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创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心包内引流积液。结果:治疗CR率96.7%,疗效满意。结论:微创置管引流、注药治疗心包积液能明显提高患者生话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观察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例有心包填塞症状患者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腔内注药。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置管引流后心包填塞症状迅速缓解,总有效率92.3%。结论在心包积液量较大有心包填塞症状时选用B超引导下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注药治疗,安全有效,可迅速缓解心包填塞症状。  相似文献   

3.
冯克海  范平生 《安徽医学》2006,27(3):205-206
目的观察用微导管(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并胸腔内注射生物制剂和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在B超定位下对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放尽胸腔积液后胸腔内注入高聚生及顺铂,24小时后开放导管持续引流尽胸水及残余药物,并根据胸水引流量可重复注药;若24小时内引流液少于60ml时可拔除导管,同时可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原发肿瘤给予全身静脉化疗。结果微导管胸腔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64例有效率93.75%,KPS评分提高20~30分。结论微导管胸腔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胸水控制良好,患者一般行为状态明显改善;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易于护理,不影响而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导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莉  杨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24):3790-3792
目的 探讨安全的心包穿刺方法 ,观察置管引流及腔内注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共有34例,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腔内积液,并经导管注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34例中CR11例,PR19例,NC4例,有效率(CR+PK)88%.无心跳骤停及心律失常发生.腔内注药毒副作用轻微.结论 本方法 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晓敏 《医学综述》2012,(22):3889-389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心包腔内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大量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7例,置细管引流,在尽可能排出积液后,心包腔内给予恩度单药30~45 mg,封管和保留药物。3~5 d后开放导管,若无液体流出,且B超检查证实无积液时,可以拔除导管;若心包内仍有积液,则需继续引流和重复以上药物治疗;最多用药6次。同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应用全身化疗。参照WHO制订的浆膜腔积液疗效评价标准及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非靶病灶评价方法,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7例患者心包积液引流量平均为1400 mL,积液均呈暗红色浓血性;采用上述治疗后心包积液均得到控制,有效率为100%,同时心包填塞症状消失,一般情况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无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下降等血液不良反应。结论在心包置细管引流的基础上,恩度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置管抽液心包腔内化疗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将21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心包积液的患者排尽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顺铂或卡铂)加生物反应调节剂(白介素-2或金葡素)。结果有效率95.23%(20/21),完全缓解率(CR)为71.42%(15/21),部分缓解率(PR)为23.80%(5/21)。结论置管抽液心包腔内化疗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简便安全,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微创置管引流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烨  支太禹 《微创医学》2006,1(5):375-376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微创置管引流,同时于胸腔内注入顺铂(40mg)、5-氟尿嘧啶(500mg),5~7d1次,共2~5次,并配合全身化疗。结果微创置管并引流能取得明显疗效,有效率(CR PR)为86.2%,且副作用小,并能较好地改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升高30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置管引流灌注顺铂、5-氟尿嘧啶是一种操作方便、微创、安全可靠、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的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游德生  张东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06-1007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并腔内化疗加丹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2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闭式引流并配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近期疗效:CR 9例,PR 10例,NC 4例,有效率为82.6%.结论微创置管闭式引流腔内化疗加丹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厉彦云  付深香 《中外医疗》2010,29(36):84-84
目的讨论有心包压塞表现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及心包腔内化疗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16例有心包压塞表现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措施。结果 16例患者中积液性质均为渗出液,病因以恶性心包积液最多,占88%(14/16),14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原发病均为肺癌,16例患者均给予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压塞表现全部缓解,无医源性并发症。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充分引流基础上给予心包腔内灌注化疗,有效率87%。结论有心包压塞表现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与非选择性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有明显区别,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安全有效,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心包腔内化疗有效率高于其他浆膜腔积液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置管抽液、腔内化疗联合生物制剂在治疗恶性心包胸腔积液中的方法学及疗效。方法在总结过去17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置造影导管引流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胸腔积液(对照组)经验的基础上,对15例恶性心包、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组)采用化疗药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金葡素)、免疫增强剂(白介素-2)腔内给药治疗,并对引流导管材料、置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改良,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3.33%(14/15),高于对照组的53.14%(9/17)。结论治疗组的置管抽液方法对腔内积液引出更彻底,腔内化疗联合生物制剂对延缓积液生长速度、控制积液复发效果更好,并能减轻化疗药物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排尽胸腹水后腔内单药灌注艾迪注射液治疗不能耐受或拒绝腔内化疗的恶性胸腹水患者24例,艾迪注射液胸腔每次灌注50 ml,腹腔每次灌注100 ml,每周2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16例恶性胸水中,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5例,总有效率68.8%.8例恶性腹水中,CR 1例,PR 4例,NC 3例,总有效率62.5%.本组24例中,生活质量提高12例,稳定6例,降低6例.结论:艾迪注射液腔内治疗恶性胸腹水疗效可靠,生活质量提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尤其适合治疗晚期不能耐受腔内化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狭窄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筛选胆管支架引流效果预测指标。方法采用ERCP技术对10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胆管狭窄病人行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分为:恶性胆管狭窄肝门部与远端组;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BismuthⅠ型与Ⅱ~Ⅳ型组;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BismuthⅡ~Ⅳ型中单侧支架与双侧支架组;恶性远端胆管狭窄中塑料支架与金属支架组;支架引流有效与无效组。记录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术前术后及各组引流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筛选可能影响支架引流效果的相关指标。结果106例病人术后1周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5),引流有效率70.8%。Bismuth Ⅰ型组、金属支架组引流有效率分别明显高于BismuthⅡ~Ⅳ型组、塑料支架组(P < 0.05)。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较远端胆管狭窄的术后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 < 0.05)。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中回抽淤积胆汁量与引流效果呈明显正相关(P < 0.05)。结论经ERCP置入胆管支架的姑息性减黄治疗安全有效,但对于引流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相对风险较高之BismuthⅡ~Ⅳ型组应谨慎对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中回抽胆汁量可预测支架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13.
唐文龙  刘存院  白鹏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6):679-680,698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手术后发生胆瘘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1例,肝管损伤或坏死2例,胆囊管残端瘘1例,拨T管后胆瘘6例,T管早期脱落2例,T管安置不当1例。保守治疗14例(60.9%),再手术治疗9例(39.1%),均痊愈出院。结论:胆瘘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道手术及拨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胆道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等有关。胆瘘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胆道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该院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5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55例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均获成功,其中治愈49例(89.1%),复发6例(10.9%),发生并发症4例(7.3%),无死亡病例。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安全简便、疗效好、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经内镜内外引流术治疗不同病因、不同性质胆道梗阻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总结2003-10~2007-12506例胆道梗阻施行十二指肠镜下各种胆道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06例中481例引流成功,成功率为95.1%,胆道梗阻症状得到缓解(黄疸减退、体温下降、疼痛缓解)。结论经内镜引流治疗胆道梗阻,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肯定等优点;注意引流部位的选择,可进一步提高经内镜胆道引流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阎慧婷  车明  柴文晓 《当代医学》2009,3(5):102-103
目的介绍胆管癌的双介入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疗效。方法39例胆管癌均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再配合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双介入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施行安全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本组39例胆管癌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占154%,部分缓解20例,占513%;有效率为66%。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本组39列患者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术后效果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7年我院已开展的腹腔镜胆管探查(LCBDE)127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3例中有1260例成功施行了LCBDE。因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肝胆肿瘤、胆管损伤、Mirizzi综合症、胆管结石巨大难以取出、肝十二指肠韧带解剖困难、胆总管直径过细、腹腔镜胆肠内引流术失败等原因放弃LCBDE或改为开腹手术13例,手术成功率98.97%(1260/1273)。在成功实施LCBDE的1260例中,安放T管564例,一期缝合690例,腹腔镜下胆肠内引流术6例。术后漏胆42例,其中因T管脱出或腹膜炎加重再行腹腔镜下重置T管5例,余经引流保守治愈。无术中死亡。手术后1个月内死亡7例,均为老年患者。手术病死率0.54%(7/1273)。胆管阴性探查85例,阴性探查率6.75%(85/1260)。术中平均失血30.7ml,平均手术时间14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1d。成功病例的治愈好转率99.44%(1253/1260)。结论 LCBDE术是一种有效、安全、适应证广泛的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在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以作为胆管结石,尤其是肝外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梅锋  邱凌  徐伟宏 《海南医学》2014,25(4):562-56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在老年人再次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58例老年再发胆管结石患者行LCBDE,气腹压力维持在12 mmHg,分离腹腔脏器与腹壁的粘连,沿肝脏面向下钝锐性交替解剖,认清胆囊床的位置,其左下方可找到胆总管,穿刺抽出胆汁确定,纵行切开胆总管,自切开处取石钳或胆道镜探查取石,胆总管切开处常规置T管,winslow孔旁常规放腹腔引流管一根.结果 58例患者中有3例因十二指肠与胆总管粘连致密中转开腹手术,余55例均顺利完成LCBDE.手术中出血量35~230 ml,平均85 ml;手术时间90~235 min,平均165 min;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为8d.结石残留一例,7周后经T管窦道电子胆道镜完成取石.并发胆漏一例,经winslow孔旁引流保守治疗后治愈.无肝、胃、肠管损伤和继发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老年人再发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残留结石率低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包置管引流并干扰素腔内给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腔留置导管、持续引流、干扰素腔内注入治疗,反复给药数次。同时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18例有效率为83.8%,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无导管滑脱、阻塞、感染等现象。结论细致得当的护理对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3例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引流心包积液,待充分引流后注入顺铂。结果:所有患者一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5%。23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3 d(35~731 d)。结论: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能够改善预后,延长生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