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Eo L)的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同时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复习。结果 :Eol是嗜酸粒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 ,随访 2例治疗后死亡 ,1例 CR,1例出院不详。结论 :建议分型诊断标准为 :(1)急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1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 (>1.5× 10 9/ L ) ,并出现不成熟嗜酸粒细胞和 /或不成熟粒细胞 ,有进行性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 ;2骨髓原始粒细胞≥ 5 % ,各阶段嗜酸粒细胞增多 ,≥ 30 % ;3有嗜酸粒细胞恶性增殖的证据。 (2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1外周血成熟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1.5× 10 9/ L) ;2骨髓嗜酸粒细胞≥ 30 % ;3能除外其它已知原因所致的嗜酸粒细胞增多 ;4肝、脾肿大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有嗜酸粒细胞恶性增殖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联合反义寡核苷酸体外净化慢粒白血病骨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2 a、bcr/ abl反义寡核苷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体外净化效果。方法 :采用体外克隆形成培养技术 ,分别用于干扰素 α2 a、bcr/ abl反义寡核苷酸不同的组合方案 ,进行体外净化 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骨髓。结果 :联用 IFN-α2 a(1× 10 6U / L )、bcr/ abl AS- ODN(4 0 mg/ L )方案 ,对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L - CFU )抑制作用有显著差异 (P<0 .0 1) ,而相同条件下 ,GM- CFU及 L - CFU的集落存活率分别为 30 .0 6 %和 8.9% (P<0 .0 1)。结论 :联用 IFN -α2 a(1× 10 6U / L )、bcr/ abl AS- ODN(4 0 mg/ L )方案 ,选择性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效果好 ,可用于临床净化 CML骨髓  相似文献   

3.
孤立性粒细胞肉瘤1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粒细胞肉瘤 (Granulocytic Saroma,GS)是一种由未成熟粒细胞形成的髓外肿瘤 ,外周血和骨髓均无白血病表现的所谓孤立性粒细胞瘤 (Isolated granulocytic sarcom a)非常少见 ,本文报道 1例 ,并就孤立性 G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文献复习。病例资料患者 ,男 ,2 9岁 ,因“发现皮肤结节 3个月”入院。患者无意中发现左腰部皮肤有两个蚕豆大小的紫色结节 ,此后逐渐增多 ,遍及背部、胸部及四肢 ,大小不等 ,米粒至蚕豆大小。曾就诊于当地医院 ,血象 :Hb15 7g/ L,WBC4.0× 10 9/ L,PL t147× 10 9/ L ;骨髓检查 :增生活跃 ,粒系 0 .…  相似文献   

4.
 病例报告病例 1,男 ,2 7岁。因反复皮肤瘀点、瘀斑 ,牙龈出血 18年于 1996年 3月18日入院。患者 7岁时 ,“感冒”后出现双下肢皮肤多处瘀点、瘀斑 ,刷牙时牙龈渗血 ,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外周血血小板明显减低 ,PLT (35~ 4 3)× 10 9/L ,白血病和血红蛋白正常。后在我院经骨髓涂片检查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经强的松 4 0mg/d口服治疗后 ,血小板逐渐升至 (6 0~ 75 )× 10 9/L。强的松维持治疗 6个月后逐渐减量 ,1年后停药。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多次复查血常规 ,血小板均保持在 5 0× 10 9/L以上 ,虽未完全恢复正常 ,但因无出血症状 ,未再检查治疗。入院前 3个月 ,患者无诱因出现低热、四肢皮肤弥漫性出血点 ,同时伴牙龈自发性出血。当地血常规结果显示 ,WBC 3.2× 10 9/L ,Hb 96 g/L ,PLT 2 8× 10 9/L。自服强的松 6 0g/d治疗 ,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后行骨髓涂片检查 ,结果示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原始粒细胞占 6 .5 % ,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占 15 .5 % ,部分粒细胞核浆发育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CD34+ 纯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病人进行了CD34+ 纯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8例患者进行了未分选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动员方案为CTX+Vp 16联合G CSF。CD34+ 细胞分选采用CliniMACS系统。结果 分选后CD34+ 细胞纯度达到(88.99± 6 .88) % ,回收率达到 (6 9.0 6± 17.0 7) %。 11例分选患者感染率为 (5 / 11例 ) ,复发率为 (1/ 11例 ) ,死亡率为 (3/ 11例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时间为 (11± 1)天 ,血小板 >2 0× 10 9/L为(13± 3)天 ,8例未行CD34+ 分选患者的感染率 (4/ 8例 ) ,复发率为 (3/ 8例 ) ,死亡率为 (5 / 8例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时间 (11± 1)天和血小板 >2 0× 10 9/L(14± 4 )天。结论 利用CliniMACs系统体外进行外周血CD34+ 细胞的富集与纯化纯度、回收率均满意 ,自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顺利 ;与对照相比造血重建时间、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毛细胞白血病 (haircellleukemia ,HCL)是一种少见的白血病 ,发病率占白血病的 2 %。我院自 1996年以来共收治 4例。患者男女各 2例。年龄 2 7~ 6 1岁。发病与职业无明显关系 ,无放射线接触史及遗传病史。 4例均有皮肤及黏膜出血 ,乏力 3例 ,贫血、脾肿大、发热及下肢疼痛各 2例 ,消瘦及淋巴结肿大各 1例。实验室检查主要有外周血及骨髓异常改变。白细胞数明显偏低 1例 ,为 1 0× 10 9/L ,余均正常 ;血红蛋白数 5 0~ 10 0g/L ,平均值为 72 5g/L ;血小板数 3× 10 9/L~ 86× 10 9/L ,平均值为 31× 10 9/L。…  相似文献   

7.
输血是抢救失血患者的主要手段 ,但是有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 ,开始输同型血无反应 ,但在以后的输血配血时 ,患者的血型发生变异 ,使配血、输血困难 ,笔者在会诊中发现有 3例血型变异 ,经血型确认后 ,输相应的成分血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例 1,男 ,2 8岁 ,2 0 0 1年 5月开始乏力 ,面色苍白 ,活动后心慌、头晕 ,鼻出血等。经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化学染色等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查化检验 :Hb 5 6 g/L,RBC2 .1× 10 1 2 /L,Plt2 8× 10 9/L,WBC4 .8× 10 9/L,申请输血 ,血型为 A型 ,Rh(- )。住院期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 BU3- CY预处理方案在减低预处理剂量骨髓移植 (RI- BMT)中的作用。方法 :以 BU3- CY减低预处理剂量的方法对 7例白血病患者作 RI- HSCT,供者均为亲兄弟姐妹 (rela-tive sibling donor,RSD) ,其中有 3例为 HL A5 / 6位点相合者 ,输入 G- CSF动员的供者单个核细胞(MNC) 4× 10 8/ kg~ 8× 10 8/ kg,以 MTX,Cs A,MMF预防 GVHD。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植入 ,WBC上升到 1× 10 9/ L 为 +11天 (10天~ 15天 ) ,Plt上升到 2 0× 10 9/ L 为 +12天 (9天~ 17天 ) ,除口腔炎外 ,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移植后 (11天~ 4 5天 )均有经 DNA检测证实的完全供者嵌合 (FDC) ,例 1于+2 0天时为混合嵌合 ,+45天时为完全嵌合。急性 GVHD3例 ,1例为 度 GVHD,+6 2天时死亡 ,2例为 度 GVHD治愈 ,3例有慢性 GVHD,2例为广泛性 ,1例为局限性。 6 / 7例无病存活 6个月 (2个月~ 12个月 )。结论 :BU3- CY的预处理方案可作为减低预处理剂量骨髓移植 (RI- BMT或 RI- HSCT)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例 1,女性 ,40岁。发现左乳肿块 2个月 ,无发热及局部疼痛。体检 :左乳外下象限可触及 8cm× 6 cm× 3cm肿块 ,质硬 ,表面不平 ,边界不清 ,活动差。同侧腋下可触及 3个肿大淋巴结 ,质硬。术前诊断为左乳腺癌 ,行全乳切除术。病理诊断 :肉芽肿性乳腺炎。例 2 ,女性 ,5 8岁。左乳肿块 3个月。体检 :左乳腺外上方肿块约 6 cm× 5 cm× 3cm,表面不平 ,质硬 ,活动差。同侧腋下可触及一质硬的淋巴结。WBC11.5×10 9/ L,N0 .6 8,L0 .32。术前诊断为左乳腺癌 ,行全乳切除术。病理诊断 :肉芽肿收稿日期 :2 0 0 0 -0 2 -13作者单位 :河…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4年 12月至 2 0 0 0年 7月 ,采用羟基脲联合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1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经临床、血像、骨髓像、细胞化学染色确诊 ,部分病例经免疫单抗分型确诊 ,符合FAB诊断标准。男性 11例 ,女性 7例 ,年龄 19~ 6 4岁 ,中位年龄 39.0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 8例 ,其中M13例 ,M2 4例 ,M4 1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 10例 ,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1例 ,其中L16例 ,L2 4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0 2×10 9/L~…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4岁,2012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伴发热,峰值体温38℃,血常规检查:白细胞7.6×109/L,血红蛋白59 g/L,血小板25×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原始粒细胞占28%,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M2型(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M2,AML-M2);融合基因:AML1/ETO(+).先后给予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MA(高三尖杉酯碱+米托蒽醌+阿糖胞苷)、4次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疗,末次化疗于2012年12月10日结束.治疗后患者疾病状态:AML-M2复发,AML1/ETO(+).2013年6月18日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父亲,HLA8/10位点相合,供受者血型相同,均为O型Rh(+).以输注供者干细胞的日期为0天,即移植日期,-1d表示移植前1d,+1d表示移植后1d,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行双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 7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5 1岁 ,均有乙肝病史 15~ 2 0年 ,有肝硬化、脾肿大 ,6例为巨块型肝癌 ,1例为结节型 ,临床分期 :6例为Ⅱ期 ,1例为Ⅲ期 ;肝功能分级 :A级 4例 ,B级 3例 ;术前血小板计数为 :3 8± 14× 10 9/L ,伴白细胞减少 3例 :3 .6± 0 .1× 10 9/L ,红细胞减少 1例 :2 .73× 10 12 /L ,手术方式 :先行部分性脾栓塞 (PSE) ,然后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HACE)。结果 术后 1~ 3天WBC :14 .2± 2 .8× 10 9/L ,BPC :5 3± 4× 10 9/L ;5~ 7天为 7± 1.7× 10 9/L ,10 3± 10×10 9/L ;术后第 14天 ,RBC为 :4.2 3× 10 12 /L(RBC减少者 )。术后一月复查CT :肝癌缩小约 3 0~ 40 % ,脾脏有所缩小 ,坏死区呈均匀坏死状态 ,肝功能有所改善。结论 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具有确切疗效 ,且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 1 996年以来应用羟基脲联合HA(高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 )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2 1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病例与方法 初治的CML 2 1例 ,为我院 1 996年~ 2 0 0 0年住院病人 ,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染色体检查 ,符合诊断标准 ,其中男 1 5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7(30~ 72 )岁。确诊时均有不同程度脾脏肿大 (肋下 2~ 1 3cm) ,中、重度肿大占 67% ,WBC 1 3 .2~ 2 56 .7× 1 0 9/L ,PLT 1 30 .0~ 81 0 .0× 1 0 9/L ,Hb85 .0~ 1 4 0 .0g/L。治疗方法 :患者确诊后即用羟基脲联合HA方…  相似文献   

14.
5q-综合征转为急性红血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6 8岁。因感冒、咳嗽、憋气半个月 ,于 1998年 1月 2 3日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贫血貌 ,低热。浅表淋巴结、肝、脾均 (- )。实验室检查 :Hb 78 8g/L ,RBC 2 2 6×10 12 /L ,网织红细胞计数 2 8%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98 1fl,PLT 46 4× 10 9/L ,WBC 2 42× 10 9/L ,原粒细胞 0 0 1,成熟粒细胞 0 6 7,单核细胞 0 11,淋巴细胞 0 18。抗人球蛋白及酸溶血试验均 (- ) ,D 二聚体 2 0mg/L ,血小板黏附 /聚集试验 0 16 / 0 15 2。住院后给予罗氏芬、先力腾抗炎治疗 ,症状减轻 ,左下肺炎基本吸收…  相似文献   

15.
1病例介绍 病例l,患者,女,28岁,"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出暗红血液50 mL、术后创面渗血2 d入院.查体:血压9/6kPa,心率110次/min,贫血貌,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肛门后正中位距肛缘3 cm处有一组织缺损,约3 cm ×4 cm×5 cm,边缘组织暗红色,创面渗血.血常规:WBC2.0×109/L,Hb 25g/L,PIt 30×109/L.入院后行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转肿瘤科化疗.  相似文献   

16.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观察251例白血病细胞CD14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 CD14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在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 CD45 /SSC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 2 5 1例白血病细胞 CD14及其它白血病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2 5 1例中有 19例 ( 7.5 % )白血病细胞表达 CD14,9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 AML )中 16例 ( 16 .8% )白血病细胞表达 CD14,130例淋系白血病未见 CD14阳性的病例。 M4和 M5b CD14的阳性率 ( 9/ 14;6 / 6 )明显高于 M2 ( 1/ 30 ) ( P=0 .0 0 1;P=3.6× 10 - 6 )及 M5a( 0 / 5 ) ( P=0 .0 3;P=2 .2× 10 - 3 )。标准 CD14单抗均不与 5例 M5a细胞反应 ,而自制 CD14新克隆 2 F9单抗则全部阳性。5例 M5a中 1例 CD15和 2 9例 M2 中 13例 CD11b的阳性率明显低于 M5b( 6 / 6 ,P=0 .0 2 ;6 / 6 ,P=0 .0 2 )。在 AML 组中 ,CD14的表达与 CD117呈负相关 ( r=- 0 .2 ,n=81,P=0 .0 3) ,与 CD11b、CD15及HL A- DR呈正相关 ( r=0 .5 ,n=93,P=0 .0 0 1;r=0 .4,n=95 ,P=0 .0 0 1;r=0 .2 ,n=95 ,P=0 .0 2 )。结论  CD14有助于淋巴系白血病、髓系白血病及其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 ,其对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的特异性为 96 .7% ,敏感性为 6 0 .0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cutemyelogenousleukemia ,AML)早期病死 (earlydeath ,ED)的高危因素以及高白细胞髓性白血病 (hyperleukocyticacutemyelogenousleukemia ,HAML)的首次化疗策略。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 30 1例AML、31例HAML进行研究。结果 :白细胞计数 (≥ 10 0× 10 9/L)、骨髓增生度 (极度活跃 )、体温 (≥ 39℃ )、血小板计数 (≤ 2 0× 10 9/L)及白血病类型 (M5)等指标进入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 (P =0 0 0 0 0 ) ,OR值分别约 5 0、4 9、3 3、3 2和 2 2 ;HAML的首次化疗 ,采用常规剂量 (平均相对剂量强度≥ 0 5 )、含蒽环类方案 (DA)化疗发生ED的危险性分别为小剂量 (平均相对剂量强度 <0 5 )、其它方案 (HA或HOAP)化疗的 12倍 (P =0 0 34 6 )和 7 5倍 (P =0 0 479)。结论 :白细胞计数 (≥ 10 0× 10 9/L)、骨髓增生度 (极度活跃 )、体温 (≥ 39℃ )、血小板计数 (≤ 2 0× 10 9/L)及白血病类型 (M5)等 5个指标为AMLED的高危因素 ,其中以HAML最为重要 ,而HAML首次化疗 ,采用小剂量、非蒽环类方案化疗 ,可能有助于降低ED率。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68岁。于1987年2月始感头昏、乏力、腹痛、排血便。7月10日在某医院验血发现大量幼稚细胞,WBC331×10~9/L,体检:肝大肋缘下二指,脾大平脐。以白血病收入某医院住院。经骨髓穿刺,硷性磷酸酶测定等项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马利兰等化疗后,肝脾缩小乃至摸不到,WBC降至52.9×10~9/L,骨髓象好转于9月28日出院。出院后WBC降至5×10~9/L,停服马利兰,慢粒处缓解期。1988年2月全身情况恶化,右下腹阵痛加剧。进食后加重,伴恶心呕吐。体检:呈消瘦贫血貌,腹  相似文献   

19.
1 病案摘要患者男,2 2岁,因腹痛、乏力、消瘦1月于1999年8月5日入院。查体:T 36 5℃,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 ) ,腹肌软,脐周及右下腹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36g/L ,WBC 2 5 0×10 9/L ,N 0 82 ,PLT5 0 9×10 9/L ,RBC 5 34×10 12 /L ,ESR 6 0mm/h ,ALB 7 9g/L ,G37 1g/L ,A/G 0 83;IgM 0 96g/L ;α1球蛋白7 2 % ;α2 球蛋白16 5 % ,β球蛋白12 5 % ,γ球蛋白2 7 5 % ;尿蛋白(- ) ,尿本周蛋白(- ) ;X线胸片;纵隔、两肺正常;骨髓像:增生明显活跃。腹部B超及CT :腹腔及腹膜后多枚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30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应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干细胞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7~40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第一次缓解(CR_1)20例,第二次缓解(CR_2)10例.方法:应用动员剂前先联合化疗,待白细胞回升后,采用粒单细胞因子(GM-CSF)动员11例,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19例、药物剂量3~6μg/kg体重,皮下或静脉注射3~7次,每天1次,在用药后4~7天用血细胞分离机、分高采集2~3次.结果:移植前获得单个核细胞(MNC)数为6.23±2.03×10~8/kg重.GM-CSF数为5.83±0.31×10~4/kg体重CD34~ 细胞5.11±0.61×10~6/kg体重(10例).对照组未动员者15例,分离采集5~7次,获得MNC数1.84±0.83×10~8/kg.GM-CSF数为2.73×10~4/kg.造血功能恢复:白细胞>1.0×10~9/kg中位数时间18天(14~46天),血小板>20×10~9/L为21天(14~64天),骨髓增生活跃所需中位时间为36天(18~90),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