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对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评估。方法 70岁以上老年患者114例,分别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联合检查组)38例、无痛胃镜组42例、无痛肠镜组34例。记录3组患者内镜完成情况,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率、动脉氧分压及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检查成功率及术后满意均达100.0%。无痛胃镜组有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持续明显下降,立即停止用药和内镜操作,经托下颌给氧及辅助呼吸后症状很快好转。联合检查组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呼吸抑制,1例出现心率减慢及血压异常。无痛肠镜组中无患者出现呛咳,有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减慢。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规范化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0例住院老年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人员在检查前肠道准备、检查中病情观察及检查后并发症护理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结果:患者肠道准备有效率达96.67%,无痛胃肠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为5.83%。结论:通过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提高了肠道准备效果及患者舒适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给予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总结患者在一次静脉麻醉下完成无痛胃肠镜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接受复查的情况,观察检查前、中、后生命体征的指标对比情况。结果:100例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成功率为100%,检查后10min内均恢复生命体征。检查中SBP、DBP、HR、Sp O2变化波动较检查前和检查后变化明显(P0.05);检查中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较检查后明显提高(P0.05);检查前患者SAS评分较检查后高,复查率在检查后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无痛胃肠镜的检查成功率,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菌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患者发生跌倒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7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患者跌倒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的环境与设施、镇痛镇静药的不良反应、患者体能状态差等因素均为导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跌倒的因素。结论:改善不良的环境、加强检查前评估、检查中检查后的观察及安全护理措施等,可预防和控制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患者发生跌倒,为患者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首次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应用得普利麻麻醉药的安全性观察及检查前、中、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检查前、中、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并进行患者的满意率调查.结果 虽然在检查中出现了部分病例的心率、血压、血饱和度的一过性下降,但通过加大氧流量,给予阿托品,症状很快得以改善.86.96%的患者对无痛肠镜检查非常满意,真正体验了“以人为本“的舒适护理新理论.结论 护士全面而系统地进行检查前、中、后的各项护理,是达到 患者舒适,保证无痛肠镜检查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潘小红 《全科护理》2013,(30):2842-2843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 356例病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检查前注重心理护理、各项准备工作,检查中注重气道护理,检查后注重胃镜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病房护士的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结果]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病人1 356例无痛状态理想,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全程无缝隙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详细的健康教育保障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在消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氧饱和度(SpO_2)、血压、心率(HR)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实施胃肠镜检查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取的检查方法分为无痛组(无痛胃肠镜诊治)150例、常规组(传统普通胃肠镜检查)150例,对比2组的操作情况、并发症,以及SpO_2、血压、HR、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结果检查前,2组患者的SBP、DBP、HR及SpO_2、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及检查后,无痛组患者的SBP、DBP、HR、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低于常规组,无痛组的呛咳、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手术操作依从性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在消化科疾病诊治中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患者应激反应程度低,并发症少,操作配合更好。  相似文献   

8.
李爱民 《当代护士》2006,(12):58-59
近年来全麻手术中经桡动脉行动脉血压监测已成为一种趋势,该路径具有病人疼痛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而肱动脉往往不是动脉测压的首选路径,临床上大部分病人均可经桡动脉成功穿刺而完成动脉血压监测。少部分病人可能存在解剖异常的原因而不得不采用肱动脉路径。肱动脉因解剖位置浅表,搏动明显而穿刺容易,但临床上局部压迫止血的经验相对较少。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经上肢两种血管途径进行动脉血压监测的病例,比较经两种路径在血压监测后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6年6月我院的外科手术中,215例进行了动脉血压监测,其中经桡动脉路径160例,经肱动脉路径55例。检查与治疗过程中一般首选桡动脉途径,如穿刺困难时改用肱动脉途径。所有病人均于术后即刻拔除动脉测压导管,并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进行止血,包扎止血时间均在24h以上。采用肱动脉路径的原因:因桡动脉搏动减弱而穿刺失败22例,穿刺导致动脉痉挛18例,桡动脉迂曲致导丝不能通过者8例,因动脉硬化致桡动脉搏动缺失7例。1.2评价指标研究采集了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以及手术操作时间。1.3统计学处理2组病人的统计学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检验水...  相似文献   

9.
陕海丽  李丽 《现代护理》2006,12(20):1932-1934
目的总结首次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应用得普利麻麻醉药的安全性观察及检查前、中、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检查前、中、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并进行患者的满意率调查。结果虽然在检查中出现了部分病例的心率、血压、血饱和度的一过性下降,但通过加大氧流量,给予阿托品,症状很快得以改善。86.96%的患者对无痛肠镜检查非常满意,真正体验了“以人为本”的舒适护理新理论。结论护士全面而系统地进行检查前、中、后的各项护理,是达到患者舒适,保证无痛肠镜检查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门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BIS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胃肠镜检查。BIS组在术中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进行监测,检查操作过程中微量泵持续异丙酚靶控,保持BIS值维持在55~65,至检查结束前2~3 min停药,当BIS值回升至85~90时患者可被唤醒,观察30 min无不适感即可离院。对照组不使用BIS监测,在检查过程中以微量泵持续异丙酚靶控,直至检查结束前2~3 min停药。对2组患者术前、中、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异丙酚的用量和麻醉苏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前、中、后MAP,H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感,术后均能唤醒。BIS组的苏醒时间及异丙酚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BIS检测可以预防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麻醉药越量或不足,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避免术中体动与知晓,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并分析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选择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60)。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诊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诊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胃肠镜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及SpO2变化较为平稳,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对照组患者在胃肠镜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但SpO2的变化较平稳,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心率及检查后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镜操作优良、良好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在胃肠镜诊疗后出现的咽喉反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胃肠镜操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相比,具有患者适应性好、疼痛轻、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治疗过程中安全性高,且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高。但其价格昂贵,也有其禁忌症和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应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进一步了解门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检查前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共1 230例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最常见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是焦虑、恶心或呕吐、腹痛、腹胀等,其他还有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抑制、低血糖、摔跤、出血等.老年及检查前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在临床广泛实施的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仍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且老年人或合并有心、肺、糖尿病等基础病者发生率更高,故应术前充分评估风险,控制基础疾病,采取合理且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于提高胃肠镜检查的成功率,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肱动脉两种途径行介入性检查治疗术后出血性并发症的情况及护理.方法 回顾常规经皮血管途径穿刺,桡动脉组80例、肱动脉组13例,术后即刻拔除动脉导管鞘管,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手术时间及出血性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皮下淤血12例占15%、皮下血肿9例占11.3%、明显疼痛与肿胀5例占6.3%;肱动脉组皮下淤血3例占23.1%、皮下血肿4例占30.8%、明显疼痛与肿胀2例占15.1%.2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肱动脉途径行介入性检查治疗术后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桡动脉途径.强调护理人员应重视肱动脉穿刺部位术后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李榕彬  梅俊辉 《现代护理》2007,13(29):2776-2777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肱动脉两种途径行介入性检查治疗术后出血性并发症的情况及护理.方法 回顾常规经皮血管途径穿刺,桡动脉组80例、肱动脉组13例,术后即刻拔除动脉导管鞘管,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手术时间及出血性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皮下淤血12例占15%、皮下血肿9例占11.3%、明显疼痛与肿胀5例占6.3%;肱动脉组皮下淤血3例占23.1%、皮下血肿4例占30.8%、明显疼痛与肿胀2例占15.1%.2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肱动脉途径行介入性检查治疗术后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桡动脉途径.强调护理人员应重视肱动脉穿刺部位术后的观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无痛胃镜肠镜的优势,制订医护配合流程,完善各项抢救措施,保证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医疗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与麻醉科开展了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技术。2012年2月~2012年5月,我们对9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给予积极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6例,男42例,女54例;年龄29~85岁,平均61岁。ASA分级Ⅰ~Ⅱ级。胃肠镜检查前完善生化常规、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探讨。方法选择6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实验组通过静脉注射丙泊酚等药物,使患者处于全麻状态,护士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加强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内镜医生完成胃肠镜检查与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麻醉前与苏醒后的MAP、Hr及SpO_2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结合患者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均在无意识无痛苦状态下顺利完成胃肠镜检查与治疗,术中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一例发生意外。实验组在麻醉前比对照组的VAS值低(P0.05),对照组比实验组在麻醉前的MAP升高,Hr加快,而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的护理配合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起到保障作用。确保检查与治疗顺利完成,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检查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心肺疾病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对78例伴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结果多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部分患者出现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下降,经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对伴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实施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多指标监测,创造条件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并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19例特重、4例重度烧伤患者桡动脉15次、足背动脉12次、股动脉3次、肱动脉5次,进行动脉穿刺、测压。通过观察动脉搏动波形及血压数值,对患者血压实行动态监护,并与同体无创血压对比。结果:有创血压的监测可连续监测血压数值及变化。有创动脉压较无创血压高5~20mmHg,但与无创血压的变化同步,相关性较好。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因可显示动脉波形和数值的动态变化,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敏度大于无创血压监测,在严重烧伤患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适合老年男性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最佳肠道准备方法,提高准备过程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行无痛胃肠镜的老年男性患者胃肠道准备过程资料,分析比较胃肠道准备过程中的饮水量、饮水时间、排便次数、排便性质、体质量指数及肠道准备成功率,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检查前3~4h行胃肠道准备安全可行;体质量指数超标老年患者肠道饮水耐受性好,可适当增加饮水量;根据第3次排便时间和性质给予补救措施可提高肠道准备成功率.结论 依据体质量指数指导老年患者于检查前3~4h科学计划饮水可提高无痛胃肠镜准备过程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刘娟  宋华勇  文春玉  王晓 《华西医学》2010,(7):1370-1371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对2003年7月-2009年3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状况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呼吸道不通畅导致的低氧血症是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有756例,其次为因呼吸道分泌物致呛咳(421例)、恶心呕吐(131例)、低血糖(45例)等。经过积极处理后,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低氧血症是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次为因呼吸道分泌物致呛咳、恶心呕吐、低血糖等。加强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