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厦门市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有效地防治妇女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方法:对25197例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刮片检查、子宫及双附件B超、乳腺等检查,并对不同年龄组妇女妇女病患病情况、婚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疾病中宫颈糜烂患病率最高,为20.58%,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分别为18.70%、3.43%、3.36%和0.25%,乳腺增生患病率90.13%,乳腺肿物患病率0.47%。不同年龄组患病情况和婚育情况存在差别。结论: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疾病和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患病特点。大力开展妇女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对于提高妇女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任明明  李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530-1531
目的:了解襄阳市妇女乳腺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6月对襄阳市3 696例20~80岁妇女进行乳腺检查及相关因素调查,检查方法包括乳腺视、触诊,红外线乳腺扫描或乳腺B超,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襄阳市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为71.81%,其中乳腺增生2 569例,患病率最高,为69.51%,其发病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相关;发现乳腺癌1例,患病率为0.027%。结论:定期对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做到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乳腺疾病患病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726例老年女性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开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377-1378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常见病的病种、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以提高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由妇产科和外科医务人员对离退休女教工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妇科常规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刮片检查、乳腺检查、部分行盆腔B超和数字化乳腺摄片。结果:老年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为59.50%,阴道炎患病率为23.97%、以老年性阴道炎为主,患病率为22.73%,乳腺疾病患病率为34.85%,以乳腺增生为主,患病率32.64%。结论:老年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当加强老年妇女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女性自我保健能力,采取各种干预措施,降低老年妇女病的患病率,提高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已婚妇女妇科普查情况,探讨常见妇科病的病种、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不同年龄已婚妇女发病情况采用相应防范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妇科普查的城镇已婚妇女11 406例,常规进行妇科检查、白带化验、阴道镜检、盆腔彩色B超、乳腺彩色B超检查及部分妇女做宫颈细胞TCT和HPV检查情况。结果妇女病患病顺位为乳腺小叶增生、阴道炎、宫颈疾病、子宫肌瘤、乳腺肿块、卵巢肿块,患病率分别为36. 51%、25. 66%、23. 20%、8. 61%、3. 64%、0. 58%,各年龄组疾病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阴道炎患病的高峰年龄为25~34岁,宫颈疾病、卵巢疾病、乳腺小叶增生患病的高峰年龄为35~44岁,子宫肌瘤和乳腺肿块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5~54岁。宫颈细胞TCT和HPV检查率低,分别为64. 48%、24. 11%,检查阳性率分别为4. 39%、5. 60%; TCT异常者年龄TCT正常者,HPV阳性患者的年龄HPV阴性者。结论加强对妇女病普查普治,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针对不同年龄妇女发病情况采用相应的防范对策,开展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促进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5.
1204例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我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方法:由妇保科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妇科普查卡片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并填写卡片,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前3位是宫颈炎患病率43.19%;阴道炎患病率20.23%;乳腺疾病患病率16.67%。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乳腺疾病患病率城镇女职工与农村妇女存在差异。结论:生殖道感染目前仍然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多学科群防群治,加强健康教育,注意经期卫生及性卫生,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是当前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祝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天祝县35个行政村中抽取3264名已婚育龄妇女,由专职临床医师对调查对象做常规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刮片、乳腺红外线检查、妇科及乳腺B超等相关的妇女疾病检查。结果 3264名妇女中,生殖道疾病的患病率为52.9%,不同疾病的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30,P=0.000),其中患病率最高的为宫颈炎,其患病率为28.68%;不同年龄段妇女的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宫颈癌的患病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宫颈炎患病率最高的为20~30岁的妇女,其患病率为38.86%,盆腔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和宫颈癌患病率最高的均为41~50岁的妇女,其患病率分别为7.62%、30.49%、3.59%和8.97%;不同年龄段妇女附件炎的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1,P=0.482);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16.54%,不同疾病的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47,P=0.000),其中患病率最高的为乳腺增生,其患病率为8.33%;不同年龄段妇女乳腺纤维瘤、乳腺囊和乳腺癌的患病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囊肿患病率最高的均为20~30岁妇女,其患病率分别为16.11%和1.90%;乳腺癌患病率最高的为41~50岁妇女,其患病率为0.45%。结论天祝县农村妇女生殖道疾病患病率较高,乳腺疾病患病率相对较低,需加强对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的关注和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系统疾病和乳腺疾病的患病现况,为制定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保证市级代表性基础上,分层、整群抽取53 652名18~49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采用先集中后入户的调查方式进行生殖系统疾病和乳腺疾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盆腔和乳腺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为58.1%,主要为宫颈糜烂(35.3%)、宫颈肥大(24.3%)、细菌性阴道病(12.0%)和各种阴道炎(9.1%),宫颈癌的患病率为0.1%。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10.7%,其中乳腺增生症患病率最高(9.4%),其次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分别占0.6%和0.5%,乳腺癌的患病率为0.03%。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妇女及丈夫年龄为30~44岁、职业为农民、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年均收入为>8 000~10 000元、月经初潮年龄为15~16周岁、月经周期≤24天、经量中等、痛经、初产年龄≥25周岁、总生育次数≥2次、产后超过2个月开始性生活、采取避孕措施、无引产和流产史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和乳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应将生殖健康促进计划纳入各级政府规划,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颖  李秀清  李洁  怡学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32-5334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女职工常见妇女病的患病率,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群体干预措施。方法:由妇女保健科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妇女病普查表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普查表,常规进行妇科及乳腺检查,同时进行辅助检查。结果:对2003~2008年机关企事业单位已婚妇女8 820例进行常见妇科病普查,患病人数3 389例,患病率38.42%。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以慢性宫颈炎占首位,其次依次为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而在慢性宫颈炎中宫颈糜烂居第一位,查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各1例;慢性宫颈炎21~30岁患病率最高,为32.77%,51~60岁最低,为4.48%,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乳腺疾病普查10 032例,患病人数3 456例,患病率34.45%,主要为乳腺小叶增生3 254例,患病率32.44%;乳腺癌2例;乳腺小叶增生以21~30岁患病率最高达47.17%,51~60岁最低为8.04%,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结论: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努力提高妇女病普查率,降低患病率,从而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昌地区已婚女性妇科病普查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82-1683
目的:探讨新昌地区已婚妇女常见病的病种、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以提高该地区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新昌地区4 876例已婚女性进行体验,包括妇科常规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刮片检查、乳腺检查、盆腔B超。结果:该地区已婚妇女患病率27.4%;其中乳腺疾病患病率最高,高达22.7%,其次是宫颈疾病,患病率为13.2%;阴道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患有2种及2种以上疾病的女性达43.11%。结论:应重视女性的健康生活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体检,以降低女性疾病的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1007例特困母亲妇女病普查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特困母亲妇女疾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特定人群妇女保健的模式和方法。方法:采取广州市1007例特困母亲妇女病普查现状的结果,进行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疾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1007例调查对象中,患生殖道感染的妇女患病率达到40.22%,其次是乳腺疾病为30.19%,妇科肿瘤为21.05%。生育年龄旺盛时期(<30岁和30岁~组)其生殖道感染高达43.59%和46.51%;40岁~组妇女的妇科肿瘤患病率最高;而乳腺疾病的患病率表现为30岁~和40岁~组妇女最高。影响疾病的因素与经济、文化水平、自我保健意识、年龄、婚育及避孕状况等因素有关。结论:对特困妇女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大力普及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促进弱势群体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女性乳腺疾病发病情况和主要致病因素,探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乳腺疾病与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人工流产史、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和早期发现女性乳腺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乳腺病基本情况调查表》对2009-09~2012-09在内蒙古地区不同医院进行体检的18~78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建立Access数据库,分析内蒙古地区20000例体检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和主要致病因素.结果 20000例体检女性中患有乳腺疾病7427例,患病率为37.14%.其中乳腺增生症6480例,占32.40%,患病率最高;乳腺癌的患病率为0.18%;乳腺疾病的发病与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人工流产史、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 内蒙古地区女性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以乳腺增生为主;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多次人工流产、高脂饮食等是乳腺疾病的致病因素;通过健康体检可做到对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预防及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乳腺疾病患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农八师133团20~60岁本地户籍已婚妇女进行以"乳腺癌、宫颈癌"为重点的妇科病普查工作(以下简称"两癌"),了解农八师133团妇女20~60岁生殖健康状况和妇科疾病发生率,分析发病因素,掌握发病原因,提高"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3166例用统一固定的体检表格进行基本情况及病史的询问填写,常规妇科检查、乳腺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乳腺癌2例,宫颈癌1例。妇科疾病患病总人数2350人,患病率74.2%,其中宫颈炎56.6%,乳腺疾病30%,阴道炎21.29%。结论妇女常见病以宫颈炎为主,乳腺增生有上升趋势。加强妇女保健宣传力度,增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坚持定期进行妇科病查治,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女性乳腺增生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8年4月—2009年4月成都市青羊区国家乳腺癌筛查项目中由钼靶X线或超声检查确诊的乳腺增生症患者96名作为病例,同一筛查项目中的健康女性384名作为对照,以年龄±1岁匹配,进行1:4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危险因素的优势比(OR)。结果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累积哺乳时间长与乳腺增生症呈负关联(OR=0.64,95%CI:0.51~0.80);家庭人均月收入高、流产个数为1与乳腺增生症呈正关联(OR1,P0.05)。结论累积哺乳时间长是乳腺增生症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高、曾流产是乳腺增生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毕研青  刘效方 《现代保健》2014,(35):144-146
乳腺结构紊乱是乳腺疾病常见的影像学改变,是指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而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乳腺癌一直是广大医学工作者的研究目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AK4在各种乳腺结构紊乱中的表达,有利于判断乳腺增生到恶变在这一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早诊断乳腺癌、为临床指导手术指征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8~2010年广州市育龄妇女的妇女病患病情况,为提高妇女生殖保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广州市育龄妇女妇女病普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育龄妇女妇科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008~2010年常见妇女病患病率顺位不变,依次为: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及妇科肿瘤。其中生殖道感染在妇女病普查中占首位,患病率为46.64%;在生殖道感染中,宫颈炎连续3年占首位,患病率为26.67%;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为主;妇科肿瘤中以子宫肌瘤为主。结论:针对广州市育龄妇女常见病的发病趋势和防治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和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庆市乳腺普查活动中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为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统一的乳腺疾病普查调查表格,由专门普查人员通过问诊、触诊和红外乳腺检查仪对全市36个区县533268例育龄妇女进行乳腺疾病的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36.06%。工人最高(58.45%);农民最低(33.42%)。未婚育龄妇女患病率为41.39%,已婚育龄妇女患病率为35.96%;两者均以乳腺增生为主要疾病,分别占未婚患病人群的97.01%(4283/4415)和已婚患病人群的61.96%(116428/187905)。结论:乳腺疾病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以乳腺增生为主;科普知识宣讲和普查有助于患病人群提高警惕,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梅州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与分析,为当地卫生决策部门制定预防对策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机会性筛查方法对9428名梅州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抽样调查。结果:9428名梅州妇女中,患病人数为4703例,患病率为49.88%,其中乳腺增生率最大,为43.28%,其次为良性肿瘤率(5.05%)、其他乳腺疾病(1.47%)及乳腺癌(0.08%);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60.74%),其次为20~29岁(52.25%)、30~39岁(51.35%)、50~59岁(40.16%)、≥60岁(8.56%);梅州市区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为45.67%,郊县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为5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与郊县妇女乳腺局限性增生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该地区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为母乳喂养、流产史、肥胖及乳腺疾病家族史。结论:注重加强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对影响妇女患乳腺疾病的因素进行仔细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能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妇女病普查7038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江池 《现代医院》2003,3(5):16-18
目的 掌握和了解佛山市高明地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情况。方法 以普查的形式于2001年对高明区7038名妇女进行了妇科病、乳腺病普查。结果 应查已婚至60岁妇女数10325人,实查7038人,普查率68.16%。7038人中查出患各种妇科病人数3238人,患病率为46.02%。妇科疾病前四位是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其构成分别是43.90%、40.73%、5.03%、1.02%,7038例中患乳腺疾病者350人,患病率为4.97%,乳腺疾病主要以乳腺增生为主,占94.57%。其次是纤维瘤,占4.80%;乳腺癌占0.63%。结论 本地区妇女常见病是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为主。妇幼保健工作者应加强妇女卫生宣教,广泛宣传防病治病知识及乳腺疾病自检方法。做好妇女五期保健,增强生殖自然防御能力,以降低生殖道炎症患病者。  相似文献   

19.
玉林市城区2007年2103例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岸英  杨卫  黎秋波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132-4133
目的:了解玉林市女职工妇女病现状,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方法:2007年对玉林城区33个企事业单位2 103例女职工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乳腺检查。结果:本次普查玉林市城区妇女2 103例,查出各种妇女病1 396例,患病率为66.38%;妇科疾病检出率最高为宫颈疾病,检出率达65.66%(1 381/2 103),乳腺疾病次之,为53.73%(1 130/2 103),再次为阴道炎,检出率为27.38%(576/2 103)。结论:宫颈和乳腺疾病是目前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玉林城区女职工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妇女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女性自我保健能力,采取各种干预措施,降低妇女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张婷  吴瑞琪  王红  赵玉芬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85-3886
[目的]通过普查使妇女乳腺疾病得以早发现、早治疗。[方法]采用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对3 300例健康者行红外线乳腺检查。[结果]3 300例健康妇女乳腺中,乳腺增生2 493例,占75.55%,乳腺纤维瘤148例,占4.48%,乳腺癌1例,占0.03%。[结论]通过普查,发现生育期妇女乳腺疾病发生率较高;应加大普查普治工作的力度,筛查出早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