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城、近郊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月~2010年9月期间接受过人工流产手术,2010年1月1日~2011年10月31日期间再次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育龄妇女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6.40%被调查妇女本次流产前已有过重复人工流产。本次人工流产90.47%属非意愿妊娠,12.44%本次流产后不避孕或未明确表示避孕。在准备实施避孕的妇女中,80.0%计划采用安全套、口服避孕药等避孕方法,而仍有6.83%的妇女准备采用安全期避孕、体外排精等避孕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丈夫(性伴)积极避孕(OR=2.078,P=0.033)以及医生告知妇女流产后应避孕(OR=4.492,P<0.01)是重复流产妇女流产后有避孕意愿的保护因素。结论:开展规范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增加男性的避孕参与率是落实流产后避孕措施率及使用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未生育妇女发生重复非意愿妊娠情况及1年内重复非意愿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5年1月-2010年9月接受过人工终止妊娠手术,2010年1月1日—2011年10月31日在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再次要求进行人工终止妊娠的未生育育龄妇女,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重复非意愿妊娠情况及1年内重复非意愿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结果流产后才了解避孕知识者占51.9%;本次流产前避孕方法前3位为避孕套、安全期避孕和体外排精避孕。1年内和1年以上非意愿重复流产患者的学历、工作、婚姻、户籍、本次流产前3个月的月经情况、知道避孕方法的种类、前次使用的流产方法的方式和地点、前次流产后是否避孕、性伴侣的户籍和学历有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婚(OR=0.609,95%CI 0.433~0.858)、月经不规律(OR=0.617,95%CI 0.434—0.876)、前次采用无痛人工流产(OR=0.499,95%CI 0.324~0.771)及流产后未避孕(OR=0.721,95%CI 0.521—0.999)是影响未生育妇女1年内重复非意愿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应尽快开展规范的流产后服务,干预的重点阶段在流产后1年以内,服务对象应涵盖未婚未育妇女和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的763名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PAC组375例在接受人工流产服务的同时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对照组388例接受传统的人工流产服务,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高效避孕方法的使用率、续用率以及术后1年内重复流产率。结果:PAC组术后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高效避孕方法的使用率优于对照组(P0.05),PAC组术后1年内重复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服务可促进女性术后选择高效避孕方法,提高短期内续用率,降低1年内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4.
流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避孕失败或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发生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包括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是有效的补救措施。“安全流产”要求流产提供者在人工流产术后仍然对受术者提供周密的随访服务。流产后的随访服务要注意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近期或远期并发症,让妇女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尽快从人工流产手术中恢复过来。除此之外,流产后还要让她们在“知情选择”的基础上,及时落实合适的避孕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非意愿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育龄女性避孕方式选择、再次妊娠及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本院因意外妊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育龄女性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人工流产后采取PAC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流产术后避孕措施落实、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及时避孕、术后6个月再次妊娠及重复流产情况。结果:两组本次意外妊娠原因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5.1±1.2 d)低于对照组(9.0±1.1 d),术后及时避孕率(100.0%)高于对照组(91.7%),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90.0%)高于对照组(75.0%),流产术后6个月内再次妊娠(3.3%)及重复流产(1.7%)比率均低于对照组(15.0%、11.7%)(均P<0.05)。结论:PAC服务可提高育龄女性流产后高效避孕方式选择、避孕措施及时落实率,对降低再次妊娠及重复流产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重复流产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重复流产后的保健方法,并针对重复流产原因找到解决办法。方法:以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实施流产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调查重复流产原因及保健状况。结果:通过正规的保健治疗,全部患者身体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重复流产后必须重视流产后的保健康复治疗,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对患者流产后避孕方法选择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154例,对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按来院顺序编号并按奇偶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7例.在流产前,对干预组患者提供流产后关爱服务,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接受人工流产后,通过返院咨询和电话咨询等形式,对其避孕方法和是否再次意外妊娠情况于流产后1、3、6、9个月共进行4次随访.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采用的避孕方法主要是不安全避孕法(干预组占71.4%,对照组占61.0%)及常规避孕法(干预组占27.3%,对照组占3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3、6、9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常规避孕率由干预前的27.3%迅速降低到2.6%,并在之后的随访中逐渐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常规避孕率由干预前的39.0%增加到81.8%,并维持较高水平.干预组患者的高效避孕率由干预前的1.3%显著增长到97.4%,并保持较高水平;对照组患者的高效避孕率缓慢增长到5.2%.干预组患者的不安全避孕率由干预前的71.4%显著降低到1.3%,并保持较低水平,而对照组患者的不安全避孕率由干预前的61.0%缓慢降低到15.6%.两组患者的3种避孕方法在1、3、6、9个月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138.45,均P<0.05).结论 流产后关爱服务能提高患者的高效避孕率.经过流产后关爱服务咨询,在后续的随访中,需要巩固女性的科学避孕知识和强化其意识,维持避孕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上海市已婚育龄妇女的非宫内节育器避孕方法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调查,以期能为制订进一步提高避孕节育方法效果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上海市常住户口年龄小于49岁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效果和失败原因。结果 口服避孕药和注射避孕针、安全期、避孕套、外用避孕药和体外排精法的Pearl’s有效指数分别为96.5、95.1、93.3、92.4和91.0/100妇女年。口服避孕药和注射避孕针、避孕套和外用避孕药的使用失败占69.2%~81.7%,方法失败占18.3%~30.8%。在使用失败者中,口服避孕药和注射避孕针对象的漏服和漏注占89.3%;避孕套避孕中没有使用占52.2%,避孕套破裂占29.3%;外用避孕药没有使用占39.3%;安全期避孕失败中安全期算错占65.9%,月经变得不规则占34.1%。结论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避孕方法的有效性,应加强个别的技术指导和咨询,特别是安全期的正确计算;并且在育龄人群中推广综合避孕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非北京户籍重复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针对流动育龄妇女的宣教内容及形式。方法:2011年10~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18个区县中抽取6个区县18家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对在门诊行早期人工流产的非京户籍重复流产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95例调查对象中32.4%调查对象存在人工流产的高危因素。本次人工流产原因59.9%因为避孕失败,而其中32.6%使用的是传统避孕方法。前次人工流产后首次性生活38.4%未采用避孕措施,其中70.9%的人认为不会妊娠。人工流产后首次性生活是否避孕与对该次流产服务的满意度及避孕宣教有关,对服务不满意者、流产后未被告知需避孕是没有使用避孕措施的危险因素。有50.4%的人在使用避孕方法时遇到过问题。结论:北京地区非京户籍重复人工流产者高危流产比例高,避孕知识缺乏,因此应开展多种形式针对流动育龄妇女能接受的健康宣教形式,内容上应更注重具体的避孕方法,保证避孕措施落实,减少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2000至2010年间年报数据的分析,了解在知情背景下选择长效避孕方法 的变化情况,以期进一步推进长效避孕方法 的落实,减少非意愿妊娠.方法 将199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间上报的<北京市节育手术数量和质量年报表>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 2000至2010年北京市输卵管绝育术的总例数逐渐增加.本市户籍者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例数逐年下降,2009年比2003年宫内节育器的放置率降低了0.59%(趋势χ2=3 202.936,P<0.05);外地户籍者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例数逐年上升,2008年后开始下降;外地户籍新采用输卵管绝育术的例数逐年增加,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1 603例.结论 避孕方法 知情选择后,本市户籍已婚育龄妇女知情选择长效避孕方法 的人数及比例降低,外地户籍育龄妇女选择使用宫内节育器的人数增加.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服务提供者在提高长效避孕措施技术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应提供优质的避孕咨询,并保证避孕药具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1.
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使用意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采用意向性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8家医院进行早期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部分男伴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结果:人工流产妇女男伴的年龄为25.22±3.79岁,流动人口占55.2%。本次意外妊娠未使用避孕措施组中男性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为58.1%,高于避孕失败组中的50.8%(x2=5.243,P<0.05)。男女文化程度有差异的人群,其女伴避孕知识得分不及格的比例较高,占33.1%(x2=40.959,P<0.01)。结论: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的使用有一定影响,低文化程度、流动人口、以及男女双方在文化程度、户籍上存在差异的人群,女性避孕措施的使用率低,正确知识的知晓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未婚人流女性避孕措施采取情况及未避孕原因。方法对2009年3-8月在湖南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确诊妊娠并要求终止妊娠的未婚女性进行匿名访谈,收集、整理信息后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未婚人流女性平均年龄为23.61岁,以城镇人口为主,大部分来自外地,主要是公司职员、学生和无业者,月收入中等偏下;②绝大多数未婚人流女性(91.3%)都采取过避孕措施,但仅有8.5%能坚持避孕,未婚人流女性采取避孕措施的频率随着保健院级别的降低逐渐降低(χ2=24.981,P=0.002);未婚人流女性采取的主要避孕措施是使用避孕套(63.3%)、体外排精(17.0%)和安全期避孕(6.7%);③未婚人流女性不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有侥幸心理(38.2%)、准备结婚生子(24.5%)和无计划性生活(9.5%)。结论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方法低效、存在侥幸心理和无计划性生活是导致未婚人流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未婚女性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婚前意外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方法失败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开展知情选择工作后人工流产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0个样本点计划生育服务站门诊因使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发生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术前面对面的代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本次IUD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为IUD下移及脱落(占75.5%),IUD放置机构主要集中在乡镇、街道卫生院。使用避孕套及口服避孕药失败的主要原因均为未规范使用。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紧急避孕知识,重视日常咨询和随访,提高基层技术服务能力,是提高避孕有效率,避免非意愿妊娠,促进生殖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PV B19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建立人细小病毒B19巢式PCR检测方法,检测RSA孕妇流产组织和正常妊娠人工流产组织中HPV B19 DNA。结果检测HPV B19的巢式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42例RSA孕妇流产组织中HPV B19 DNA阳性率26.2%(11/42),40例正常妊娠人工流产组织中HPV B19 DNA阳性率2.5%(1/40),两组HPV B19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0,P<0.01)。不同流产次数组HPV B19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结论HPVB19感染可能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节育现状,探讨人工流产对象避孕节育措施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8月—10月在上海市4家医院对寻求人工流产服务的1 261例妇女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近60%的流产对象为29岁及以下的妇女,未婚对象占32.6%;50%以上的对象属于重复流产。未婚者中未避孕的比例(48.0%)高于已婚者(33.9%),而避孕失败的比例(38.6%)低于已婚者(4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婚人工流产对象中,年龄较小者、性生活频率低者更倾向于不采取避孕措施;年轻、未婚、收入较高、有人工流产史者更倾向于使用紧急避孕药。结论:上海市人工流产妇女年龄构成年轻化,重复流产比例较高;采取避孕措施比例低与避孕失败比例高是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人工流产对象避孕意识淡薄和避孕节育知识匮乏;应加强流产后保健服务和避孕措施尤其是紧急避孕药的使用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流产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和接受相关服务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做参考。方法:2005年7~9月,通过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对郑州市10家医院选择人工流产且年龄≤25岁共1100名流产妇女进行横断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不高,在满分20分情况下,得分为10.75±3.59(1~19)分;避孕方法使用回答正确率较低(8.2%~87.9%),这与调查对象的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而未婚妇女的避孕知识得分除了与其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外,还与其男伴的文化程度有关。流产妇女在医院接受的计划生育服务主要是流产后注意事项(95.4%),服务方式主要是面对面宣传教育(82.6%),宣传教育的时间主要在流产后休息时(48.1%),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流产后没有接受医生的计划生育咨询、免费避孕药具提供和推荐转诊服务。结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应多关注未婚有性生活人群,同时让男伴参与进来;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需要规范,应加强有效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供免费避孕药具和推荐转诊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建立一种针对避孕措施的指导和随访模式,提高人工流产术后女性的有效避孕率,为个性化干预改善重复人工流产者的避孕方式和避孕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符合人选标准的120例重复人工流产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对干预组实施个性化避孕措施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定期随访、专业服务等),对照组仅实施一次常规的避孕相关健康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18个月的避孕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避孕措施实施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随访期间两组的避孕措施实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干预组无一例出现非意愿妊娠,对照组有6例非意愿妊娠,两组干预后的非意愿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要求避孕者开展个性化干预模式的开展非常必要,可显著提高人工流产后的有效避孕率,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年轻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年轻妇女(≤25岁)重复流产的基本状况、有关避孕态度行为,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多次重复流产妇女的基本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随机选取北京市8家医院,对6个月内到这8家医院进行早期人工流产的妇女(1980年8月1日以后出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被调查的1008例流产妇女中,2次以上(包括2次)为330例,占所有流产妇女的比例为32.7%;在重复流产的妇女中,56.9%的人未使用任何避孕措施,43.1%的妇女怀孕原因是因为避孕失败。在所有因避孕失败怀孕者中,有36.9%为安全期避孕失败,29.8%是避孕套避孕失败所引起,26.2%是体外排精,19.1%是紧急避孕药。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进入模型的因素有职业、文化程度、避孕知识、本次流产避孕状况。结论:由于年轻妇女对避孕知识相对缺乏,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较高,安全期避孕的使用率仍然较高。职业、文化程度、对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本次流产是否避孕是妇女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流产后避孕知识的宣教,特别是安全期避孕与体外排精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9.
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及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方法选择和避孕效果的因素,为提高妇女避孕有效率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我校附院妇产科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826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婚育情况不同,避孕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婚育情况是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的主要因素;避孕知识缺乏、侥幸心理、避孕方法不当是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效果的主要因素。重视避孕,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是提高育龄妇女避孕有效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