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方法 应用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设备和Intra Lase飞秒激光仪,对屈光不正患者109例209眼施行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术前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验光、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术后第1天、1w、1m和3m检查裸眼视力和验光。对其中20眼在术中测量角膜床厚度,计算角膜瓣厚度。对20眼在术前和术后1w、1m、3m和6m进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19眼在术前和术后1w进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结果 术后3m的平均等效球镜为-0.35±0.66D(-2.75D~+1.25D),196眼(93.8%)的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1.0,178眼(85.2%)的裸眼视力等于或超过术前BCVA。术中并发症包括结膜下出血、切口出血、前房气泡、角膜基质内微小气泡和掀瓣困难。手术前后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未见明显差异。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角膜基质细胞和神经纤维愈合。结论 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是矫正屈光不正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其可预测性好,但也具有一些不同于微型角膜刀的独特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VisuMax飞秒激光制作超薄角膜瓣LASIK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20例240眼采用VisuMax飞秒激光系统制作90~100μm角膜瓣联合MEL80准分子激光系统切削角膜,观察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d,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98眼(82.5%);术后1wk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36眼(98.3%);1mo后141眼(58.75%)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行以上。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超薄角膜瓣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方法,它与LASIK术的结合是个性化角膜屈光手术的完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齐颖  周跃华  张晶 《眼科》2011,20(2):121-125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手术的临床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88例(172眼)应用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制瓣后行LASIK手术患者和122例(242眼)M2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手术患者.方法 将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患者(I-LASIK)为I组;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应用VISX Stars 4准分子激光设备和Intralase飞秒激光仪,对屈光不正512例(1016眼)施行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裂隙灯显微镜及角膜地形图仪检查角膜及角膜屈光改变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的屈光状态,(等效球镜)为(1.00D~+1.25D),平均为(-0.25±0.75D)。923眼(90.85%)的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1.0,1002眼(98.62%)的裸眼视力等于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与术后结果行t检验显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并发症有结膜下出血57眼(5.61%),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是矫正屈光不正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可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FS200与Ziemer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不同能量的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特点,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患者,分为二个组:FS200飞秒激光组(A组)、ZiemerLDV飞秒激光组(B组),术中术后观察随访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S200与ZiemerLDV飞秒激光制瓣均未出现影响术后视力的并发症。术中并发症:角膜基质气泡、球结膜出血、切口出血、不全及不规则瓣、前房气泡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环脱失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中两组都未出现掀瓣困难;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无一例出现角膜瓣中央坏死,Haze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瓣微皱褶、一过性光敏反应、弥漫性层间角膜炎、虹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200与ZiemerLDV飞秒激光由于激光脉冲的能量不同,屈光手术中制做角膜瓣并发症也不同,只要正确认识及时处理,它们都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激光矫正屈光不正的主流术式,制作一个高质量的角膜瓣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飞秒激光被广泛应用于LASIK术中制作板层角膜瓣,进一步提高了制瓣的精确性、均匀性、重复性而显示出极好的应用前景,角膜瓣损伤和远期愈合反应效果也重新受到了关注。本文就飞秒激光特点、角膜瓣损伤和愈合反应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飞秒激光以其扫描的高精确度及安全性,在角膜屈光手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飞秒激光在屈光手术中主要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辅助角膜瓣的制作。以飞秒激光代替角膜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预测性以及生物力学稳定性。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ReLEx)代表了角膜屈光手术的最新进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外,飞秒激光角膜基质新型扫描模式也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8.
背景 薄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方法,越来越多的薄瓣LASIK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傅里叶眼前节OCT角膜瓣厚度及形态的测量为角膜瓣和角膜基质层厚度的控制提供了依据,但应用眼前节OCT测量法对FS200飞秒激光和Moria 90刀头行薄瓣LASIK中角膜瓣形态进行比较的研究较少. 目的 利用傅里叶频域OCT测量法比较应用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和传统微型角膜刀Moria 90刀头制作的角膜瓣形态及其厚度,评价两种方法制作角膜瓣的特点.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南京同仁医院眼科行FS200飞秒激光辅助LASIK和Moria 90刀头行LASIK的患者各30例30眼,于术后1个月应用傅里叶频域OCT(OPTOVUE RTVue-100)测量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制的中央角膜瓣厚度以及角膜0°和90°径线所在截面上特定10个点的角膜瓣厚度. 结果 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中央角膜瓣厚度值为(112±3)μm,全角膜瓣平均厚度值为(112±3) μm,分别低于Moria 90刀头制瓣组的(121±7) μm及(128±11)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30),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角膜瓣厚度的变异范围也明显小于Moria 90刀头制瓣组.FS200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形态规整、均一,形状近似规则的平面,其中央、旁中央、周边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Moria 90刀头制作的角膜瓣中间薄,周边厚,近似弯月形透镜,其中央、旁中央、周边区角膜瓣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各测量点角膜瓣厚度与预期角膜瓣厚度(110 μm)的平均差为(3±4)μm,而Moria 90刀头制瓣组为(17±10) 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傅里叶眼前节OCT测量表明,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精确度高,可控性强,稳定性好,且操作更安全,是薄瓣LASIK的首选.傅里叶眼前节OCT是评价LASIK术后角膜瓣形态和厚度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
角膜屈光手术引入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设备从原先的高脉冲能量低频率逐渐转变为当前的低脉冲能量高频率。与传统的机械式显微角膜板层切开刀相比,飞秒激光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制做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厚度精确、均匀,术中无角膜瓣破碎等严重并发症;可以个性化地设计角膜瓣形状、大小以及边切角度。也有利用飞秒激光进行角膜透镜切除,即全飞秒激光矫正近视及散光的方法。但飞秒激光也有其特殊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如激光制瓣过程中负压丢失、纽扣瓣、不透明气泡层、彩虹症及光敏综合征等。我们对此要有正确客观的认识,随着设备技术的改进与操作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角膜屈光手术的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飞秒激光在眼表领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秒激光是指激光脉冲作用时间以飞秒为单位的激光,是目前在实验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最短脉冲的激光,具有最大的切削精确度和最小的周围组织损伤,近年在眼科有广泛应用.在眼表领域,可利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完成LASIK手术、制作超薄角膜瓣行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还可行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活检、角膜层间墨染、散光性角膜切开术以及制作角膜隧道行角膜基质环植入术.近年来有人利用飞秒激光行角膜基质内切除术治疗屈光不正,完全取代了准分子激光.本文就飞秒激光的作用机制及在眼表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刘娟  胡恩海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095-2098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femtosecond-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emto-LASIK )与传统机械板层刀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我院2014-01/2015-12进行屈光手术的患者89例178眼,其中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患者46例92眼,使用显微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患者43例86眼。术后随访6mo,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主观视觉质量评分、高阶像差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角膜瓣均制作成功,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屈光度与术前预期屈光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mo主观视觉调查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mo飞秒激光组和机械板层刀组角膜像差均方根值、球差及彗差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飞秒激光组增加的幅度比机械板层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更精确可靠,离散度更小,可以制作更薄的角膜瓣,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较传统机械板层刀LASIK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任何屈光手术都会对角膜组织造成损伤,发生伤口愈合过程。飞秒激光作为新兴技术逐渐成为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方法,其伤口愈合过程直接影响术后早期炎症刺激及远期临床疗效。此前国内外对准分子激光引起的愈合反应已有详细的研究,但飞秒激光造成的角膜损伤及愈合过程报道较少。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后早期炎症反应较机械刀制瓣LASIK术后重,并有其特点。(国际跟科纵览,2012,36:323—3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入选条件为自愿接受LASIK且经常规术前检查确认为适应证的患者,共284例,年龄18~45岁。根据术中角膜瓣制作方式不同分为S组(OUP板层角膜刀制瓣)和F组(飞秒激光制瓣)。分别在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术眼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检查,并记录数据分析。结果所有手术病例术中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内皮细胞密度:F组术后6个月同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余两组各时间点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F组较S组明显下降(P<0.05),余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IK低,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使用60KHz和15KHz飞秒激光(IntraLase Corp.)制作角膜瓣的厚度与实际厚度的差别有无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LASIK手术中分别使用60 KHz和15KHz飞秒激光(IntraLase Corp.)为100例患者(100只眼使用60 KHz飞秒、100只眼使用15KHz)制作100μm厚度的角膜瓣,术中测量中央角膜厚度,术中测量角膜基质厚度,计算角膜瓣厚度.结果 60KHz组实际角膜瓣厚度与预测厚度差异的平均值为(7.19±10.18)μm,15KHz实际角膜瓣厚度与预测厚度差异的平均值为(21.82±11.54)μm,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60 KHz和15 KHz飞秒激光均可以制作出精确度较高的角膜瓣.与15KHz飞秒激光相比,使用60 KHz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更精确.  相似文献   

15.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发射的低能量红外线激光,具有切削精确、安全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角膜屈光手术中制作角膜瓣、角膜基质内切割、制作角膜切口等。尽管飞秒激光的应用使得角膜屈光手术更加安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本文就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翟长斌  张晶  周跃华 《眼科》2013,22(4):261-265
目的  应用前节OCT测量比较Ziemer飞秒激光和Moria M2微型角膜刀90刀头制作的LASIK角膜瓣的特点。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88例近视患者176眼行LASIK,随机分为Ziemer飞秒激光和Moria M2微型角膜刀90刀头制作角膜瓣各44例88眼。方法  术后1周应用RTVue OCT测量两组患者角膜上0°、45°、90°和135° 4条子午线所在截面上特定7个点的角膜瓣厚度,并对角膜瓣上28个测量点的角膜瓣厚度值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 角膜瓣厚度和角膜瓣形态。结果 术后1周,飞秒激光组中央角膜瓣厚度为(106.03±6.64) ?滋m,平均角膜厚度(107.38±5.46) ?滋m,均明显低于Moria M2 90组的中央角膜瓣厚度(134.41±11.31) ?滋m和平均角膜瓣厚度(139.38±8.91) ?滋m(P均<0.01), 飞秒激光组与角膜瓣预期厚度值110 ?滋m更接近,差值为(7.15±4.89) ?滋m,而机械板层刀组角膜瓣厚度值与预计厚度110 ?滋m的差值为(29.51±14.31) ?滋m (P<0.01)。结论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厚度更薄,全角膜瓣厚度平均值更接近预期的110 ?滋m,其角膜瓣的均一性和预测性更好,是薄瓣LASIK手术的首选。(眼科,2013,22: 261-265)  相似文献   

17.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红外线激光,具有脉冲持续时间极短、瞬间功率极高、热效应的区域极小等特点,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中用于角膜基质瓣的制作。作为新一代飞秒激光器,Visumax飞秒激光采用的是弧形压平模式和向心性螺旋扫描模式,于2007年1月被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激光扫描角膜瓣成形术后裂隙灯下角膜组织的形态及病理变化是飞秒激光参数的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飞秒激光参数的精确度及对角膜生物学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8.
飞秒激光辅助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早期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比较.方法 在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角膜切削前,分别使用飞秒激光机和Moria M2微型角膜板层刀为各30例(飞秒组和机械组各60只眼)近视患者制作同厚度角膜瓣,手术前后观察裸眼视力、眼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数:飞秒组:1.19;1.20.机械组:1.16;1.15.术后两组等效球镜度数变化相似.两组术后3个月,飞秒组球差增加小于机械组.飞秒组最高空间频率(18c/deg)对比敏感度比术前提高.机械组相同频率对比敏感度术后1月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与使用Moria M2微型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手术比较,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手术后早期,裸眼视力相似,球差增加较少,屈光状态更稳定,高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增加更多,显示出更好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波长为1053 nm的远红外线激光,其被应用于LASIK手术中角膜瓣的制作,随着飞秒激光的推广,人们对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改变、创伤愈合反应等基础研究越来越关注,本文从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改变、角膜瓣的精确性、重复性、均一性,以及术后共聚焦显微镜下角膜形态学改变、角膜炎症反应、角膜基质细胞反映、术后角膜瓣粘附力等方面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FEMTO LDV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飞秒LASIK)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寻求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总结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FEMTO LDV飞秒LASIK手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患者共1187例(2352眼),对其手术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UCVA达1.0以上者为94.64%,等效球镜度在±0.5 D内者为92.81%。共发生并发症35例(38眼,1.6%),术中并发症有角膜瓣偏心或超小瓣11眼(0.47%),角膜瓣形成不全2眼(0.08%),游离瓣1眼(0.04%),角膜瓣边缘切割不完全3眼(0.13%),角膜瓣边缘切割不规整3眼(0.13%),角膜瓣层间切割不完全而掀瓣困难2眼(0.08%),术中角膜上皮剥脱2眼(0.08%),气体垂直爆破3眼(0.13%),角膜缘气泡或层间气泡4眼(0.17%)。术后并发症有黄斑出血1眼(0.04%),病毒性角膜炎复发2眼(0.08%),角膜上皮下混浊4眼(0.17%)。以上并发症经过恰当的术中和(或)术后处理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FEMTO LDV飞秒LASIK手术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但仍需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