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火"的理论源于《内经》,在宋金元时期得到突破性发展。现从生理之火论、内火虚衰论、内火亢盛论、外感火邪论等四个方面,阐发宋金元时期"火"的涵义与理论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火"的理论源于《内经》,在宋金元时期得到突破性发展,在明清时期则进入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阶段。其发展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1广泛论述命门之火,发展人体生理之火理论;2广泛论述"君火"、"相火",强调君、相二火相互作用;3对痰火、燥火等兼火进行深入研究;4论述温病与火的关系,全面发展外感火邪论;5提出"火"为药食之气。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的“火”.是在对物质之火的直观观察和认识基础上,通过取象形成的意象性的概念,“火”字是这一概念的符号。由于意象概念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而是取象的结果,因此对“火”的概念不可进行单一的、精确的定义,应从不同层次上分析和理解。从广义而言,“火”有自然现象的火、哲学概念的火、医学概念的火、属火的一般概念等四个方面的涵义。仅就“火”的中医涵义来讲,表述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但概括起来,其主要涵义有以下四种:生理之火、病理之火、六气之火、药物气味之火。  相似文献   

4.
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哲学的范畴。先哲们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种物质木、火、土、金、水,并对所能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归类,其后经过不断地演绎、归纳、加工概括,将五行属性抽象出来。从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范畴观点,分析五行"火家族"的构成、家族成员各自的特点以及联系成员之间的相似性。《黄帝内经》中概述了五行类火的组成成员为南、夏、火、苦和心等,明显地是通过"火"的特征相似性类比联系而形成"火家族"。中医理论体系中心属火,将心的功能与"火家族"的特点相类比,因而中医的心功能具备了某些因类比推理而得的特点。据此我们不难理解,在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的基础上,中医五行学说更倾向是一种范畴化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6.
通过梳理“补土伏火”的理论源流,探析其理论内涵和机制,并整理其中代表性医家的应用经验、.火热病证在临床上多见,除了清热滋阴等常用治法,补土伏火也是重要的治疗原则.补土伏火学说起源于《内经》,经张仲景、李东垣、郑钦安、尤在泾等多个时期医家的发挥运用而逐渐成熟,其主要内涵是通过补益脾胃,治疗与脾虚相关的内生火热疾病,具体方...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对不寐有着完整的认识与诊疗体系.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立论,梳理古代医家治疗本病的思路、用药特点及各流派的医学风格,为不寐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依据,拓展对本病诊疗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理论衍化角度阐述了“风”的内涵及“风从火化”机制。自然界之“风”主要体现在四季和不同方位的变化;药物之“风”指气味辛薄、药性升浮、具有发散上升特点的药物;人体之“风”广义上指自然界之“风”对人体的生理影响,狭义上指具有“风”属性的功能。“风从火化”机制主要有两个:(1)其本性属阳,易与人体阳气相结合;(2)“风”气失常,气机失调可致人体阴阳失衡而化火、气血闭郁而化火、五脏功能失调而化火。  相似文献   

9.
“补养子火”是清代程钟龄针对人体内生火邪的一种治疗理念,主张把握病因病机,以“子火”和“贼火”代指外感与内生之火邪,并针对“子火”另立解郁、滋阴、温补、引火归元等四法以论治体内火邪,其学术思想对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火郁发之”最早由《黄帝内经》提出,其最初本意为以因势利导之法透散体内火热毒邪,后之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现从思想内涵、治则治法、表里虚实等方面对这两种学术思想进行阐述、对比,以求对临床证属火邪者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火郁”及“火郁发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火郁”的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遏郁停结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运用这一机理,对金元医家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关于火热病的论述进行剖析。并在“火郁发之”的启发,针对火郁的原因,提出了发散、疏通、消导、疏肝、祛瘀、化湿、升阳等火郁证的治法。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将中华民族传统中医理论"阴阳五行"推广深化为"阴阳六行"。以中西文化交融和哲学理论的辩证指导为契机,从形态学入手,把病作为认识单元,在天、地、人统一的大系统中把握人体健康和疾病,进行了两方面的探讨:一是将五行"木、火、土、金、水"推广为六行"木、火、土、金、水、气",其对应的脏腑相应发生变化,"肝、心、脾、肺、肾"对应"肝、心、胰、脾、肾、肺",六腑也相应改变;二是将中医三焦学说与西医解剖的淋巴学说相对应,其中,上焦对应膈以上淋巴系统,中焦对应膈以下至盆腔以上淋巴系统,下焦对应盆腔以下淋巴系统,使中西医二者的相似相容点较为完美地接轨,在相互促进中深入完善和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2.
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中医五脏方面的理论文献研究整理,综述中医五脏的理论现状。目前,学者们在五脏本身、五脏之间、脏腑之间联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有从整体角度的发生学、古今比较、源流演变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相关研究,也有具体概念内涵的深入阐释,但学者们在中医五脏理论深层次的理性提炼与概括、内在固有规律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被纳入现行的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五脏理论的框架结构研究,在把握中医五脏理论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内在规律,推进五脏理论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围绕临床实践问题,加快开展源流梳理、理论内涵研究等,实现理论与临床互为支撑、协同互促,满足新时期下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对来源披露制度的适用客体、权利主体和运作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来源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在我国传统医药领域运用中的障碍,对应用来源披露制度保护我国传统医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医八廓学说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清代以前中医八廓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考辨了八廓的含义、八廓学说的理论渊源、演变轨迹及围绕八廓学说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探讨P-糖蛋白与中药药性理论的相关性与研究现状,更好开展和利用P-糖蛋白方法用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介绍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引经药、配伍关系、配伍解毒等与P-糖蛋白关系的最新进展,提出P-糖蛋白方法用于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思考.同时,综合分析了用于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与P-糖蛋白关系的相关研究方法,包括细胞模型法、基因敲除动物模型法、在体肠灌流法、计算机模拟等的技术特点.一些中药成分能影响P-糖蛋白的活性,可从跨膜蛋白的角度研究中药成分在体内过程的相互作用.通过P-糖蛋白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可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提供崭新的思路,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渗透,提高中医药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与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基本精神,但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的精细化、精准化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医精准医疗有别于西医精准医疗,其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专注于对整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控,并能够融合西医的各种客观数据,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系统中医学和系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精准医疗体系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过程涉及以病规范证、系统科学、状态辨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24+1927-1924,1927
中医五神学说是古人对人类精神、心理活动乃至部分生理活动的认识,五神之魂魄要素分别反映了不同层次的精神形体的功能活动,魂魄紊乱将会出现形神的变化,在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若注重运用魂魄理论进行疾病辨析,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门学科的概念是该学科理论大厦的砖瓦和基石,经典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有不合理性,违背科学结构学基本原则,如古代自然哲学概念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替代作用,哲学与中医学之间的概念混淆等。中医现代化首先要解决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的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医发展路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发展已出现空前良好的机遇,但中医现状并不乐观。中医发展路径应该立足于中医理念的基础上,保持中医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让现代科学技术为我所用,助我所长、补我所短,使中医保持自身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而得到发展、拓新。作者认为:中医临床工作者在检查搜集各种病情资料和实施治疗、评定疗效、判断预后的环节上,可以利用好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但在分析疾病和立法选药的环节上还难以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因为中医“辨证审机定治”的思维方式还不具备现代科学要求的统一尺度和统一标准,这还有待于我们依据中医的思维模式,拓展思路,创新相应的科学技术,阐发中医理论的本质,促进中医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四象”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四象理论是中国古典哲学体系之一,基于阴阳二元论的演化,广泛运用于阐释宇宙现象、自然规律、社会发展、生命活动等诸多领域。现基于四象理论的内涵和发展,结合文献和医疗实践,探讨四象理论在中医理论构架、体质辨识及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旨在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拓展针灸理论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