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 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 200例孕妇进行口服50g糖筛查试验,对异常者进行75g糖耐量试验以确诊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 比较GIGT组、GDM组及正常组的母儿结局。结果: 在妊娠合并症、难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中, GIGT及GDM组明显高于正常组, GIGT与GDM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GIGT及时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糖耐量受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三亚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6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及52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GIGT组)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选择糖筛查正常的孕妇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①GDM组与GIGT组孕妇妊高征、羊水过多、胎儿窘迫、FGR、巨大儿、早产及手术产率均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GDM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而胎膜早破GIGT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GDM组与GIGT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转科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GDM组与GIGT组比较显著增高,而新生儿窒息GIGT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DM、GIGT均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重要因素,对妊娠期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应进行监测及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6年6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1725例,其中GIGT孕妇71例(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39例(GDM组),选取糖耐量正常孕妇100例(对照组),对3组孕妇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IGT组妊高征、羊水过多、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GT组与GDM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GT对孕妇及新生儿的结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麦燕  麦燕婷  麦丁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396-339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与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65例(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42例(GIGT组)、糖耐量正常孕妇40例(对照组)的孕妇及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及GIGT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胎儿窘迫、羊水过多、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及手术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GDM、GIGT均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应积极进行孕期糖代谢的筛查,对妊娠期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应积极进行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 与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2001年3月~2003年3月进行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ST), 异常者进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 以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 及妊娠期糖尿病(GDM), 其中GIGT孕妇72例, GDM孕妇40例, 糖耐量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 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IGT组的妊高征、巨大儿、胎儿窘迫、羊水过多、早产发生率以及手术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 05), 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GIGT与GDM均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重要因素。孕期进行葡萄糖筛查试验是有必要的, 对妊娠期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均应进行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1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628-629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减少合并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510例孕妇进行口服50g糖筛查试验(OGT),对异常者进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比较其与正常组母儿结局的不同。结果:母儿患病率比较,GIGT组以及GDM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GIGT组与GDM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张婧  李俊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1886-188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新生儿脐血脂联素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6月就诊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血糖检测结果分成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糖耐量异常组(GIGT组)和正常组(对照组),比较三组孕产妇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差异,分析妊娠结局与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GDM组孕妇FBG、APN和FINS显著高于GIGT组和对照组(P<0.05)。GDM组和GIGT组孕妇在产后出血、妊高征、羊水过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中,巨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GIGT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无相关性(P>0.05);GDM组和GIGT组孕妇产后出血、妊高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均与新生儿脐血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具有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GDM)103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90例,选择同期分娩1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妊娠结局。结果:GDM1组(治疗组)及GIGT组仅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2组(未治疗组)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与GIGT是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师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尽可能使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糖耐量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减退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 2 0 0 2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 490例 ,按糖耐量结果分为 3组 ,GIGT组 170例 ,GDM组 160例 ,无糖耐量异常的正常妊娠组 160例 ,分别比较 3组患者的围产儿并发症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GIGT组的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及围产儿死亡率等均与GDM组相似 ,但明显高于正常组 ;孕妇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与GDM组相似 ,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 :GIGT与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密切相关 ,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515例孕妇进行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对异常者,再空腹口服75g葡萄糖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受损。并分正常组、GIGT组及GDM组进行比较母儿结局。[结果]孕期及分娩过程中的合并症,难产率及围产儿患病率中,在正常组、GIGT组、GDM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巨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胎膜早破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DM组与GIGT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巨大儿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0.017),但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17);GDM与GIGT组之间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明显高于GIGT组(P﹤0.001﹤0.017);但GDM与GIGT组之间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巨大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17)。[结论]对GIGT及时治疗,可提高孕期糖代谢异常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耐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门诊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且拟足月在我院进行住院分娩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50例(GIGT组)、无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孕妇50例(对照组),均在孕24-28周行50g葡萄糖筛查(GCT),异常者进一步行75g葡萄糖耐量检查(OGTT),确诊为GIGT或GDM,分析各组妊娠结局。结果GIGT组与GDM组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组与G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GT组与GDM组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增加了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孕期应监测糖耐量情况异常者积极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以及妊娠期有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者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 试验异常的关系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孕中、晚期孕妇进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血糖≥7.8 mmol/L者做 正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并对诊断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及GDM给予早期治疗,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50 g GCT阳性率为10.65%,GIGT及GDM发病率分别为3.80%及3.48%。经早诊断、早治疗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围产儿窒息、 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早期50 g GCT筛查,并对GIGT、GDM进行早治疗,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重点监测, 减少了母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在孕中期对729例孕妇进行50g糖耐量筛查(50gGCT),异常者再进行75g糖耐量试验。根据糖代谢异常情况分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其余为糖耐量正常组(NGT)。对这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监测。[结果]GDM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21.1%、15.8%、10.5%、5.3%和63.2%;GIGT组分别为12.5%、12.5%、8.3%、4.2%和50%。与NGT组相比,GDM组和GIGT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以及剖宫产的发生率都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与GDM组相比,GIGT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过多的发生率较低(P﹤0.05)。但是两组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儿、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5.3%、21.1%、15.8%、26.3%和15.8,都高于NGT组(P﹤0.05)。GIGT组的发生率也高于NGT组,分别为4.7%、12.5%、8.3%、12.5%和4.2%(P﹤0.05);但是与GDM组相比,GIGT组发生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低血糖较少,低于GDM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和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导致母儿并发症的增多,因此应当重视对孕妇糖代谢的筛查,加强糖耐量异常者的血糖控制,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与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以及妊娠期有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者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的关系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孕中、晚期孕妇进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血糖≥7.8 mmol/L者做正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并对诊断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及GDM给予早期治疗,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50 gGCT阳性率为10.65%,GIGT及GDM发病率分别为3.80%及3.48%.经早诊断、早治疗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围产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早期50 g GCT筛查,并对GIGT、GDM进行早治疗,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重点监测,减少了母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与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以及妊娠期有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者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的关系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孕中、晚期孕妇进行口服50g葡萄糖筛查(50gGCT),血糖≥7.8mmol/L者做正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并对诊断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及GDM给予早期治疗,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50gGCT阳性率为10.65%,GIGT及GDM发病率分别为3.80%及3.48%。经早诊断、早治疗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围产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早期50g GCT筛查,并对GIGT、GDM进行早治疗,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重点监测,减少了母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展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及观察其妊娠结局。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要求住院分娩的孕妇1100例,于孕24周进行口服50g葡萄糖筛查(GCT),血糖值≥7.8mmol/L者,于次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了解GDM的发病率及高危因素,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50g葡萄糖筛查(GCT)阳性率9.8%,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发病率4.3%,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3.0%,有高危因素者占GDM45.5%。GIGT组及GDM组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及剖宫产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NRDS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GIGT组与GDM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对GDM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秦皇岛地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现状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6 787例孕妇进行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阳性者进一步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GCT阳性者2 807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为2.21%,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发生率为2.54%,GDM组剖宫产率、早产率、羊水过多及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50 g GCT正常组(P<0.05)。结论:GDM发病率较高,并可导致母婴并发症增加,因此对存在GDM高危因素的孕妇尤其应重视对GDM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异常(G 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 208例孕妇行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对149例异常者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糖耐量异常者(G IGT组)71例,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86例并与对照组300例分别比较妊娠结局。结果:50 g GCT阳性率为6.74%,G IGT及GDM检出率分别是3.22%和3.89%。GDM及G IGT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病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 g GCT,及早确诊GDM及G IGT,GDM与G IGT均能对妊娠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刘刚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13-27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母儿预后,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和评估GDM母儿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郑州圣玛妇产医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54例经检查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研究组),另外55例为身体健康的正常孕妇(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婴儿状态。结果:研究组孕妇早产、妊高征、产后出血、巨大儿、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过多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钙、低血糖以及新生儿转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异常率比较高,早期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干预,明显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异常率,改善围生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赵艳荣  王郁 《现代保健》2010,(18):50-5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于河北大学附属物探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500例,经50g葡萄糖筛查GCT和75g糖耐量试验OGT,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45例,诊断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30例。随机抽取50gGCT筛查阴性的孕妇150例为对照组。结果GDM、GIGT发病率分别为9.0%、6.0%、15.0%,GDM组和GIGT组妊高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与对照组年龄超过30岁,孕前体重指数〉124,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超过30岁,孕前体重指数≥24,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均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可对母儿造成危害,应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