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NAT)用于盐城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4月共计48 754例经EIA法(以下简称"EIA")检测双试剂阴性或单试剂阴性的无偿献血者,使用达安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核酸检测,检测呈阳性的标本分别送卫生部临检中心、江苏省血液中心、盐城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认。HBV DNA阳性标本送检作进一步抗-HBs、HBe Ag、抗-HBe和抗-HBc检测。结果 48 754人份血液标本中,NAT共检出阳性24例,阳性检出率为0.05%,经确认,其中HIV RNA阳性的窗口期标本1例,HBV DNA阳性11例。结论 NAT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可以缩短输血性HIV、HBV、HCV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HIV感染流行形势日益严重,流行态势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给输血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向学校传播这一情况不容忽视[1,2].由于“HIV窗口期”的存在,继深圳血液中心从2005年开始探索应用病原体核酸检测(NAT)技术进行血液筛查,以缩短窗口期之后[3],国内许多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相继开展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输血相关病毒检测是保证血液安全的主要措施。病毒核酸检测能够在血液中病毒抗原和抗体之前检测到病毒核酸,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提高血液安全。上世纪未,病毒核酸检测(NAT)已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展[1,2]。现在已有许多国家开展了NAT检测[3]。2010年,卫生部确定在我国12个省(市)15家血站开展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4]。  相似文献   

4.
目的病毒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chnology,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探讨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的检测方法,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我站14203例无偿献血标本经血清学筛查合格的标本进行HBV、HCV和HIV三项联合NAT检测,并对NAT筛查阳性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 HBsAg、抗HCV、抗HIV 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血液标本13843例,NAT共检出阳性25例,阳性率为0.18%。其中HIV-DNA检出1例,HBV-DNA检出24例。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中,有效地缩短了病毒检出"窗口期",有力地保障了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血液病毒核酸筛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液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NAT),对HBV、HCV和HIV感染者进行检测,其"窗口期"比抗体检测窗口期要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6.
正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免疫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1],输血是其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血站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IV抗体,输血安全得到极大提高。但由于检测方法局限性及病毒窗口期的存在,HIV经输血传播风险依然存在[2-3]。近年来核酸检测(NAT)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先后被欧美、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用来做献血者血液筛查[4-5]。有研究表明,NAT检测可将ELISA检测"窗口期"缩短11d(50%)[6-7],大大降低病毒经输血传播的风险。本站通过NAT检测,发现1例ELISA阴性NAT阳性的献血者,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技术(NAT)在山东省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15—2017年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对单试剂反应性和双试剂无反应性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HIV) ELISA检测无反应性样本的核酸检测结果。结果 2015—2017年山东省血液中心共筛查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样本282 456份,检测出ELISA(HBsAg、抗-HCV、抗-HIV/HIV)反应性样本1 638份,3种ELISA项目的总反应性率为0.58%; 280 818例ELISA 3项(HBsAg、抗-HCV、抗-HIV/HIV)无反应性样本中检出NAT反应性105例,NAT检测结果总反应性率为0.37‰。结论 ELISA检测无反应性血液样本仍存在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开展NAT检测可以缩短ELISA检测的"窗口期",提高血液样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处于HIV RNA窗口期的献血者做追踪、随访和验证。方法分别使用第3、4代酶联免疫试验(ELISA)方法(试剂)、免疫印迹试验(WB),以及核酸检测技术(NAT)定性和定量等方法,对在血液筛查中检出的1例献血者HIV窗口期不同时间(根据献血者的配合度间隔4-8 d)的血液标本做追踪和随访检测。采用ELISA方法以双试剂检测抗-HIV;同时采用全自动NAT单检分析系统,对该例血液标本做了HBV、HCV、HIV 3项NAT联检和鉴别试验。结果该例献血者标本首次检测:ELISA抗-HIV非反应性,NAT定性试验反应性;随后NAT定量试验和抗-HIV确认试验(WB)也同为阴性。采用双试剂ELISA和WB确认方法对献血者追踪、随访检测4次,至3周后确认为血清学抗-HIV转阳,获得到了1个完整的血清学转化结果。结论首次追踪、随访检测得以确认1例重庆地区病毒载量较高的HIV RNA窗口期献血者;NAT检测有利于阻截该HIV RNA窗口期献血者的血液流向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技术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在重庆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采集的128 973(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2次ELISA法检测HBs Ag、抗-HCV、抗-HIV-1/2和HIV-1 p24抗原(国产试剂为第3代,进口试剂为第4代),同时采用基于TMA原理的ID-NAT行HBV/HIV-1/HCV 3项联合检测。对ELISA非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用配套的试剂做NAT鉴别检测。结果本组中NAT反应性标本共计885例,反应性率0.69%(885/128 973),其中ELISA和NAT均为反应性的标本528例,ELISA非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为357例,NAT单反应性率0.28%(357/128 973)。对NAT单反应性的标本的鉴别检测:HBV DNA反应性114例,HIV-1RNA反应性3例,未检出HCV RNA呈反应性的标本,鉴别反应性率为32.77%(117/357)。对3例HIV-1 RNA鉴别为反应性献血者的追踪随访:均被证实为窗口期感染。结论基于TMA技术的NAT检测将HBV DNA反应性和HIV窗口期血液成功阻断,说明在血液筛查中开展NAT检测的必要性和其对于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技术在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开展血液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和试剂升级前后的检测性能差异。方法应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HCV/HIV-1联合检测,同时采用2种血清学ELISA试剂对所有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P24和抗-TP等项目并行检测,并对核酸联合筛查反应性的标本进行鉴别试验。结果 2012年~2017年,共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491159份,其中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标本共计1637份,检出HBV窗口期标本共477份,HIV窗口期标本2份。2015年核酸检测升级后,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率由0.28%提高到0.41%,鉴别阳性的预测值由25.61%提高到33.89%。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能有效降低输血感染风险,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试剂的更新升级有助于检测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大连地区HBV-DNA检测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 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HBsAg、HCV抗体、HIV抗原/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谷丙转氨酶和血型),同时进行HBV、HCV、HIV的三联检核酸检测(NAT);对ELISA(-)NAT(+)的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HBV血清标志物补充试验,同时对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结果 22416份无偿献血者样本发现35例ELISA(+)NAT(+)、3例ELISA(+)NAT(-)、12例ELISA(-)NAT(+).跟踪5位ELISA(-)NAT(+)的献血者,1例可能是免疫“窗口期”;其余4例可能是OBI.结论 核酸血液筛查可大大提高血液安全性,对提高HBsAg阴性血液标本中HBV感染检出率具有重要价值;但核酸与血清学二者检测结果存在不一致,二者对于降低输血传播HBV.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献血者中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探讨采用核酸扩增检测(NAT)对血液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IA)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NAT方法对50190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筛查,以确定血液标本中是否含HBV DNA。结果在50190人份血液标本中发现HBsAgEIA阴性但HBV DNA NAT检测阳性的标本5份,经追踪检测证实其中1例为HBV血清转换窗口期感染。结论核酸检测(NAT)能够显著提高HBV的检测灵敏度,在献血者大规模筛查中发现HBV低水平窗口期感染的标本。  相似文献   

13.
正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是1种新兴的血液传染病检测方法,能显著缩短血液感染病毒的"窗口期",降低经输血途径传播病毒的风险。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普遍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我国尚未将其列入血液筛查的常规项目[1]。2010年,卫生部将我国15家血站列入首批NAT应用的试点单位。南宁中心血站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指定开展NAT检测的试点血站,于  相似文献   

14.
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是一种新兴的血液传染病检测方法,可检测因"窗口期"感染、免疫静默感染、病毒变异等原因而漏检的污染血液.因此,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普遍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我国也有多个血液中心进行了血液NAT的评估性研究工作[1] 2010年11月本站开始应用核酸检测系统对常规血清学筛查合格的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BV、HCV和HIV的NAT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献血者的遴选及血液的病原体筛查等措施虽十分有效地降低了输血感染经血传播病毒的风险[1,2],但由于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尚不能完全消除由于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及病毒感染的窗口期等因素造成的病毒漏检[3],且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等未列入血液筛检范围的病毒通过输血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客观存在[4].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目前血液筛查所采用的第3代丙肝总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LISA)仍有较长的"窗口期"[1],无法完全避免HCV的经血传播.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制的HCV分片段酶联免疫确认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早期诊断的优点[2],我们用其对日常检测的抗.HCV S/CO高值的阴性样本进行确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拟比较血液筛查核酸检测(NAT)阳性标本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数据分析,旨在研究探讨如何提高ELSIA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灵敏度。方法对55 499例常规ELISA检测非反应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样标本,其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标本,用NAT检测技术8例混合检测,从中比较NAT检测阳性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结果血清学检测非反应性标本中11例HBV DNA阳性标本,1例HCV RNA阳性标本,HIV RNA未检出。结论 NAT与ELISA的血液筛查检测互补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窗口期漏检是目前ELISA漏检的最大因素。2)免疫静默感染、病毒变异、病毒亚型对以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技术基础的ELISA方法会降低ELISA检测性能。3)ELISA检测"灰区"的设置在理论上可以减少因试剂检测灵敏度而造成的漏检现象,但仍无法解决因病毒变异、病毒亚型和因"窗口期"而造成的漏检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分析罗氏MPX V1.0试剂在本地区献血者筛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在罗氏Cobas核酸检测平台上,使用MPX V1.0试剂对9 418人次HBsAg、抗-HCV、抗-HIV、TP ELISA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定性检测,并对NAT阳性样本进行确认试验和电化学发光检测。结果 9 418人次标本共发现6个核酸检测阳性样本。对此类标本的部分献血者进行追踪,其中发现1例低CT值(MPX V1.0 16.4)样本,通过确认试验发现其为HCV感染,进行追踪检测证实该标本为HCV感染窗口期。结论应用罗氏MPX V1.0试剂对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筛查后,能进一步筛查出HBV、HCV或HIV核酸阳性的标本,从而阻止将该类血液提供到临床,进一步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献血者HBsAg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探讨ECLIA常规应用于献血者血液检测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本站献血者血液标本,使用2种不同厂家ELISAHBsAg(试剂A和试剂B)和ECLIA(试剂C)进行检测,对部分ELISAHBsAg无反应性而核酸检测(NAT)HBV DNA有反应性的标本再进行ECLIA检测。以ELISA检测0≤S/CO0.3、0.3≤S/CO0.9和S/CO≥0.9进行分类统计ECLIA阳性数,并分析ECLIA与ELISA结果的一致性;以ECLIA为参考方法分析2种ELISA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HBsAg共检测11127人份,试剂A、B、C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642%、3.020%和2.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与2种ELISA试剂结果一致性均极高(К_(试剂A)=0.927、К_(试剂B)=0.900); ELISA检测无反应性的标本中,"0.3≤S/CO0.9"段ECLIA阳性率0.35%高于"0≤S/CO0.3"段的0.11%(P 0.05);以试剂C为参考方法,试剂A的灵敏度88.82%低于试剂B的灵敏度92.24%,试剂A的特异性99.93%略高于试剂B的99.64%;78例ELISAHBsAg无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ECLIA检测阳性有16例,阳性率15.5%。结论 2遍ELISA血清学方法检测HBsAg阴性的标本仍有漏检几率,ECLIA能缩短ELISA检测的"窗口期",且与ELISA结果一致性高;现有血液检测方法增加一遍ECLIA可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化学发光的免疫分析试验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3 530例无偿献血者标本应用ELISA法和CLIA法试剂分别筛查HBsAg、抗-HCV、抗-HIV和TP,然后对HBsAg、抗-HCV和抗-HIV ELISA法阴性全部标本和ELISA+/CLIA-标本再应用NAT进一步复检;对ELISA法和CLIA法TP单阳性以及双阳性标本采用TPPA法进一步确证。结果:CLIA法与NAT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较ELISA法检测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对于CLIA+/ELISA-标本,ELISA法存在漏检结果,特别是对于病毒载量浓度较低或处于"窗口期"的献血者容易被漏检。结论:ELISA法与CLIA法在血液筛查中具有优势互补性,可以提高血液筛查检测的灵敏度,减少漏检和缩短检测时间。在血液筛查中引入CLIA法试剂对于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