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C A D)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C A D患者1 2 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的青中年C A D患者1 2 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经冠脉造影确诊,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的冠脉病变以多支为主,冠脉狭窄程度高,对照组以单支为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管直径略小于对照组,支架植入率、植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及病死率两组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老年C A D安全可靠,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冠心病患者依照年龄区间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占据60例,常规组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下,占据60例,对两组冠心病患者均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分析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显示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与10.00%,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而言,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将其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同样可获得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及时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09年7月经皮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A型病变支架术成功率100%(36/36),B型病变成功率98.9%(88/89),C型病变成功率95.3%(41/43)。1例分叉、弯曲、偏心性病变和2例慢性闭塞性病变(CTO)因指引导丝不能通过病变致手术失败,总成功率为98.2%。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安全且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 4 1例冠状动脉造影 (CAG)及冠脉内介入治疗 (PCI)的初步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 1例 CAG的造影结果、操作体会及评价 10例 PCI的疗效。结果  4 1例 CAG均获成功 ,且有 10例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 ,对 13处病变血管实施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共植入支架 16个 ,其中 11个为磷酸胆碱药物涂层支架 (PC支架 ) Biodiv Ysio TMOC,支架置入时最大球囊充盈压力为 12± 2大气压。支架置入后未见残余狭窄 ,总成功率 10 0 % ,术后 3~ 6个月随访未发生再狭窄。结论  CAG是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方法 ,进一步的 PCI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冠心病(CAD)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CAD患者临床资料,观察70岁以上CAD患者(老年组)行PCI的手术、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70岁以下CAD患者(对照组)行PCI的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远期疗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I在老年CAD方面同样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冠脉内支架术(CS)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心内科共施行PTCA加CS 56例,均成功。现将我们在支架植入护理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6月一2011年6月收治的8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患者的年龄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年龄≥70岁)和对照组(年龄〈70岁),各44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远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远期疗效等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将其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PCI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695例冠心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共发生并发症49例,发生率7.1%。其中心室纤颤6例,C型以上血管内膜撕裂6例,冠状动脉穿孔2例,无复流6例,支架术后6h急性血栓形成1例,血管迷走反射20例,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8例。结论PCI围手术期并发症常见,经及时处理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准备、一般护理、鞘管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与运动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9例经过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准备、一般护理、鞘管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与运动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治愈53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0%。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恢复了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虹 《河北医药》2013,(18):2872-2873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心肌疾病,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必须加强对冠心病的治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探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3例(老年组)和同期接受治疗的青中年冠心病患者50例(中青年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老年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干预部位、支架植入数与青中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支架脱落、冠状动脉穿孔、急性冠脉闭塞等并发症。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PCI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 70例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冠心病患者按照介入术的不同分为A组(n=40)和B组(n=30),A组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B组患者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均测定心功能.结果 介入治疗术后7 d,两组患者的LVEF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介入术后3个月,两组的LVEF、LVEDD、LVESD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术后7 d(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1例(1/40,2.5%),B组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1例(1/30,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100例高龄ACS患者均行冠脉造影证实病变,20例患者行急诊PCI术,80例行择期PCI术,观察近、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临床预后。结果 96例介入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6.0%;靶病变治疗成功率为95.6%(151/158),随访期间发生15例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论高龄ACS患者行PCI术手术成功率高、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也不断扩大,且疗效日益提高,安全性已被广泛接受。但介入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加强介入操作中的监测非常重要。我们自1992年3月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CAG),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PTCA+冠脉内支架置入(Stent),直接支架置入(DirectStem),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等方面工作。本文就我科十余年来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CHD)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以往认为老年人冠心病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近10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为CHD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本研究对比分析我院心内科3年来老年与非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情况,旨在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徐燕  刘存义  宋雷 《安徽医药》2017,38(2):220-222
目的 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7月行PCI治疗的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造影和介入成功率,手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PCI即刻造影及介入成功率均为100%。术后胸闷气短症状改善为81.81%,NYHA心功能分级由IV级提高到Ⅲ级为27例(81.82%)。与术前相比,术后BNP明显下降,而LVEF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 d未发生MACE。结论 PCI治疗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心衰患者成功率高,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黄秀练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511-251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ICS)是一种较新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使梗塞的冠脉血管获得更早和更完全的再通,大大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我科于2002年1月 ̄2005年3月行冠心病介入治疗68例获  相似文献   

19.
王振  徐通达  李东野 《安徽医药》2019,23(9):1821-1825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DM)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寻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出院后6~36个月内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病人128例。根据复查CAG是否发生ISR分为再狭窄(ISR)组23例和非再狭窄组(non-ISR)105例;(1)单因素分析比较ISR组与非ISR组的一般信息、造影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药物治疗方案;(2)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按四分位法进行单因素组内比较,分析每个指标不同水平时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指标为自变量,以ISR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ISR的独立危险因素;(4)运用logistic回归方程评价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1)单因素分析示ISR组白细胞计数(WBC)(7.16±1.96)×109/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5±0.76)mmol/L、D二聚体(DDi)(0.41±0.34)μg/m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85±1.06)%水平均高于non-ISR组[(6.30±1.54)×109/L、(2.18±0.67)mmol/L、(0.26±0.27)μg/mL、(7.57±0.8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示HbA1c(OR=3.854,95%CI 1.849-8.032)、LDL-C(OR=2.502,95%CI 1.123-5.575)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3)logistic回归方程示LDL-C每增加1 mmol/L,ISR发病的比例为2.648;HbA1c每增加1%,ISR发病的比例为4.249。结论 LDL-C及HbA1c是DM病人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LDL-C、HbA1c可以作为预测ISR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张小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54-2054
我科2005年10月-12月诊治的2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急诊介入治疗.均临床治愈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