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芬  熊辉  邹树芳 《护理研究》2004,18(22):2041-2041
[目的 ]探讨减轻糖尿病病人皮下注射胰岛素疼痛及皮肤不良反应的方法。 [方法 ]随机将 8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用垂直进针法、斜刺法注射胰岛素 ,比较两组的疗效、疼痛程度、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以及局部红肿、硬节、感染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疼痛程度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垂直注射法可保证疗效 ,减轻局部疼痛的发生率 ,从而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两种不同方式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减轻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艳荣 《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20-21,13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式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减轻疼痛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将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垂直皮下注射)和对照组(斜刺皮下注射),每组各31例,每例注射6次,共注射372例次,2d后观察两种不同方式皮下注射患者局部疼痛情况、皮肤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血糖值。结果与斜刺皮下注射比较,垂直皮下注射患者重度疼痛发生率较低(P〈0.01),治疗后注射部位皮肤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血糖无影响(P〉0.05)。结论垂直皮下注射胰岛素既可保证疗效,又可减轻注射时患者疼痛的程度,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慢一快垂直进针技术在胰岛素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8例糖尿病需皮下注射胰岛素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两快一慢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两慢一快垂直进针注射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拔针后滴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度、重度疼痛发生率及拔针后滴液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两慢一快垂直进针注射技术可以明显减轻注射疼痛,避免药液浪费,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注射液安全无痛的皮下注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6月我院意识清楚、接受皮下胰岛素注射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分为对照法和改良法,对照法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改良法采用垂直皱褶皮下注射法。结果:两种皮下注射方法患者所致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角度对注射疼痛的影响,减轻注射时疼痛,方便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方法 选择初次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角度(30°~40°)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试验组采用90°进针角度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种方法对注射疼痛的影响、局部硬结大小、首针注射成功率、患者注射依从性、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两种注射方法对注射疼痛的影响(P<0.01)、局部硬结的大小(P<0.01)、首针注射成功率(P<0.01)、患者长期注射依从性(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低血糖发生率(P>0.05)没有明显差异;两种角度注射后疼痛感觉显著性差异,90°角注射后疼痛明显轻于常规角度注射后所致的疼痛.结论 将皮下注射的角度改为90°,对治疗效果没有负面影响,能减轻病人的疼痛,方便患者学习掌握,增加了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部四区五指轮换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高危产科门诊产检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两部四区五指轮换方案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环形轮换法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注射部位规律轮换率、胰岛素注射时间以及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规律轮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两部四区五指轮换方案能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规律轮换率,减少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丹玲 《护理学报》2009,16(7):61-62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疼痛的程度,以选择疼痛较轻的注射部位注射胰岛素,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2008年3-8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50例,按病区责任护理组分组,责任1组24例进行上臂外侧注射150例次作为上臂外侧注射组,在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皮下注射胰岛索;责任2组26例进行腹部注射150例次作为腹部注射组,采用垂直注射或45°角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不同部位注射疼痛程度.结果 两种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经秩和检验,U=34.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部注射胰岛素疼痛程度较上臂外侧轻.结论 采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或45°角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进针角度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病人局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50例慢性肾衰竭行皮下注射EPO治疗病人先后采用常规斜刺注射法和垂直注射法.观察并比较两种注射法的效果,包括局部疼痛程度、血常规检查结果(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结果]采用垂直注射法病人的局部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斜刺注射法(P<0.05).[结论] 采用垂直注射法皮下注射EPO可减轻病人局部疼痛程度,优于常规斜刺注射法.  相似文献   

9.
孙艳华 《家庭护士》2009,7(18):1610-16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方法,提高药物吸收效果,减少注射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根据循证护理,将60例病人的120次注射按自身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次,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实验组60例次,排气时留0.1 mL空气,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部皮肤垂直进针.[结果]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出现的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后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注射法出现的疼痛、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和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2种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差异.方法 对50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列为实验组;同期对5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每日多次皮下注射,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糖达标情况,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实验组血糖达标所用时间(6.4±1.7)d,胰岛素用量(41.3±7.8)U,发生低血糖5例;对照组血糖达标所用时间(15.4+5.2)d,胰岛素用量(69.4+11.5)U,发生低血糖14例.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优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时运用腹前壁时钟定位固定法与运用随机注射法注射时出现的疼痛程度、血糖控制情况及肌肉萎缩、局部红肿、皮下硬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4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胰岛素注射方法一致,观察组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运用腹前壁时钟定位固定法;对照组行随机轮换注射部位。两组各注射1000次,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强度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时,运用腹前壁时钟定位固定法注射胰岛素既可以减轻注射时疼痛,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胰岛素的作用能正常吸收,从而减少了血糖的波动,保证了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也能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注射胰岛素对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种不同方法注射胰岛素对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的影响及结果。方法将64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9例,实验组3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胰岛素方法,实验组采用垂直进针法。结果实验组的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的注射胰岛素方法降低了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旋转注射卡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使用旋转注射卡注射胰岛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胰岛素.结果 观察组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血糖值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旋转注射卡的应用能促进临床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崔秀格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119-112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规抗凝,腹部新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26人,对照组30人.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皮下注射,实验组病人采用新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中发现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8%,对照组约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病人比对照组病人住院时间缩短约9d,两组比较存在差异.结论 新方法从注射部位、注射方式加以改进,大大降低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局部不良反应,增加了病人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整个疗程的耐受性,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指关节定位轮换法在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指关节定位法轮换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按常规的腹部环形轮换法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护理人员规律轮换胰岛素注射部位执行情况、病人局部皮肤状况、病人执行轮换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护士规律轮换率、病人定位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指关节定位能提高护士为病人注射胰岛素的规范性,同时病人减少疼痛、感染、皮下脂肪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进针角度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对患者局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先后采用常规斜刺进针法和垂直进针法对80例慢性乙肝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α1,观察并比较两种注射法患者的局部疼痛程度和注射部位皮肤反应。结果:垂直进针法患者局部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斜刺进针法(χ2=22.86,P<0.05),且局部皮肤反应轻于常规斜刺进针法(χ2=5.77,P<0.05)。结论:采用垂直进针法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可减轻患者局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7.
赵冰冰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03-2005
目的 探讨改良注射方法在预防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皮下出血和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1年9月~2012年3月入住我心内科病房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2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查询文献、询求专家意见,并结合患者病情和家属的实际情况,为实验组患者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改良注射方案,包括:注射前热敷局部皮肤、应用提捏腹壁皮肤垂直进针法、快速推注药物、针尖拔出后保持提捏皮肤3 min等,对照组进行常规注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面积和注射时疼痛低于常规注射组.结论 采用改良注射方法可有效地预防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的皮下出血和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垂直空气皮下注射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需皮下注射的患者按单双日分为斜刺进针法组(斜刺组)和垂直进针法组(垂直组)各注射300次。斜刺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垂直组采用垂直空气少量皮下注射法,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感觉及皮肤反应情况。结果垂直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皮肤反应明显低于斜刺组。结论垂直空气皮下注射法可减轻患者疼痛,和皮肤不良反应,减少药液浪费。  相似文献   

19.
垂直回抽法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患者淤斑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方法:将64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注射,观察组采用垂直回抽方法注射。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垂直回抽法注射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降低淤斑的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及疼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陆群  任伟  孙海峰 《现代护理》2007,13(24):2328-2329
目的探讨旋转注射卡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观察组使用旋转注射卡注射胰岛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胰岛素。结果观察组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血糖值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旋转注射卡的应用能促进临床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