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韩思义 《河南中医》2005,25(8):78-79
《红楼梦》是盖世无双的文学名著,自清代乾隆年间问世以来,在士大夫中间引起轰动,不久就遍及民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是枉然。”(嘉靖22年《京都竹枝词》)如今,《红楼梦》已经传播世界,享誉全球,使中国人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2.
张璐,字路玉,晚号石晚老人,清,常州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卒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一月至翌年(1699)十一月之间。幼年读书,旁通医术,少而颖悟,博贯儒业。尚谓:“余自束发授书以来,留心是道”(《医通》自序),可见张璐在十五岁时即对医药有浓厚的兴趣,在业儒之余,研习岐黄之道。  相似文献   

3.
喻昌的《医门法律》,在辨证论治方面有诸多创见如对中寒阴证、中风、痉病、湿热证、中暑、燥病等各病证辨证论治,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医缓治病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5,25(4):25-25
赵国的太子病了,叫医缓来治.医缓到了以后,说:“太子的病危险了!没有一万两银子买药治不好。”太子问他原因.医缓说:“这副药一定得有代州的赭石,楚国的玉,峋嵝山的沙子,禺同青蛉的空青。昆仑山的紫白英,广东合浦的珍珠.四川的犀角,三韩的乌龟甲,医无间山上的美玉。掺合上水银、铅来烧炼,一年的时间溶合,二年而烧成,三年而桂花生出。然后取来埋在土中,再经过三年来服用,才可以治好病。”淳于先生听后笑说说:“所谓医缓,确实如此呀!”  相似文献   

5.
《医门法律》内伤杂病的辨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门法律》是明末清初医家喻昌的代表作,该书在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脉象治则、选方用药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张秋霞 《河南中医》2006,26(6):24-25
江秋,字岚霞,后改名涵暾,别字笔花。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嘉庆至道光年间,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十三年中进士,曾任广东会同知县,精通岐黄之术,隐退后以医道为业。作者采前贤之说,融己之心得,著成《笔花医镜》,以使学医者以简驭繁,融会贯通;使患者按病索方,因方制药;使人  相似文献   

7.
唐大黄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5,25(5):25-25
我们县城有位唐介庵先生,性情仁慈.为人厚道,在医学上他精心研究张仲景学说的含义.对其他各家也能认真探讨。中年以后,因善用大黄而著名,人们称他“唐大黄”。不论是土大夫,还是穷乡僻壤的百姓.得了热结不解的病症,必是延请唐大黄治疗:于是.先生的“介庵”这一名字,竟然被“大黄”一名所掩盖了。其实,唐先生遇外感表证就用发汗药,治虚证用补养药.治寒证用温热药.  相似文献   

8.
揭开《伤寒论》的几个历史谜团(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与张仲景的著作孙思邈著《千金要方》时已经见到张仲景之书 ,然而又不是今本之分而为《伤寒论》、《金匮要略》者。北宋王洙从蠹简所得那样的本子 ,就是上中下三卷分别讲伤寒、杂病、方剂及妇人病的。我们在《千金要方》各卷中发现的仲景书条文 ,  相似文献   

9.
《医验大成》为明代医家秦昌遇所著。秦昌遇,字景明,明代医家,上海松江人,为沪上名医,生卒年代不详。据《医籍考》引《松江县志》云:“天资聪明,少善病,因遂学医。治婴儿症称神,已而遍通方脉,不由师授,妙悟入微。”秦氏医术高超,其或病至沉笃时,张口瞑目,投剂能立起,故名闻四方。所著《症因脉治》影响较大,尚有《医验大成》、《大方折衷》、《幼科折衷》、《痘科折衷》等。  相似文献   

10.
王昆文 《国医论坛》2006,21(2):51-51
黄竹斋(1886~1960),陕西长安(今西安)人.他一生推崇仲景,尽力宣传其学说并加以阐发,曾搜辑诸书撰"张仲景传",并著有<伤寒杂病论集注>十八卷、<伤寒杂病论新释>十六卷、<针灸经穴图考>八卷等.自谓"赋性愚拙,不自度量,欲以发扬中国医学为己任".从<医事丛刊>一书的内容就可看出,他为中医学的传承、教育和振兴,大声疾呼,奋起力争,不辞辛劳.  相似文献   

11.
银袖治疾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5,25(3):10-10
有一邻居,依靠手艺谋生,积攒了十两银子,时常放在睡处。一天,忽然不见了银子,于是卧病在床。请医用药,终无效果。唐介庵先生得知其内情,便在衣袖里带去十两银子,趁诊脉之机,暗地里放置在病人的枕席间。一天早上,病人发现银子还在,喜出望外,病随即痊愈。后来人们都知道这是唐先生做的好事,病家把钱还给他,而他始终没有让人感恩报德的神色。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苏莉 《河南中医》2004,24(6):81-82
《黄帝内经》非一时一人所编写,在它定稿之前,已有许多医书存在,这些古代医书在《内经》之前未经系统整理,《内经》便是这些医书的集成和缩影。它的成书年代为春秋战国时代至西汉末年,大约经历了七八个世纪。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治水十法述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仲景治水之法基于《内经》,经过充实和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其治水法则可以概括为宣肺利水法、健脾利水法、温阳利水法、通阳利水法等,于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疾病预后学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洪涛 《河北中医》2006,28(4):299-300
疾病预后学说是《内经》、《难经》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其理论依据有"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五行生克制化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继承和发展了其中的疾病预后学说,在其著作《伤寒论》中有着广泛体现.  相似文献   

15.
蜀贾卖药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5,25(10):16-16
四川有三个商人,都在市场上卖药.其中一个人专门选取上等好药,计算着自己的收入出售药材,不说虚假的价钱,也不过分赚钱.另一个人好药次药都选取.药价的贵贱,只看买者的需求,从而拿好药或次药来对待顾客.又一个人不选取好药,只希望多卖,就降低药价,顾客要求增添就给增添,不加计较.于是顾客争着到他店铺来,他店铺的门槛,每月就得更换一次,一年多就大富起来.那个好药次药都选取的人,去他的店铺的人就少一些,但两年之后也富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曹医被殴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6,26(11):4-4
苏州有一姓曹的医生,身材高大魁伟,长着络腮胡子,医疗名声也显著一时,因而高傲自大起来。贫苦人家有病请他时,常常不去。某富翁有个女儿,呆在家中尚未出嫁,因为有病,富翁派人去请曹医生。这个仆人素来厌恶曹医生,因而就欺骗他说:此女已经出嫁,现在已经怀孕好几个月了。吴地风俗  相似文献   

17.
小议《伤寒杂病论》治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杂病论》治则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和调阴阳,标本稳急、治有先后,扶正祛邪、法有主次等,堪为中医辨证论治之典范。  相似文献   

18.
高阳 《河南中医》2005,25(1):23-24
刘启廷,男,主任中医师,原山东省临沂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山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外感热病、肝胆病及疑难杂病等。  相似文献   

19.
试论《周易》对《伤寒论》三阴三阳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周易》的十二消息卦为基础,探讨《伤寒论》三阴三阳随其消长演变的过程。同时,结合中国传统历法的二十四节气,看到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医”来源于“易”。  相似文献   

20.
养子十法与儿童养护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智 《河南中医》2004,24(7):75-76
祖国医学认为,母亲自受孕之始就应谨慎调护,所居宜优美舒适、所见宜心旷神怡、所食应甘美清爽,使气调血顺,阴平阳秘,胎儿则会生赋佳良,健康聪慧。所以,养胎护胎是小儿保育的重要前提。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历史中,在小儿保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记载于历代医家的著作中,而且还广泛流传于民间,于今仍有许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