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肝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附3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35 例肝癌41 次射频治疗,通过对手术前后肿瘤的大小、病人的自觉症状和AFP 值改变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35 例于治疗后10 天、5 例于治疗后30 天进行彩色B超及CT 复查结果:10 天后71.4 % 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30 % 以上,30 天后全部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40 % 以上,与术前相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80 % 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其AFP 值下降者占50 % ,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为17.6 % 。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效果确切而满意  相似文献   

2.
经皮肤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附35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总结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5例肝癌41次射频治疗,通过对手术前后肿瘤的大小,病人的自觉症状和AFP值改变进行对比观察。结果35例于治疗后10天、5例于治疗后30天进行彩色B超及CT复查结果;10天后71.4%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30%以上,30天后全部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40%以上,与术前相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80%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其AFP值下降占50%,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为  相似文献   

3.
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总结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对经皮射频治疗或术中射频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射频毁损102例患者195个肿瘤(肿瘤直径1.5-9.5cm,平均直径5.6cm),其中原发性肝癌80例,转移性肝癌20例。经皮和经手术进行射频毁损的患者数分别为77人(75.5%)和25人(24.5%)。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3-24月,治疗后症状有改善,AFP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70.3%(52/74),彩色B超示肿瘤血管消失或CT提示肿瘤凝固性坏死者达88.2%(90/102)。1年生存率为93.8%。结论:肝癌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对于容易接近、不宜手术的小肝癌,可行经皮射频治疗。对于患有较大肿瘤、多病灶或肿瘤靠近肝内主要血管采用术中射频治疗。采用TACE或术中阻断入肝血流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射频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多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多电极射频(RFA)治疗肝癌的作用。方法 采用RFA治疗肝癌18例,其中肝细胞性肝癌12例,转移性肝癌6例。B超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治疗8例,术中射频治疗10例,共24个结节,直径2-8cm,平均4.2cm。结果 18例患者术后1d肝功能轻到中度升高,7d恢复正常。随访-8个月(平均4.2个月),21个结节完全坏死,局部复发结节3个,经再次RFA治疗有效。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多电极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依从性好的肝癌治疗手段,开腹射频治疗可有效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但射频治疗的远期疗效还需要十泊研究。  相似文献   

5.
经皮肝穿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晓丽 《护理学杂志》2001,16(10):609-610
经皮肝穿集束电极射频技术治疗肝癌 ,是通过特制带鞘针在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插入肝脏肿瘤内部 ,打开呈“伞”状包裹肿瘤 ,由计算机软件系统迅速测算出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功率、阻抗等数据 ,在发生器驱动下 ,发出中高频率的射频波 ,激发离子震荡 ,产生热量达 5 0~ 90℃ ,能快速有效地原位毁损肿瘤组织 ,使其产生凝固性坏死 ,范围可达5 .0 cm× 5 .5 cm× 6.0 cm,是当前较先进的“导向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疗程快、安全、有效等特点 [1,2 ]。我院于 2 0 0 0年 3~ 7月应用集束电极射频术治疗肝癌 7例 ,效果较好 ,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  相似文献   

6.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 对 9例肝癌行B超引导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6例肝癌在术中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联合肝部分切除。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甲胎蛋白、肿瘤血供等变化。 结果 术前 11例AFP升高者中 8例降低 1/ 2以上 ,螺旋CT及彩色超声显示肿瘤内无血供 ,6例术中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卫星病灶 17个 ,治疗术后病理活检发现癌细胞均坏死。 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有较确切的近期效果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在术中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 ,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肝癌已成为新的热点〔1〕。但迄今为止 ,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射频治疗肝癌的研究报告中均未涉及与免疫反应的关系。本研究检测了 4 0例原发性肝癌(PHC)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 ,旨在探讨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后 ,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肝癌组来自唐都医院普通外科 2 0 0 0年 6~11月的连续住院病人 ,男 31例 ,女 9例 ,年龄 15~ 78岁 ,平均 5 2 6岁 ,全组病例术前均经B超和CT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癌 ,且均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  相似文献   

8.
集束电极射频肝癌原位灭活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射频(Radio frequency,RF)技术肝癌原位灭活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B型超声引导下将中空金属钛多极穿刺针经皮直接穿刺置入癌灶中心,分点一次或多次对癌体进行射频热毁损治疗。射频输出功率由10W每隔1min增加10W,加到90W,治疗时间设定为15min。术后观察患者的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 、B型超声(癌体大小、回声、血流)、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omputered tomography,CT)图像及病理学变化。结果 本组甲胎蛋白(AFP)高于正常者(153例)射频治疗1周后复查119/153(77.8%)下降为正常;14-28d和经过第2次治疗后144/153(94.1%)下降为正常;B型超声和CT图像上表现为癌灶无增大、缩小和液化,多普勒超声观察癌灶内无血流信号;术后病理学复查示治疗区为坏死组织伴血管血栓形成,142例患者术前伴疼痛,治疗后121/142(85.2%)疼痛消失,21/42(14.8%)疼痛缓解。本组术后出现腹水26/180(14.4%)、一次性黄疸16/180(8.9%)。结论 射频原位灭活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Ma QJ  Wang Q  Lu JG  Gao DM  Zhao BS  Bian L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1):805-808
目的 总结1780例次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 对735例原发性、继发性肝癌患者进行1。780例次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总结预防处理措施。结果 1780例次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共发生11种并发症。最常见的为术后发热、出汗及肝区治疗部位疼痛;严重并发症为空腔脏器穿孔、腹腔内出血及心血管意外,共计4例,其中3例死亡。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是新开展的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认真选择适应证,规范术前准备和手术操作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多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多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围术期处理经验,对102例射频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多电极射频治疗肝癌必须认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及完善术中、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11.
经皮肝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价值及其适应证。方法:在B超引导下,使用RF2000射频仪对23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共39个转移结节)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CEA、瘤体血供及大小的变化。结果:术后7d肝功能恢复至正常,78.3%患者血清CEA术后30d内降至正常范围(P<0.05)。彩色B超及CT复查显示:瘤体直径<5cm者,于术后1-6个月内其瘤体血供消失、体积缩小甚至消失。瘤体直径≥5cm者,于术后1-6个月内瘤体血供消失、体积缩小。结论:经皮肝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疗效确切、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大肝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B超引导经皮穿刺38例,术中穿刺5例.治疗后复查发现肿瘤残存或复发者可重复治疗. 结果 43例(肿瘤直径平均7.3 cm),行射频毁损术治疗62次,平均每次6点.术前AFP>400 μg/L者56.3%(18/32)治疗后降至正常.术后CT检查76.7%(33/43)肿瘤完全毁损.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疼痛、肝功能受损,无严重并发症或与操作相关的死亡.1年存活79.3%(23/29). 结论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可使大范围的肿瘤发生热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无法切除的大肝癌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血清IL-2含量和sIL-2R表达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2含量和sIL-2R表达水平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比较。结果:肝癌组治疗前血清IL-2含量降低,sIL-2R表达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血清IL-2含量增高,sIL-2R表达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2含量和sIL-2R表达水平,对了解病情程度、判断病人预后及指导综合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对 36例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采用B型超声引导多弹头 (集束电极 )射频 (ra diofrequency,RF) ,结合瘤体内无水酒精注射 (percutaneousethanolinjection ,PEI) 2 0例 ,近期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中男 2 7例 ,女 9例。年龄 31~ 76岁 ,平均年龄 5 6岁。全部病例于射频治疗前行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原发性肝癌 2 9例 ,转移性肝癌 7例 ;巨块型 12例 ,结节融合型 8例 ,多发型 7例 ,单发型 9例。合并…  相似文献   

15.
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枫  张抒 《消化外科》2002,1(5):362-36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3例大肝癌病人行开腹手术、腹腔镜下、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定位射频消融治疗。术前诊断检查指标包括B超、增强CT、AFP、经皮肝穿刺活检。13例中有19个肝占位病变,单发病灶9例,2-3个病灶的4例,肿瘤直径6.0-15.0cm,原发性肝癌10例,转移性肝癌3例。结果:RFA治疗大肝癌近期疗效满意,症状明显改善,食欲明显增加,生活质量良好,肝功、AFP明显好转;术后1月彩超、增强CT复查全部肿瘤体内血供消失,瘤体缩小;3月后CT显示瘤体大片坏死、液化。13例中无手术死亡,存活时间3-12个月,其中1例术后3月死于上消化道出血。结论:RFA给不宜手术的大肝癌患又增加了一种安全、打击小、痛苦小、生活质量好的治疗方法和延长生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从1999年5月-2007年5月期间对1200例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947例,转移性肝癌患者253例,在B超引导下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通过手术前后对病灶采用CT、B超观测的比较,了解肿瘤大小、数量及血清AFP变化情况,通过术后观察和随访,了解其治疗疗效。结果1,本组病例的1年、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67.48%、54.63%、35.82%;2,6月后病灶完全缓解(CR):12.75%(153/1200);部分缓解(PR):74.33%(892/1200),总有效率为:87.08%;3,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治疗后并发症少,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直径≤5Cm)疗效较佳,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亦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其近、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肾上腺转移癌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属于人体肿瘤转移的好发器官之一。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使许多肾上腺转移癌早期被发现。我科自1999年以来对37例肾上腺肿瘤进行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冷循环射频固化治疗肝癌(附5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运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癌的技术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1例肝癌患者(44例原发性肝癌、7例转移性肝癌),采用冷循环电极,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病灶后行RF治疗36例,经腹腔镜行射频治疗8例,开腹手术中射频治疗7例。结果: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个月后在经CT随访的患者中,有7例病灶已完全坏死,血AFP降至正常,22例病灶得到了控制,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冷循环射频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的肝癌介入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外科》2003,2(5):363-365
  相似文献   

20.
多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从1999年5月以来首次采用多电极射频治疗18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对象:本组18例,男15例, 女3例,年龄35~66岁.转移灶位于右肝11例,左肝4例,左右肝3例.单个病灶12例,2个病灶5例,3个病灶1例. 肿瘤直径在1.2 ~4.5 cm 之间.术前血清CEA>15 μg/ml 13例.(2)方法:病人取平卧或侧卧体位.在B超引导下将直径3.5 mm的多电极射频针(美国达隆公司提供)经皮肤插至肿瘤底部,打开射频针,其10根电极散开形成直径3.5 cm的"伞形"治疗区域.将射频发生器与射频针相连,逐步加大射频发射功率至80 W.一次烧灼完成后, 将射频针收拢后退约1 cm,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烧灼范围完全超出肿瘤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