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此书以论治精辟、用药精当而著称于世,对后世临床学的发展做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匮》在审病求因、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广泛运用了“同病异治”治疗方法。“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病位、病性、病困、病机的证候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治法。如虚痨病,在“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下,属脾虚的,用小建中汤;属肾虚的,用肾气丸;属心  相似文献   

2.
<正>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大特点。同病异治这一个论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原文大意是:“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有的用砭石,有的用毒药,有的用艾灸,有的用针刺,有的用导引(气功)、按摩,“杂合以治,各得其宜”。“所治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病之大体也”。以后单就药物疗法而言,也有同病异治的情况,即同一种疾病,须用不同的方药治疗。近年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不同的疾病可以用同一种方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朱大明 《四川中医》2001,19(11):38-38
发作性睡病,临床罕见,病名虽同,证型不同,治法各异,分别用涤痰汤和补中益气汤治之,体现了祖国医学“同病异治”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见水欲尿症 ,临床罕见。所举二例病名虽同 ,证型各异 ,治法有别。分别用二仙汤合缩泉丸、少腹逐瘀汤治之 ,体现了祖国医学“同病异治”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正>同病异治法是指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病情、病机、正邪消长的变化,在治疗同一病证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1]。"同病异治"源于《内经》并率先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出"同病异治"的概念,指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2]。《素问·病能》将同病异治法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了具体运用,如"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  相似文献   

6.
朱大明 《四川中医》2002,20(2):45-45
见水欲尿症,临床罕见。所举二例病名虽同,证型各异,治法有别,分别用二仙汤合缩泉丸,少腹逐瘀汤治之,体现了祖国医学“同病异治”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试论《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世琳 《江苏中医药》2003,24(11):50-51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广泛运用了“异病同治”这一治法。在治疗杂病时,仲景细审病因,谨守病机,确定病位,把握证候,灵活辨证,遵循病异证同而治同的原则,将“异病同治”法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病 ,历来强调“同病异治” ,采用“因人而宜”的方法治疗 ,即同一疾病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治法治疗疾病。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之一 ,其观点早在《素问·病能论》中就被明确地提出来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疾病的病因、病理认识的深入以及现代药理学的发展 ,尤其是遗传基因学 ,强调个体遗传性差异 ,也充分地认识到了“同病异治”、“因人而宜”的重要性。强调同一疾病 ,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 ,采用不同的治法 ,选用不同的药物。这种治疗方法 ,近年来在现代医学中已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如 :高血压病 ,可…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法丰富多彩,变化灵活,虽同为一病,但由于病因、病机及患者个体素质的差异,在治疗上则可采用不同的治法;不同的疾病,因其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证候,而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治疗,即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在不孕不育专科中,同样有所体现。但不论采用哪种治法均应遵循中医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的原则,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因一种疾病表现为不同的证候而采用不同的治法,存在着同病异治的情况。近年来随着肿瘤基因研究的进展,临床治疗中,同一种肿瘤因为基因分型表达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也存在着同病异治的情况。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  相似文献   

11.
“同病异治”一语,首先见于《内经·素问》,而“异病同治”则是后人根据“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从此“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二语便常为医者所引用,并作为中医治疗学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是中医对疾病的诊疗原则——辨证施治所决定的。关于“同病异治”的方法,一般认为,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体质强弱的不同,年龄性别的差异,以及生活环境、地理、气候的差别,所以必须运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治  相似文献   

12.
对心悸的小建中汤证与炙甘草汤证的脉症及用药进行分析,认为二种证型均有阴血不足之病机,其中小建中汤证为阴血不足兼阳气相对偏亢,炙甘草汤证则为阴血不足、阴病及阳而阳气亦见亏虚;小建中汤证之心悸失治日久,阴血匮乏,阴虚则阳无以化,则转化为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证之心悸,此两种心悸证型在症状、病机上存在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重视以证统病的诊疗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生 《中医杂志》2011,52(7):558-561
概述病证结合模式下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两种诊疗形式,讨论了以病统证与同病异治/同病类治、以证统病与异病同治/异病类治的关系。重点论述呼吸系统疾病的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的诊疗形式,强调以证统病诊疗中同证同治中的差异,即证同而病因不同、证同而病位不同、证同而病势不同、证同而主症不同、证同而病性不同、证同而程度不同、证同而兼证不同等,既要强调同证的共性及所根据同证而制定的基本相同或相似治法,又要注重同证中的差异而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郑世琳 《四川中医》2002,20(5):20-21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虽未言及“同病异治”法,后世医家也对此治法未作探讨,但细审《金匮要略》各篇,却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这一法则,本文论述了仲景先生在《金匮要略》中运用这一法则,在治疗杂病上的规律,这对学习古典医籍者,颇具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涂国平 《江西中医药》2004,35(12):46-47
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就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同病异治”就是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对同一种疾病根据其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不同证候,而采取的具体治法。因此笔者在临床治病时,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概意  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不同疾病用同一方法治疗此原则是根据病机的异同而定,即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1.1 同病与异病 所谓同病与异病是针对临床主要病症而言,不包括病机成分。同病即临床表现出的相同症状之病症,可由不同病机所致。异病即临床表现不同症状的病症可由相同的病机导致。1.2 同治与异治 主要根据病机的异同决定,故掌握病机为重要环节之一。1.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临床意义 此为针灸临床中的两种治疗原则。医师主要基于此选择穴位和施针手法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旁治法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师已习惯于认病、辨证(分型)、对证处方用药的程式,讲求治法必须切对病证,使证与治“丝丝入扣”,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的原则,对于某些不对证却能获效的事实则缺乏足够认识。其实,论治过程极其复杂,治法有常有变,远不限于“证同治同,证异治异”的范围。作者涉阅古籍,发现有关证此治彼、一证歧治、数证一治的论述颇多,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提出旁治一法,以与正治、反治鼎足,作为后二者的补充。所谓旁治,即从旁而治,简言之,旁治就是对既定之证,采取与其病机部位、性质或时态不相切合的治法治疗。于是,旁治法从理论角度而言就有旁性、旁位和旁时而治的区别。旁治当是整体观念在论治过程中的体现,人体之整体性、病因之联系性、正邪之相对性为旁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正治相比,旁治终属权宜之计,必须掌握其运用时机,才能补正治之不足,使治疗臻于完善。本文除对旁治理论作简要介绍外,并附临床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18.
中药酸枣仁,现代大多数学者沿用其味甘、酸,归肝、心经,补肝养心、安神、生津、敛汗,主治失眠、心悸、自汗的概念框架。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其药味、归经认识的偏差源于医者将酸枣实与酸枣仁混淆,酸枣仁局限于治疗失眠是被酸枣仁汤治疗“不得眠”所束缚。提出酸枣仁性能应为气味甘、香,性平,归脾、心经而滋脾养心,进而提出酸枣仁汤的主治应为脾胃气阴虚损、阴火上乘之证。“平脉辨证用(方)药”是仲景医学的核心,酸枣仁汤的应用要点亦在于平脉用方,提出酸枣仁汤的脉证应为:右关和(或)左寸脉或浮大芤迟,或浮虚弱涩,或沉弦细微,或沉小迟紧。脉同症异,可异病同治;脉异症同,同病须异治。如此运用酸枣仁汤可以开阔其用方思路,并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与治疗的有效率,最大程度地恢复中医学“辨证论治”与“治病求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同病异治”一语,首见于《内经素问》,而“异病同治”则是后人根据“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相衬性语句。从此“同病异治”和  相似文献   

20.
出自《金匮要略》的甘麦大枣汤是治疗脏躁的基础方。刘持年教授认为其主治心阴不足、肝失所养、肝气不和之证,临床用以治疗脏躁、汗证、失眠等,取得良好效果。本着"辨治求精,同证异治;杂合以治,数方相合;明理活法,药精量当"的用方思路,刘教授临床强调精准辨证,针对异病同证、同病同证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推崇数方合用,善于将功能、治证病机相同或相近的小方叠加配伍;选药时注意审度用量,并适当参考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