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滋病首先发现于同性恋、吸毒等人群中,由于艾滋病的传染性和主要患病人群的相对特殊性,使得他们一直被社会普通人群所惟恐避之不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艾滋病患者日趋增多,广大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概率也相对增多,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也渐渐突显出来,使得艾滋病患者的就医环境恶化。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AIDS规划署(UNAIDS)以及我国政府相继提出了减少歧视、共同抗击AIDS的号召,因此,找出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歧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才能更好地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就医环境,护患一起努力实现共同抗击AIDS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医护专业学生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歧视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医护专业学生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歧视态度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北京4所医科大学抽取697名医护专业学生,不记名调查医护专业学生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结果发放问卷697份,收回有效问卷641份,有效率为92.0%。医护专业学生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总歧视态度、就医过程中歧视态度均为中等水平。总歧视态度受到实习、培训因素的影响,而实习因素是影响就医过程中歧视态度的显著因素。既往接触艾滋病患者经历、是否学习艾滋病专业课与歧视态度不相关。结论医护专业学生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与即将承担的角色不适应,有必要在校期间即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教育,从而使医护专业学生树立反歧视的态度,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医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态度及原因,提出降低医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歧视程度的对策,以促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医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态度及原因,提出降低医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歧视程度的对策,以促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居民对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PLWHA)歧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面对面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96名社区居民,67.6%认为通过性接触和吸毒途径的感染者是罪有应得,54.0%认为感染者应该被隔离管理,82.4%想知道周围谁是感染者,51.8%认为单位招聘体检应强制进行检测,53.7%认为如果家人感染艾滋病会感到羞耻,51.3%不愿意感染者接近自己的家人。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和艾滋病知识得分高者歧视程度显著低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艾滋病知识得分低者。结论社区居民普遍存在对PLWHA的歧视,文化程度低和艾滋病知识少者对PLWHA歧视程度高,减少歧视仍需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短期、综合的艾滋病反歧视干预过程的有效性.[方法]从北京市某两所医学院校抽取在临床见习和实习本科医疗及护理专业学生共70名,对其实施为期2 d的综合艾滋病反歧视干预,干预结束后发放"医学院校学生艾滋病反歧视干预过程评价问卷"对本干预过程进行评价.[结果]共有62名研究对象完成全部资料的收集,其中绝大部分医学院学生(95%左右)对本次干预内容、方法及时间表示满意,最喜欢的干预方法为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座谈,最不喜欢的是课堂授课.[结论]本次为期2 d的综合艾滋病反歧视干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短期、综合的艾滋病反歧视干预过程的有效性。[方法]从北京市某两所医学院校抽取在临床见习和实习本科医疗及护理专业学生共70名,对其实施为期2d的综合艾滋病反歧视干预,干预结束后发放“医学院校学生艾滋病反歧视干预过程评价问卷”对本干预过程进行评价。[结果]共有62名研究对象完成全部资料的收集,其中绝大部分医学院学生(95%左右)对本次干预内容、方法及时间表示满意,最喜欢的干预方法为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座谈,最不喜欢的是课堂授课。[结论]本次为期2d的综合艾滋病反歧视干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短期、综合的艾滋病反歧视干预后医学院校学生艾滋病歧视态度在不同时点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便利抽取北京市某2所医学院校作为干预组,另1所作为对照组。共纳入在临床见习和实习本科医疗及护理专业学生123名,其中干预组62名,对照组61名。对干预组进行短期、综合艾滋病反歧视干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1、3、6个月采用"医学院校学生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歧视态度问卷"测量歧视态度。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态度不仅在干预后明显降低,并在干预后6个月内一直保持较低的平稳趋势(P〈0.01),而对照组呈基本平稳状态。结论短期、综合的艾滋病反歧视干预可产生较远期、持久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护理专业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其态度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其态度的现状 ,探讨如何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形成对艾滋病病人正确积极的态度。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护理大专二年级2 64名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2 5 3名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平均分为 0 .63 9分± 0 .14 5分。64 .8%的学生表示自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后能正常生活 ,99.6%的学生表示将会对感染HIV的亲人给予不同程度的照护 ,3 0 .8%的学生自愿接受护理任务。 [结论 ]提供系统正确的疾病相关知识和开展护理伦理学教学 ,可以更好地唤起学生对病人的积极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在接受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前后对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的状况,为精神科护理学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3月-6月运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对某高校接受精神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课程学习前后学生对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的变化及原因。结果教学前后,学生在隔离因子及能力因子方面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态度改变不大,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险因子方面的则有所改观,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趋向评价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教学应当打破常规模式,增加学生与患者的接触,以减轻其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和歧视态度现况,探讨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额抽样的方法,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歧视态度等.结果 共调杳医务人员7504人,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并不全面,提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医务人员对HIV/ADIS感染者的歧视率为25.1%;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较高的医务人员、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务人员、已婚/同居、年龄大于25岁的医务人员其艾滋病歧视程度较低.结论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知识的缺乏是导致艾滋病相关歧视的主要原因,还需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描述上海市年轻艾滋病患者歧视感知度的现状,确定上海市年轻艾滋病患者歧视感知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按入选标准连续抽样,选取 150 例上海市公共临床卫生中心就诊的年轻艾滋病患者(18-3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 HIV 每日歧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上海市年轻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得分的中位数为 38(P25-33,P75-40),提示患者报告的感知歧视水平并不高。其中,教育程度和身体状况等是上海市年轻艾滋病患者感知歧视的影响因素。 结论 上海市年轻艾滋病患者总体歧视感知度处于较低水平,但可能是受所选的研究工具敏感性不够、患者确实歧视感知度较低以及对自身隐私保护的迫切需求等因素影响所致。因此,医护人员应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期为临床护理和护理科研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护士对艾滋病病人的人文关怀,减少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方法]应用参与式培训方法对83名护士进行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培训,培训前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士对艾滋病病人歧视程度的差异并调查护士不愿意参加护理艾滋病病人的原因。[结果]培训前后护士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不愿意参加护理艾滋病病人的原因包括害怕自己被传染并危及家人及与不道德行为有关。[结论]护士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参与式培训可减少护士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主要介绍了我国艾滋病相关歧视的现状及影响,分析了我国主流社会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存在歧视的社会心理学原因,阐述了减轻艾滋病相关歧视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学习《精神科护理学》对改善护理专业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和服务意愿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便利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护理本科三年级学生共336人,在课程学习前后分别进行"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和"护理服务意愿评估表"的调查。结果课程学习前,护生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课程学习后,护生隔离、能力维度得分和总分低于学习前,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意愿的得分高于学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学习《精神科护理学》可以有效改善护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和误解,后期仍应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