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滤除白细胞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以400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7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pH值、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的抗低渗休克反应(hypotonicshock response,HSR)等指标.结果 血小板去白过滤后,血小板回收率为(87.46士3.56)%,白细胞去除率(98.61±1.03)%.CD62p+过滤前后分别为(9.63±3.86)%和(9.72士3.91)%(P>0.05),最大聚集过滤前后分别为(57.44±12.58)%和(59.28±15.23)% (P>0.05),HSR过滤前后分别为(75.83±8.67)%和(73.42±7.24)%(P>0.05).结论 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浓缩血小板未增加血小板的活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低渗休克能力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回收率及剩余白细胞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2.
2种国产血小板滤器滤除白细胞对体外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2种血小板滤器滤除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以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6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并用2种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各10例(分别以A、B组代之),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pH值、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聚集和低渗休克等指标。结果血小板去白过滤后,A、B 2种滤器(组)的血小板回收率、剩余白细胞数及pH值分别为(87.01±3.47)%vs(87.88±4.77)%、(0.95±0.90)×106vs(0.45±0.58)×106及(7.13±0.13)vs(6.80±0.26)(P>0.05);血小板过滤前后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低渗休克,A组分别为(8.06±4.11)%vs(8.21±4.50)%、(70.55±27.21)%vs(71.63±32.24)%和(68.14±10.13)%vs(69.18±9.38)%,B组分别为(10.34±3.26)%vs(10.47±2.42)%、(56.30±18.43)%vs(59.49±19.15)%和(75.73±5.50)vs(73.74±6.52)%(P>0.05)。结论所考察的2种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浓缩血小板未增加血小板的活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低渗休克能力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回收率及剩余白细胞数符合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改进混合血小板制备工艺,并用血小板专用滤白滤器对混合血小板进行白细胞过滤后,评估两个厂家制备的混合滤白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方法从400mL新鲜全血中分离白膜,在(22±2)℃保存约16h,6袋相同血型白膜汇集并分离出混合血小板,采用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厂家的血小板滤器过滤,检测过滤前后样品中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pH值、低渗休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CD62p阳性表达率。结果过滤前两组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均符合国标要求,血小板计数、pH值、白细胞计数、CD62P阳性率、最大聚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过滤后产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H值、最大聚集率和血小板回收率分别为(6.53±0.60)vs(7.00±0.06)、(5.5±3.8)%vs(77.4±14.7)%、(86.8±4.3)%vs(90.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残余白细胞计数、CD62p阳性表达率和PCR分别为(3.00±4.00)×106/袋vs(2.00±3.00)×106/袋、(2.40±0.90)%vs(2.00±0.80)%、(7.30±5.90)%vs(5.60±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该制备方法经两组厂家血小板滤器过滤后,制备的混合滤白浓缩血小板均能满足现行国标要求,但实验组滤器对血小板pH和聚集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国产滤白细胞滤器A和B对全血过滤后白细胞的滤除效果,以及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回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A和B两种国产滤白采血袋采集的全血各50袋,于6h内过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样进行血细胞计数。结果使用两种滤嚣A和B进行白细胞过滤,滤过400ml全血的平均时间分别9.22±0.38分钟和5.84±0.22分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200ml血液中白细胞残余数的平均值分剐为(14.39±4.47)×106个和(4.28±1.52)×106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回收率分别为(86.16±1.02)%和(86.68±2.00)%,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前全血中血小板数量与滤后白细胞残余数无显著性相关。结论两种白细胞滤器A和B滤除白细胞的效果存在差异,国产白细胞滤器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浓缩血小板汇集、滤白后的质量指标,达到一血多用、节约血源的目的。方法将160袋(2 U/袋)浓缩血小板及20例(8袋/例)浓缩血小板汇集、滤除白细胞后分别留样,检测并比较制备过程中各步骤的血小板(Pl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变化。结果血细胞(个/袋),浓缩血小板汇集、滤白前:Plt 3.059×1011、RBC 4.868×109、WBC 2.030×109;汇集、滤白后:Plt 2.823×1011、RBC 3.929×109、WBC 2.221×106。结论浓缩血小板经汇集、滤白后能有效滤除白细胞,保证血小板含量,可达到相对理想的输注效果,是解决当前血源紧张和临床供血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在浓缩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将35袋制备好的同型浓缩血小板利用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记录过滤前后血小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对血小板活化指标PAC-1及CD62p进行检测,利用生化分析仪对血小板低渗休克进行测定,利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利用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进行过滤后,白细胞去除率为(98.28±0.97)%,血小板回收率为(86.37±2.84)%;过滤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红细胞均较过滤器减少(P0.05),过滤前后血小板容量、平均血小板体积和p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滤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表达、血小板低渗休克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能够有效滤除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不会改变血小板常规指标,且对血小板活化、聚集功能和抗低渗休克能力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用于浓缩血小板(PCs)的去白细胞滤器的化学性能及过滤前后血小板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YY0329-2009)制备检验液,测定还原物质、金属离子、酸碱度、蒸发残渣、紫外吸光度和溶血率,并对ABO血型相匹配的PCs进行手工汇集和过滤,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量、pH、白细胞数量、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低渗休克相对变化率。结果滤器的化学性能指标和溶血率均符合我国行业标准要求,血小板回收率为(89.99±5.37)%,剩余白细胞数为(0.93±0.58)×106个,血小板低渗休克相对变化率为(2.75±4.93)%。过滤前后pH值和MPV无明显变化。结论该种用于PCs的去白细胞滤器具有血小板回收率高、白细胞残留少的特点,对血小板功能无显著影响,能安全有效地去除PCs中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8.
四种血小板制品滤除白细胞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过滤对血小板的影响,遴选适于过滤的血小板制品。方法对机采血小板、手工浓缩血小板和相应的两种冰冻血小板进行过滤,观察血小板回收率、白细胞去除率和血小板聚集率等多项血小板功能指标。结果机采血小板回收率为86.81%,手工浓缩血小板回收率仅为73.08%;两种冰冻血小板制品损失量达60%~70%;过滤后机采血小板达到去白细胞标准,而手工血小板未达到去白细胞标准;过滤对液态保存血小板制品的功能无明显影响,但手工浓缩血小板功能低于机采血小板。结论冰冻保存的血小板制品不适于去白细胞过滤;手工浓缩血小板制备工艺尚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并研制与之相适应的去白细胞滤器;机采血小板质董拔好.国产滤器可达到去白细胞标准.是当前适于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制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孕妇孕期血像的变化与产后输血的相关性。收集2008年在我院待产孕妇的门诊信息和住院信息,追踪孕妇从怀孕第4个月到第10个月每月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产前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筛选产前无基础疾病且非高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产后输血组与非输血组,研究孕期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两组之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2008年在我院产科待产住院450人,其中输血68人,具有完整产前资料的输血产妇30人;与同期非输血产妇28人比较,结果显示两组Hb、Plt、PCT、MPV、PDW均正常,两组之间血象变化无显著差异。但Hb水平与Plt计数在孕末期均有轻微下降,Plt计数变化与PCT、MPV、PDW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健康孕妇孕期血像的变化与产后出血、输血无相关性,孕妇Hb与Plt在孕末期均有轻微下降,但Plt计数、PCT、MPV和PDW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联合多家采供血机构开展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P法或BC法由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6 U 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随机用A、B两种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进行过滤,评价过滤前后血小板的质量和功能,共完成202例研究。结果汇集血小板数≥2.4×1011个的共147例,其中A组77例,B组70例。A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2.90±0.45)×1011VS(2.60±0.43)×1011,(176.45±135.67)×106VS(1.00±2.29)×106;B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2.80±0.36)×1011VS(2.40±0.37)×1011,(175.76±147.84)×106 VS(0.30±0.72)×106。汇集血小板数2.4×1011个的共55例,其中A组29例,B组26例。A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1.71±0.39)×1011VS(1.43±0.42)×1011,(65.85±110.97)×106VS(3.7±3.98)×106;B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1.79±0.48)×1011VS(1.42±0.46)×1011,(70.63±145.55)×106VS(1.45±2.66)×106。A、B两组过滤前后pH值、血小板低渗休克、CD62p阳性表达率和聚集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PRP法或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进行汇集、过滤,可有效去除白细胞,且过滤前后血小板功能无显著变化,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本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相关参数在银屑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A组)和67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A组)的相关资料,包括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分数(PASI)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计数、PLT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根据PASI将54例银屑病患者分为PASI≥10组(10例)和PASI10组(44例)。另选取20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B组)和2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B组),检测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及血小板P-选择素(CD62P)、磷脂酰丝氨酸(PS)。PASI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A组年龄、WBC计数、MPV和PDW与正常对照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而2个组之间男女比例、Hb、PLT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SI10组WBC计数、PDW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A组(P0.05),PASI≥10组男性占比、WBC计数、MPV明显高于正常对照A组(P0.05),PASI≥10组男性占比和MPV明显高于PASI10组(P0.001、P0.01),其他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B组外周血MPV、IPF及CD62P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B组(P0.05),而2个组之间P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SI与MPV呈正相关(r=0.234,P0.05),与年龄、Hb、WBC计数、PLT计数、PDW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15、-0.062、0.076、-0.114、0.027,P0.05)。结论 MPV、IPF、CD62P作为PLT活化的标志物,对判断银屑病患者体内的凝血状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两种不同采血联袋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进行评价,为高质量制备血小板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白膜法分别对原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采输血器和调整优化后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采输血器所采集的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全血采集量为400 mL,共60袋。分两组,A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采输血器原袋)30袋,白膜成分袋尺寸为15×12 cm; B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调整袋)30袋,白膜成分袋尺寸为11×9 cm。结果比较红细胞混入量、血小板含量、血小板回收率指标,2组红细胞混入量、血小板含量、血小板回收率3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红细胞混入量、血小板含量、血小板回收率分别为(2.62±0.57)×10~9/mL、(4.41±0.31)×10~(10)/mL、(55.03±0.06)%,B组红细胞混入量、血小板含量、血小板回收率分别为(1.37±0.35)×10~9/mL、(6.21±0.63)×10~(10)/mL、(79.23±0.09)%。结论优化尺寸为11×9 cm的白膜成分袋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质量更优,更好地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因素对采集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血小板捐献者血液因素对终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 检测血小板采集前捐献者的各血液因素状况,跟踪检测连续过滤白细胞去除单采血小板产量,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将献血者采前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血容量(BV)7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单采血小板产品计数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引入回归方程法.结果 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为Plt,没有显著意义的MPV、Hct、RBC、Hb、MCV、BV从回归方程中剔除.回归方程:Y-2.285+0.003775Plt.结论 在排除机器本身因素对采集的影响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捐献者单采前Plt计数是影响少白细胞血小板采集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30例)和重度窒息组(38例);另外选择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参数,比较各组间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结果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窒息组和对照组及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血液中WBC、MPV、PDW均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数显著减少(P<0.05).窒息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血液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在临床上可作为窒息后多脏器损伤的一个预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张翙  黄广  农媛  苏武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0):2638+2644-2638,2644
目的评价5种去白全血四联袋对采集的全血滤除白细胞的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5个厂家的滤白全血四联袋对全血进行过滤,观察滤白后红细胞回收率、血细胞比容(HCT)、白细胞残余量、白细胞清除率、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 1~5组红细胞回收率均超过90%,符合大于或等于85%的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均大于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在111~114mg/L,低于300mg/L的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清除率均超过9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厂家的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白细胞残余量均符合小于或等于2.5×106/200mL的要求。1、4组进口滤器过滤白细胞后血液的白细胞残余量均比其他3组国产滤器低。5组滤器白细胞清除率均达到了99.9%,甚至1、4组进口滤器达到了99.99%,而且国产的3、5组也达到了99.98%,去白效果均令人满意。结论如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要求的过滤时的温度和时间,国产滤器也能达到很好的去除白细胞的效果,而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血液学参数的变化。方法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选取23名12个月内机采血小板量为4~10个治疗量的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平均每个治疗量血小板计数≥2.5×1011个),于末次机采血小板前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与4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外周血WBC、RBC、Hb、HC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外周血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MPV、PDW、P-L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PV与PLT呈中度负相关,MPV与PDW、P-LC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查体时要结合PLT、MPV、PDW、P-LCR等血液学参数,综合考虑献血者机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尺寸白膜袋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2021年5—12月在赣州市中心血站献血量为400 mL的42名献血者血液,保存待用。分别采用2种尺寸的白膜袋制备浓缩血小板:A组(小白膜袋)21袋,白膜成分袋尺寸为97 mm×120 mm,容量约为110 mL;B组(大白膜袋)21袋,白膜成分袋尺寸为112 mm×138 mm,容量约为250 mL。比较2组浓缩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选择浓缩血小板质量最优组的白膜袋,通过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影响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的因素。结果 A组浓缩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分别为(9.43±1.56)×1010个、(0.65±0.02)×109个,B组浓缩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分别为(5.26±2.02)×1010个、(1.33±0.44)×109个。与B组相比,A组红细胞混入量更少,血小板计数更高(P<0.001)。采用小白膜袋(A组)制备浓缩血小板,转速、离心时间、浓缩血小板放置时间均是浓缩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阑尾炎患儿63例纳入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小儿46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被试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等血小板参数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分析各血小板参数及WBC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WBC及PL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PV和PDW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LT与MPV、PDW呈显著负相关性(r=-0.467,P=0.03;r=-0.342,P=0.02)。MPV与PDW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0)。PLT与WBC呈显著正相关(r=0.628,P=0.00)。MPV、PDW与WBC呈显著负相关(r=-0.513,P=0.01;r=-0.490,P=0.01)。结论急性阑尾炎患儿的血小板参数以PLT显著升高、MPV和PDW降低为特征,血小板参数结合WBC等炎性反应指标可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度,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患儿中的变化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用Sysmex XN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分别检测36例aITP患儿和33例未累及巨核细胞系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ATP)的血小板数量及其相关参数、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其分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组PAIg水平;SPS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两组患者MPV、PDW、PAIg的分布,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的影响因素后,绘制ROC曲线,计算MPV、PDW、PAIg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的ROC曲线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ATP患儿组相比,aITP组MPV、PDW及PAIg升高,Plt和产板型巨核细胞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RBC、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位面积巨核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MPV、PDW及PAIg进入回归模型,其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χ2=65.491,P=0.000,R2=0.713)。MPV+PDW+PAIg联合检测的AUC为0.86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167%和89.697%,均高于单独检测及MPV、PDW、 PAIg两两联合检测。结论:MPV及PDW用于a 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存在不足,联合PAIg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2种采血袋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制剂的质量。方法分别用四联采血袋和六联采血袋各采集400 mL全血30袋,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评价血小板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六联袋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质量:容积为(37.97±5.70)mL/2 U、Plt计数为(8.06±1.41)×1010个/2 U、RBC混入量为(2.64±0.83)×109个/2U,其他多项生化指标均较四联袋略好;四联袋所制浓缩血小板的质量:体积为(45.60±4.32)mL/2 U,Plt计数为(5.63±2.04)×1010个/2 U,RBC混入量为(4.73±2.37)×109个/2 U,2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联袋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质量优于现有四联袋分离系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