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电子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孔板法检测4 126名献血者的ABO和Rh系统血型;用微柱凝胶法筛查意外抗体及鉴定抗体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献血者数据库。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0 685名住院患者作常规ABO和Rh(D)血型以及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配血以血型血清学和电子交叉配血2种方式进行;对9 996名住院患者以ABO和Rh(D)血型相容作血清学交叉配血,并对其中2 920人作电子交叉配血;同时对689名住院患者作ABO和Rh系统血型鉴定和意外抗体筛查,对意外抗体筛选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作电子和血清学交叉配血。结果初步建立了可应用于电子交叉配血的献血者数据库,对2 920名经ABO和Rh(D)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和657名经ABO和Rh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与4 113名献血者分别作了6 109次和1 227次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2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试验配血时间分别为15和45 min。结论电子交叉配血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是可行的,除了同样准确外,其最大的优势是比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交叉配血技术在我国临床输血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仪和试管法对患者和献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患者和献血者2次血型鉴定结果一致及抗筛试验结果阴性,与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法相符,模拟进行红细胞悬液出库。结果电子交叉配血法与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法结果相符的4435 U红细胞悬液模拟出库给2 330名患者输注,未观察到ABO/RhD血型不合的输血不良反应。电子交叉配血法与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法结果不相符,未模拟出库红细胞悬液65 U。主要原因为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漏检抗-Mur;患者直接抗球蛋白C3试验阳性需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直接抗球蛋白IgG试验阳性;献血者直接抗球蛋白Ig G试验阳性。结论在完善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试剂抗原谱和增加患者、献血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基础上,电子交叉配血技术在我国临床输血中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为了临床输血安全,对不符合电子交叉配血条件的应采用血清学交叉配血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例多次输血患者产生抗-S合并抗-Wr^a的血清学及交叉配血特点。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标本进行ABO、Rh、MNS、Diego血型鉴定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试验,抗体效价测定试验。结果经血型血清学试验确认患者血清中存在抗-S合并抗-Wr^a。选择S,Wr^a抗原阴性献血者血样与患者血样进行交叉配血,配血相合,患者输血后无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结论抗-S、抗-Wr^a为低频抗体,虽然随机交叉配血相合率高,但仍需做抗体鉴定,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技术辅助鉴定1例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抗体。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ABO和Rh血型、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采用基因分型方法鉴定Kidd血型。结果该患者血清中抗体为抗-Jk~b抗体,效价为4,Kidd血型为Jk~(a+b–)型。结论通过红细胞血型基因型检测,该患者交叉配血不相合是由抗-Jk~b抗体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例同种抗体合并模拟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患者的抗体进行鉴定,了解Rh血型系统中模拟同种自身抗体的血清学特点,以便提供合适的配血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患者进行ABO血型、Rh分型鉴定;并完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患者Rh抗体类似特异性对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细胞(B型RhccDEE)进行患者血浆吸收放散试验,对吸收后的血浆、红细胞酸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采用患者红细胞放散液稀释技术鉴定抗体特异性。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广谱抗球蛋白卡(LISS/coombs)法、经典抗球蛋白法、酶法、酶-IAT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患者为B型RhccDEE,直抗阳性。血浆抗体鉴定为IgG类的抗-C、e(不排除抗-Ce可能性)、效价为256。对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细胞吸收血浆后放散液抗体鉴定为IgG类的抗-C、e(不排除抗-Ce可能性)。患者自身红细胞酸放散液8倍稀释后可鉴定为类似抗-C、e特异性(不排除抗-Ce可能性)。对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红细胞与患者进行主侧配血,经典抗球蛋白法、酶法结果相合;而凝聚胺法、微柱凝胶广谱抗球蛋白卡(LISS/coombs)法、酶-IAT法不合。结论模拟同种自身抗体的正确鉴定对选择适合的交叉配血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筛选出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输注,可最大程度保证输血的安全、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定与分析1例配血困难患者的ABO血型,为临床疑难血型的鉴定提供案例参考。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Rh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效价测定、唾液血型物质检测、交叉配血等试验,对1例血型鉴定疑难患者进行确诊。结果该例患者正定型为A型Rh阳性,反定型为AB型Rh阳性,进一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定,最终确定为ABx亚型,经筛选后交叉配血相合。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后,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多种血清学方法对ABO血型正反不一致的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从而提高亚型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沈伟  王健莲  向东 《中国输血杂志》2012,(10):1050-1052
目的 分析2011年度上海市血液中心发放的全国血型血清学室间质控品返回的回执结果.方法 采用国际血型参比实验室(iBGRL)建立的国际血型血清学室间评分标准,对参评的74家血站及医院输血科血型实验室的回执进行评分,计算各项试验的准确率,并通过Z检验(标准统计量检验法)进行满意度统计.结果 全国血站血型室及部分医院输血科的ABO定型准确率为99.76%,RhD定型准确率为100%,抗体筛选准确率为93.52%,抗体鉴定准确率为93.41%,交叉配合试验准确率为89.85%;实验室结果评价满意率为94.24%,其中血液中心为97.56%,中心血站为97.05%,医院输血科为88.46%,地区级检测中心为100%.结论 本次室间质评在ABO/Rh血型定型中,绝大部分单位的结果统一,在抗体筛选和鉴定中,仍有一部分的单位抗筛漏检或者抗体鉴定错误.在交叉配血中,对于献血者直抗阳性的细胞交叉配血过程中,由于各个单位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同,导致出现迥异的结果.总的满意度,血液中心的免疫血液学水平高于中心血站和医院输血科.  相似文献   

8.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抗-JK~a抗体引起不规则抗体阳性及疑难配血患者1例。常规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患者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吸收放散试验以及Kidd血型分型,最后用多种方法交叉配血,筛选出相合血液制品进行临床输注。患者血型为O型Rh(D)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阴性,不规则抗体鉴定出特异性抗JK~a抗体,Kidd分型结果Jk(a-b+)。鉴定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可以为患者筛选合适的供血者,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红细胞输注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电子交叉配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IH-1000检测我院受血者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下简称直抗试验),交叉配血同时采用电子交叉配血和微柱凝胶法配血。结果在对红细胞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发现,14 762例受血者中有3例2次血型结果不一致,占0.02%,有10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占0.68%,有26例交叉配血不合,占0.17%;29 608 U RBC供血者中有26单位RBC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占0.09%,出现次侧交叉配血不合。结论供血者直抗试验阳性不能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只有具备ABO/Rh D2次血型鉴定准确、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供者直接抗人球蛋白阴性的结果适合电子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研究血型免疫反应为基础,探讨ccDee型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案。方法血型鉴定、Rh抗原分型采用盐水介质法;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盐水介质法和微柱凝胶卡法;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和凝聚胺介质法。结果患者血型为A,ccDee;血清中检出抗-C联合抗-E抗体;选择A型Rh(ccee)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结论对区域性献血者进行稀有血型普查,建立各型稀有血型供者资料库,并与相邻区域建立联动机制,是保障稀有血型患者临床治疗用血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汉族人群Rh系统抗原分布,探讨供、受血者Rh血型系统抗原分配情况及电子匹配选定配血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受血者14602例次和同时段的献血者23262人次,进行ABO血型鉴定及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建立Rh表型数据库,运用输血管理系统,按照电子匹配选定配血优先级原则,对受血者实施ABO、Rh系统抗原选定匹配,进行配血。统计分析Rh系统抗原分布和配血不相容人次。结果 受血者C、c、e和E抗原频率分别为72.70%、27.30%、78.24%和21.76%,献血者抗原频率分别为73.53%、26.47%、79.25%和20.75%。受血者DCCee、DCc Ee、Dccee和DCCEE表型分别为52.01%、30.10%、0.42%和0.02%,献血者表型分别为53.07%、29.30%、0.41%和0.01%。受血者优先Ⅰ级交叉配血占58.76%。统计2021年配血不相容占比和抗筛阳性占比,对比未引进电子匹配选定配血时的2020年统计有明显改善,也使得输血更加安全可靠(P <0.05)。结论 采用ABO和R...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抗体筛查阳性、重度贫血患者筛选交叉配血合适的红细胞制品,改善其贫血症状。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RH血型及MNS血型鉴定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抗体鉴定试验,抗体效价测定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及交叉配血等试验。结果患者血型为B型,血清中检出抗-Ce、抗-M;从368位无偿献血者中为患者筛选到C、e、M抗原均为阴性者5人(7.0 U悬浮红细胞),经交叉配血相合,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后,无不良反应。结论患者体内有2种以上联合血型抗体时将增加筛配血液制品的难度和风险,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采供血机构应建立特殊红细胞血型抗原表型无偿献血者资料库,对献血者开展定期关爱、随访、联络和保留工作,对临床紧急抢救患者生命,安全有效地输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达雷木单抗(Daratumumab,DARA)治疗后合理有效的配血方法,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DARA治疗前后进行ABO血型、Rh血型鉴定、红细胞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用0.2 mol/L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DTT)灭活处理红细胞抗体筛查细胞及献血者红细胞后重复试验,排除DARA的干扰。结果 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DARA治疗前后ABO、Rh血型鉴定结果无差异,治疗前红细胞抗体筛查均阴性,治疗后均阳性,且谱细胞抗体鉴定未显示抗体特异性,患者与献血者红细胞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凝集,配血不相合。用0.2 mol/L DTT灭活处理红细胞抗体筛查细胞及献血者红细胞后重复试验显示红细胞抗体筛查及鉴定均阴性,交叉配血主侧均阴性,次侧与灭活前患者自身对照一致,交叉配血相合,给予患者输注后复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增量有效。结论 0.2 mol/L DTT灭活红细胞可有效消除DARA对于配血的干扰,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DARA治疗后常规配血方法,可进行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临床送检的1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多次受血患者的抗筛阳性标本进行鉴定,探讨此类复杂不规则抗体的鉴定思路、方法及输血方案。方法 鉴定标本ABO,Rh,MNS 和Kidd 等血型,应用2 种谱细胞及筛选出的无偿献血者细胞配合吸收放散实验进行抗体筛查、复杂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间接抗球蛋白方法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患者血型血清学结果为O,CCDee,M-N+ 和Jk(a+b-),其血清中检出IgM-M,IgG-cE 和IgG-Jkb 抗体,筛选M,c,E 及Jkb 抗原均为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相合后进行输注。结论 针对多次受血患者产生的复杂不规则抗体,应灵活运用灵敏度高的血清学方法,联合多种谱细胞,准确鉴定出抗体特异性,为临床提供相合的血液,有效保障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例疑难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通过ABO血型鉴定、Rh分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特异性鉴定及抗体效价测定对患者配血不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谱细胞反应格局,患者血清中检出抗-cE、抗-Jk^b和抗-Mur。结论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地区导致临床输血交叉配血不相合产生的原因,为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拯救病人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06-2013年番禺、南沙两区各医院因交叉配血困难而送检的标本745例检测结果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结果:ABO血型不合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15例、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33例,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151例。其中ABO血型不合引起配血不相合的A亚型12例,B亚型3例;不规则抗体引起配血不相合分别是:自身抗体57例,药物抗体7例,同种特异性抗体87例.分别为:抗-E31例、抗-cE12例、抗-c5例、抗-Ce1例、抗-M10例、抗-Mur9例、抗-E伴抗-Mur3例、抗-Le^a 5例、抗~Le^b 3例、抗-P16例、抗-Jk^b 2例。结论:本地区导致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主要是同种不规则抗体,异常血浆蛋白次之,最后是ABO亚型。同种不规则抗体以1K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主,抗-E比例最多;建议交叉配血试验不配合时,应考虑ABO血型定型是否错误,排除异常血清蛋白影响,开展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建立Rh系统数据库,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Ph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献血者进行Rh阴性筛选及确认、血清学表型鉴定及抗体筛选抗的检测分析.结果 在38 500人份标本中共确认Rh阴性151例,其中检出血清含有不规则抗体的标本有4例,Rh阴性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的结果:A型46例(30.4%),B型43例(28.4%),O型55例(36.4%),AB型7例(4.6%)及其血清学表型分布.结论 通过这次的筛查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Rh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的初步状况,并掌握丽水市Rh阴性血型频率,血清学表型分布及其不规则抗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准确鉴定献血者及患者ABO、RhD血型是临床安全输血的最根本保证。献血者血液的ABO、RhD血型鉴定,及患者输血前3项检查(包括ABO及RhD血型鉴定、意外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均为保障其安全输血的前提。传统的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CD38单克隆抗体对输血前检测实验的干扰及其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名接受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样,分别进行ABO和Rh血型抗原定型、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实验;将不规则抗体筛选用试剂红细胞、抗体鉴定谱细胞、交叉配血用的献血者红细胞、平行对照用的O型K(+)E(+)红细胞与0.2 mol/L的DTT按照红细胞:DTT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放入37℃水浴箱水浴30 min;再用上述DTT处理后的红细胞分别对患者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抗体鉴定实验和交叉配血实验。结果 2名患者的ABO和Rh血型均为O,CCDee;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分别为阴性和阳性;未经DTT处理的抗体筛选红细胞、抗体鉴定细胞和献血者红细胞与患者血浆反应均呈阳性;DTT处理后的抗体筛选红细胞、抗体鉴定细胞和献血者红细胞与患者血浆反应均呈阴性;平行对照用的O型K(+)E(+)红细胞经DTT处理后转变为O型K(-)E(+)。结论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干扰患者的血型血清学实验,用0.2 mol/L的DTT灭活红细胞表面的CD38抗原后,可以较好的去除这种干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红细胞抗体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基因分型技术结合血清学试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细胞吸收、兔红细胞基质吸附)对3名血型检测异常的患者血标本进行处理,用消除冷凝集素后的患者红细胞及血清进行ABO正反定型、Rh分型与其他因冷凝集素干扰的抗体检测。结果 3例患者血标本ABO、Rh分型、自身对照与抗筛均凝集,经血清学试验处理后患者1血型为A型、ccDEE,患者2血型为O型、CCDee,患者3血型为B型、CcDEe,均与荧光基因分型结果相同;处理后的患者血标本与相应ABO、Rh同型的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患者1、患者3输注相合的供血者血液后无不良反应,贫血明显改善,好转出院,患者2住院期间未输血。结论 用洗涤、细胞吸收及兔红细胞基质吸附等血清学试验结合基因分型技术处理患者血标本后,再行ABO、Rh分型可消除冷凝集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