝脏的损害,同时可促进胆汁酸分泌,增加胆酸及胆红素排泄量,对预防和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具有重要作用;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本经》谓其“主诸热黄疸”,兼有消炎、利胆、安胎作用,黄芩中的黄芩昔(每10毫升茵栀黄口服液中含黄芩苷0.4g)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胆囊收缩拉。;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金匮要略》描述栀子索具有清利三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显著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用于治疗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具有凉血解毒、促进胆汁分泌和活血化瘀的作用;金银花含有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能够加快肠蠕动,消炎、解毒、利胆作用显著,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邢学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06-107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108例患有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54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积极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与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进行退黄治疗.分别记录两组的治疗过程与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黄疸体征消失时间与过程均早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为(482.6±50.3)μmol/L,在治疗后降低到(175.3±18.4) μmol/L;治疗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为(474.3±58.1) μmol/L,在治疗后降低到(124.4±16.8) μmol/L,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患者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治愈34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治愈41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高春新  沈剑虹  倪艳华 《中国药房》2011,(20):1872-1873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9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60例,随机分成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治疗一组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二组予退黄合剂口服,对照组未用药。用药5d后,观察3组患儿胆红素浓度平均下降幅度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一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二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治疗二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组总有效率和黄疸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药物,其疗效与退黄合剂相当,且不良反应少,可解决不少医院因无条件配制退黄合剂而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12.
茵栀黄口服液是由茵陈蒿、栀子、黄芩、金银花等组成的中成药制剂。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免疫性肝损伤、新生儿黄疸、母婴血型不合引发的新生儿溶血等疾病的治疗。本文就目前茵栀黄口服液在临床上的应用、配伍和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母乳性黄疸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茵栀黄1:3服液,每次5mL,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口服婴儿葡萄糖粉配制成浓度为5%-10%葡萄糖溶液,每次20mL,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29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8例,无效23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展开观察分析。方法对6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光疗时间为(35.26±10.58)h、黄疸消退时间为(7.32±2.51)d、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21)μmol/L、住院时间为(7.21±2.13)d同对照组患者的76.47%、(52.63±19.34)h、(10.28±2.94)d、(36±16)μmol/L和(9.18±2.81)d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展开对比分析,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临床上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38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96例和对照组184例,治疗组口服四磨汤及茵栀黄口服液共2d,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比较2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高胆红素血症及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59%和1.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6%和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泽民  冷建刚 《安徽医药》2013,34(7):941-942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于母乳性黄疸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9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维持母乳喂养;对照组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外,加用茵栀黄口服液1 ml.kg-1.次-1,3次/d;治疗5 d后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黄疸均有不同程度消退,治疗组在黄疸消退时间及总胆红素下降值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母乳性黄疸患儿有良好疗效,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退黄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水—醇法、渗漉法,回流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对茵陈栀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筛选。优化后的工艺与原注射液工艺相比,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不同茵栀黄制剂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君  高忻  张敏 《安徽医药》2012,16(1):98-10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与注射剂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在蓝光照射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11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茵栀黄口服和静脉治疗两组,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变化。结果茵栀黄口服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降幅(172.1±22.9)μmol.L-1,总有效率98.6%,茵栀黄静脉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降幅(180±58.1)μmol.L-1,总有效率9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与静脉注射剂佐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行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54例.常规组行一般治疗,治疗组行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51例(94.4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2例(77.78%)两组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行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黄疸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达光疗标准且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早产儿281例,按胎龄分为〈34W组与≥34W组,组内随机分为实验组(茵栀黄口服液+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检测并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3d及治疗完成后(7d)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总光疗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4W患儿实验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于治疗3d、治疗完成后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4W患儿实验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于治疗完成后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W、≥34W实验组患儿总光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减少总光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