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收治地震伤员的病房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保地震伤员住院期间,病房管理能安全有序进行.方法 收治地震伤员前后在病房管理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腾出病房、做好病房布置、组织志愿者、伤员的安全管理、设立隔离病房、建立脊柱创伤骨科专科护理查房和会诊制度、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做好康复指导.结果 已有10例伤员康复出院.结论 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震转诊伤员的病房护理管理工作方法.方法:对25例地震转诊伤员的病房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探索一套应对突发事件的病房管理工作模式.结果:地震转诊伤员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地震伤的特点,做好转诊伤员的应急预案,可提高护理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非骨科病房护理80岁以上高龄地震骨伤伤员的经验.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耳鼻喉科、眼科收治的22例80岁以上高龄地震骨伤伤员急救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伤员受伤部位以下肢为多,18例有内科并存疾病.所有伤员经积极处理后,无1例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9例伤员病情稳定后转四川省外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非骨科病房在护理高龄地震骨伤伤员的工作中,严密病情观察、做好饮食护理及时纠正营养不良、加强心理护理是基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重点,充分了解骨伤患者的伤、病情特点,强化专科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保地震伤员住院期间,病房管理能安全有序进行。方法收治地震伤员前后在病房管理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腾出病房、做好病房布置、组织志愿者、伤员的安全管理、设立隔离病房、建立脊柱创伤骨科专科护理查房和会诊制度、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做好康复指导。结果已有10例伤员康复出院。结论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骨伤病房护理地震骨伤伤员的经验.方法 对5·12汶川大地震后耳鼻喉科病房收治的89例伤员进行伤情、心理状态、睡眠状况、全身情况等方面的分析,针对结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89例地震伤员全部接受了骨伤专科治疗,其中52例进行了骨科手术,未发生一例护理并发症和护理差错,全部顺利度过了急救期和围手术期,结论非骨伤病房在护理大批量地震伤员的工作中,充分了解骨伤病人的情况,提高专科业务水平,重视灾后的心理疏导,加强饮食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院入院处在地震时期的应急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24 h内紧急接收400余例地震伤员的应急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在信息管理方面,将地震伤员与普通病人区别开来;在办理入院手续方面,立即建立快速入院治疗绿色通道;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根据需要灵活排班;在工作方式方面,积极、主动地深入病房现场办公.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与2名日本国际紧急救援医疗队护士共同合作,护理17例地震所致重症胸外伤伤员的体会.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伤口护理和心理护理.本组有12例伤员病情稳定后转至普通病房,3例伤员因病情需要转入中心ICU继续治疗,2例伤员死亡.  相似文献   

8.
战时伤员常集中发生,大批伤员在短时间内入院,做好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1985年6月~1986年4月对越作战中,我院曾有三次伤员通过的高峰。最多一次是在10小时内通过62名伤员。现将我们做好护理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一、严密组织,合理分工根据前方战况预计伤员发生数,在大批伤员到来之前,除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外,我们对现有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强烈地震后列车医疗队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436例伤员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情况.结果 本组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 地.结论 组建列车医疗队运送伤员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评估,途中应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转运记录,这是安全、有效地转运伤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报告了汶川大地震骨科伤员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主要包括:在心理干预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心理干预,注意做好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营养不良、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便秘的预防与护理.本组1 382例伤员中除1例在入院后数分钟死于多器官衰竭外,其余伤员均好转出院,未发生任何感染.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接收四川震区伤员的前期病房准备、中期伤员入住及后期对地震伤员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认为在抗震救灾伤员病房的建立与管理过程中,应迅速计划方案,合理组织协调,周密设计安排,抓好伤员收治各环节及护理管理工作,以确保伤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对40例"5·12"汶川大地震伤员做好火车转运护理工作.转运前准备好急救药品、急救器械,及时制定护理评估单,正确搬运.转运途中做好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及时对伤员进行心理干预,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有效控制病原菌扩散,同时医院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结果安全、顺利完成转运护理工作.认为转运过程安排合理,护理工作全面、到位,可使伤员得到良好照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骨科专业病房收治地震骨科伤员的护理组织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非骨科专业病房收治地震骨科伤员的护理组织管理情况。结果非骨科专业病房在汶川大地震后集中收治地震骨伤伤员680例,由于组织管理得当,保证了伤员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未发生一例护理并发症和护理差错。结论在突发大批骨伤伤员的特殊情况下,启用非骨科专业病房集中收治骨伤专科伤员的方法是必要和可行的,加强组织管理,是保证救治工作顺利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总结49例汶川地震转诊伤员爱心病房的护理管理体会,包括接诊前管理、接诊时管理和入住后的管理三个方面。认为接诊大批量灾难伤员需全院统一管理;做好充分的人员和物质准备;制定合理流程;严格质量控制;重视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亲情小组"在灾区专用病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亲情小组"对灾区伤员进行"一对一"的帮扶,适时有针对性地提供"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协助生活护理、功能锻炼等.结果 亲情小组使伤员得到了最真挚的亲情服务,伤员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100%.结论 "亲情小组"在灾区专用病房护理中起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在灾害护理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报告了汶川地震后在野战条件下救治2 655例伤员的护理.主要为做好伤员及陪护人员的管理,迅速将伤员分类并做专科处理,合理安排护士人力、提高救治能力,加强基础护理,积极进行心理救助.本组无一例死亡、瘫痪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亦末发生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病房收治地震脑外科伤员的护理管理要点,以保证地震伤员的护理质量和眼科日间病房正常运转。方法2014年4月25日-5月7日通过合理的患者安置、恰当的人力分配、有效的医护配合、专业的护理措施及充分的后勤保障在收治专科患者的同时对21例地震脑外伤伤员进行了救治。结果共收治233例患者,完成手术232台次。其中21例地震脑外伤伤员,经治疗16例康复出院,2例转院,3例转科继续治疗。结论在收治地震脑外伤伤员过程中,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对地震伤员的护理质量和安全、病房工作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震伤员爱心病房的组建及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爱心病房的组建及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地震后伤员爱心病房实施骨科专科护士独立排班;护理管理中引入全人关顾理念。结果:12名地震伤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00%。结论:骨科专科护士独立排班和全人关顾理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伤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组建集中救治地震伤员家庭式病房的做法.方法 包括病房的安排,家庭式病房配置,救治用物配置,患者家属安排,饮食安排,护理队伍组建,护士岗前培训,岗位职责的制订等.结果 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救治环境及利于伤员家属身心恢复的家庭式病房,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并利于医生及护士对伤员的集中管理.结论 家庭式病房是促进患者及家属在地震后能尽早平复心理创伤,早日恢复健康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根据地震后临时组建的持续血液滤过病房的伤员受伤惨重、易感性高,工作环境特殊、预防和控制感染难度大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做好环境与物品准备,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加强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做好感染质量监控工作的,加强重点环节的控制和重点部位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