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短程足量应用高效抗生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高才 《中国医师杂志》2003,5(9):1162-1163
目的 控讨早期短程足量应用高效抗生素对伤后患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烧伤患者 60例 ,烧伤面积 5 0 %~95 %。根据高效抗生素使用时机分为早防组 ( 3 5例伤后 6h内开始 )和后迟防组 ( 2 5例伤后 48h开始 )。动态检测血浆内毒素 (LPS) ,肿瘤坏死因子 (TNF -a)和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变化 ,严密观察内脏并发症和脓毒症各项指标。结果 大面积烧伤后血LPS ,TNF -a和IL -8明显升高 ,于伤后 3~ 5d达高峰 ,但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 (P <0 0 0 1)。伤后 2周内脓毒症 ,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率 ,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 (P <0 0 0 1)。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短期足量使用高效抗生素能有效预防烧伤后感染 ,并可降低内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通常发生于烧伤48 h以后,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我院目标性监测烧伤患者,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1.3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全面地查阅2007年1月-2010年1月全部烧伤患者病历,结合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及监控措施效果评价记录资料,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情况进行统计总结.  相似文献   

3.
朱兆明 《药物与人》1998,11(1):14-15
烧伤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烧伤总面积大于30%或三度烧伤大于10%就属于严重烧伤,但有下列情况的,虽然烧伤面积不大,也属严重烧伤范畴,如老年或婴幼儿烧伤、深度电烧伤、伴有复合伤、吸入性损伤或伤前有严重内脏疾病患者。严重烧伤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即有生命危险,临床应谨慎对待。 (一)现场处理:应将患者放在温暖的环境,给服含盐的热水,如属化学烧伤,创面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其他烧伤则创面不用处理,用清洁的单子覆盖后急送医院进行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近期收治的72例烧伤患者,首先进行抗生素全身治疗,然后创面外涂湿润烧伤膏。结果 72例患者感染创面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愈合时间最长19天,最短7天,平均愈合时间12.5±2.8天。愈合创面平整、光滑,弹性好,获访61例,瘢痕组织不明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学调查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变迁,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58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进行回顾性调查、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病原菌分离检出病原菌40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6株(50.6%),革兰阴性杆菌190株(46.7%),真菌11株(2.7%);这些细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14株(28%)、鲍氏不动杆菌63株(15.5%)、表皮葡萄球菌55株(13.5%)、阴沟肠杆菌50株(12.3%)、大肠埃希菌31株(7.6%)、铜绿假单胞菌23株(5.7%)。(2)耐药因子检出情况在181株葡萄球菌中共检出MRS87株(占其48%)、检出产ESBLs的细菌23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12%)。(3)药敏测定结果42株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23株ESBLs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或他巴唑敏感,但对其他多数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本单位近年来感染创面以金葡为主,鲍氏不动杆菌为次,耐药菌株明显增加,应加强创面处理及合理用药,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播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11年1至12月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0例。 A组于术中断脐后立即给予头孢一代(头孢硫脒)2g静滴,术后12小时再给同等剂量滴注1次;B组于术后给予头孢二代(头孢替安)2g静滴,每日2次,连用4天。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最高体温、切口感染、院内感染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A组抗生素费用约280元,B组抗生素费用约1050元,A组明显少于B组(F=42.547,P<0.01)。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通过使用价格昂贵的广谱头孢类抗生素及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并不能提高术后预防感染的效果,头孢一代术中预防性给药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又经济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情况,探讨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控制和预防烧伤创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78例住院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感染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创面感染率与患者就医时间、烧伤面积及患者既往抗菌药物使用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8例烧伤患者中发生感染145例,感染率52.2%;145例患者创面分泌物共培养出病原菌30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8株占38.5%,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8.9%和16.0%;革兰阴性菌160株占52.1%,以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18.6%、15.6%、10.4%,真菌29株占9.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5%;伤后就医时间>6h后,创面感染率明显升高,创面感染率随烧伤面积的增大而增高,而对于既往经常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其创面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从未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者。结论及早就医、及时处理创面、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或更换抗菌药物,适时给予营养支持和免疫治疗等措施均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在不同时段内构成的改变规律,为在取得细菌学证据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04-2006年收治的烧伤≥50.0%体表面积且在伤后5 d内入院的患者,从烧伤创面分泌物中分离病原菌;采样点为伤后当天至伤后2个月.结果 共分离到病原菌476株,G杆菌占64.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铜绿假单胞菌(PAE)和鲍氏不动杆菌(ABA)分别列第1~3位;在伤后第1和第6周至伤后2个月两个时段内均以G+菌为优势菌,且SAU为主要菌株;在伤后第2~5周,G-菌为优势菌,PAE和ABA为创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此阶段内,SAU的感染位居单个菌株的第1或第2位.结论 在不同时段内烧伤创面的病原菌构成存在差异,在各时段内均应特别注意防治SAU的感染及ABA感染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48例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2例使用氟康唑治疗,观察组26例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拟诊30例、16例患者确诊,共检出真菌2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曲霉菌属6株;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8,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38%,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3,P<0.01);两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治疗后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最佳时机的选择。方法根据烧伤病程的不同时期,依据“全面覆盖、重拳出击、策略换药、早用敢停”合理使用抗生素,每期3~5天,并随时根据细菌学资料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结果本组50例,死亡2例,其余48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37.8天。102次血培养和127次创面培养分离出不同细菌32种。休克期、感染期、和脓毒症期以G-菌为主。溶痂期以G+菌为主。结论休克期、感染期、围手术期、脓毒症和溶痂期是选择使用抗生素的最佳时机,应早用敢停。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马斯平)、泰能、奈替米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策略换用能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杀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烧伤病人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我所烧伤感染常见细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收集病人各阶段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并与1985—1988年段资料进行横向比较。结果 在烧伤感染常见菌中,G^-杆菌仍多于G^ 球菌,G^-杆菌中绿脓杆菌仍居首位,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检出率最高的G^ 球菌。所分离出的各种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均逐年增加。结论 由于耐药性逐年增强,临床工作中一定要重视细菌学调查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尽量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延长抗生素的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2.
双歧杆菌对严重烧伤患者美罗培南应用后肠菌群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烧伤患者大剂量应用美罗培南后,紊乱肠菌群调整作用.方法严重烧伤患者23例应用美罗培南(6 g/d)7 d后, 随机分为治疗组(n=11)和对照组(n=12);双盲法给予双歧杆菌悬液和生理盐水(100 ml/d),疗程5 d;分别于美罗培南应用前及用后0、1、3、5 d,常规方法检测粪便中双歧杆菌、真菌、大肠埃希菌量.结果美罗培南应用7 d,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量骤减近100倍,真菌数激增100倍;双歧杆菌治疗1 d,肠道双歧杆菌数增加100倍,3 d后真菌量减少约25倍;对照组在停用美罗培南后5 d 肠道菌群始基本恢复;腹泻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后3 d肠道菌群恢复,对照组5 d恢复.结论长期大剂量应用美罗培南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停药后外源性补充双歧杆菌能较快恢复肠道生态,治愈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近10年来我所烧伤救治进展和经验,寻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烧伤救治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所1993~2002年收治的5378例烧伤病人资料,分析一般资料、并发症、治愈率和死亡原因等,并与前10年(1983年~1992年)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近10年来病人性别与年龄、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面积与深度分布、复合伤发生率和吸入性损伤发生率等与前10年病例无显著差别。总的治愈水平较前10年有所提高,烧伤主要死亡原因为内脏损害、吸入性损伤和全身性感染,以内脏内脏损害为最多。结论 严重休克和吸入性损伤造成的缺血缺氧和内毒素所致烧伤早期脏器损害仍是烧伤主要死亡原因,如何减少或避免烧伤早期损害仍是烧伤救治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费用。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分组试验,将41例烧伤面积超过30%的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n=21)和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常规治疗组(conventionaltherapy,CONT,n=20)。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内脏蛋白水平和预后炎症营养指数(prognostic inflammatory and nutritionalindex,PINI)等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天后EN组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ONT组[(115.8±31.0)mg/Lvs.(69.4±17.3)mg/L,P<0.01];PINI显著低于CONT组(162.9±89.4vs.343±149,P<0.01);EN组治疗7天的费用比CONT组节约382.06元(P=0.00)。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费用低,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至12月出院患者医嘱单,每月100人次,总计1200人次。考察分析出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与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为724人次,使用率为60.33%。结论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稍微偏高,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着不少问题。需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至12月出院患者医嘱单,每月100人次,总计1200人次。考察分析出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与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为724人次,使用率为60.33%。结论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稍微偏高,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着不少问题。需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添加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8例烧伤总面积60.7%±10.0%,深Ⅱ度、Ⅲ度烧伤面积32.1%±4.6%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一周,实验组同时给予谷氨酰胺双肽0.5g.kg-1.d-1。检测入院时(伤后第1天)、用药前(伤后第3天)、用药后(伤后第11天)外周血CD3、CD4、CD8、CD4/CD8。结果伤后第11天,实验组CD4(37.24%±6.34%)和CD4/CD8(1.72%±0.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34%±7.17%和1.02%±0.21%,P<0.05)。结论含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防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并提出烧伤后全身性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本科 1990 -0 1~ 2 0 0 3 -12收治的 44 3 0例烧伤病人中 3 0 9例发生全身性感染的病例 ,分成二个治疗阶段 ,结合临床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的使用 ,分析烧伤后全身性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结果 第 2阶段全身性感染的发生率 (5 68% )和死亡率 (0 3 0 % )均显著低于第 1阶段 (P <0 0 1)。治愈率和不同烧伤面积治愈率均逐步提高。结论 早期、有效、充分的液体复苏 ;深度烧伤创面及早切 (削 )痂植皮 ;加强内脏器官的保护与支持 ;早期肠道喂养 ;有效抗生素的短程使用等是降低全身性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的最重要措施。一旦发生烧伤创面脓毒症 ,尽早去除坏死组织是成功救治全身性感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方法调查我院儿外科连续手术的114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 结果 11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51%和99%;术后单用一种和应用二联、三联抗生素的分别占 18%、64%、18% ;清洁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3.5 d,污染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5.5 d, 清洁手术和污染手术术后使用抗生素>3 d者占80%. 结论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20.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2,自引:9,他引:42  
目的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调查我科连续手术的104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10.6%和100%;术后单用一种和应用二联、三联和四联抗生素的分别占24%、37%、24%和15%;清洁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4.9 d,污染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7.7 d,清洁手术和污染手术术后使用抗生素>3 d者占90%.结论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