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大肠腺瘤组织hTERT表达情况。结果:端粒酶催化亚基在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0/78),65%(13/20)和15%(3/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731,χ2=46.799,P<0.05)。在端粒酶催化亚基阳性表达中,大肠癌的临床分期A和B两期与C和D两期、高和中分化程度与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037,χ2=4.179,χ2=6.037,P<0.05),生存期≥5年与<5年、有无远隔转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694,χ2=2.315,P>0.05)。结论:端粒酶催化亚基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探讨端粒酶激活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研究了37例大肠癌、50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1)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在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分别为86.5%、20.0%,而正常大肠组织中无表达,癌组织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01)。(2)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肿瘤大小、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呈高表达,端粒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大肠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探讨端粒酶激活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研究了37例大肠癌、50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1)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在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分别为86.5%、20.0%,而正常大肠组织中无表达,癌组织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01).(2)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肿瘤大小、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呈高表达,端粒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大肠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志.  相似文献   

4.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端粒酶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端粒酶的表达。方法对纤维内窥镜下活检的胃组织采用对TRAP方法加以改进的银染TRAP法,检测了端粒酶活性。结果29例胃癌中阳性率(23/29)82.7%:胃溃疡8例及胃息肉1例皆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度化生(AGIM)8例中4例有端粒酶表达。胃癌及AGIM端粒酶阳性率与良性病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银染TRAP法具有检测标本用量少,周期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对胃活检组织进行端粒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端粒酶检测阳性者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5.
对肾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探讨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系我院及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10-2005-12膀胱癌手术肾癌标本91例,男64例,女27例,年龄37-70岁,中位年龄53.5岁。符合1990年《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肾癌诊断标准。其中肾细胞癌83例,肾乳头状腺癌8例。手术中提取舯瘤组织,以生理盐水洗掉血污后放入灭菌RPMI-1640培养液中4℃保存送检,同时经病理活检后证实诊断。  相似文献   

6.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另外膀胱肿瘤复发率高 ,10 %~ 2 0 %的复发肿瘤会发展到更高级和肌层浸润。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证实 ,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而端粒酶催化亚基 (hTERT)在调节端粒酶活性中起决定作用。现就尿液hTERT及其在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复发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yk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2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yk的表达,通过正常组织、癌组织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进行比较.观察Syk的表达与大肠癌生成及转移的关系。结果:52例正常组织均有Syk的表达.52例大肠癌组织中有17例表达(32.69%)(χ^2=52.754.P<0.05).2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仅有2例Syk的表达(9.09%)(χ^2=12.389.P<0.05)。结论:Syk基因的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生成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膀胱肿瘤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和c-myc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膀胱肿瘤组织、尿脱落细胞和外周血中的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c-myc mRNA表达,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及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同时检测2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患者和15例对照的组织、尿脱落细胞和血细胞中的hTERT和c-myc mRNA表达.结果肿瘤组织hTERT和 c-myc的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8/28) 和 67.8%(19/28),对照组为0(0/15)和26.7%(4/15);两指标在尿脱落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7%(24/28)和71.4%(20/28),对照组为13.3%(2/15)和26.7%(4/15);血细胞中为78.6%(22/28)和57.1%(16/28),对照组为6.7%(1/15)和33.3%(5/15);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两指标不同组间比较具有相关性(P< 0.01).结论 hTERT和c-myc mRNA在TCCB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在TCCB不同标本中表达具有一致性,可作为膀胱肿瘤的良好诊断指标,hTERT较c-myc优;以尿脱落细胞对TCCB的诊断更准确和方便.  相似文献   

9.
何小兵  王卫政 《临床荟萃》2009,24(2):137-138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端粒酶活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重要分子基础,端粒酶基因被激活以后,有修复和维持端粒的作用,使染色体形态稳定从而逃避第二致死期(M2期),使细胞获得永生,肿瘤细胞发生无限增殖。本研究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法(TRAP)对136例胃息肉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旨在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胃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催化亚基在腺性膀胱炎中表达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在腺性膀胱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对53例腺性膀胱炎组织、28例膀胱癌组织、25例正常膀胱组织及移行膀胱癌T24细胞株进行hTERT检测。结果腺性膀胱炎组织hTERT表达呈阳性33例(62.3%);28例膀胱癌组织100%呈阳性表达;正常膀胱组织25例均无阳性表达。结论hTERT在腺性膀胱炎组织中的高度表达说明腺性膀胱炎与癌前病变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与端粒酶的活化有关。本实验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和内膜癌中端粒酶TERT mRNA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是否可成为子宫内膜癌诊疗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27^kipl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临沂医学专科学校附属教学医院1983-03/1995-09大肠癌根治术切除并在病理科存档标本216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16例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的表达。结果:216例大肠癌组织P27^kipl阳性表达率为76.9%,低表达率为65.3%:核质P27^kipl共表达73例P27^kipl低表达和核质共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生存期,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有明显关系(x^2=6.327~13.497,P&;lt;0.05或0.01)。结论:检测p27^kipl表达有可能成为大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同时取距癌灶5cm以外的癌旁组织及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CDKs的表达。结果 79例标本癌组织中CDKs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Ks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类型之间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统计学联系(P<0.05),此外CDKz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之间;CDC2与患者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之间;CDK4与患者年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联系(P<0.05)。结论CDKs的过表达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是影响大肠细胞正常细胞周期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探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过程中端粒酶的表达,为造血干细胞产品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监测细胞增殖潜能和安全性的指标。用源自人脐血的CD34~+细胞及不同细胞因子组合(SCF+IL-3+IL-6+G-CSF,SCF+IL-3+IL-6+EPO)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用TRA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TRAP-ELISA法检测CD34~+细胞及诱导分化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用Western印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表达,用RT-PCR在细胞转录水平检测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在体外诱导分化14-21天为细胞生长峰值,细胞总数可增加(1006.4±103.2)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数量不再增加。CD34~+细胞低度表达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及hTERT表达逐渐升高,细胞诱导14天后端粒酶活性及hTERT表达下降,28天端粒酶活性及hTERT基因检测不出。结论:利用CD34~+细胞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出的大量细胞,不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且利用端粒酶的检测可为临床应用诱导分化细胞的时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张正  韩盛玺  杨红 《华西医学》2006,21(2):289-290
目的研究p53蛋白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22例大肠腺瘤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在大肠腺瘤的阳性表达率为9.09%,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细胞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p53蛋白阳性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蛋白表达对大肠癌分级、分期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E-cadherin和Ezr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cadherin和Ezr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E-cadherin和Ezrin的表达。结果①E-cadherin在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9.68%,低于在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90.32%(P0.05),Ezrin在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74.19%,高于在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16.13%(P0.05)。②E-cadherin和Ezrin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zrin的表达还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③大肠癌中E-cadherin与Ez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P0.05)。结论E-cadherin和Ezrin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cadherin和Ezrin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背景:Fas抗原及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预后状况.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Fas抗原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相关肿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完成.对象:随机抽取西京医院普通外科1995-01/1998-10大肠癌患32例病理标本.16例正常大肠组织取自病理教研室尸检组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及16例正常大肠组织进行检测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大肠癌患的临床指标..结果:Fas抗原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阳性,P53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阴性,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1%(13/32),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3%(17/32).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明显下降,Fas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及肝转移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相关(P<0.05).结论: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表达减少越明显.肝转移患中未见表达.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尤以发生肝转移为.Fas抗原表达下降或缺失及P53蛋白过度表达均提示愈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大肠癌组织MMP-9与VEGF的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组织MMP-9与VEGF阳性率分别为53.9%、60.5%。MMP-9与VEGF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9与VEGF在大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MP-9与VEGF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评估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多肿瘤抑制蛋白(p16)、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p16、cyclinD1和CDK4的表达.结果 80例大肠癌中p16、cyclinD1和CDK4的阳性率分别为40.0%、57.5%、47.5%.不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大肠癌中,p16、cyclinD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大肠癌中CDK4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16表达、cyclinD1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大肠癌中p16低表达与cyclinD1的高表达密切相关.p16低表达影响cyclinD1的高表达.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